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海拔》是一部由杰森·克拉克和乔什·布洛林等主演的传记冒险电影,影片首播于2015年,剧情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01
刚刚看完电影《绝命海拔》,之后又有相关的背景介绍,以及 角色 贝克 的15年采访视频。电影还是很震撼的,导演用平淡的视角去还原真实的场景,没有刻意扩大戏剧效果,人物冲突和渲染遇难的伤感,尽量还原真实,却刚好带给观众自我思考的空间。电影里有太多的内容要包含,2个小时的电影,很好的展示了出来,循序渐进,不疾不徐。
还有一点,德州佬 贝克。
大家可能对 德州佬彪悍的意志力惊呆,三次被遗弃依然活了下来。是的,电影里弱化了这一桥段,事实上,在他返回第四营地的时候,队员们还是遗弃了他,他自己又活了一晚,跟上了队伍。
电影里还有一些不真实的地方,根据贝克的回忆,第一次被遗弃,并不是因为他体征太弱,而是救援人是Mountain Madness的,他们选择救自己团队的人,而放弃了他和
首先是 电影里被黑--贝克本身是一个 挺阳光积极开朗的人,但是导演请Josh Brolin 这个好莱坞自带威严气场的人来饰演,贝克后来自己解释,说是大家对德州人的成见:保守。其实电影里的成见并不止于保守:有钱,土包子,脾气大(最初对rob发火),这是真的,前段时间去欧洲和各国人聊天,大家对德州都是一种很迷的态度:内心觉得 德州人都是乡巴佬,红脖子,保守凶悍,但是 又不得不承认 德州的富有,德州什么东西都很大,地方也大,民风豪放耿直——虽然鄙视,但是不服不行。
在德州生活了快两年,德州的富有和保守 是绝对没错的,基督教的盛行,免掉州税[微笑],绝对的蓝州。
“德州一位74岁的老奶奶遭遇歹徒入室抢劫,不过她表现得非常淡定,用自己的.38口径左轮手枪对着歹徒连开几枪,吓走了歹徒”
“我想干掉他。” 老奶奶说,“任何人非法闯入我的家,我都会杀了他们。不是他杀死我,就是我杀死他。”
鼓掌,在德州,家里放枪不需要任何证件,也是合法的,车上也可以带。但是想随身带,是需要证件的。
这就导致了,德州土著家里有枪的概率非常大,尤其是老年人群体,他们一个人住,为了保护自己。
除了防身,打猎也是好手,我去一个朋友家做客,他给我端上来了一盘菜,说是室友打猎打的,过一会儿,见着他室友背着枪又出去了。。。。。
02
看了电影之后,才去补了很多相关的背景知识,感慨良多。
不去想他们要去征服高山的原由,不去想自然和人类到底应怎样相处,不去想那些关于梦想的豪言壮语,只是回头看我们人类自己内心的东西,关于人性的,关于残忍和仁慈。
我们都知道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尽管有着许多的圣人告诉我们要去原谅和宽恕我们的敌人,可我们知道我们做不到,因为这比较很难。可有时候对宽恕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朋友,我们就能轻易的做到,可有时候我们需要多身边的人残忍,这似乎比原谅我们的敌人更难。
我常在想在电影里Rob要是不答应Doug Hansen在下午很晚的时候继续登顶而不是返回,是不是结果又会不一样。电影里交代了Doug Hansen的不容易,我们从演员的表演上也可以看出那份艰辛,岁月的风霜,那份羞怯与坚毅。第一次在距离顶峰300米的地方被劝回,第二次拼命打两份供攒钱,这次他再也不想失败了,想给那些孩子们证明一个平凡的人,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他们更可以。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方式来证明,而不是去经验另外一种成功,他的那份决心是不是可以用在某个领域完全可以成功。或许是自己卑微,在众多的选择中,这一个对他来说又那么雄壮,那么遥远,在世界之巅,有那么接近,只要努力就可以完成。
Rob是同情他的,有着友谊,我想更多是同情,对他的贫困,孱弱,他的那份决心。所以才会给他打折扣,才会被动的陪他上山,这些似乎都是可以理解的,可从最后的结局来看这个这个决定是不是才是后面灾难的开始,也许至少可以挽救3个人的生命吧。
那时候在空气稀薄的巅峰之上,理性是否应该回归呢?残忍的拒绝!是的,拒绝也是残忍的,看他再次经历目标就在眼前,而自己再次退下的痛苦,再得忍受来年打两份工,忍受着营养不良,身体孱弱,也许真的很难做到。让他一个人去,可那时候他已经很艰难了,作为领队要保证每个游客的安全。也许上去才是当时最正确的选择。
正是因为上去,导致了他们两人生命的结束,还导致了后面上来接他们的那个人的死亡。那时候一个梦想,忍受着贫苦与痛苦又是那么的渺小,毕竟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下一次也许就真的可以登顶。不上去会造福几个家庭的幸福,那时候去看当时应该拒绝,拒绝不是残忍而是保护。
可有时候真的很难做到这些,在某一个时刻,很难去判定对错。那时候只能随心吧。
后面的安多吉,在去营救的路上放弃是正确的,可以理解的。正如电影里说的,安多吉一切由你决定。是的一切由你决定。有的人批判他其实可以继续去救的,也许能救下来。有的人赞扬他尊重自然,相信自然,不觉得自己是自然的征服者,而是彼此是一个共存的状态。
在德州人和日本人还要呼吸的情况下,救起旁边的人,对他们两来说是残忍的,对被救的那个台湾人来说又是仁慈的,对参与营救的那些人来说也是仁慈的。
在哪里,没有对错,残忍与仁慈都是相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选择都是艰难的,但都是正确的吧。
一切随心而已。
03
在香港飞新加坡的飞机上看了这部电影。由于全片很平实,无波澜,最后补了很多豆评,了解了86年这场登珠峰事故的背景,抛开影片的制作不说,这个故事本身确实让我震动,归纳为三个感触:
感触一:面对大自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驾驭level,但是自己对自己的挑战,只要迈出去了,永远是对自己而言最艰难的选择。贝克选择登珠峰的理由是平静的生活让他心生忧郁,他要靠登珠峰来寻找解脱。在营地,朝夕相处的妻子从他的一个电话里读出了丈夫的精神状态,他怕了。最终贝克在恐惧中跟随队伍向上,却在四号营地到顶之间停下了脚步,因为眼睛看不见了。无从确认是因为之前的眼疾还是因为心理问题。但是对于贝克来说,这个高度可能就是他个人极限的level了,对于他而言,可能已经到顶了。回想我2011年在菲律宾长滩岛学openwater潜水证的经历,感触类似。我怕水,不会游泳,在水下极度恐惧,出于挑战自己,我坚持到第三天,然而在这一天水下面镜排水做完后,因恐惧袭来,出现溺水,后被救上来,我能感受到那种死亡的恐惧,对我而言,可能已经到了极限,对于其他人而言,可能是a piece of cake。后来我坚持考完了openwater,但再也不碰潜水,我能感受到贝克的那种感受。每个人在大自然面前,都是弱小的,只要迈出挑战自己舒适区的那一步,就是登顶。
感触二:关于信赖,在极限运动中这可能是业务选手对于这个运动开端的全部。还是说贝克,在那个高度出现眼部问题,领队rob让他留在原地等他,贝克照做了,以至于mm队员折返时要带他下山被他拒绝,因为他更信赖这个非夏尔巴人中唯一五次登顶的领队rob,也正是这份信赖,让他错过了最佳下山时机,让他死了一回。我能理解贝克的感受,如果没有rob,我觉得贝克都不一定能越过四号营地。还说回到潜水,第三天我溺水后,我已经放弃了最后一天的取证潜,是那个我非常信赖,把我救上来并劝说我挑战自己的教练,让我完成了第四天的测试,并取了证,但发誓不再潜水。2015年5月,从新加坡到马代参加同学求婚仪式,同学包了个潜水船,住在船上,随行有个专业的潜水教练,在大家的勾引劝说下,在padi网站上找到了自己的证,跟着做下水前的准备,但是对这个教练没法产生信赖感,几个恢复性训练下来,我彻底放弃了,我觉得我要是再次溺水了,她没法把我捞上来。这就是危险运动中教练的极重要作用,你信赖他,你可以把生命交给他,你不信赖他,你可能连这项运动都不想继续。
感触三:最后说情感和理智。看过《极盗者》再看这部影片,前者是对于极限运动的狂热爱好者的描述,后者是业余选手借助商业登山机构挑战自我,前者是fiction,后者是unfition。前者更多剧情转折,后者更平实冷酷。但是都阐述了一个极限运动的真理,那就是尊重科学原理。翼装飞行前要精确计算高度,风速等,登顶珠峰要严格遵守2点钟原则。然而,在人的欲望,情感面前,一瞬间的念头就足以毁掉全部。道格第二次登珠峰,打了好几份工攒的钱,rob第二次劝说他在几百米距离时回撤,这是理智的选择,然后道格坚持冒险登顶,rob犹豫了几秒钟后冒险陪同,最终他两都殒命于此。rob的这个冲动的选择,让贝克差点死掉,让他的队伍损失了几个客户的生命,这要命的冲动啊。户外极限运动都有风险,但是理智的行为,会把这个风险变为大自然的随机概率,而情感的行为,会把风险变为必然事故,或轻或重而已;
04
一、
虽然今年离过完还有点日子,但我已然坚信2015年是中国乃至世界电影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一年。上个这样的日子,还是在1994~1995年。那个传奇的年月诞生了数十部经典之作,有在艺术水准上大放异彩的,也有在票房上极为卖座的。令人激动的是,今年也是同样璀璨的一年:外语片算是蓬勃中出现了小高潮,仅仅是近三个月就有《速7》《侏罗纪世界》、《末日坍塌》、《像素大战》、《头脑特工队》、《火影救援》、《珠峰》等佳作。更重要的是是国产电影百花齐放,近期便有《港囧》、《九层妖塔》、《滚蛋吧肿瘤君》之类的票房收获颇丰但口碑略逊一筹的,亦有《烈日灼心》、《解救吾先生》、《夏洛特烦恼》、《刺客聂隐娘》、《冲锋车》等一众故事好、编排妙、演技佳、制作精良的作品。不论在影业经济发展还是电影本身质量上,都有很多拿的出手的东西,这让被国外电影打压和被电视剧及综艺节目围追堵截多年的国产电影尤其是大陆电影有了扬眉吐气资本,也露出了步入良性发展的曙光。
二、
《Everest》属于极对我胃口的片子,既取材人与自然这种胜天与仰止的故事,又忠实真实事件尽可能再现,更别提还有吉伦哈尔等数位喜欢的演员参演。其实故事要说起来,没什么花头,就是众人聚集起来登山,然后顺利发展,继而遇险,接着自救与营救,最后平静加缅怀的常规套路。但这样的套路之所以定下来被无数导演效仿,本质原因在于无论真实事件还是升华后的艺术都遵循这样的发展轨迹,观众也乐于接受这样的编排方式。
珠峰是个太有魅力的地方,试问发生在世界之巅的故事如何平庸得了?高达四分之一的登顶死亡率、对体能与经验的严格要求和高昂的费用,让攀登此山成为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的目标,让领略地球穹顶处之景色成为太多人遥不可及的梦想。所以借由该片去体验从四海云集到各回各家整个登山的过程,便已经不虚观影。而且这可不是普通的一次登顶,而是以轰动一时的1996年登山事故为原型的,所有人都经历了一次长达几十个小时的梦魇,只不过有些人还可以回忆它,而有些人已经无法醒来。在自然的伟岸之力面前,为利而竞争或内讧成为一个连想都不会想的念头,因为即使所有人团结起来也仍像蝼蚁般微不足道。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暑假在飞机上飞过连绵祁连雪山(目测大概三四千米),一方面会被积雪那纯净的白色、山体那苍劲的暗色、溪流和湖泊那翡翠般摄人心魄的翠色所着迷,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另一方面,由于处在远高于山脉的海拔,似乎觉得山并不高,也并不大。但亲历雁荡山、嵩山、泰山、黄山这些区区一千多米的山后,方知雪山的雄伟。像喜马拉雅山脉这种高度的地方,粗浅的见识与贫瘠的想象力都无力支撑自己在脑海里廓出她的面貌,而影片中具象的镜头似乎给出了些线索:飞扬的雪粒、缭绕的云雾、凛冽的山风、刺骨的气温,无人区和死亡地带绝不是浪得虚名,平生仅见的景色在此地似乎还带有海市蜃楼与塞壬歌声般迷惑,犹豫不决便是命悬一线。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都转瞬即逝,于是悲剧降临,实现梦想后便拥抱死神,再英勇与老练都免不了染上生死有命的虚弱,所有人都屈服了,都在逃,或者等待拯救。这是人文情怀的直抒胸臆,也是人与自然的力量对比。
三、
人太伟大了,更太渺小了。
被人所谓征服的山巅与海底,根本不在乎人这个物种。他们的脚步几乎影响不了山与海分毫,但一点疾风、一股暗流就可以让这些胜利者烟消云散。
只生活在地表薄而又薄一层的人类,真正可以对他们的地球母亲做什么伤害?在死皮上做文章么?
他们发出的飞船与讯息,那般气吞山河、波澜壮阔的造物及其声响和尾迹,比不比得上瀚海中的一根银丝?
要谦卑,
同时勇往直前~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绝命海拔观后感精选》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5581.html
- 上一篇:武动乾坤观后感精选
- 下一篇:生命之轮观后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