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看见观后感集锦

时间:2019-05-15 08:25:40 网站:公文素材库

《看见》是一本由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所著作的自传性作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本书呢?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01

柴静挺幸运的,在青春的时候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事,称之为事业,能把自己内心的正义和坚持,通过记者这个身份,镜头这个工具,表达出来。 

还有陈虻钱钢老师指引,同样敬业的同事陪伴,在日后才有得以回味的酸甜苦辣和成长。 

这本书更深层的意义,是带人回顾2000年以后的大事件,仿佛就在昨天发生的,我们真真切切经历过的事情。 

新闻是选择的结果,是人来选择呈现什么。国家,社会,人与人之间,人本身 这几个主题,我们从记者的视角,再回去思考一下,怎么样才是人性、真实和正确,或许根本就没有正确。 

读完会让人觉得,渺小的人物也能有撼动天地的力量,每一个人都经历太多痛苦,却那么坚强。面对社会的不公黑暗,生活的好和坏,总有人在坚守内心,发光发热,这个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人。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着。 

02

看见更多的世界,思考看见的世界

读这本书就好像和作者一同去攀登了一座山

,一个个不同的人事紧密拼接成了山上的风景,开头我只见青山绵延多娇,对她同我这样年纪时的人生新奇而狂热,旁观她初入央视对自己的怀疑与摸索,然后成长。

也会触她所触感她所感

叙述非典期间的文字,仿佛我也存在过在那动荡不安惶恐悲痛的非典时期的北京街头,所见的那些空荡的街 紧锁的门 空洞的双眼 暗淡的灯

让人绝望的悲恸

就像淋雨后随意丢墙角潮湿的雨伞 一打开一阵陈旧发霉的气息扑面而来

所有的伤痛都会随着时间平息

生活仍会不断抛出棘鞭,划伤你的皮肤流出新鲜的血液

那个被戒毒所卖去卖淫的女人阿文,那五个约定一同服毒的小孩,那些在家暴中隐忍十几年后杀夫入狱的女人们。

我从未关心过央视的新闻类节目,真正让我好奇的是这些节目里受访人的人生和他的故事,人生的多样性和背后的无奈。

然而行文过半,跌跌撞撞地到了山的半腰,

所见是远处的村庄,袅袅的炊烟,扎堆的羊群,不一样的视野。

局限的视野开始浅显的思考,作为记者,在采访客观事实中是否应该带有感情?你投入了感情,就会让事实有失偏颇把观众引导到别的地方;你没有感情,冷静锐利地旁观事实经过,就违背了人性。在采访过程中,怎么去把握那个“度”,书中也没有给答案,也只有经过实践才能慢慢解惑。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纷乱复杂的,有阳光普照,也有罪恶深渊,人和人的相处也不是单纯的非黑即白。我只要坚守本心,为我所相信的去努力,岁月自会沉淀内心,把我打磨成我想成为的,沉稳而睿智的人。

03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第二篇写非典,里面那些疫情,隔离,紧张,生命的逝去,统统没印象,我当时太小了,小到只有印象中学校放了假和我爸不让我出门生气摔掉的酱油瓶子。我的概念里,那是非典,大疫情,后来控制了,没了。但柴静的描述里,我突然摸到了那个人心惶惶的时刻。看着那些说“没事儿,该死屌朝上”,说“我不怕死”的人们,突然明白了校长说的那句,人有的时候不能想的太多。

我学医,所以不免去想,大灾难来的时候,我敢不敢冲上前方?我不敢的,其实我不敢的。谁不怕死,何况父母在。但是柴静的妹妹说“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利。”这是没错的。就像和舍友说过的,地震,瘟疫,谁不怕,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这就是我的应当,就是我的在其位谋其政。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无畏的牺牲,真正觉得自己牺牲了什么的人通常是做不来牺牲的,这是我的职业而已。大概那个说“我小孩才一岁”的女医生和说“医生要让人活着,自己得有牺牲的准备。”的孟医生,想的也是这样吧。

谁不怕死,但总要有人去做刀枪,刺出一线天光。

但顺便说一句,我不想像人民医院里的医生那样,被无谓地牺牲。

《是对峙,不是对抗》

说起来我在高中演讲比赛的时候还模仿过柴静的风格,知性温柔,娓娓道来,但总是一语中的,直击要害。那时候是看了《穹顶之下》,柴静的风格深入我心,虽是东施效颦,最后却也拿了个第一名。

很喜欢柴静这样的风格,也未曾想过,作为一名记者,这样知性的方式,是会遭人欺压的。这一篇有写柴静怎样从“淑女”学会“刚性采访”,很有意思,也让人觉得和我们没什么不同。她是柴静,响当当的柴静,当初也是笨拙地一点点学起——“晚上,我左手拿着专家联络表,脖子夹着手机,右胳膊按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趴在满床的材料上看一夜。心智平平,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像小学生一样,一条一条在本子上抄一遍才能记住,青苗补偿费的数据挨家挨户算一遍,问题列出来,想象对方会如何答,一招一式怎么拆解,笨拙地双手互搏。”让我又开始相信这世界没有天才,一切都是一万小时定律的不断作用。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

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微博里,我见过这句话,很多很多次。

我以为这来自于柴静的一个访谈节目,没想到出自《看见》。也没想到,这一篇并不在讲同性恋者,而是说边缘人。

吸毒的阿文,超期羁押的谢洪武,还有很多很多的,同性恋者。

柴静说,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我知道他们,困苦的人,在底层艰难挣扎的人,内心因为社会束缚痛苦着的人,过着没有意义生活的人,但我感觉不到他们。他们随便一个故事就引人同情,但他们永远和我们,隔着薄薄的一层。不厚,但也难以捅破。就像是野夫说的那句话,“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大多数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免于受辱了。”突然想起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但现实是,无需翻转,自然形成三个空间。位于底层的苦苦挣扎,平凡普通的安静度日,而出身高贵的,则可以翻手为云。

社会慢慢开放,慢慢接受了同性恋者,从网易的纪录片《从黑夜到白天》到无数耽美剧、耽美文,不论是严肃的关注,还是娱乐性的狂潮——过分娱乐化显然不是好事,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国家的环境正在逐渐宽松起来,虽然有很多阻碍的声音,方向也可能有偏离,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正确的认识,开始了解这是正常的,不是病态的。不管怎么说,这是好的发展。

但是无解的是,其他的困苦,那些蓬头垢面,艰难挣扎,真正底层绝望的泅泳,我们不忍去关注,也无力去改变。我们只知道尽力去规避这样的苦难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就像柴静所说,“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耳机里传来Robin Skouteris的The Moonlight Hotel:

“Such a lovely place……”

“Such a lovely place……”

《我只是讨厌屈服》

“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我想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这一篇写了许多人,陈法庆,郝劲松,罗莎.帕克斯,马丁.路德.金,李刚,陈江……我们称之为斗士,他们叫自己,公民。

为一点点小事去与强权斗争,为自己的权利与权益发声,对不公说不,战斗,甚至倾家荡产去战斗。他们后无来者,他们有时甚至不期待胜利,但他们要去尝试,要让不公感到痛,促使公权力去改变。

他们是斗士,而我们呢?

我是普通人。我曾经说我是公民,因为宪法对公民的定义是: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但郝劲松说,“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那么我不再敢说。

陈丹青说:“所有人都认了。”我不知道别人如何,我是这样。

他们对社会抱有热忱,对黑暗的生存抱有希望,而我只想活着,活着。

《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看完这篇,开始怀疑自己。

开始反思父亲指着我教育的那句:“年轻人就是太轻信,太偏激,很多外国势力就是专门要影响你们的知道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年一年关注负面新闻,看到的是这个国家的不好,恶劣,满目疮痍和民不聊生。一年一年越来越失望,算了吧,努力吧,出国吧。

看完这篇突然惊醒。

人民参政议政不是一句空话,新闻一年两年进行一样会议式的报道,并不代表那个会议室里没有人真正为人民说话。

写下这篇感受的时候,恰逢两会。 当年有为农民不断争取的代表老毛,今年也有提出对拐卖儿童犯罪终身追责的代表张宝艳。

柴静说,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信息发达的时代,自己下意识地去看那些不好的东西,看多了,心凉了,不再相信,想要苟苟。

但我们都不再相信了,还有谁能相信呢?还怎样去推动这个社会去向前走呢?

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等待是必要的,争论是必要的,甚至走弯路也是必要的。

这么多年以来,不敢相信的东西慢慢都实现了。

所以不妨等等,不妨拿出些信心。

关注社会的不足是应当的,看到不足才能进步。但是不应该将不足无限放大,以为整个社会都是黑暗的。

毕竟抬头看看,日子一年一年在变好。

就像舍友说的,要对自己的国家有信心。

《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

每次看《看见》都会引起一场天崩地裂。什么东西轰然倒塌,什么东西将立未立。

人生太难又太漫长,你无法仅凭一件事或者一个印象去评断一个人的善和恶,萍水相逢,步履匆匆,你不了解这个人的从始至终,也就无法以你的标准和底线去要求。

每个人的底线是不一样的。

古人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不是他人,又安知他所有抉择的缘由?人的心理是奇妙的东西,坚强而又脆弱,异地而处,我们也许不会做出更好的选择。

你没有看过一个人身前身后的路,也就没有立场去说他怎么可以这样。

突然想,一件事情,或许我们可以谴责他的行为,但可能永远不能指责他的动机。

因为人生百态,百态不是你我。

所以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

《新旧之间没有怨诉,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柴静写:九六年他去日本考察时,曾与《朝日新闻》的人讨论如何写评论,对方说:“现在早过了我提供观点让别人读的年代,我们只提供信息,让人们自己作是非对错的判断。”

深深震撼,深深无力。那是96年日本记者的觉悟,现在是2018年,二十二年过去,我们的记者,哦,也许他们不能被称为记者,因为他们擅长的事情总是这样,摆拍,渲染,煽动,控制导向。所以反转新闻层出不穷,所以有人为博眼球毫无下限。记者是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当然,如今已经不是唯一渠道,但至少是官方渠道。我们需要的永远是去粗取精的真实呈现,而不该是颠倒黑白的无谓煽动。

《事实就是如此》

有人探寻真相,有人发掘内因,有人执迷不悟,有人大做文章。一件事就是如此,只是世界不是如此。

《采访是病友间的互相探问》

“唯有完人才够资格向罪人扔石头,但是,完人是没有的。”

药家鑫的案件当时引起全国轰动,所有人都在骂他:“畜牲”、“恶魔”,我也不能抑制内心的愤怒。但看完这一篇之中对于药家鑫家庭、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的描述,我不能说我原谅了他,但我理解他,并且可怜他。

就像宋说的,可能普通人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害怕,怕担责任,但是对于药家鑫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我想是因为在他心里自己始终是一个孤立无援的个体,不是独立,是孤独的个体,没有支撑,没有帮助。你的家庭、你的父母没有给你坚强的后盾,反而一次又一次地打断你的脊骨,在所有你想要努力的时候否定你,以爱的名义约束你,禁锢你。这是药家鑫的成长环境,所以成长出了药家鑫。他是善良的,也是懦弱的,父母加在他身上的敌意太过沉重,他不敢也不能反抗,甚至可以说在他心中父亲的形象是神化了的,那是不容反抗的绝对权威,是永远不会帮助自己只会“饶不了你”的无情。所以当张妙在记他的车牌号,他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不能让父母知道,所以不择手段,所以泯灭人性,这看起来只是一念之差,但是追根溯源,所有的故事都有其因果。

令我惊讶的是药家鑫并不恨他的父母。如果是我我会恨的,我从小受到的所有不公是我扭曲的起源,我是会恨的。但是他没有,他一直到死都没有反抗,他说“爸我爱你”。后来柴静写药家鑫对父亲说,“你们好好活着,我先走先投胎。你们将来走了以后,下辈子当我的孩子,我来照顾你们。”,我一下子明白了。他理解他的父母,他理解他所受到的对待只是因为他们不会去好好地做父母罢了,所以他选择原谅他们,选择不在最后伤害他们,自己承受罪孽。

药家鑫是个好孩子。其实他对生活是有热爱的,他的音乐,他的善良。但是一直以来遭受的否定又让他是偏激的,一直被否定所以愈发不能忍受否定,不能忍受失败。

所以他是扭曲的,这样的扭曲源于与父母的不良沟通,源于中国式父母的中国式爱。我们身上都有这样的影子,只是非常不幸他身上更重些,他也没有熬过去。

柴静后面写了高晓松。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判,但后来自己的言论也被拿来印证自己。高晓松看英菲尼迪撞人案,说:“那人也可能是我”。柴静写他俩:我只知道他俩身上携带的病菌,人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

我想起来我看伊恩.麦克尤恩时写过一句:荒诞而令人难以理解的现实总有简单到单纯的背后动机,不是丑恶的边缘故事,而是平凡生活的一念之差,我们与恶魔如此接近,这或许就是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最令人不适的地方,我们读它,恐惧它,并绝望地意识到,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完人,所以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恶魔。

所以没有人可以去指责魔鬼,这是我们共同的病症,我们可以不去原谅,但应当理解,并在探问之后互相医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看见观后感集锦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519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