《幸福的另一种含义》一书由马克·李维所著。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幸福的另一种含义》读后感1000字10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阅读《幸福的另一种含义》这本书已有时日,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马克·李维,在择它之前,吸引我的是书名和插画,也大致感觉书中的内容可能就如封面插画里所表现的一样,一座城、一辆车、一条看来通往“未来”的路,不经让人在饱读之前就有很多浮想,好书给人的感觉大致是这样吧…
书写几个神奇女人关于爱情和友情的故事,主人公是阿加莎和米利,阿加莎当年是为了一个小生命毅然顶替姐姐坐牢并在监狱里呆了三十年,但在出狱前五年从监狱里越狱出来的“伟人”;米利是在生活中过着平淡、安逸的“普通人”,两个因为一种“感情”而被牵扯着,当初阿加莎用自己的自由和幸福换取了米利如今的生活,我想数年后她的越狱、劫持正如书中刚开始一样的——有她的用意,在我看来,阿加莎在向命运、向生活、向情感提问,无数个失去自由的时光,我想她一次次地问过很多遍,为什么不幸会选中的是我?也许命运本来就是安排好的,当初因为你的善良、因为你对生命的尊重,也许命运将在数十年以后要向你开启另一扇幸福之窗,也许命运在数十年之后要向你证明你拥有的正是另一种幸福,为他人、为自己,所以命运以不幸的方式提早选择你,为的是让你看到另一个幸福的自己。而米利最后也明白了,为什么会被一同“受邀”这场“旅行”,因为她原本就是属于这个为救自己而被束缚的小姨,这一路上她经历的是一种无止境的发掘幸福、学会感恩、不断理解的过程。
人有些时候总是在困难、无助的时候感受不到幸福,理解不了幸福,觉得命运的不公,甚至有些愤世嫉俗,对别人恶言相对,正如书中所写,阿加莎面对这30多年的不自由,失去了原本的一切,她选择在出狱前5年越狱,选择劫持人质,选择冒险,她让米利带自己到想去的地方去见想见的人去做想做的事,并最终在这条通往幸福的路上看清了一切,故事的最后让这个原本理应不幸福的女人重新找到了友情、亲情和爱情,她收获到了原本属于她的幸福,这是一种理解、一种释然、一种看透的“幸福”,也是她这些年要的答案。
看完这本书后让我唯一感受最深的是一个人对于一生的幸福有多种定义,有多种理解,幸福的另一种含义也许就是让我们学会不断感知幸福,唯有不断的感受每一刻、体会每一刻,面对当下,理解过往,换个角度可能我们就会发现另一种不同含义的“幸福”,就像我们孩提时候,虽然磕磕碰碰但至少拥有父母的关爱;像学生时候,虽然学业苦闷但至少拥有学习的机会;像工作时候,虽然劳累辛苦但至少拥有帮助和机遇,只要我们换种角度,换种理解,幸福其实很类似,其实也离你很近,要不然我们怎么会说不幸有百种,幸福只有一种,也许这个“一种”正是我们感受到幸福时候的那种欢愉和理解。
不管贫富是否有差距、不管阶级是否有高低、不管身份是否有区别,希望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碰到的不幸和幸福,像书中“所有相遇都早已注定”名言一样,理解“幸福”,面对生活,面对不幸,面对不公,感知它,选择它,因为它们和幸福对你我而言都是注定的,不幸的同时肯定有着幸福,因为它就在附近,需要我们去感知。
【篇二】
《幸福的另一种含义》,通过越狱、劫持,把两名素不相识、人生轨道迥异的女性交集在一起,在不断逃亡、不断相互交流中打破了平凡生活,最后发现是一场温馨而又大胆的亲情“阴谋”,在多种意外中,点点滴滴渗透出幸福的另一种含义。
幸福的另一种含义是什么?我觉得是自由。就像书中的主人公阿加莎一样,从小到大历经各种冒险,大胆、奔放的个性标签十分鲜明,包括越狱劫持了米利。尽管书中有些夸张,但是对于自由的追求是共鸣的,尽管我们身负着家庭、子女、养老、房贷等的重重压力。这种压力需要释放,自由就是最好的出口,旅游就是最好的载体,就像阿加莎和米利的公路逃亡之旅那样,在路上感受无拘、感受宽广、感受自由。
幸福的另一种含义是什么?我觉得是激情。每个人都有激情的基因,只不过被岁月和生活磨平了棱角。书中的另一名主人公米利一直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但被阿加莎劫持之后,在两人不断逃亡中却激发了热情,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过。对于我们城市人而言,两点一线的生活、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工作生活如同白开水一般无味,需要加一点“芥末”刺激一下。激情就是最好的催化剂,在生活、工作之余挖掘一些爱好,比如运动、烹饪、花艺、书画、摄影等,让这些元素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缀出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的自己,这才是真谛所在。
幸福的另一种含义是什么?我觉得是亲情。书的开篇写道:时间并无任何偶然,所有相遇早已注定。结尾真相大白,原来是一出阿姨引导外甥女换种方式生活的情感片。为了外甥女米利从平凡生活中解脱出来,阿姨阿加莎煞费苦心、甚至用越狱这种极端。这种动力是什么?是亲情情感,为了亲人的幸福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我们的父母、小孩,不一定要做得怎么怎么努力,有时候多花点时间、静悄悄得陪着他们也是一种情感交流,天伦之乐、子女之爱是最大的幸福所在。
我想,幸福无关乎年龄、阶层、收入、地位,关乎的是生活中的风景、以及你选择生活的角度。
【篇三】
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也会有不同的回答。我特地上网查询了一下幸福的定义,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什么是幸福?演员范伟在电影里说,饿的时候有包子吃就是幸福,看着别人吃包子自己没有就是别人比自己幸福。对娱乐生活的享受也能体现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凸屏大屁股电视机渐渐消失,变成了老人们闲叙回味的过去,那些笑容记录着当时的幸福特征。如今电视机平板一样贴到了墙上,清晰度从天线时代转为闭路时代、又变成数字高清技术,而电脑、手机的普及让娱乐无处不在。
曾经以为这就是幸福,对幸福的终极追求就是物质生活上的无限满足,但在一口气读完了马克·李维的新书《幸福的另一种含义》之后,我对幸福有了不同的或许是更深地理解。马克·李维是我很喜欢的作家——和卡勒德·胡赛尼一样的喜欢,他们两个的文笔都有以小人物反映大苦难的节奏,而这本新书,更让我瞬间想起了雨果的《悲惨世界》,想起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而女主人公就是冉阿让和安迪的缩影。
这本书围绕了两个人来写——阿加莎和米利。一个是在监狱里呆了三十年,再过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刑满释放,却从监狱里越狱出来;一个是在校园生活中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像时钟表一样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这两个看似完全搭不了一点儿边的两个人,却参加一起逃亡。她们的奔跑跨越了整个美国,只是去拜访阿加莎年少时的那些朋友,阿加莎30年的牢狱经历,她恐惧的不是死亡威胁,而是在她内心还没有完成的情感作业。虽然当年那些朋友已经各奔东西,虽然他们无法来监狱探监,但在阿加莎心里,他们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阿加莎依然原谅他们。30年的牢狱之灾,对于阿加莎来说,是痛苦的,是无辜的惩罚。但她成功越狱,见到外甥女,见到那些朋友,重拾多年的友谊,九死一生的冒险,如同一场酣畅淋漓的暴风骤雨,唤醒了枯萎的幸福。
米利被劫持带阿加莎的逃路,她也一次次地问阿加莎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在千千万万人之中选择的是我。最后才明白,原来阿加莎是自己的小姨,当年若不是小姨的相助,自己可能连生命都没有,更别提什么自由了。至于米利的存在,则是阿加莎的精神支柱,她自己也说,在见到她之后,她觉得自己所承受的是有价值的。两代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却又有着血脉不可违逆的相似之处。
幸福的另一种含义究竟是什么?这本书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珍惜,也懂得遵从自己的内心,勇敢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想到这里,似乎已经能够给幸福一个定义了,原来幸福就是追赶明天、追逐美好,在追求与收获中绽放发自内心的欢笑。
【篇四】
带着单位下达的“任务”——看一本规定目录里的书,写一篇读后感——利用国庆七天长假休息的时间,在家的阳台上,静静地读完了《幸福的另一种含义》这本书。书的作者是法国人马克?李维,曾经他的一本畅销书《偷影子的人》风靡全球。
原本以为这是一本类似心灵鸡汤式的散文合集,深入阅读之后发现竟然是一部略带悬疑的公路小说。细细品读,感觉书中所描述的情节更像是在放映一部公路电影,随着一行行文字引入眼球,就仿佛一帧帧如同电影的画面在脑海里一幕幕地呈现。
故事情节在两位女主人公乘坐的红色奥兹莫比尔敞篷车行驶过的路途中不断展开,不断变化。“你以前有没有试过想要去做某件很重要的事情?为此,你费尽气力,全情投入,不得不割舍你最重要的东西。而这一趟旅程就是我生命的终极意义。”这是女主角阿加莎在书中所说的话,她经历近30年的漫长煎熬,跨越大半个国土去追寻幸福,追寻内心的信仰,去见当年的老朋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米利,为她的人生指引方向。这是个寻找的旅程,也是一个与自己和解、与往事和解的旅程。有的时候,生活就是需要这样的一些仪式感,让我们告别一些东西,开始一些东西。很庆幸的是,阿加莎经历了这一场漫长的旅程后终于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的另一种含义。
幸福的含义是什么?有人说,幸福是妈妈怀抱给予的温暖;有人说,幸福是恋人彼此依靠的甜蜜;有人说,幸福是登上事业巅峰的成就感;也有人说,幸福是看着别人幸福时的心满意足……就如同俗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于“幸福的另一种含义”的回答,或许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不同的答案。很多时候,当我们为生活而忙碌,为事业而奋斗,为感情而烦恼,这些现实总是会把内心渴望的想要的渐渐模糊。马克?李维的这个故事,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找寻真正的内心渴求,和真实的自己隔空对话,去聆听心的声音。
人生一世,有很多遗憾,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只有加倍珍惜当下、珍惜未来,过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或许幸福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
“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来打小怪兽。”
又或许,幸福就是这么地简简单单。
【篇五】
一个人遇见一本好书,这是一种缘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强烈的画面感和神秘感,故事的最后终于拨开云雾,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这是马克·李维最新创作的一部公路式小说,一个关于爱情和友情的精彩故事。一切都是从一场正义的反抗暴力活动开始的,一对姐妹因为勇敢和正义结交了一群反社会暴力分子。在FBI的追捕下,她们成了社会的牺牲者。作为活动策划领头人的姐姐本应入狱,可偏偏就怀孕了。所有的罪责都由妹妹承担下来了,也换成了姐姐阿加莎的名字,无辜的被判了三十五年。在第三十年,她越狱了,坐上了一个叫米利姑娘的车。她们开始了逃亡,与其说逃亡,不如说是一场穿越整个美国的冒险旅行。这一路上,阿加莎跑遍全美去探望曾经的伙伴,重温曾经的岁月点滴。米利被阿加莎深深地吸引住了,陪她一起逃亡。在他们的大后方,有一位叫汤姆的法警在一路追逐。
最后的最后,一直追到姐姐的坟墓前。谜底也在此揭晓了,这个姐姐就是米利的母亲,而米利也是此刻才知道一路逃亡的这个女人竟然是自己的小姨。最搞笑的是,那个追逐她们的汤姆法警就是阿加莎一直深爱的人。汤姆也是深爱着阿加莎,可是彼此的身份无法走在一起。为了让彼此分离,他选择和姐姐一夜情来打消阿加莎的希望。可他却不知,三十年后一个叫米利的姑娘就是他的女儿。阿加莎是整个事件的最大受害者,也是成全所有人幸福的牺牲者。她完成了她的所有使命,任由汤姆逮捕。汤姆最终帮她洗脱了罪名,让阿加莎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他们都为彼此等了三十年,守护住了自己的爱情。
鄙人的文字总是苍白无力,难以表达阅读之后的内心触动。喜欢这种故事性很强,感情很细腻的小说。就像一个旁观者,在观看每一个场景,而每一个画面都在脑海里回放,回味无穷。于我而言,简单生活简单爱已然很幸福。
【篇六】
这是我看的马克李维的第三本书。就如前两本给我的感觉那样,平直的叙述,却让人感觉一丝丝温暖。画面如此真实,读来让人回味。
故事的开头用三个片段开始了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阿加莎原名叫米娜,阿加莎是他姐姐的名字。而米莉是他姐姐生下的孩子。阿加莎在离出狱还有五年的时候在好友的帮助下越狱;米莉遇见了那个让人心动的男生,却总是缺乏一些勇气。阿加莎通过好友对米莉的观察,让阿加莎与米莉“相遇”了。开始了一段“逃亡旅程”。而法警杰姆知道阿加莎越狱后,主动要求去追捕她。由此开展了一段有意义的旅程。阿加莎带着米莉去见了30年前亲身参与了纵火的人,这个时间,不过的人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一路的遇见也是在一点一点的呈现了阿加莎和他姐姐年轻时的经历。让米莉更多的了解母亲的过去,逐渐增加她的勇气,对于生活,对于爱情。故事的结尾出乎意料,原来米莉是法警和姐姐生下的女儿。那么这一路法警的“追捕”不是要把阿加莎重新送进牢房,而是处于对阿加莎的爱,要在她完成自己心愿后一起开始一段新的生活。这一路的经历让我明白,人生那么短,有爱的人要义无反顾的去追、去争取。不要等到失去后才伤心莫及。
那个年代,他们对于正义的追求都那么的义无反顾,甚至赔上了自己的自由。而在这个更好的时代中,为什么要对自己的幸福那么胆怯呢?幸福不仅仅是简单的得到,更让人难忘的是追逐的快乐。在追逐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会是一段美好的记忆。看过书后,希望对于生活的追逐,对于生命的意义能有更深刻的了解。能更加脚踏实地的为自己活着。
【篇七】
因为学画,很多时间便不会写作,当然,并没有割舍,而是并驾齐驱罢了。有感觉有心情有触动时会匆匆记在手边的纸页中,以备整理。
不经意间喜欢上了马克·李维的作品。初读《偷影子的人》,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与主人公的细腻心理描写而倾情投入。其后又读了他的《伊斯坦布尔假期》。浪漫的爱情虽然离开我们似乎遥不可及,然而能够有温馨的真挚爱情故事来读,未尝不是件快事。
《第一日》同样情节引人入胜,可以忘我。
在书店看见了《幸福的另外一种含义》,并不是被书名所吸引,因为它是马克·李维的作品嘛,自然要收为己有。欢喜,总是脱离不开爱屋及乌的吧。对于文字,我们常常会因为文字而深深欢喜了一个人。亦会因为一个人,而深深喜欢了他的文字。读书总是会有所选择。一度里读张爱玲,对她的情事与文字与结局颇多兴趣,当然,既然有了张爱玲,便不能不知道胡兰成。他是个文采很出众,却常常辜负爱他并他亦爱过的女人。张爱玲的一生,与他有着诸多干系。一个男人依靠女人的银两来度日,无论是出于何种因由,其实都是可鄙的吧。实实的让人敬慕不得。
因为张爱玲,曾经欲图寻了他的的文字来看,他最有名的著作便是《今生今世》吧,只是在看了很多他做人的不可圈点后,便灭了去读他的念头。
在书店淘来《幸福的另一种含义》后,意外的,书店老板发来微信问询我当时买的是谁的书,书名是什么。因为一位常去的顾客亦如我这般喜欢读国外的文学作品,遂相告知。在其后,不可避免的与那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购书人在书店中常常相遇。有趣的是我们常常会选类似抑或相同的书籍。他亦因为我的缘故而购买了这本书,并且因为时间比自己充裕而先睹为快。之后他在书店问询书店老板是否见到我,因为很想弄明白那另一种含义的幸福到底是指什么。
闻听了老板的传话后,便放下正在读的书,开始读它。当然,一下子便被深深吸引。
一个女子,亦是五十二三岁的光景,却已然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十年,入狱的缘由是因为他们年轻时的信仰。似乎有点像我们当初时的那些热血青年吧。因为入狱之久,她几乎与这个信息时代彻底脱离。越狱,追击,朴素迷离的往昔,自是引得读书人与他们朝夕不弃。
女主人公阿加莎的身陷囹圄其实是冤狱,当然,是她心甘情愿。我们往往不知道爱的力量到底会有多大,我们皆是微缈凡俗之人,或许永远亦无法体悟到一个人会因为爱为了爱而做出怎样的作为。阿加莎深深爱着与他们曾经共同为了信仰而战的汤姆,而汤姆的真实身份却是卧底的警察。卧底的汤姆从来没有做过伤害这些年轻人的事情,很多时候会悄悄的给予他们帮助。他同样深深爱着阿加莎,爱到欲罢不能,爱到痴狂。为了摆脱掉这份无望的感情,他与阿加莎的姐姐,即引导阿加莎投身到这份会失去生命与自由的热潮中去的人,有了一夜情,那是彻彻底底的一夜情,两个人谁对谁都没有丝毫的感情,汤姆是为了刺激并伤害阿加莎,而阿加莎的姐姐不过是为了性为了嫉妒为了掌控。
一夜情之后,阿加莎的姐姐意外的有了身孕,当然是汤姆的孩子。同时因为政治的原因,阿加莎的姐姐会被逮捕。阿加莎为了姐姐腹中的孩子,用了姐姐的名字阿加莎而抛掉自己的名字汉娜,入狱。当然,检察官为了自己的荣升而欺骗了她,本以为三两年的牢狱生活成为了漫漫无期的三十五载。在还有五年即出狱时,阿加莎用自己的智慧越狱。
自她入狱后,汤姆不再执行任务,而是做了消闲的法警。远离都市与人群,在山林中独处,当然,与之为伍的有亦友亦敌的狼群。他用猎枪与怀念度过时光。当他知道阿加莎越狱,不假思索的复职执行追捕她的任务,那位已经升职的检察官又一次为了利益,而给汤姆五天的时间来捕抓阿加莎,期间,会保密她已经越狱的消息。
汤姆为了使阿加莎不会被延长刑期,用了很多的智慧与阿加莎开始追逐与被追逐的游戏。阿加莎在当年好友的相助下,与她的甥女,即汤姆的女儿相遇,相遇的场景当然很是戏剧化,她绑架了驾车购物的甥女,且一路相伴,她的魅力引得被绑架的女孩不计较自己的被所谓的绑架与她同心同德。
情节一如既往的的使人无法释卷。其间有太多的疑问有太多的丝丝缕缕,同样有太多的情深不移。友情与爱情同样如攻不可破的堡垒,让凡俗之你我惟有轻轻叹息。
当汤姆放过她们而后又追及上她们,他知道了一切详情,知道了自己有个已经成人的漂亮女儿,当然,女孩的母亲已经去世。阿加莎为了女孩的幸福着想,没有对女孩丝毫提起当年是她的妈妈辜负了自己,从而有了三十年的牢狱之灾。五十出头的阿加莎依然美丽,一路逃跑中,她与当年的那些战友们一一会和,分开,她依旧可以引得喜欢过她的男人们如往昔一般爱着她。
当她与汤姆用证据战胜了当年的阴谋,当他们私守在汤姆的世外桃源,她感受到了当年曾经渴望得到的幸福。
读罢,掩卷。一直深深沉浸在那些惊心动魄同时又缠绵悱恻的情节中,不能忘怀。人世间,最为奢华的东西其实绝对不会是金银珠宝,而是能为你生为你死的一份情义。除此之外,一切无不是过往烟云。阿加莎因为对一个男人的爱,不惜牺牲自己的自由而去成全。人的一生其实真的没有几个三十年。她因为爱而入狱,又是因为爱而越狱,因为她一定要找到自己深爱的那个男人的女儿,并且去澄清一些谜团。阿加莎一生只深爱着一个男人,她在牢狱中度过了一生中如花的年华。她为了爱为了那些疑团而越狱。她用三十年印证了人世间有真爱。汤姆依然如她爱他一般深爱着并等候着她。
一个美丽的女人总是值得好男人来爱。总以为,美丽永远不会等同于漂亮。漂亮的东西远远不会有美丽来得持久来得深蕴来得芬芳。
有些幸福,即使来得很迟很迟,其实,它既然来了,便是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你爱的,同样深爱着你,为你撑起你渴望着的一片湛蓝的天空。
过后,与那位已经比较稔熟的同样读了《幸福的另外一种含义》的男子探讨。他似乎依旧迷茫着这本书书名与书的内容的真切关联。其实,有些东西,迷茫着,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马克·李维之所以吸引着自己,是因为他的著作中处处充满真情,同时充满悬念与节奏感。自己从来不甚喜温文甜腻的文字,不很喜欢山盟海誓般的虚妄。更愿意在让人心情跌宕起落的悬念故事中,起落心情。
【篇八】
大家看过《偷影子的人》这本书吗?而这本《幸福的另一种定义》同样也是同一个作者所写,他的书总是能治愈我们内心最脆弱的心灵,唤起我们对爱的追求,对幸福的拥抱,和对生命的尊重。
这本书围绕了两个人来写——米利和阿加莎(原名汉娜)。一个是在校园生活中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像时钟表一样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一个是在监狱里呆了三十年,在剩下五年的监狱之期时,却从监狱里越狱出来。这两个看似完全搭不了一点儿边境的两个人,却参加一起逃亡。就像这本书的封面一样,两个人,一辆车,在路上狂奔。她们的奔跑跨越了整个美国,但是却没想过逃出美国,开始另一段的幸福。只是去拜访阿加莎年少时的那些朋友,那些在阿加莎他们年少时期为了争取白人和有色人种平等,为了民族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等等的一些事情有共同看法,以及在当时有着共同理想,并为之付出了艰辛努力的朋友。
有人不禁问到,就为了探访这些朋友而越狱,太不值得了吧?毕竟联邦总局(简称FBI)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他们通缉的犯人,更何况是一个越狱的犯人呢?她肯定还有更重要的事在等着她。是的,阿加莎在需找一本日记本,也可以说是一个证据,证明自己是无罪的证据。那是她姐姐留下来的笔供,而真正的阿加莎也是属于她姐姐的,她只是冒名顶替她姐姐而关在监狱里的。因为当时她姐姐怀孕了,为了这个小小的生命,她毅然决然的顶替了她的姐姐。如果不是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对这个还未来到世间的孩子的喜爱,阿加莎不会那么做的,因为每个人都想获得对别人对自己生命的尊重。
上帝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当它为你关闭一扇门,却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所以,对待生活,不必气馁,因为这个世界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米利被劫持带阿加莎的逃路,她也一次次地问阿加莎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在千千万万人之中选择的是我。最后才明白,原来阿加莎是自己的小姨,同属于同一个家庭。当年若不是小姨的相助,自己可能连生命都没有,更别提什么自由了。阿加莎的黑人朋友昆特,因为饥饿偷商店货架上的东西而蹲了六个月的监狱,在监狱里忍受了各种侮辱、教训,甚至暴力。这是一个被生活所忽略的人,受尽了生活所折磨的人。但是,他遇到了农场主约翰,叫他技术,让他得以在这块土地上得以生存。就像约翰说的,我觉得这个世界亏欠你挺多的,总要有人开始为你做点事情.
所以,我们对待生活应该积极入世。有可能你今天的跌落是你他日的鹏飞。
【篇九】
这是我读过的马克·李维的第二本书,第一本书是《偷影子的人》。他的小说让人读起来会非常的轻松、愉悦。“幸福的另一种含义”顾名思义是一部关于寻找幸福并找到幸福的小说。在这个充满迷茫、困惑的时代很多人应该都会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吧。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名叫阿加莎的女犯人从监狱逃出来,挟持了一位开着1950年产的奥兹莫比尔老爷车的年轻女孩儿米利,随之开启了寻找自由的意外旅途。
阿加莎原名叫汉娜,在年轻时参加过反暴力抗议活动,她的姐姐阿加莎在一次活动中不幸被捕,而且当时她的姐姐已经怀孕,为此,她不但顶替了姐姐的罪行,从此也顶替了姐姐的名字改名为阿加莎。在无辜的三十五年监狱生活后,阿加莎鼓足勇气策划了自己的逃狱行动,在挚友马克斯的帮助下,她开始巧遇她的亲生侄女米利,并劝说她开车载她去拜访她曾经的朋友,目的是寻找一本可以还她清白的由她姐姐亲手写下的笔记本。而另一边,阿加莎曾经深爱的人正在紧急寻找着她,试图把她抓捕归案,以免她的刑期加重。故事在一场寻找和追捕中拉开序幕,寻友的路上,阿加莎和曾经的好友一一重逢,不断翻开人生的回忆录。最后,阿加莎收获了米利的亲情,也有幸向她曾深爱的人坦白了一切并获得了幸福生活。
关于幸福的另一种含义,在小说的最后,作者借阿加莎的幸福生活呼应了小说的题目。但是,我认为这个含义早在阿加莎坐上那辆奥兹莫比尔时就已经开始展现了。在寻找笔记本的路途中,米利并不知道这位挟持自己的奇怪女士是她的亲人。阿加莎也在试图通过聊天增进彼此的了解。也许是血缘关系的因素,也许是性情相投的原因,米利和阿加莎之间的感情在不断升温,相处也变得融洽。这种偶遇和相处是阿加莎在越狱前就已经幻想过的幸福的模样。后来,阿加莎给了米利离开的机会,但是米利仍然坚持送她去往她的目的地。在她们相处的这段时间里,阿加莎一直鼓励米利摆脱那种循规蹈矩的生活,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米利也在阿加莎以及她的各种朋友的影响下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观念,看清了自己最爱的人是乔,而不是弗兰克。米利的这种改变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的改变?在现在,很多年轻人在最好年华里就开始循规蹈矩,过上一成不变的生活。他们嘴上说着喜欢、适应,从不肯面对内心真正的自己。阿加莎帮助米利认识了真正的自己,开启了她的另一种幸福生活。在阿加莎的旅途中,她和曾经的战友、朋友见面,有些是愉快的,有些是不愉快的,但是她还是为她的朋友们带去了谅解和释怀,挽救了那些在内疚中挣扎的友谊。拥有纯洁而不变的友谊,是幸福不可或缺的一项。最后,阿加莎和她最深爱的人汤姆相见了,告诉了他所有的真相,并帮助他跟米利相认。汤姆身为联邦警探,本来该抓捕阿加莎,但是他更为她的无辜和无私而痛心,最后,汤姆带着阿加莎回到了他的世外桃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对汤姆和阿加莎来说是珍贵无比的礼物。曾经深爱的人,曾经错过的幸福生活,曾经遗憾的时光,这些都在数十年后重新开始,让他们有机会向青春的遗憾给予弥补。美好的东西,来得再迟都是值得的。
幸福的另一种含义,我不知道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哪一种含义,但是我在他的小说里读到了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拯救,这种拯救源自阿加莎的勇敢争取和对生活不灭的向往。面对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困境,我们都应该真实地面对自己,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时刻保持一份向往美好的信念。
【篇十】
在没看书之前,就这个书名,幸福含义,我实在是咽不下去。鸡汤喝的太多,满嘴都是这个味道,来碗酸梅汤可好,解解油腻。
在马克李维的小说当中,情感成分很浓,可以说走文艺路线气息的他,太柔了。小说情节当中,铺垫了大量的情感戏份,家庭情感,朋友情感,陌生情感。情感泛滥带来的灾难,就是吃上去会感觉腻腻的,不过马克李维注意到了这点,用了一点点推理悬疑的调味料,冲淡情感的燥腻。
很显然马克李维,没看过韩寒的《后会无期》,没看过徐铮的《心花怒放》,时下中国的公路电影,其路数,完全跟马克李维这款不搭边,马克的公路小说,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和时光倒转的特点,而中式公路电影,所描述的,是某段时期,某个节点上的故事。也许电影和小说没有可比性,但我想说,这部小说,在我翻开第一的时候,一直看了200多页。或许翻译陈睿,起到了关键先生的作用,作为翻译,在这部小说当中,加入了时下很潮的热词,“炮友”“当红炸子鸡”,我还没看过现代外文小说,翻译的这么出位。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故事。米利是一名助教,她有两个忠实的闺蜜,一个是咖啡厅的服务生乔纳森,一个是他的男神弗兰克。这两个名字在很多影视剧和创作当中,已经用烂了,马克肯定是为了更好的切入小说画面感,而故意将名字,设计的如此近乎。
意外和偶然就是这么寸,劫持她的人不是别人,是她的小姨。米利和小姨,开着老旧的古董车,跨越整个美国。说到这,可能会想到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垮掉一代的文学基调,我想,马克是想借用这部小说来纪念美式公路的颓废青春。这个小姨不是一般人,一个越狱的女囚阿加莎。看到阿加莎这个名字,你会想到谁,没错,那个写了大量侦探小说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安。阿加莎和米利在搜寻答案的同时,阿加莎也在为获得重生,铺垫下一块块基石。是友情重要?还是亲情更重要?这个答案,我是说不清,马克也没有说清楚,但显然,峰回路转的亲情,紧紧的包裹在友情当中。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幸福的另一种含义》读后感1000字10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4697.html
- 上一篇:呼吸秋千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