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观后感

时间:2019-05-15 08:58:31 网站:公文素材库

来自意大利的犯罪电影《偷自行车的人》首播于1948年,剧情精彩,虽然至今已经过去了很久,但网友们评价的热度却并不减,一起去看看吧!

01

太真实了吧。

和我们现在的生活也很像,不自带技能上岗,就没有你的岗…没有自己的电瓶车,快递外卖也没机会做…你以为自己的损失应该能够找回来,坏人应该得到惩罚,然而穷人这点小事都够不上立案标准…

生活的不容易,还会叠加其他的倒霉,穷人何苦为难穷人…

本来有一件好事降临了,命运会被改写,然而这不是他的人设;随之而来的就是倒霉,他努力想挽回,都没有用;他也想为难别人,总不能只有我一个人倒霉吧,但那人溜了…他也迁怒于人,可是他也很无辜啊,对不起儿砸;他也想振作,他安慰自己,可自欺欺人不是办法;他不想放弃,诉诸神力,成为自己眼中的傻瓜;走投无路,他终于突破自己的底线,不出所料的没成功。如果一件事有两面,那么他所处的一定是坏的一面;如果自己也想做次坏人,那么一定被抓个现行。这不就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普通人的人设吗。

男主有点像李四叔,略帅。不过,爸爸这个形象,是不是古今中外都不太靠谱哈哈,他对媳妇儿子都忒一般了点,当然了这不重要。

小正太戏很好,自然有韧性,体力也是够好的。

看到最后他伤心的哭了,他也留下眼泪的时候,我的心也碎了。生活还能更艰难些吗。

不过,人间还是有真情,宽恕也是一种力量。人还在,总还有希望吧,毕竟是一个开放的结局呢。

演员都很自然,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里完全不出戏,大场面也乱中有序井井有条,整部电影自然得就像一部纪录片,但电影的部分一点都不弱。不愧是经典。

考虑到年代,五星不过分。

02

看名字就觉得和“擦鞋童”是非常类似背景的电影,“擦鞋童”带给我的阴霾和悲伤藏在心底,不愿意去重新揭开,这部影片也珍藏很久,有点不敢直视。这情感是不是和融融有时候不敢看柯南有点相似?观影后的某一天,晚上陪融融睡觉,给他听“长腿叔叔的信箱”,受到他的批评“妈妈,你给我听那么无聊的东西,有意思吗?”于是在他的一再要求下,给他讲了复述了这个故事,有没有讲完我不记得了,因为后面实在太困了……

这个故事发生在1948年的意大利罗马,当时城市里很多人失业。失业的人常常聚集在广场某市政厅门口,等待一个政府官员,他手上会拿着一张纸,一张给人带来好运的纸。这一天他又走出来了,立刻被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他照着这张纸读出了一个名字,重复念到第四第五遍,都没有人应答。这时候一个人从人群中拼命往外挤,跑到广场的另一边,对着一个半躺在地上的瘦削的中年男子说:“你难道不要工作了!念到你的名字了……”,中年男子迟疑一秒钟后,离开跟着来人飞奔到人群那边,挤进去……分给他的是一份粘贴海报的工作,前提是自己需要有一辆自行车,看样子这个叫安东尼奥的幸运男子在这方面有些困难,但是他还是应允了这份工作,比起得到一份工作,搞到一辆自行车实在不是件难事,他一定要搞定它,更不要说周围很多人已经纷纷抗议“我有一辆自行车,为什么这份工作不给我!”

安东尼奥急不可耐地去提水处找到妻子,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同时也报告了“需要一辆自行车”的坏消息。提着两桶水回家,妻子仅仅抱怨了一句“你当掉自行车的时候怎么就不好好想想呢!”,立刻从自家的双人床和单人床上抖落出六床床单,叠在一起,带着安东尼奥一起去当铺当了自己的嫁妆(6床床单),赎回了那辆就自行车。开头三个场景的戏,把一个干练务实应变能力强的妻子和一个懦弱无能无法担责的老公的形象刻画地很生动。他们满脸的欣喜迎接着新生活。

第2天早晨,安东尼奥的两个孩子登场了。他有一个7、8岁大刚刚上小学的儿子,和一个还在襁褓之中的小女儿。天蒙蒙亮,儿子就拿着一块抹布把自行车擦得锃亮,并数落着当铺没有好好保养自行车,导致了踏脚处有凹陷,他微微昂起的头,手中摆弄抹布的老练样子,一看就是继承了妈妈的能干和强势。后来,父子俩一起出门了,父亲先送儿子上学,然后乐滋滋地上班去了。工作来之不易,自行车来之不易,安东尼奥小心翼翼地抬着自行车进了办公室……

有个老员工手把手的教他如何粘贴海报,这工作看起来如此简单,可是到了安东尼奥手里就不简单了,他笨拙的样子,总是不能把海报弄平整,自己心里也有一丝懊恼吧!更懊恼的事情发生了,有个人过来,骑走了他靠在墙边的自行车。他倒是下一刻马上发现了,直接叫喊着追了出去,没追几步便被自行车抛下了。他万分沮丧地回到工作处,狠命地扔了一会工作工具以泄愤,然后收拾起心情去警察局报了案。警察局的情况和现时的上海也差不多,主要是留档。安东尼奥还指望警察帮他找自行车呢,警察说得他自己找因为只有他认识自己的自行车,而报案的用处就是当他找到了自行车就可以理所应当地拿回去,因为已经有案底了。显然报案是徒劳的。安东尼奥比约好的7点晚了半个小时去接儿子,然后两个人坐公交车回了家。

一把儿子送回家,安东尼奥又出门了。他好像有个还比较神通广大的朋友,是在地下戏剧团工作的,他和他的伙伴们游历在罗马的街头,见识广阔,找他们帮忙也可能有希望找回自行车。果然朋友给了他希望,明天带他去自行车交易市场一定能把自行车找回来。

第二天早晨,朋友开着车带他们一起去了某个自行车交易市场,他们觉得赃车肯定在第一时间被拆了当零件分开卖,或者重新组装。他们一行四人分了工,儿子找铃铛。自行车市场到处都是零件和组装好的整车,仅凭着一个车牌号和品牌名要在茫茫车海中找到被偷的自行车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连幼年的儿子都知道了,何况安东尼奥。朋友让他别灰心,请司机送他们去了第二个自行车交易市场,这次朋友没有跟去,司机也只是送他们到那儿就离开了。路上下起了瓢波大雨,父亲尚有一顶礼帽,儿子就被干淋着,机灵的他脱下外套罩在头上,到底还是在泥水和雨水的地上滑倒了。匆忙寻找避雨处,父亲完全没有注意到儿子摔倒了,直到安全抵达避雨处才问起“怎么,你摔倒了?”儿子带着一丝怒气“是的,在那儿,我摔倒了!”

就在此刻,安东尼奥撇到偷车贼在和一个老头说话,急急赶出去,还是没有追上,他也算机灵,转回身找那个老头,企图得到年轻偷车贼的住处的线索。老头也许是知情的,可他只想不惹麻烦、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他先是拒不承认认识那年轻人,后面承认了,还是拒绝安东尼奥的请求,绝不肯透露年轻偷车贼的去向。安东尼奥跟着他进入教堂,挤在他边上继续纠缠,结果喧闹声引起了教徒们的不满,维持秩序的教友请他保持安静,纠缠之际,老头已经溜走了。安东尼奥满心失望地带着儿子离开了教堂。他让儿子在桥头等待,自己继续沿河寻去。才走了没两步,听到后面有人坠河的扑通声,然后是人们此起披伏的叫喊声:有孩子掉入河里了,快救命呀!安东尼奥停步,有一次愣神了,突然他意识到可能是自己的儿子,便开始回头跑,可是他又不愿意跑的很快,好像不愿意承认那就是他的儿子。他跑到出事地点附近的时候,坠河的孩子已经被救起,他远远望去确认不是自己的儿子,然后环顾四周,画面波澜不惊的,安东尼奥也没有什么神情上的变化,但是你可以感觉到他的精神放松了,好像心头一块大石头落地,这种感觉我经历过很多次,每一次在外面找不到宝贝一段时间后再看到他们都是这类似的感觉。安东尼奥发现了远处脱下了夹克的儿子,跑过去让他套上夹克,开始关心他是不是饿了,经历了生死,他突然觉得“比起死亡,什么都是小事;只要活着,就是有希望”。安东尼奥突然决定暂时抛却自行车的事,抛却烦恼,先去美食一顿。他带着儿子进了一家高级餐厅,乐队正在演奏,他本想点一个披萨,没想到餐厅不卖便宜的披萨,于是他点了一瓶酒和两只拉斯蛋糕。儿子应该是从没有进过这么高级的餐厅,他双手拿起拉丝蛋糕塞进嘴里,一口咬下去拉出长长的cheese,拉不断,看到邻座的孩子正儿八经拿着刀叉把拉丝蛋糕切成小块然后一口口递进嘴里,桌子上的盘子不断叠起来,儿子有点小尴尬,又觉得心馋,父亲说:“要想吃哪些,得一个月赚100万”。他们继续吃着,听着演奏,碰下杯,还挺嗨的……突然安东尼奥的心情又低落了:“儿子,你知道如果有了自行车我们会有怎样的幸福生活吗?来,我说,你要全部记下来……”(融融旁白:安东尼奥的心情就像过山车,我一点儿也不喜欢他!)“所以,我们现在要做什么?找回自行车!对!”

吃完了,安东尼奥继续他的寻车之旅。这次,他带儿子去了神婆那里。上一次是他妻子去,因为神婆“料事如神”,料中了安东尼奥会有一份工作,妻子要去付50里拉,被安东尼奥拦了下来,他觉得那简直是胡说八道,钱没处花了。这次他自己要去碰一碰运气,机灵的儿子插了个队,免去他排队之苦,神婆道只有一句话送给他“今天一定要找到自行车,今天找不到就永远找不到了”(融融旁白:简直没有说一样,谁不知道啊!)安东尼奥付了钱,出门就转好运了:他居然侧脸发现了偷车贼,一阵追赶堵截扭打之后抓住了他!偷车的年轻人在家门口被抓,有很多邻人围上来帮他开脱,称他为善良无辜的孩子,而这个“无辜的孩子”居然倒地开始抽搐,据说被吓坏了。邻人围上来控诉安东尼奥,机灵的儿子挤出人堆找来了警察,在警察的协助下,安东尼奥进去年轻人家里搜寻,那是一个和他一样贫穷的家,家徒四壁,煤气就按在房里,里面仅有几张床,唯一可以藏物的便是床底下,自然是什么都没有了。安东尼奥和儿子“灰溜溜”地走了。

他们回到广场,很多自行车穿梭而过,停在广场中央,回头一个僻静的小巷子里也靠墙停着一辆自行车。“既然我的自行车被偷了,找不到了,难道我就不能也偷一辆?”思忖着,走投无路的安东尼奥不断回头,在偷广场的车还是小巷子里的车两个选择中犹豫不决,在偷和不偷的道德选择之间挣扎。决定了,他给了儿子乘车的钱,打发走他,便向小巷子飞奔而去,骑上车就逃,恰恰楼里的车主跑出来吆喝“有人偷我的车,抓住他”,于是一群人追着他,这个不熟练的偷车贼很快被众人逮住,被扇了耳光,自尊扫地……这一切都落入了没赶上公交车的儿子眼中。儿子流着泪,撕心裂肺地叫着“别打我爸爸!”安东尼奥碰上的是一个仁慈的车主,他没有坚持送他去警察局,只扔下一句“为你的儿子做个好的榜样吧!”

生活无处不艰难,在艰难处维持自己的自尊不容易,也最可贵!

故事里面安东尼奥的朋友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他一早就知道自行车交易中心是找不到被偷的自行车,可是他第一时间选择给安东尼奥一个希望。他陪安东尼奥去交易市场;第一个交易市场找不到, 又送他去第二个交易市场,至始至终他只说肯定的正向意义的话,而让安东尼奥在事实面前自己意识到不可能性。这真是个人精,也是个确实的好朋友。 

03

很能理解这个父亲和孩子的心情,看的过程几度暂停,回想小时候和爸爸相处的情景。

有一次我早上起床,可能因为转了个圈,所以一直不舒服,感觉脑袋晕晕的。只是在上学前给爸爸提了一句,中午放学就看到他在学校门口等我,带我去吃从没吃过的德克士,我还记得是21.9元,在今天我仍然觉得是顿很贵的午餐。爸爸只是给我点了一个套餐,他什么都没有点,看着我吃。第一次吃这种洋快餐,我的眼里都是新奇,吃了薯条和一个小吃后,我开始吃汉堡。遗憾的是,这个汉堡很难吃,里面的肉就像没有加工过的生肉一样。我吃不完,爸爸让我把它带回家一会儿吃。又带我去当时最好的小学门口,买了一个好看的护耳罩和围巾。当时我的心情是受宠若惊的,毕竟以我的家庭情况,是不可能消费这些东西的。回家后,我因为那块肉吃不下去那个汉堡,所以悄悄地把那块肉扔进垃圾桶里,爸爸发现了,我忘了他当时说了什么,但是完全没有责备的意思。当然,因为这个汉堡,让我对这些洋快餐一直有一种不好的印象,觉得又贵又难吃,也没什么机会吃。直到高三毕业,才刷新了印象,但至今仍谈不上喜欢。这部电影中,他们找自行车到中午,父亲带儿子去那家店吃饭的情景,就让我想起了这件事。

还有在我更小的时候,家里做卤肉生意的,所以周末父母从来没有空闲时间带我去玩。常常是两个姑姑带着我、堂姐、表姐、表哥这四个各相差一岁的小朋友去公园玩,堂姐家里也是做生意,都是两个姑姑为我们的游玩出钱。终于有一次爸爸说要带我们去公园玩,当时的我简直太高兴的,可以和爸爸一起去玩。我、堂姐、表姐都去了,进公园门票花了2块钱,在里面玩了什么项目已经不记得了,但是肯定比姑姑带我们玩得少很多,也许只玩了一个花钱的项目。就记得从公园出来后,爸爸带我们去吃东西,我和堂姐选择了吃洋芋粑粑,一人吃了一个,花了两块钱,就说不吃了。表姐要吃炸土豆,一瓢就是两元钱,当时我的心理就觉得她很不“懂事”,但是又不能指责她。最后因为我们都吃完了,她的土豆还没熟,她吃了一块,就说不吃了,我看着锅里满满的土豆,全是心疼。她又说要喝水,爸爸只买了一瓶,给我们三个人喝。回到家,我才知道,爸爸全身只剩下5毛钱了,他当天只有10元钱。在得知这件事后,我不知道我的内心是什么想法,但是这件事我至今仍然记得,不经意就会回想起来。看这个电影中,我就在想,一个男人在孩子面前想要维持自尊,孩子对自己的崇拜,与现实无能为力之间的权衡。内心的挫败感我仿佛能完全体会。

虽然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但是爸爸总是竭尽全力把能给的都给我。我的第一个洋娃娃,至少有当时的我的一半高,我记得是50元,把她抱回家的途中我的兴奋劲我能记得。第一次对圣诞节有印象是,爸爸买了一颗六七十厘米高的圣诞树,以及上面的装饰、彩灯给我。还有一个二三十厘米高的圣诞老人,当时我还打开圣诞老人拿的礼物袋子,发现里面只有泡沫。与条件好的表姐相比,我的礼物的尺寸都要小很多。而堂姐家孩子很多,所以她们很少能有礼物,我们就住在上下层,她们对我十分羡慕。当然,在那之后的圣诞节,爸爸问我想要什么,我都是竭力拒绝。以及对我考得好成绩的奖励或六一儿童节的礼物,芭比娃娃、溜冰鞋等,因为得来不易,所以我都记得。小学生活就是这样虽然贫穷,但是知足的。

也许因为这些事,也许我能隐隐察觉他作为男人内心的自尊或别的什么,所以对他之后做的一些对我成长中心理造成伤害的一些事,我总能在内心为他找到理由,也不愿怪他。

这些话写在这里跑题了,但是看这个电影让我想起了很多这样的回忆。所以在我还记得的时候,写下这些。

04

我宁愿称这九十分钟的银幕时间为完美的生活写照。故事的摄制太真实了,以至每一个情节都可以在自己的身上或者周边找到踪迹。在经历完一种流畅而真实的观影体验之后,生活的现实就此揭开,让你直呼残酷又不得一次次在脑海中经历、思索。

故事从头到尾共三天,主角一家庭却经历了大喜大悲。第一天男主找到了一份薪水客观的工作,但由于公司要求上班得配有自行车,无奈当了被褥以赎回以前的自行车。然而不幸的是,第二天刚开始上班自行车就被偷了。男主在警察局报案无果,第三天开始全城搜寻,最后无果,铤而走险去偷别人的自行车却被抓住,好在儿子求情被才放过。

如果说这部影片充满了戏剧性(如,刚赎回自行车就被偷,找到了偷车贼却没证据等),那么这种戏剧性的效果要归结于生活本身。自行车被偷本身不具戏剧性,大学校园里都流传着“车主、偷车人、车行是一个稳定良性的商业循环”这样的调侃,何况那个自行车相当于结婚三大件的二战后年代?重要的不是自行车被偷,而是什么人的自行车被偷?如果是在餐厅吃着拉丝面包的小孩家庭,或者是工厂安排工作的老板,我们还会在意吗?当影片把故事的主角给到的是这个没有工作却面临着两个小孩的家庭的时,这个戏剧性显得有更大的社会意义。事实上,对于一个处于温饱线以下的家庭而言,任何可能切断或损伤家庭收入的外来因素,都有可能带来极大的戏剧性效果:无论是小孩在过马路时不小心被车撞倒,或者是父亲在工作时发生意外。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这是一部关于底层劳动阶层苦日子的影片。纵观影片中的其他人物设定,偷车的人一样是和男主一样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人,从男主最后也变成一个偷车贼来看,这一点更明显;警察、工厂主是本片中具有较高社会阶段(有工作,并且可以决定别人是否有工作的人),在影片中他们遵守规则,却又显得冷冰冰,和正处水深火热的民众放在一起则表现出了一种无情和冷漠。从叙事层面上讲,这些素材取材自然而无造作,在一种十分流畅的叙述中逐渐揭露生活现实的残酷。

影片中父子二人的形象使得故事有更大的张力。对于父亲,我们重点聊一下去算命的那一幕。一开始妻子去算命时,他是持反对意见的,他说这样浪费钱,他想象获得工作是靠自己能力而不是靠所谓神灵。然而到这一幕,他却是主动去算了命。这让我们在心中揣测:生活中的无助和悲愤是让他几乎陷入了绝望之境啊!同时,这也让我们想到妻子曾经偷偷来为丈夫求工作,并且得到肯定答复的那种场景,这让我们感受到妻子的不易,也对如今的遭遇增添唏嘘之感。这一幕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就是父亲算命的时候插了个队。插队这个事情同样出现在车子被偷的第一天晚上。导演在此做多次的强调,我觉得更是把父亲内心的悲愤和绝望展现的淋漓尽致(想象一下,一个遵守现代礼仪的人会在什么情况下多次插队)。

小孩形象的刻画从某种程度上加深了这部片子的社会价值,因为小孩代表着希望和未来,通过一个小孩的生活表现我们可以想象更多。片中有几幕特别让我伤心。一幕是父亲车子被偷之后晚了半个小时回来接小孩,镜头给到他时,他就静静地坐在台阶上发呆。后来有一幕父亲回桥头找他时,他也是静静坐在那里。我们会感叹,他太听话,太懂事了。而当我们看到影片中其他的场景。比如在集市受到陌生人不好意的搭讪,避雨时摔倒,在餐厅时的稚气和天真,我们会忽然对他的懂事感到一种莫名的心疼,因为这种品质和这样一张稚气的面孔相匹配,是一种巨大的反差。这种过分的早熟更反映了这个家庭的艰难。

孩子在后半部分是故事的重要推力,在结尾更成了父亲的解救者。当他拽着父亲的衣角,哭泣声中喊出爸爸二字时,我想无论是谁都可以想象到这是一对走投无路的父子,是谁也都会心软。然而生活的出路在哪里呢?影片没有给出答案,但也许生活一向没有出路。生活时好时坏,现在可能比以前更艰难了,但这些蝼蚁般的人还是会坚强地熬下去。片尾被偷车的男人的一句话也许能给我们一点安慰,“让他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吧”——无论生活如何艰难,总还会有一些活下去的希望和理由。

看完《偷自行车的人》之后,也许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停留在悲伤的气氛中,也不只把其看作是对社会的一种艺术维度的讽刺,而是体会到上述的深意之后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用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社会。八十年了,那些被偷车的以及偷车的人,他们今天还在这条喧闹的街上晃荡,他们还在生活的绝望边缘挣扎。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595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