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纪录片角逐超高空观后感大全

时间:2019-05-15 08:57:28 网站:公文素材库

《角逐超高空》是一部于2016年播出的纪录片,由廖烨导演,网友们对这部纪录片也是给出了一致的好评,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01

双上斗智斗勇紧张的斗争,民空军地空导弹兵官兵正在加紧学习训练。正在最为关键的时刻,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大家面前:中苏关系分裂,前苏联不再向中国供应任何兵器和零部件,并且撤回了所有的专家。当时,543部队总共3个作战营,只剩下50多发导弹,要防守的却是整个国土。于是,一个在当时十分大胆的想法诞生了——导弹打游击。

刚破解“12”系统的地空导弹兵们,又面临着新的问题,一种升级的“13”系统装在了U2飞机上。。

以下是我看完后的感触:

1.敢打必胜,越战越勇

尽管早在50年代初,美苏英等国就已装备了地空导弹,但最先用它打下飞机的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新中国空军不仅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用导弹击落飞机的先例, 而且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空军的骄狂气焰。从此以后,RB-57D再也未敢在大陆上空露面,美蒋当局用高空侦察机对大陆的侦察活动停止了2年零3个月。拉开了一场世界防空史上的经典对抗,

中苏分裂,543此时50多发导弹防守整个领土,但需求很大,对比面对这种情况,结合历史经验,提出了导弹游击战,携带如此重的装备,面对极大温差和差异巨大的各种气候条件,我们的人员和装备都面临巨大考验。

此时空军多次截获U2轨迹,其对酒泉,武功等大陆深远腹地重绝密国防军事工程战略侦查轨迹,对国家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应为这个’蛟龙夫人”能飞21000m以上高空,远高于高射炮歼击机高度,机身轻,侦查飞行距离长,面对这样的局势,我们选择机动这为数不多的地空导弹部队,开创性的实施游击计划

近快打法 对方U2被我防空导弹击落后,又学会了机动逃逸,即制导雷达一开机,它便机动逃出防空导弹杀伤区。

为了对付U2奇怪的躲闪,连聂荣臻元帅也在动脑筋。百忙之中,元帅仔细研究了四营两次战斗失利的报告。周密计算之后,地空导弹兵们发明了“近快战法”,它要求把人的反应和能力发挥到极限。9.25三营四营都失利。11.1赶到江西上饶,晚开天线绝不保守,集群指挥4个营,

“近快战法”能否压制U2奇怪的躲闪?随着高空的爆炸声,U2再一次被导弹击中。这一仗不仅打下了U2,还俘虏了台湾空军飞行员’我已经看到了海岸,心里想完成了任务,突然听到轰的一声,自己被甩出飞机,叶常隶坦言是被美国情报部门骗了 说我么的导弹打不到那么高的高空‘,此次一战更缴获了让地空导弹兵三次无功而返的“新东西”——“12系统”的电子预警设备,年轻的地空导弹兵或许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被对手带到了电子战的门槛前。之后,对手又装备‘13系统’我们在修复13系统基础上,找出了对付这种欺骗干扰的方法,短短两年的时间,

2.不怕苦不怕累、勇敢团结的民族精神

543导弹营训练一年多,打下第一仗;人民空军地空导弹兵官兵加紧向前苏联学习基础理论和装备操作技能

技术人员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在这段高空大战中功不可没,在一份来自美国的解密资料中提到,停止领空侦察的一个原因,是中国不断增长的跟踪和捕捉U2的能力,U-2必须面对中华共和国日益成长的防空系统,不仅是地空导弹,还包括飞的更高的歼-7,现在,u-2的风险太大了’

萨姆-2的机动计划交给刘亚楼,再想总参报告,批准可以试一试,二营出去1962.6.29,伪装中国石油勘探队,由此中国防空作战开始转向积极防御。

那时候1962,台湾坚持反攻大陆,中印边境形势紧张,国内经济极度困难,面对口粮急缺,晚点名常有人晕倒,碰见问题解决问题,水坑打捞鱼。 、

3 大国担当的风范和胸怀

1964年8月5日,美国以受越南海军攻击为名在越南边境海面挑事,唇亡齿寒,不让美帝在东南亚肆意妄为,8月6日中国就发表声明,表示中国反对美国扩大战争,民众也聚集在天安门广场表示抗争。

1964年,紧张的原子弹筹备工作获得完美谢幕,从此我国成为了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再是那个自以为有核武器就随意指手画脚,被牵制着的民族。但我们不像美帝,把自己的军事设施部署在外,以全球作战场,从那时到现在我们坚持的只是积极防御,是以和平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及私利。

从纪录片中台湾老飞行员和543作战参谋的自述中,可以看出来,他们将那段紧张的战争时非常平静舒缓,当时两个台湾飞行员战俘现在很健康,其中一个还和当时救他的村民一家人合影寒暄。只是,当时主使入侵别国领空的美国,知

道这样是不光荣的,一直不承认和台湾的这次合作,让叶常隶不禁愤慨。 也许这就是我们和美帝差距,我们可以接受战书,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血泪保卫自己的家园,甚至可以尽力保护周围的朋友,我们可以接受背叛,用自己的实力用自己的胸怀感化我们的同胞,维护最重要的和平,但我们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变得强悍,因为一己私利,而像美国一样以全球为战场,恃强凌弱肆意横行。

02

今天,祖国的天空是那么的平静,云朵懒懒散散的在飘动,偶尔路过的几只飞鸟,也在无忧无虑的叫着。天空划过的客机,带起了一条长长的飞机云。记得初中时的女同学,在飞机划过的时候,会用手框下它。她们说,每框下一百个飞机,可以实现一个愿望。就在前几天,我远离了大城市的喧嚣,来到了这安静的小村庄里,x营的天空,也是那么安静。有谁会想到,就在六十年前,这里的天空,可没那么平静。一场代表着当时最高科技的军事角逐,正隔着一片海峡,在高空中激烈的上演。

今晚,全连一起看了一个讲述地空导弹兵历史的纪录片《角逐超高空》第一集。讲的是地空导弹部队最初成立时的一些事情,这些事在学校的时候听过很多人讲过,也看过类似的话剧,但当真正以一个纪录片呈现在我面前时,我的感觉却是不同的。画面感极强的战斗场景,尔虞我诈的科技角逐,两岸参加那些行动的老兵真实讲述,都远比教科书里和话剧里的来的要更深入人心。毕竟,看惯了现代各种大制作电影的我们,已经审美疲劳,反而一些真实的东西更容易打动我们。这个样真实的呈现带给我对那些年代的地空导弹兵最直接的印象便是,平凡。

当那个被各种讲座,文章描述的空军战斗英雄,二营老营长岳振华,白发苍苍的坐在镜头前,缓缓而谈当时的作战经过的时候,我第一次感觉到了离当年是那么的近,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的地空导弹兵成立大会,仿佛看见了各个号手在五十年代的天空下操练的剪影,仿佛看见了他一次次让u2逃走的叹息,也仿佛看见他不拘泥于苏联人的教令在失败的经验下终于研究出了让u2死无葬身之地的近快战法……所有的一切都像一道道皱纹一样,刻在了这位电视机里的老人脸上,每道皱纹,刻的是那么深,那么艰难。我看不到一位战斗英雄的应该有的盛气凌人,我看到的仅仅是一位平凡的老人,仿佛给孙子讲睡前故事一样,讲述着当年的不平凡。我来到部队后,做的一件件平凡的事情。拔草,搭帐篷,擦车,铲地……一件件事,好像是难为了我这个书生,但纪录片里的高职低配给了我答案。以前的排长当班长,以前的连长干排长,以前的营长做连长,以前的团长成营长。一个个都是原部队的优秀指挥员,尖子,但到了不平凡的543部队后,每个人都成了平凡的一名建设者,在地空导弹部队成立最初的时候,默默的做着最平凡的建设工作。家人也不知道你干嘛去了,有点像那些那些去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一去深山老林呆几年,毕竟这些从苏联进口的高科技武器可不能随便拿出来。他们做着自己的工作,平凡的事,默默的奉献,就像新中国刚成立那时候,所有人都充满着激情,所有人都渴望着组织的表扬,渴望着毛主席的检阅,然而他们却隐姓埋名的做着祖国天空的守护者。这种精神在那个年代,确实值得我们尊敬。在采访另外几名老兵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始终带着一丝神秘的微笑。不知为何我嘴角也微微一笑,我看向身旁的战士,他也在笑,当时那种感觉很美妙,那种说不出的美妙,一种好像只有地空导弹兵才能心领神会的感觉。我猜,那是一种自豪的笑容吧。

想写的还有很多,不过作为一篇观后感来说,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最有感觉的一些感悟写出来就行了吧。地空导弹兵部队不是一个平凡的部队,而地空导弹兵确是一群平凡的人,他们踏踏实实做着一些平凡的事,隐姓埋名的在你们的幸福生活的大城市周围的深山老林里,默默的保护着你。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纪录片角逐超高空观后感大全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586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