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是一部由加拿大、墨西哥、德国和南非共同联合制作的惊悚剧情电影,画面色彩鲜明,剧情丰富,网友们对这部电影也是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一起去看看吧!
01
两个奥斯卡影帝的精彩演出,加上精彩的编剧,让我为这部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的电影点赞。
一个患阿茨海默症的犹太老人记忆逐渐衰退。但在朋友帮助下踏上寻找了当初杀害他全家的却以死亡犹太人名义活在这世上的纳粹党卫兵以报仇雪恨。
经历了各种险境和失败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他要找的那个人。可是当那个人和盘托出事实真相的时候,老人的记忆全都恢复了,他举枪杀死了对方,最后也饮弹自尽。
当别人都在为此唏嘘不已,觉得老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这么死了的时候,那个帮助他实现这一切的朋友却说,不,他记得他所做的所有的一切。
为编剧点赞,卫演员点赞。——《记住》
02
这个切入角度选取得太巧妙了,最后的剧情反转单刀直入,处理得甚至有些冷酷,令人震撼。
战争过去了这么多年,纳粹主义依然影响着人们。找到的第一位老人依然拥护希特勒的思想,但反对迫害犹太人的做法。
第二位老人是奥斯维辛幸存者,两位老人抱头痛哭的那一刻,令人动容。
寻找的第三位老人的儿子珍藏着纳粹的物品,甚至仍认为战争的初衷是正确的。泽夫此时已经认识到了战争的错误,他杀死这个人是潜意识中的反思。
泽夫杀死战友,并自杀,是鼓起勇气对过去的忏悔。
养老院安逸的环境,以及在寻人过程中,老人火车上遇到的小男孩和家人、办理出入境人员、出租车司机等,这些都代表了和平美好充满爱的生活,暗示着冒用奥斯维辛犯人姓名逃出的人不应享受这样的生活,也让人联想到战争曾是多么残酷,和平生活多么美好。
电影剧情层层推进,情感表现隐忍冷静,结局令人惊叹。主角老人们迟缓的行动仿佛是缓慢推进的历史,人们总要在其中挣扎与等待。
03
飞机上看的,不是新片,事先没有被安利被剧透,所以很真实地被震撼了。看完一遍之后又重看了最后一段,没有刻意去切时间,这最后一段大致就是二十六分钟吧,以此为界,把影片分为两部分。
光看前半部分已经很精彩了。一个非常悲情的、衰迈的杀手Zev,在另一个身体更加衰迈、但脑力卓越的老人Max的帮助下,利用即将燃尽的生命的最后时刻,去追杀纳粹分子。他患有健忘症,妻子一周前刚刚去世,但他不记得了,别人一遍遍告诉他,他一遍遍伤心,我一遍遍揪心。以为这个故事就是这样了,他挨个排查4个被怀疑的老人,最后搞不好仇敌已经死了,也没准他侥幸成功复仇。也会出戏地想,国外养老设施真完善啊,对老人真的很体贴很耐心。实际上,前一晚我只睡了4个小时,原本打算在飞机上补觉的,这部影片从一开始就驱散了困意。
后半部分揭穿了身为恶魔的前半生,和伪造身份的后半生。之前感到违和的细节统统得到了解释。他的囚犯编号纹身,和真正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的纹身,在样式上是不同的。他声称不懂枪,非让别人把用枪步骤写下来,可是他挑选了杀伤力大的手枪,开枪之前也根本没看字条,连发两弹,一人一狗都是一枪毙命,绝对用枪老手,开枪像呼吸一样自然。穿越国境时,在座椅上用衣服盖着枪的做法也非常镇定老练,其他事情上他都那么糊涂,要靠看信、给Max打电话才能知道应该怎么做,但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没人从旁提醒和指导。他对德语的极力抗拒。他对于音乐的选择。太多太多东西,是竭力伪装也无法彻底掩盖的。当然,他依旧是一个健忘症患者,他没有能力策划一切,相反他是被算计的那一个。
无时无刻吸着氧的Max才是决胜千里之外的主谋,他说上帝在向他微笑的时候,能够想象他脑中的无数碎片因为Zev的出现而拼成计划,因身体病弱而带来的无力感通过Zev的可控性和行动力而得以解决。让两个纳粹分子火拼一把,多么凌厉的构思。
饰演Zev的演员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含笑讲话的样子几乎没有改变,即使改变也是增加岁月沉淀的风度。角色和表演是如此复杂精微(或者不如说人性是如此复杂精微),以至于最终我都没想明白,Zev到底是器质性的大脑退化记忆障碍,还是自己骗倒自己把不堪的记忆都封存了(心因性记忆障碍)。他在伪造身份下生活了几十年,恰恰是他身上差一点点就弄假成真的纳粹主义受害者特质,对家人的深情与亲切,反衬出深渊一样填不平、抹不去的恶。
恶魔可以爱家人,爱音乐,举止优雅,谈吐高尚,但恶魔终归是恶魔,审判总会到来。
04
住在疗养院的高龄老人泽夫患上了阿兹海默症。在朋友麦克斯的帮助下,他独自踏上了复仇和寻找回忆的路途。泽夫和麦克斯作为曾经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生还的幸存者,找到当年杀害自己家人的狱卒是他们此生的夙愿。
关于战争与反思、杀戮与宽容的主题,可以列出诸多电影,比如两部著名的《辛德勒的名单》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本片与众不同在于,它脱离了这种类型片的俗常套路,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反转。最后十分钟,拓宽了全片的深度:在漫长的一生中,一个人应该如何背负沉重的历史?历史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未来,来自政治与文化的清算是否可以真正让一个人获得救赎?
泽夫已年逾耄耋,还因为患失忆症,常常将记忆与现实混淆。失去痛苦的记忆也许是一件令人解脱的事,他却执意要找回记忆,并无限接近一个最终令自己都无法接受的真相。在追寻途中,他遇到过曾因同性恋倾向而被关押在集中营的老人,也遇到过至今仍信奉纳粹的德国狂热份子。有些仇恨是这样深,即便一个国家在事后极力偿还公道、拨乱反正,也无法消除罪恶的火种。而苦难的记忆则以一种写进基因的方式,定义着一个人的后半生。
看完电影不禁要问:泽夫的失忆究竟是主动还是被动?他不断对自己说谎,竟然真的活在了自己的谎言中,这何其荒谬又何其悲哀。我们常常以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去理解历史:非黑即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愿意相信,一个人犯下的罪行也许会逃脱法律的制裁,但最终无法逃脱良心的谴责。但现实果真如此吗?我们对罪恶的审判是否真的如想象中那样大快人心?
这个电影不宜剧透,因为它实在是一个峰回路转的故事。既然剧透毁所有,那就谈谈影调吧。这个埃及导演似乎格外喜欢推镜头:先以一个全景开始,然后快速推到半身或面部特写,用以诠释人物丰富的表情以及他和周遭的复杂关系。这种方式似乎在将观众的视点急切地聚焦在主角身上,更加深了反转后观众的惊诧,以及对这个人物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同时导演不惜以大量镜头表现泽夫高雅的音乐品味,一方面埋下伏笔,用以影射他的真实身份,另一方面也营造了一种悖反的效果:弹钢琴的手和曾经沾满鲜血的手,它们来自同一双手。没有一个人是彻底的罪恶,正如没有一个人是彻底的无辜。不走近一个人的历史,就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内心。
影片也有诸多缺憾,比如一个90岁的患失忆症的老人竟然可以顺利地远走他乡,想来不太现实。但影片要表达的主题,早已弥补了逻辑上的这些小缺憾。
反观如今的电影市场,我们常常为了追求刺激的反转和看似严谨的逻辑,丢掉了表达的深度。很多电影看过即忘,像现代都市流行的一次性快餐。但总有一些电影,仅凭一个深刻内核,就能在回忆的暗道里闪耀着金币般的光亮。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影记住观后感大全》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5663.html
- 上一篇:她的故事观后感精选
- 下一篇:心碎的感觉观后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