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观后感欣赏

时间:2019-05-15 08:21:02 网站:公文素材库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是一部于2013年播出的纪录片,由邓康延导演,网友们是怎么评价这部影片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01

我们的前辈做过那么多的努力,我们踩在他们肩膀上看世界。搭配央视那部《高考》纪录片一起享用,效果更佳。

另一个奇妙的点是我注意到纪录片拜访对象多以男性为多,女性的教育工作者都去了哪儿?为什么比例如此之小?

还有一个是纪录片其中的歌曲歌词,看的人很心酸。

谢谢那些坚持在做的一线教育者们,我看到了这个世界,这个国家,稍微可爱的一面。

02

中国有句古语,“破而后立,不破不立”,但在教育方面,破而后立不能粗暴地完全推翻现行制度而选择另一条路。

现行教育制度确实有种种缺点,但它真的是是在当下中国最有效率、最能保障大多数人的教育需求的教育模式。

中国十三亿人,有接近一半的人是农民。所谓寒门,大多也指的是农民的儿子。当然,城镇居民也有贫困人口,农民也有的富得流油,但总体上来说农民的儿子就是寒门子弟,寒门子弟的主体就是农民的儿子。而这些寒门子弟中,又有着数量巨大的留守儿童。

推翻应试教育,然后呢?你让寒门子弟怎么办?素质教育?NO!——不管是物质条件还是教育意识还是知识的获取途径以及其他,寒门子弟在精明阶层面前没有任何优势。素质教育强调什么?——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可是这样的“理想”教育形式对于寒门来说就是噩梦,他们根本没有条件与精英家庭相竞争。一旦取消应试教育,那寒门子弟只有一条路——父辈的路。我们也会回到魏晋时代。是的,魏晋是风流了,可那是贵族的风流,和平头老百姓有什么关系?西晋到隋,仅陶侃一人跳出阶级固化的圈子。很显然,绝大多数寒门子弟不会成为陶侃。那些高喊取消应试教育的人,要么蠢要么坏。

现行教育制度确实太过模式化、教条化,但它保证了寒门子弟最起码的能有一条路走,就算这条路太窄太陡,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条路。而本片后期所提倡的种种新颖的、看起来很有效的教育模式实际上是在迎合精英阶层的受教育需求,完全没有理会寒门子弟的痛苦。别的不说,一旦放弃高考——不要说寒门,就算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就意味着丧失前途。

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确实是中国现在大多数家庭未来的唯一出路。如果说有新的教育制度,既能满足精英家庭的教育需求,也能保障寒门子弟的出路,那我举双手赞成。

举个栗子,假如谢耳朵出生在我国中产阶级家庭,他大可能地会受到父母及老师的重视,然后收到他父母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教育资源,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成长为一名量子物理学家。但如果是在农村,谢耳朵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的天赋极大可能地被浪费,最好的结果是他通过全国性的物理竞赛获得奖项受到关注,上一所好的大学然后孤独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

大家都不是谢耳朵,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对于我们来说,生在寒门与生在中产家庭完全是两个概念。而选择的机会越多意味着寒门子弟被淘汰的几率越大。最终导致真正的阶级固化。

中国最多的不是富人,是穷人。

只有高考,才能让寒门子弟有一点点的希望,在一条崎岖坎坷的路上与精英阶层赛跑。

03

教育即解放,解放学校,解放老师,解放学生,解放思想。然而,我们只能深深地陷入体制教育统一思想的泥泞中,难以自拔。民间独立教育家也好,有着清醒意识的普通公民也好,在这不可逆转的大环境下,做着一寸一寸的努力,发出微弱的呼声,星星之火始终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难以燎原,舆论压力,争议,国家的行政化手腕,一个接一个的独立教育家们被下课,孩子们正被打造成一种没有公民意识,没有独立思想,没有人文理想,只有短浅功利目标的灌汤青年。我们眼下,只能寄希望于老百姓们能自省,对教育有新的觉醒,在学校教育之外,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做好随机教育。

04

先看了一集。在精英操纵的国家机器运转下,统一思想能更好地运转吧,至少大家有某种共同的信念和身为一国之民的基本姿态。想也不是什么愚民教育之类的,况何谓“愚民”?还能发生类“文革”的盲目?现在的矛盾更多是利益团体、阶层之间、体制内外的对抗、撕扯,很多人但凡自身所属利益团体标签得到变化便也不再这样叫嚣,只是觉得被国家和现实“辜负”了而已。北大教授说的各学校负责各自的教育,想也是不可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这样理想的状态会牵动多少利益呀,考分怎么划?招生怎么招?有时候标准也是一种过渡。总有人很努力在为这个国家生活的人民作出点什么,若是这种纯粹那真是太美好了,正是这些努力才会越来越好,哪怕很慢,??????????致敬给努力着的人们。感觉照这个趋势,也会禁不住成为一个社会工作者呢??脑子里有一篇课文“山的那边还是山”之类的,也再没找出来读过,只是偶尔会想课本里怎么会有这么无望的句子,还是我只记住了这一句?竟是我与身俱来就有种无力感么?课本终究是辅助作用,一个人性格更多的是成长环境造成的,很多人都是读这些课本长大的,可依旧正直、善良、正义更有肩负使命感者(我也觉得自己还不错??除了穷了点、没文化了一点),如今教育确有很大不足,虽然不断在吐槽但也找不出更好地药到病除的办法,就如同前日去溶洞,进去之后五颜六色的灯,光怪陆离的景象,倒也是嫌弃了一番,就不能遵循它本来的样子么?想起了苏州博物馆借用自然光,那能不能遵循同样的理念呢?不行,溶洞必定是不能长期直触阳光,况山体凿壁开光难度大,山体稳定性也必然受到极大考验。若真是自然光,就变成了一个普通的灰色山洞,对游客的吸引力是不是会下降?毕竟彩色拍照效果好也利于传播,灰蒙蒙的让人压抑。爱迪生那么辛苦才发明了电灯,我们却又在强调返璞归真,这个世界的包容性还真是让人折服。于是想了那么多,也没有想到一种更好的办法来改变这种五颜六色的格局,以至于后来竟也接受觉着还不错。那么如今存在着所有尚待优化的体制、教育、贫富差距等,若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那么就还是先相信国家。可即便这样,还是喜欢民国时的教本,不暗示任何意识形态,不强加任何解读,只是简单的陈述,“两头牛在吃草,羊不吃草,它看着花儿”,竟忍不住笑了,思绪繁多,想必作为课本也会极大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

自然真的太美好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观后感欣赏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484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