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时间:2019-05-15 08:58:42 网站:公文素材库

《我在伊朗长大》是一部于2007年播出的动画传记电影,影片由法国和美国共同联合制作,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是相对较高,一起看看吧!

01

这部黑白风格、自传性质、由漫画改编的动画作品其实没有我预期中的精彩,一直惦记着它,大概因为很久以前看过的那部伊朗影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想要多了解一下这个国家的电影。在我个人看来,《我在伊朗长大》侧重于“我”,减轻了“伊朗”的分量,“长大”的过程也并不太美好,对这部影片的喜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主人公性格的喜恶。

主人公女孩玛姬的经历很特殊,王族之后,家境显赫,亲人多是革命志士,国家历经战乱与变革,小小年纪背井离乡到国外独自生活读书,以及,她有点“丧”的情感与婚姻。可她只是这些背景下的一个普通人,年纪还小,所做有限,她的传奇仅仅是由于那些改变不了的外部环境,以及出现在她生命中的为理想牺牲的人们。不过,正因为她个性上与普通女孩区别不大,产生的奇妙反应是,她身处的压抑而特异的环境很能让人感同身受,年轻人无望的愤怒、叛逆的行为、躁动的情绪如暗潮汹涌,有人舍命去活,有人自甘堕落。

人似乎很容易失去自己内心的坚守,无聊的时候,逆境的时候,失去自由的时候,普通平凡的时候,声名煊赫的时候……却也不为什么,大约人性是脆弱的,多是如此。一个国家或民族也有失去出路、独立、自由、信仰的时候,它所付出的代价,要比一个人大太多重太多了。可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于失去之后,还是会痛苦地挣扎,再去艰难地寻回自我,有所坚持。

每个人的际遇都是不同的,也许我们一辈子都体会不了玛姬的处境,也难以理解她所承受的苦楚,但在成长的过程里遇到的困扰和浮浮沉沉的情绪与她定有相似之处。谁不是在一边失去,一边寻找?反反复复地,无穷无尽地,在这过程中也越来越坚信了些什么、攥紧了些什么。

濒临崩溃的年轻的玛姬,最后终于正视了她自己和她的故国,她喜欢的摇滚乐精神、李小龙的热血和率真的勇气又回来了。在她那饱受战火的国家,她属于幸运的少数,有机会离开铁箍一般的环境到国外循着喜爱做回自己,其余的众多普通人,被迫接受着,组成了墨黑的无声的背景。

黑白色的凌厉纯粹有不容置疑的简截了当,有与孩童缤纷的世界全然相反的冷酷无情,玛姬幼时的国家是黑白的,童年是黑白的,动画的主调也是黑白的,在这黑白分明的单一里,情绪无分喜怒,都似淡漠的,旁观的。因而在《我在伊朗长大》的画面讲述里,有一种克制和简化的哀伤,还掺杂了少数的笑料,也许是为了能让孩子们看懂。

终是要抱有希望的吧,存着希望的孩子,不会变得日渐狭隘,不会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失去家国天下的情怀,让孩子明白现实里也有“勇者斗恶龙”的故事,那是艰难的故事,不要放弃希望的故事,寻找到自己就终能成为“勇者”的故事。

02

一直想找震撼的刷新三观的书来看,在豆瓣看到高分的漫画《我在伊朗长大》,可惜当当缺货没有买到。在了解这个作品的过程中发现有电 影版,就点击观看了。《我在伊朗长大》是作者以自己视角的亲身经历所绘画出来的自传故事,看作品名称就容易让人充满好奇心,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一定是看到最真实的伊朗文化的角度之一。之前对伊朗了解甚少,所以有一种想要去掀开面纱的神秘。

电影里面的党派和斗争看的似懂非懂。只了解非政治的其他剧情。作者是伊朗前王朝王子的后裔,可能是家境比较富裕,她的视角所带来的八十年代的伊朗充满着现代感。女主和家人的着装现代时尚,全家人不但受过良好教育,性格都果敢独立,战争来临炸烂了街道,他们仍能苦中作乐开趴聚会酿酒。从他们角度看到的伊朗,并没有那么落后。

女主的父母和奶奶的观念开放,态度乐观积极。妈妈为了不让不太注意分寸的女儿有危险,愿意大胆放手让她追求自由。奶奶会告诉孙女道理:要忠于自己,无论到了哪里不要忘记了自己是谁,来自哪里。这成为了女主多次不看挫折时的警言。在孙女加罪无辜的时候,奶奶站出来批评她:你爷爷为了拯救无辜的人进入监狱,而你却嫁罪至无辜之人,太令我失望了。最后女主再次去欧洲,妈妈说,去欧洲追求自由吧,不要回来了。

电影以女主的角度为视角的描绘的战争不算细致。我们看到战争带走了她的叔叔,让她和她的家人随时处于危险之中。她们因为战争,过上了另一种生活,女人要穿上长长的伊斯兰教的袍子,不能衣不蔽体,所有人不能聚会。战争让人性变得可怕,没有法制和道德得束缚人们为所欲为,办理出国的签证都变得困难,因为办理出入境证件的机构没有人上班,超市没有物品可以采购,在大街上,男人随意用语言羞辱女性。不禁让我想到曾经旧社会中国的战争也是多么残酷,中国又是不容易才争取来的现在的和平,看电影的当天正好是七一建党节,顿时觉得我党好伟大又崇敬几分。

看女主个人的经历,她是幸运的,她很勇敢却有些冒失,有位网友说:小女孩的人生容错率真是高。她是让人羡慕的,她的经历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稍有不慎误入歧途,二是因经历过而走在更正直更成熟的路上,很幸运的是她是后者。

拓宽我眼界的作品之一,大家可以 pick一下。

03

白天看使女的故事然后查伊朗的历史就被安利了这部电影,很多感慨啊,很喜欢里面的奶奶,很睿智,那么压抑的环境下还能把人情世故看的很清楚,是我以后会二刷的理由。

和平,女权都不用我多说了吧,战争真的会是社会退步很多年啊,可能在10年前吧大陆的经济还发展很慢(个人感觉),现在感觉每天都在变,相对于战争,或者有各种冲突的国家来说我们真的太幸福了,可以看书,上网,娱乐,今天一天看到的接触到了历史太沉重了。和这些为了生存而担忧的人相比我学习上的那点压力,暑假要看牙医的恐惧,对未来的迷茫,自身的胆小简直太奢侈了。

奶奶说,恐惧会失去自我。之前就因为怕医生,怕疼,早就该看的病一拖再拖,导致越来越严重,治疗起来也越来越麻烦,说实话怕医生这个特别不好的缺点真的说起来特别可笑,以后一定不能让妹妹有这种不好的思想。

我觉得我会在妹妹高中左右让她(陪她)看这部电影,让她明白自由是多么可贵,让她有自己的信念,现在想想妹妹的未来几年该看什么书,看学什么都被我规划好了,教育也很重要!

04

被这部影片吸引完全是因为“伊朗”国家的神秘,在看影片之前,我还特意看了一些伊朗的历史,担心对伊朗没有足够的认识,会影响到相应的理解。

影片开始的时间是1979年,这段时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逐渐发展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在此前的过程中,英国、俄罗斯、美国相继因为石油而撕扯伊朗。伊朗爆发革命,赶走英国石油公司,美国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伊朗极大政治里面中,以国王为首的保皇派是亲西方的,他们用石油向西方换取金钱,带来了伊朗的迅猛发展,却将伊朗原本赖以为生的农业搞得一塌糊涂,在短暂的繁荣过后,伊朗的百姓进入了非常困窘的时期。在伊朗国内,反美、反西方的情绪是很强烈的。但这一切在影片中并没有涉及到,这也是我有点小失望的地方。

影片的小女孩的一家人应该是比较小资的伊朗上层文化家庭。这从小女孩奶奶“把茉莉花放在胸罩里,脱衣服的时候,茉莉花便飘下来”这些小细节中,便能窥见一方。所以,在这个家庭以及他们的邻里朋友中,并没有反美反西方的情绪,当然,我认为这与该片作者本人的经历以及投资方也有关系。

希望与没希望

影片主要讲述了伊朗女孩在伊朗受到的种种限制,在维也纳感受到的他人对伊朗的野蛮定位。小女孩因为情感不顺而灰心丧气的回到伊朗,这在影片的定位中,似乎就是简单粗暴的因为“生活没希望”,而在结婚又离婚后,小女孩挣脱了心里的牢笼,到发过去了,这意味着“生活开始有希望了”,以小女孩的心境变化侧面表现导演或者编剧对伊朗的价值判断,我并不认为可以如此简单草率。

政治映射?

影片中,通过父亲、父亲友人、叔叔等人之口或经历,侧面讲述了伊斯兰革命、两伊战争等历史事件。小女孩的爷爷因为是共和党人被前国王杀死,国王又在政治变局中遭到推翻,小女孩的叔叔被国王所抓,在革命中被释放,后来又再次被抓并且被处决。在政体的不断更替中,看似邪恶的被推翻了,正义的上台了,可是,在一系列的政治统治中,一切似乎都在殊途同归。

05

《我在伊朗长大》是成长在伊朗,一个叫马嘉的女孩的自传体动画电影。在一个富裕的,思想开放自由的家庭长大,她早熟,真实,叛逆,经历了从年幼单纯时与体制做自我的挑战,到只身一人被父母送到维也纳迷失自我,怅然回国后经历失败的婚姻……最后,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摆脱了伊朗,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

这部电影在伊朗伊斯兰革命的背景下展开。讨论这一部电影也就离不开讨论伊朗伊斯兰革命。网络上流传着很多女性在伊斯兰革命前后鲜明对比的照片。撇开其他不谈,政教合一就无疑已经是历史倒退的代名词。可是我们不能忽略它的国情:99%的穆斯林与90%的什叶派穆斯林,传统习俗根深蒂固,这注定了世俗化,即政教分离政策与现代化,即跟随西方文明的改革将带来的冲击。正如法国大革命中的无套裤汉们高喊着自由平等博爱,却制造恐怖,重新踏入专制帝制的归宿一般,革命的发展注定是苦难而曲折的。有人说,河流弯曲是为了哺育更多的生灵”,想来伊朗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吧。是的,它发展的十分缓慢,简直像是在倒退,让人无以忍受,可这种表面上的弯曲,也只是为照顾更多人的利益。白色革命虽然促进了现代化与世俗化,如瀑布从天而降,气势磅礴,革命成果却转瞬即逝。如今伊朗国民仍然在纪念伊斯兰革命这一饱受诟病的历史事件,是否说明了它还有存在的合理性呢?

现在的伊朗被西方世界冠上了邪恶轴心国,宗教极端分子集散地等骂名,然而凭借着自己的偏见去质疑他人的虚无,更像是虚无主义的根源。伊朗灿烂的波斯文明多彩且深沉,那里的妇女拥有着相对均等的受教育与工作机会和社会保障,尽管在伊斯兰文化中,妇女无法获得真正的平等,但人们开放而友好,黑色长袍下是女孩子们多彩的服饰和精致的妆容。没有亲身经历这一切曲折,也没有亲自去到伊朗游览,人民在这半个世纪中生活水平的变化,我认为我们是很难判断的。我认为光光通过一部法国制造的电影和一个富家千金的视角来了解伊朗,有失客观。

不过与其说这是她逃离伊朗的过程,不如说是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家认同的过程。从她初次到欧洲时不愿承认自己是伊朗人,到她移居法国时大方承认自己的出身可以看得出来。一个人在集体中有些不同层次的认同。民族认同,宗教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在现在的时代,这并不仅仅是伊朗人,也是我们要去思考的问题。在巴列维王朝时期,激进的白色革命出卖国家主权,吞噬着国民的国家认同。而霍梅尼主导的伊斯兰革命,则是通过国民的民族情绪和宗教认同来建立了新的国家认同。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伊朗人能够像电影里的女主角有如此的家庭背景,来帮助她离开伊朗,在大陆的另一端远观自己的祖国。政权更迭,大多数人在革命浪潮的裹挟中随波逐流,又有多少人能在此般洪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呢?

这部电影还有另一个译名:就是茉莉人生。在这部电影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玛赞的祖母。她头上戴着头巾,胸间却藏着茉莉花。她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在脸书上,“我隐秘的自由”主题中越来越多的伊朗女性晒出了自己脱下头巾,展露美丽笑容的照片。正如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愿意披上彩虹旗走上街头一样。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中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你不能决定光明何时到来,但你可以选择有一分热,发一份光,忠于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自己的茉莉人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596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