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后会无期观后感精选

时间:2019-05-15 08:29:35 网站:公文素材库

《后会无期》是一部由韩寒导演,冯绍峰、陈柏霖、钟汉良和王珞丹等主演的剧情电影,影片剧情扣人心弦,耐人寻味,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01

其实电影里出现了很多人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故事背后都有一番道理。就挑几个有感受的人物来说吧。

浩汉是被现实历练出来的现实的人,干过那么多平庸的工作,见证过那么多现实的残酷,在他看来,乐观,只是一事无成却还在傻乐,这句话听得我好心酸。他被现实压榨得一事无成,甚至连“傻乐”的能力都被压榨掉了。他说,他不怕被骗,就怕刚刚相信一个人就被骗,现实或许就是这样,一次次在我们有所相信的时候欺骗我们,直到,我们再也不敢相信什么了,唯一能看到的,能相信的,就是那个扣在我们头上的现实的大锅盖。

江河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遇到“警察”查房他会带“妓女”逃走,遇到陌生人搭便车他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就算车子被人骗走了他也能找到谅解的理由。浩汉说,他不适合在这个社会生存。可是导演却给了他一个生存的机会,让他因为出书而名利双收,还找回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或许导演是想给理想一个存活的机会,让那个现实的大锅盖也有被掀开的时候,让我们遥不可及的理想能透透气,翻翻身。但是我发现,成功了的江河并不快乐,或许最后,单纯的理想还是会败给残酷的现实。

阿吕,一个痴狂的骑士,他有疯狂而伟大的梦想,他有一生执念的爱情,他同样也是一个非主流的生存者。他会在旷野上大吼命根很硬,他敢抛下一切现实的羁绊去找他要的自由,他不顾一切地追寻的那颗卫星,最后,在沙漠上空,化作一片壮烈的绚烂。又是一场理想的破灭。

还有那个在广播电台里出现的养猫的男人,和四只猫一起过才是他想要的生活,但是因为一般人认为男人应该养狗,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把猫送走养了狗,但这样屈从于现实最后换来的却是一个生命的陨落。

不管是理想跨越了现实,还是现实打败了理想,正像电影的名字那样,生命就像一场后会无期的旅程,趁理想还在的时候,用力地活着,便也不枉来过。

02

从我十二岁那年《后会无期》上映时起,身边有个文艺青年大哥哥就开始跟我谈这部电影的观后感,说韩寒真懂他们,映射自己已有的和未来可能会有的人生。

然后他看着窗外的乌云,抽了口烟,告诉我他要去观世界。

当时十二岁的我,在心里莫名觉得韩寒是个高深莫测会蛊惑青年人的怪叔叔。

没几个月,我在电视上看见了那部被文青们大力追捧的神作,却被普通观众呵斥卖情怀卖鸡汤的烂作。

当时的我后来因为要出去吃饭,只看到了苏米家人接走她的那一段戏,感觉上就是部没有什么高潮,全程台词白烂(至少到我看的地方),故作小孩子看不懂的深奥的一部电影。

当时的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文青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拨怪人,为什么要去追捧这样一部说不上让人反感,但也没有任何亮点的作品。

于是当时韩寒在我心中的形象就是个整日靠卖段子和普通人听不懂的鸡汤来蛊惑青年人的没有文化底蕴的大叔。

三年后,我在电影院选择了韩寒的第二部作品《乘风破浪》。

那是一部在未上映前我就颇为关注的作品,我喜欢预告片里阿浪和正太开着那辆老式桑塔纳冲破仓库门,载着《在雨中》的老歌,来救小马的场面。

更着迷于那个遥远又无比贴近家乡的亭林镇。

《乘风破浪》除了影片质感和人物给我一种很奇妙的情怀外,它的幽默叙事风格也让我叹服于韩寒的故事表现力之中。

那年下半旬,我也在书店淘了他的成名作《三重门》。

故事平铺直叙,没有什么华丽的文学修饰和别具匠心的情节起落设置,单纯的把那个年代下中学生的爱恨情仇白描成了长篇故事,刚开始我并不看得进去,可很奇妙的地方就在于读着那平凡却又真实,真实却又朦胧的情节,书就看完了。

于是我又开始审视和思考,到底是韩寒的确有才华和魅力,还是我的口味变得小众与文艺。

后来发现这样的思考毫无意义,只要是真正抵达心的作品,那么对你个人而言,都是收获,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于是今天我重新完整的看了《后会无期》。

我没有看任何解读和影评,就直接去观摩了。电影看下来,尽管也有我所疑惑的情节,但那并非是导演的故弄玄虚,而是自己该去思考和领悟的情节。

如果你发现某个情节的设置奇怪而不可理解从而去找解读,那么对于这个电影本身,你就存在着误解。

就好像是影片里除了江河以外的所有角色,大家看完电影都想去了解他们的往后,但我放空自己,跟着江河和马浩汉的视角走,明白这些人都是过客,如同生命中注定要陪你走一程又注定要分别的人们。

倒不是说这里韩寒用了借喻,而是更为自然和简单地去表现人物,没有用任何的艺术渲染与情节安排来刻意塑造某个人物,更贴近于普通人的生活,却又蕴含着生活里没有的朦胧诗意。

这就是我认为韩寒非常厉害的地方。

影片的最后,马浩汉也不知所踪,一如沉溺在了茫茫世界中的大多数人,他的一腔孤勇,他的重情重义,他的一厢情愿满心欢喜,都无人在意。

可所幸的是,江河帮他记录下了这一切。

我不知道是否为情节设计和全片淡淡的忧伤基调而在结局处安插了一个后来。

江河的成功也许是对观众的一种慰藉,但江河剪去代表他安分保守的长发,扎起小辫,换了眼镜,却象征的是一种改变,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改变中行走下去,而影片所叙述的自东向西的旅途,见到各色各样的人物,似乎是整个人生的象征,但具现化来讲又只是人生中短暂的一小段。

我们大多数人都还是会和马浩汉一样,背离了美好家乡,走过了山南海北,成为江河生命里的一个过客,然后再次消匿于江湖。

我最喜欢的是影片里钟汉良所说的那一句话:“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到最后发现你只得到了一个明白的人,那就够啦。”

好好珍惜身边的所有事物吧,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再也后会无期了。

03

看世界,绝对不是去马尔代夫毛里求斯看看海,也不是去巴黎罗浮宫或者在东京铁塔一个人眺望。 

当然也不是徒步去西藏和伪藏民打个炮感受一下自然的洗礼,更不是去丽江找个酒吧喝杯风花雪月然后找个艳遇。 

看世界,重点在于在路上,思考你需要思考的事情,仅此而已,享受的仅仅是过程而已。 

我们这代人最喜欢的就是盲目追逐,跟着潮流喜欢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景物,直接抄写经历,或是抠抠字眼往自己身上强加一些不曾有过的风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屡见不鲜,抖音上的茶卡盐湖,重庆,稻城亚丁,如果喜欢那么无可厚非,真的很讨厌那种,衣食住行都要拍照分享的人,很多时候想用工具去记录你走过的路,后来你会发现你连翻出来回忆的想法都没有,越来越多人忘记了旅行的意义,包括我自己,觉得生活很无聊,每天浑浑噩噩,也不知道自己要干嘛,见过的人,去过的地方全都敷衍了事,其实不是生活无趣,只是我们本就是无趣的产生体,生活太快,快到忘记了自己哪些士气高昂时说的豪言壮语。全他妈是狗屁

04

浩汉站在中国最东边的岛屿上,面对着眼前的大海说:你们看这个海,第一缕阳光洒到的地方,虽然不能叫黄金海岸吧,但可以叫阳光沙滩。

他们爱这个地方,这是他们的家乡。

江河是一个老师,在这个小岛上教了十年书,浩汉在大陆混了几年又回到小岛,胡生一直在岛上居住。他们三个都是平凡的人,普通的人,恐怕除了他们彼此,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的存在。

因江河被分配到中国最西边的陆地教书,浩汉和胡生开启了横穿中国送江河去入职的冒险之旅。

出去了才知道世界之大,也才知道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遇到了一些人,发生了一些事,让他们都渐渐认识对方,认清自己。

我很喜欢电影里面的台词,那个骑着摩托车带着老婆环游中国的看起来脏兮兮的阿吕说,有些人,一辈子只蜷在一个角落里,连窗户都懒得开,更别说踏出门。你们的偶像是明星,而我的偶像是一颗卫星。

也喜欢他与江河的对话,小伙子,你也该多出来走走的;但是我的世界观和你的不太一样;你连世界都没观过,你哪儿来世界观。还有很多很多,只简短的几句台词却道出了诸多人生哲理。

其实我觉得人一方面要多读书,另一方面也要多出去走走。书里你看到的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走出去你才能体验一个真实的人生。

你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遇到的人,发生的事,都能让你对人生对自己有更深刻更完整的了解与认知。就像见过山川大海,也见过平原陆地,你才知道各有各的美。就像经历过大城市的闯荡奋斗,也经历过小城的安逸平淡,你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生活。

朴树的《平凡之路》唱得很对,我特别喜欢: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曾穿越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除了那种安于平淡的人之外,我想很多人都是不甘平凡的,每个人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自己想要的远方。

日子枯燥,生活艰难,可人生还要继续,一切都要充满希望。就像我大学毕业后,远离家乡安逸的小城,来到上海这座连生存都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城市,我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为什么要来这里,但是我知道的是我要跟着自己的内心走,做每一个决定。

每天,小小的身影淹没在地铁里,淹没在人群中,淹没在大厦下,我只是千千万万人中的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但是依然每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工作,新的生活,依然每天做一些小小的努力,依然会因为领导的一句肯定而高兴半天,依然为每天圆满地完成工作而快乐,依然为和好友吃了一顿美食看了一场电影而满足,依然对每一次远行都充满兴奋和期待。

我是你,也是他,你是我,也是他,我们都像路边野草野花,看似不起眼,但是我们依然在绽放属于自己的最美的花朵,依然在这个世界上努力地生存并发光。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后会无期观后感精选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542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