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星运里的错观后感精选

时间:2019-05-15 08:29:50 网站:公文素材库

《星运里的错》是一部由谢琳·伍德蕾和安塞尔·艾尔高特等主演的爱情电影,影片剧情丰富,网友们对这部电影也是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一起去看看吧!

01

两年前就拿到原著,但是从未拜读。因为听说是两位癌症晚期患者的爱情故事。但我最终播放了改编的电影。

故事就一点点地展开,一步又步,走到我心里。这不是两个青春期孩子的故事,但是他们的智慧是超乎常人的。也许正因为很多人终其一生不能理解爱与死,作者托两个青春期孩子的视角,讲述出的道理,便简明而又深刻;他把一个如此沉重的话题,描绘出美好,且不乏真实。这个视角,有着少年的纯粹,也不乏成熟的思考。

我看到了两个中心议题。

第一个是,我们常常陷入一个思想陷阱,就是我们是独特的,这个世界是围着我们转的。但是真正令我们独特的不是我们活得多知名,多博爱,而是我们为自己为别人留下的记忆。

第二个是,如何践行“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没有谁能永远活着,我们也终将遗忘。对于海塞尔,她难解的心结是自己离去之后母亲将完全丧失自我直至消亡;对于古斯,是自己未曾拥有精彩的人生。酗酒的作家作为一个失去女儿的父亲,成为了海塞尔眼中失去自己的母亲,锋芒毕露,终其一生再难正常生活。但是希望出现在海塞尔的妈妈身上。她付出了太多,终于重新开始生活,准备为拥有相似经历的家庭贡献经验和力量。

难以忘却古斯的笑容和幽默。这样的勇气,何等难能可贵。也难怪他没有虚度自己的一生。

电影播放结束我再次看到海报的时候,突然明白,两个人从没有并肩躺在草坪上,但是August在她心里,从未离开。

02

我很久很久不看情感类的电影,很久以前我还是看的,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只看剧情类的电影,悬疑,惊悚。我喜欢在电影里面看到对哲学对人生对宇宙的思考,那样我觉得有意义,我觉得人类的情感不过是稍纵即逝的东西,没有人会陪你到最后。

这部电影是我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里看到的,而且是两次在喜欢的歌下面看到。所以我来看不抱什么希望,因为癌症题材,结局,过程也许都是那么回事。就像感情,我知道就是那么回事,即使有人能爱你一辈子,那也不过是他的一辈子。

这部电影差不多就是回答了这个问题,一切都是会结束的,朝菌晦朔,可是在这世界上,我依然爱你,是的,我们都会都变成过去,会变成曾经,地球有一天会被太阳吞没,我会因为种种不再爱你,可是这些都掩盖不了,我爱过你这个事实。

我爱了你,这已经是事实了。我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上了,我就已经存在了,即使我的存在对于宇宙的恒久来说,不过是眨眼的一瞬。但是我的生命里发生过的事都不是一瞬,对我来说是永恒的记忆。如果就像佛教说的,人有下一世下下世,那些对于别人一瞬间的事,会永远伴随着我,存在于我的阿赖耶识中。

情感对于人类既是短暂的又是长久的,既是庸俗的又是高尚的。我们每个人都人手一份情感,可是每个人都拥有限量版的爱。情感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永恒的主题,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我以后还是依然会看悬疑类的电影,因为有些情感满溢,反而会让你忘记现实。

03

在两个不同的时期看过这部[The Fault in our Stars],一个是大一,一个是现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很单纯,恋爱也没谈过,但已经被这部电影深深吸引了。首先两个年轻演员的表现力太好了,Hazel的善于思考、对生活的无奈,Gus的生性乐观、少年的自命不凡,让你感觉他们就像身边普通的男女同学(在这之后,他们也都分别有很出色的作品,女主Shailene Woodley的大小谎言和男主Ansel Elgort的极盗车神)。当时被他们的坚强打动,觉得他们俩之间的爱情美好又令人惋惜。最近翻出来又看了两遍,相同的是每一遍泪水都模糊了双眼,不同的是,现在有了感情经历的我,更加成熟的我,四年之后在看这部电影,有了新的感触和领悟。

第一层新的理解来自对人物的理解,影片中不同角色的塑造都很丰满和独立,但我主要想谈两个人物——没长大的Hazel和阅尽沧桑的Van Houten。这两者的冲突其根源是因为少年世界和成人世界存在的矛盾,当彼此妄图说服对方,尝试理解、包容的过程宣告失败,剩下愤怒的少女和无可奈何的大人。Hazel因为自身的经历和善于思考,思想上已远远成熟过自己的同龄人,在互助会上的发言已可见一斑。但不可否认,她仍然和大部分孩子一样,拒绝接受真实世界的残酷面,渴望从书里的happy ending寻找内心的寄托,而去逃避现实生活复杂的、难以给出答案的问题。这就是她反复阅读的[庄严的痛苦]这部小说的原因,因为在里面她得到最大化的共情,看到了挣扎的自己,她终于找到了一种生活的参照方式,不再徒有无助和心灰意冷。

但她心里还有一个疑问,在书中并没有得到解答,就是如果她有一天不幸离世后,她的家人会如何?这种担忧折磨着Hazel,让她难以无所顾忌地去拥抱生活和爱,所以她急切追问Van Houten事情的发展,她天真的以为这个“伟大的作家”会告知她答案。Poor children,她们渴望独特,却又渴望被领导。可当Hazel和Gus踏进Van Houten家里的那一刻,随处散落的信件,酗酒的Van Houten,甚至还穿着睡裤,这一切击垮了她的预期,为之后的暴怒埋下了引线。太渴望一个答案,一个明确的引导,Van Houten抽象的交流在Hazel眼里只是一场滑稽的表演,在Van Houten将现实的冷酷撕扯到她面前,她开始愤怒、失控,这一趟她注定得不到她想要的那个答案。

再说Van Houten,他不只是一个傲慢的大人,他邀请Hazel和Gus来,说明他其实对癌症青少年患者十分关心。他有他悲伤的故事,尤其是在看到Hazel和Gus后,相似的遭遇让他再次联想到他过世的女儿,Hazel对一个虚拟小说的执着和依赖,让他再次感受到癌症患者的绝望。他拒绝回答Hazel的问题。很多观众或读者觉得他就是瞧不起别人,用看似高深的隐喻完成对周围人智商上的碾压。但我认为对Van Houten,这不完全是公正的审判。Hazel不过是个孩子,想要应付她的问题,应该不难,可的确难到了Van Houten。

关于小说中Anna的家人,他不能给一个积极美好的回答,因为按照他所经历的,事实并非如此,他不忍心也不能欺骗Hazel;他更不能告诉她真相,因为这相当于掐断了她们的希望。因此,他选择逃避,用瑞典语的音乐让自己重新陷入麻木的狂欢之中,聊Zeno’s paradox中永远跑不赢乌龟的悖论,让人不明所以(不过该悖论在有意无意间,给了Hazel意识到和Gus之间在有限时间里的无限的美好,在Gus的模拟葬礼中被Hazel引用)。他希望Hazel能够走出牛角尖,用新的视角去看当前的困境。Poor adults,他们尝试向孩子灌输她们无法理解的事情,不过只有等她们真正经历了,才能明白这一切,才能长成大人,不是吗?就像Hazel经历了Gus的离去后,也不再需要Van Houten的答案了。

第二层新的理解有关爱情。奇葩说第四季有个情景假设辩题:[通过时光机器穿越到十年后,看见那时和你在一起的并不是现在想在喜欢的人,还要不要追?]这看似是个天马行空的命题,在这部电影里却是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对Hazel和Gus,包括对他们的父母,因为Hazel和Gus这一类的孩子时刻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怎敢谈未来。Isaac和他女友每天互道无数次“always(永远)”,在他们break up之后,Hazel安慰Isaac:“有时候,人们做出承诺时并不明白真正的含义”。于是,自知无法天长地久的Hazel和Gus不说这个词,他们每晚结束聊天时用互道“okay”结束,“okay“从此变成两人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情话,这不比伪善的"always"更加真诚、温暖吗?我不禁在想,如果在一段感情中,追求的不是“永远”,那我们渴望的又是什么,是为了短暂的陪伴,是为了填补心灵的空虚,是为了被理解被认同的愉悦,还是为了让我们的疼痛得到感知?

我太喜欢Augustus在里面的一句话了“You don't get to choose if you get hurt in this world, but you do have a say in who hurt you.”Hazel一开始一直害怕自己在一段感情中陷的太深,她对一直以她的生活为中心的父母也有很深的内疚,因为她知道自己是一个定时炸弹,一旦引爆,最先受伤的就是身边这些爱她的人。可Gus这个乐天派出现在她身边,改变了她,让她明白爱也是一种荣幸,其中的痛也是一种荣幸,有自己所爱所求之人是多么幸运的事情。我想到了之前在电影[Call me by your name]里的一段话“为了快速愈合伤口,我们把自己弄得伤横累累,以至于到了三十岁得年纪,我们都麻木了。等再去重新开始一段感情的时候,我们得付出变得越来越少。但是,如果是因为怕受到伤害,就拒绝体验这一切,多么浪费啊。无论是我们的心还是身体,都只被给予一次,现在你感到悲伤、痛苦,不要抹杀这种感觉,因为快乐也交织在其中。”在爱一个人的过程中,我们变得勇敢,变得细腻,变得更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变得容易笑,也更加容易哭……这些,不是爱人给我们最大的财富吗?

这部电影远远不只带我们了解癌症青少年患者的生活,推荐你有空的时候可以看看。

04

海瑟(女主)是最后超脱了吗?

癌症的使人疲惫,让人身体机能不断减弱,弱到不敢有太多的欲望,弱到连许愿也成了一种活下去的信仰。

如果说,欲望是人类之身的恶魔,那么有时候也得顺从着恶魔的尾巴,我们才能看到新生的光,天使的光不是吗?所以那些欲望,年轻人享受生活的欲望,像沃特(男主)对叼着烟却不点,像癌症病人还能在社团康复小组中调情,像海瑟一遍遍读着《庄严的悲伤》,像男女的爱啊,与肉体的结合啊,一起在白骨广场吃着难吃的三明治啊,用舌头感受香槟里的星星啊,吃具有荷兰风味的萝卜炖肉米饭啊,像希望爸爸妈妈不要为了孩子而丢失了自己的生活,孩子因此所感到的愧疚啊,孩子又希望是他们的唯一宝贝,因此矛盾所表现出的叛逆与依赖啊,像害怕死后被人遗忘又不得不在生命的旅途中学会被世界遗忘的超脱啊。那些人性的欲望,或者说希望,无论怎样,都是活下去的一些动力。他们就好像生命的燃料,让我们能有勇气和精力不断在生命的短途中好好体验人生,跑下去。

直到,有一天,我们,他们,你们,变成一颗星星,一颗宇宙中小小的尘埃,把人间的生命传递给下一位,把生命归于宇宙的无限。

在生命短暂的旅行中,我们饱经悲欢离合,我们在我们相应的年纪里,几乎都品尝着人间之情之欲到了极致。像癌症病人化疗的疼痛,这些没有体验过的常人怎能靠着想象得来,我们只能从小海瑟伸出来的九根手指头——表示疼痛的程度,明白虽然疼痛,虽然是这么直观的肉体之苦,但我依旧没有放弃活下去的希望。医生表扬小海瑟勇敢,小海瑟说:我只不过是想留着最痛的。是的,那没有被伸出来的一根手指就是活下去的希望。

就像沃特在耶稣之心社团留下了最后一个愿望。

沃特选择了分享 ,他把愿望分享,所以在他的命运旅程中,他体验到分享爱与希望的快乐。原来,愿望不是留给自己而是分享用的。原来,我们人想要的并不多,我们只是太害怕孤独,我们只要在陪伴中分到一点合理的享受,我们就很快乐。因为我们把爱分享了出去,我们就把自己分享了出去,他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然而,美好,总是容易流逝。我们看看海瑟最喜欢的《庄严的悲伤》的作者怎么解答这个问题的。

他说,乌龟在后,我们在前,我们只能改变距离,却无法去除距离,因为即使从0——1也有无限的距离(可能性),我们能做的,只是在生命的律动里明白,我们正在经历的就是永恒的生命。所以即使只是活了一小会儿,我们也是永恒的,只要我们能体悟出那些可能性。这些,爸爸妈妈爱人朋友代替不了。

就像我们也代替不了他们一样。

这是那位疯癫作家从早年丧女的体验中悟出来的。

那么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逝者其实真的是与我们永存的,只不过我们之间的不在牵绊与纠葛。

所以悼词是给生者的,宽慰他们的,丧礼是一种给生者的仪式,让他们开始学习放手。

我们很美好,海瑟和沃特和爸爸妈妈和朋友以撒,以及那些看起来很搞笑耶稣之心的成员,只不过是海瑟以她,一个有些叛逆少女的眼睛看到的,一个首次接受社团活动的有些傲慢的小姑娘眼中看到的,搞笑,而已,其实每个生命都是宇宙尘埃在人间无限的旅程,不是吗?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星运里的错观后感精选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545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