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幸福路上观后感精选

时间:2019-05-15 08:29:02 网站:公文素材库

《幸福路上》是一部于2018年年初播出的动画电影,影片主要由桂纶镁、魏德圣和陈博正等主演,影片剧情精彩,画面精致,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01

最怕有人情味的电影,感动是家常便饭——幸福路上

最近看到第20届台北电影节中有一部获得台北电影奖 百万首奖,最佳动画片,观众票选奖的动画片,而这部人气动画片竟然是台湾本土的,引起梵叔的注意。

给人的感觉,台湾动画都不怎么出名,电影也是以文艺见长,看豆瓣的评论,更有搞笑的网友说,台湾动画再不得奖,就没人做了。

这部电影开始看的时候,一看画风,着实很像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但是仔细看下去,你会发现,其实背景更加的细腻,背景的商店名称,社会上的标语,都一一画上,把那个年代的背景勾勒得更加细致。

故事的背景是发生1975年4月5号的台湾,那也是主人公小琪 (桂綸鎂 声优) 的生日。那天也是蒋介石离世的日子,标志台湾的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向比较开明的方向发展的起点,但是具体该如何改变呢,当时谁也不知道,变革总是伴随着不安动荡。

小琪六岁那年,全家都搬到新北市幸福路生活了。

故事是双线发展,明线是,中年的小琪,收到外婆离世的电话,特地从美国赶回台北奔丧。现在的小琪也不幸福,日复一日的上班族生活使她厌倦了,美国的丈夫是丁克一族,很害怕小孩,偏偏这个时候小琪已经怀上了,她谁都没有告诉,打算离婚后,自己回台湾独自抚养。

满怀心事的小琪,回到家中却是看到年迈的双亲,害怕自己的打算会增加她们的负担。

殊不知,父母只是简单希望小琪幸福,怎么都好,小琪常常见到离世的外婆,口头禅就是能吃饱就是幸福咯。

暗线是,时常会穿插小琪的小时候的回忆,下飞机见到父母时,回忆起全家刚刚搬来幸福路住的日子,见到老同学,回忆起第一天上学尿裤子的女生庄贝蒂和爱捣乱的男生许圣恩。回去奔丧的时,回忆起外婆来台北家中做客的趣事,也想起到外婆家求学业高中的趣事。

贝蒂是一个美国混血儿,一头金发,常常被嘲笑,没有父亲,妈妈在台中打工说存够钱就接她一起住,现在寄宿在卖槟榔的表姐。

许圣恩,家里很穷,常常帮忙家里当圣童,忽悠街坊邻里挣点小钱补贴家用。没过多久,就退学混社会了。

外婆,是一位很慈祥的老奶奶,有点小迷信会点小法术,但是内在很明了,知道真正的起作用是人心。在小琪考试不好的时候,会弄点小祭台,作一场小法事,帮助小琪找自信。当小琪真的考好了,电话报喜的时候,外婆说,其实不是祖灵的保佑,而是你自己相信什么,你的人生就会是什么。

通过回忆,和再次遇到成年后的贝蒂和许圣恩,小琪也许明白了幸福其实就是和家人一起粗茶淡饭吧。

其实故事还有一条线,就是政治线,揭示了那个巨变动的台湾,对于这点批评的网友很多,这里梵叔想说,大可不必对这点吹毛求疵,因为这是一部文艺作品,它想尝试透过那个年到揭示什么是幸福,描述到政治环境是很正常的,而且作者也没有什么很明确的政治倾向。

这部作品看完更多的是对于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的个体在那个时代不知道怎么选择而不安,一切都是为了小小的幸福而已,之所以不安是不知道哪个是最好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02

光看片名就知道,這部片正是想探討何謂「幸福」。

整部片裡很多兒時的回憶與歷史的痕跡,那個人人的志願都是考醫科當醫生的學生時代;那個人人都相爭著想穿上小綠的求學記憶;不太乾淨的臭水溝;吃著檳榔把林淑琪從棍子底下救出來的阿嬤,一切都真實地溫暖到我。解嚴後的動盪、選舉輪替、各種遊行示威,大時代背景也歷歷在目。然而一向善感的我反而沒哭得太慘烈。整部電影似乎不太能那麼深刻地牽動我的情感,我不太能對主角感同身受。細膩的動畫、導演的誠意能感受到,可惜整體給我感覺是一部平鋪直敘的作品。

何謂「幸福」?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電影好像給我一種搔不到癢處之感。

老子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所有的概念都是相互比較而來,因此幸福也有相對幸福與絕對幸福之別。為物質而生的幸福感是短暫易逝的,比較競爭永遠沒有盡頭,這一刻因為擁有比別人更好而來的「幸福」,下一刻就會因為被另一個人超越而失落,「幸福感」消失殆盡。因為一時的喜悅而生的幸福是次等的浮泛的「相對幸福」。所謂「絕對幸福」意指因為內在的富足,心靈的充實,因此覺得活著這件事本身就是幸福的,明白一時的情緒只是情緒,而不是幸福與否的指標。真正視野寬闊的人才做得到知足,因為看過更開闊更前瞻的世界,明白向外的追求是永無止盡的,所以不再拘泥於功利的戰場與世俗的追逐,而是能清楚自己的求與無所求,設立停損點。「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過度的狂熱都會大量耗費掉生命,積存太多就會惹來覬覦,知足才是恆常的真諦。

為了回報而做的付出最終都只是傷害自己的心靈,因為我們都在期望外來的回饋,目光鎖在別人身上,隨著別人游移擺盪,可是所有的付出本就不是為了得到什麼,付出的本質是為了那個對象的幸福,再無其他。所有的情感所有的大愛小愛都是一樣的,愛情亦然。張愛玲在《半生緣》裡的名句說得太透徹:「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愛一個人、愛一群人,乃至愛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都是一樣的,值不值得,在我們願意付出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答案。也因此愛的力量才會如此強大,能帶給人改變、自制、反思、成長。

我想幸福是,我知道我要追求的是什麼,窮其力去追求卓越;我知道我不需要的是什麼,寬其心去感受生活,在我的自適自在裡望著我的日子與足跡。

03

小琪:什么是幸福?

妈妈:就是吃饱睡饱就很幸福,那个幸福啊。

爸爸:小孩子就问这种人生的大问题,我看这以后是要当哲学家。做哲学家是要饿死哦,长大做医生啦。

一个女孩的成长之路,也是台湾社会七八十年代动荡转变的时期。现实、回忆、幻想三条线无缝衔接递进,这是关于时代变迁中小人物沉浮的故事,她没能成为改变社会的人,但她用心感悟着身边的一切,曾经向往的美国最终也无法阻挡她回乡的脚步,幸福路一直在那儿,在呼唤着她。——我们的心里会有另外一双眼睛,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那个就叫做智慧。

04

第一次观影台湾的动画长片,本来更多是出于好奇,想看看对岸的动画创作,结果看得五味杂陈,好些情节感同身受:只会方言讲不好国语的长辈,小学课本里的“伟人”故事,教室里挂着的标语(“勿忘在莒”“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开补习班学生不去就刁难学生的老师,在街上“维稳”的大队宪兵,想让孩子学医一再叮嘱孩子不要太牵惹“政治”的妈妈,女主人公年少在家时只想出去闯到国外了又直想家的纠结与矛盾,每次回国和儿时记忆里相比面目全非的家乡,每次回家叨叨絮絮问找没找对象的亲戚,年纪渐长舍不得儿女远行的父母和外婆... 

这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地熟悉(至少与我而言)... 突然有一刻真觉得,对岸的那个民国也好台湾也罢,原来大家的经历是如此地相似。看海报,本以为是一部针对少儿的动画,其实完完全全是讲给成人的故事,实在是一部出乎期待之外的作品。剪辑和美工当然还有提升的空间,但个人还是推荐的,能聆听对岸另外一个华人世界讲述他们的故事。

BTW,对白大段闽南语听不懂,只好看法文字幕... 个人觉得电影可以给个副标题: 《我在台湾长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幸福路上观后感精选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537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