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纪录片《三国的世界》就要上了,这是一部历时多年的大作,你在看完之后的感想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欣赏这篇纪录片《三国的世界》观后感!
0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我们就不禁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宁可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一代枭雄曹操出生卑微,却能闻名诸侯,成就一番事业。其实曹操有功有过,他知人善用,采纳良言,也颇具领导人的能力,从无名小卒变成一代奸雄也是极其需要智慧和勇气的。同时,他也是“真小人,”而不是“伪君子”,至少表里如一。反观,现代社会,又有多少人是顶着“正人君子”的头衔干着不光彩的事情,这样的人更恐怖,也更让人难以提防。
足智多谋、舌战群儒、三气周瑜、草船借箭、智取天水城、走马取陈仓……这些均是一个身高八尺,面如白玉,头戴纶巾,飘飘洒洒的英雄––诸葛亮。在除了被他的才智吸引之外,他从事也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他的出师表将它深深的爱国忠心体现的淋漓尽致,以至于后来杜甫所写的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更表达了对诸葛亮的同情与痛惜,以及对一代贤相的敬仰和怀念。在《三国演义》中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这一人物形象。
还有值得一提的便是关羽。他不但武功高强,而且还 义气 ,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使他结交了许多兄弟!有一次在和曹操打仗时因为带着二嫂,又怕曹操人伤到二嫂,不得不投降于曹操。我后来曹操赏赐了赤兔马给他,他得到赤兔马后赶紧带上二嫂去找刘备,在找刘备时突破了曹操设下的种种难关,最终找到了。所以,也就有了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这个故事。这不就是为了两个字“义气”吗?
从一个个《三国演义》的故事中,我得到了很多启示。生活中我们不要为得到一点点小便宜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工作中不要为一点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自命不凡,也不要为一点点失意就耿耿于怀,怨天尤人。
此外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林则徐也曾经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俗话说的好。我们在看见了他们的故事之后,也感受到了心胸宽阔这一品德,让我们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02
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去游戏厅打游戏,其中就有一种叫做“三国战纪”,这游戏挺好玩的而且讲究配合,如果和伙伴配合的好,一个币就通关啦。哈哈哈。
游戏中, 其中有一个关卡叫做“大意失荆州”,当时也不了解三国,因此根本不知道“失荆州”是个什么鬼?更不知道是谁失的荆州。
..........................
从上次的观三国有感到现在已经又看了二十集,其实心情是比较压抑的。为什么呢?因为剧情到现在这个点,刘皇叔、曹老板还有那些勇猛的将军们都老了,生命即将结束,就像是一代王朝开始从鼎盛渐渐的衰退。因此我都有种不想看下去的念头,不想去见证这种衰败。
昨晚这个压抑更甚了!
前面说的失荆州就是关大哥,他没有听从手下将领的建议,一意孤行,结果中了陆逊的计谋,失去了荆州。紧接着在麦城被围困,想逃走结果被生擒。这还不是重点,因为拒不服从孙权,孙老板就下令把关大哥和他儿子关平一起给斩了,斩了!
可歌!可泣!一员虎将就这样被斩了,一个战场神话宣告破灭!
刘皇叔和张飞白胡须一大把却哭的像个孩子。
孙权这孩子我都没法讲。听从手下建议,把关大哥的头寄给了曹老板,还是顺丰的,我勒个去。曹老板收到快递后,我认为他会悲喜交加,悲在于:因为关羽在华容道放他一条生路,于他有恩,而且关羽勇猛过人,对于爱人才的曹老板理应悲伤;喜在于:刘皇叔身边少了个得力的虎将,对于自己统一西蜀,少了个敌人。
剧情上,曹老板还是喜笑颜开的。他兴高采烈的拆了快递,然后对着关大哥的头颅倜傥道:“关将军别来无恙啊,哈哈哈!”突然,关大哥的两只眼睛睁开了,而且挣的很大,瞪着曹老板。这下子曹老板慌了,赶忙跪下磕头,并且吩咐手下要厚葬,并封赐关将军为荆州王。
或许是被关将军吓的,曹老板偏头痛更严重了,躺床上要死要活的。床边六个老婆齐声在那哭喊。搞笑的是,其中一个老婆脸型长的跟驴神似,哇,我在感叹曹老板的审美(我知道有些剧情意思下就好了,但是看到那个演员还是想笑)。
没几天曹老板也西去了,唉,一代枭雄也瓦特了。
.......................
关羽的死告诉我做事情真的不能一意孤行,否则后悔莫及啊。至于曹老板感慨较少,活了66岁,也可以了。
心情还是有些压抑,等看完了再来感慨吧。
03
在中国,恐怕没有比三国史更纠结的断代史了,它既是最易写的,也是最难写的,说最易是因为赖历代以来戏曲小说评书连环画电视电影而普及的各种三国故事所赐,抛开真伪不说,论熟悉程度,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朝代的历史可以超越,所以三国的历史普及读物最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但也正因为如此,任何新的著作要想让读者再坐下来耐心读完在潜意识里早已烂熟的三国史,大概也是最艰难的一项挑战。
本书很聪明的采用了正史与“演义”并行的策略,来纠正读者因为“演义”而产生的错误的史实认知,考虑到这是一册历史的普及读物,那么这样的写法无可厚非,并且相当程度上增强了它的阅读趣味。以前也有吕思勉、刘逸生等写过关于三国史的驳伪文章,也是以三国演义为参照,所针对的自然也是普通读者,普及读物并不是每个学者都肯写或者都能写的,作为读者而言,我们也应该善待每一本用心之作。
本书最大的新意恐怕是最后两章“邪马台国及其周围的国际关系”和“三国时代与现代东亚地区”,作者提出了现今的东亚中日韩三国的关系,源头其实在三国时代,虽然此观点展开的不够充分,但即使是提出这样的观点也足够让读者抚今追昔。亚洲的希望在东亚,东亚的希望在中日韩三国,尤其是中日关系,妖魔化和仇恨化绝对不是走向未来应有的态度,而且只会走向死胡同,即使以战争解决,之后只会继续陷入新一轮的恶循环,这个死局如何来解,需要足够的政治智慧,拭目以待吧。
最后指出作者一个小小的错误,243页“清谈流行”一节,“清谈的时候,主客双方常常手执拂尘边摇边谈,激动之时甚至手舞足蹈”,清谈者手执的应该是麈尾,形制大致有叶形与圭形两种,傅芸子,周作人,白化文,王稼句,扬之水,戴燕等都曾著文绍介,历代图画也多有描绘,譬如本册书封上的历代帝王图的孙权,手中所执就是麈尾。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读后感(六):中日还原历史的共识和被双重解构的儒教
我曾读过《三国演义》数遍,是个三国迷。
-中日还原历史的共识-
前不久,读了豆瓣上两篇文章。一篇详解了荀彧与曹操非常特殊的关系。原来荀彧,作为颍川名士,代表了后汉儒家知识分子,维系着整个汉朝和曹操的关系。另一篇还原了诸葛亮,讲他在蜀国通过政治手腕,如何阻止了李岩的分裂倾向,从而实现了集权。
后来,易中天也在说三国时候为鲁肃翻了案。最近,逻辑思维里面也有一期,讲了袁绍其人,其中的核心是外戚、宦官和清流的关系。
这和《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完全不同。《三国演义》拥有一个亘古不变地元叙述——一个非常简化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社会规范,一些基础的忠孝礼仪的价值主张,一个草鞋英雄的故事套路——针对公众的品味偏好。
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有着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小说不再迎合普通民众的价值观,而是以武士阶层为出发点,放弃了非黑即白的简化世界观,而是加入和社会的复杂和人情。
陈寿撰写,裴松之注释的《三国志》也拥有相同的出发点,也就是为王朝而写的历史,是当朝者需要读的读物。我读了《白话三国志》。由于读的是网上的盗版读物,所有里面也有大量删节。另外有些不足的是,内容点到为止。注释的意义在于,让一个不能理解的内容,通过深度的核实校阅,加入大量标注,变成读者可以理解的内容。《白话三国志》仍达不到如此的要求。
许倬云的《说中国》是可以达到这个要求的书。其中对于三国时代的描写和讲谈社的《三国志的世界》有很多的重合。以上提及的所有还原历史的阐述,包括关于荀彧、诸葛亮、鲁肃等,都有惊人的一致。可以判断,近期研究三国的人,是有一定的共识的。也隐隐约约感受到,这里面应该存在一位泰斗,是这些人的中心。而这个中心究竟是谁呢?难道就是易中天本人?
《三国志的世界》也是拥有非常规范的注释体系的书籍。我们看到作者对于郑玄等思想史的前辈,有着非常高的推崇,可以判断作者的倾向性。对于“过五关斩六将”里面荥阳位置的勘误,以及“六出祁山”中祁山的位置的勘误,也很有可能是作者第一手的研究。总之,《三国志的世界》是具有注释的美感的。
非常注重校阅和注释的操行,是一个基础,让我们有能力去探寻“关羽是如何变成道教的神”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这样的基础,往往会得到这样的答案,“关羽是武神,是因为关公非常忠义。”关公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已经形成大众的“信仰的跳跃”。任何对于这个问题的刨根问底都是自讨苦吃。而如今,利普曼的《公众舆论》为我们理解这个文化现象提供了框架。本书尝试还原了让关羽变成神的一个公众心理。
-被双重解构的儒教-
我在研究生的时候研究的是宗教和国际关系,所以对于三国时候的儒释道的发展十分有兴趣。在本书中,儒教由于集大成者郑玄的出现,让焚书坑儒之后的中国正统得以延续;太平道和天师道呈现了中国道教的起初状态,佛教也以新兴宗教的方式出现了,也渐渐确立了“戒律”的传统操行。道教和佛教的初始状态,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对于儒教的传承,从不同维度对于儒教进行了解构,让儒教的概念变得异常清晰。我认为,这是本书非常不明显的,但有十分有价值的地方。
-中日韩情结-
另外,我也留意到了作者的民族因素。作者是一个韩裔日本人,在写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的时候,身上具有“东半球政治”(中日韩关系)的情结。这很像前年深受好评的韩国电影《庆州》的主人公,由朴海日扮演的在北京大学教授东半球政治的韩国教授崔贤。《庆州》的导演张律本身是中国人,出生在朝鲜族聚居的吉林。
作者在努力找寻三国历史中的日本的蛛丝马迹。也在努力从思想史的角度,找寻儒教对于朝鲜半岛和日本的辐射。
说实话,关于究竟是“二年”还是“三年”的推测有些松散,而且极其无趣。但故事的背景是在公孙氏的辽宁。我在今年,有幸去了一趟辽阳,也就是三国时代的襄平;辽阳博物馆里面也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司马懿破公孙渊的历史。这为作者勉强的“三国时代的中日关系”增加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趣味。
04
金文京的《三国志的世界》是“历史的中国”中第四卷,关于作者的背景不再详述。本书读来并不尽善尽美,有些话似乎欲吐为快。从结构上看,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后汉三国的政治史概述,大致为一至六章,第二部分为思想文化科技的概述,大致为七至八章,最后为作者对东亚体系的理解。
作为一部通史著作,第一部分可以说是不合格的。作者主要通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对比,甄别史实,阐述小说背后的历史真实面貌。但是,《三国演义》的整体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并不需要作者赘述。以我看来,后汉三国的时代书写,更重要的是打翻读者对三国时代的传统认识框架,重构一个以正史为基础的三国概念。小说的出现,只会杂糅故事和史实,对于介绍历史并无裨益。
第二部分的写作比较平稳,对于三国时代的整体文化成就有全面的展现,结合上一部分对于三国时代书信、使者、答辩的描写,使全书脱离传统政治史的叙述,转而充实了时代的社会厚度。有些细节,是国内相关书籍很少提及的,也非常有趣。但是,这一部分的问题也很突出,那就是作者对自己研究领域的情结太深重,很多结论都有过大过宽泛之嫌,虽然作者自己也不时提到这只是假设或猜测,然而动辄“最”、“第一”的形容,让人很难拿捏这些判断的准确性,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些判断不少有夸大之嫌。此类问题在第一部分也有体现,如第五章“政治联姻是三国时代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国历史上,分裂的时代很多,但像三国时代这样频繁进行政治联姻的找不到第二个。”(第174页)作者或许说的有道理,但是明显缺乏必要的论证。
相较而言,第三部分写得相当精彩。第九章关于中日外交的考证是全书最具历史学特征的章节;第十章关于东亚问题的思考,虽然难脱作者对自己研究的温情色彩,但是,不落窠臼,颇为可观。作者阐述了三国时代关于“正统”的争夺,敏锐地指出三国时代最重大的事件“当数魏文帝通过禅让仪式,继承汉献帝的皇位,汉王朝灭亡,魏朝成立”(第339页)。作为一种学说,这并不是很新颖的观点,不过,能够于文学与正史夹杂的通史书中指出这一点,仍然值得称道。作者认为蜀汉与孙吴虽然是现实上存在的皇帝,但是理念上并不存在,二帝并尊与亲魏王这两个例证象征性地显示出对现实的迁就与对正统的坚持。这种正统观不仅存在于中国,也存在于东亚,成为东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悲剧性的结果便是,“在东亚地区形成了这样一种邻国之间互相鄙视而不是互相尊重的十分棘手的国际关系”。(第349页)有意思的是,正统观的存在强有力地维护了中国国家内部的统一,却对实现东亚国际间的秩序和谐无能为力。或许借助这种扩大的正统观,我们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韩国对于某些文化遗产的坚持,对现实的东亚问题也能看得更多。虽然,这一正统观的扩大是否发生在后汉三国,仍然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我并不主张一味地在古代史中开展“现实关怀”,不过偶尔地跳到千年以前来回望当代,的确能够发现一些值得深思的要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现实关怀的成立,需要的是历史现象(思维)本身的延续性。作为书末的漫谈,固然可以;如果要进一步形成理论,还是要做更丰富地考察才可以。
最后,作者在介绍五行学说之时,提及魏文帝曹丕在营造陵墓时说“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梁武帝当年台城被围,也曾叹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自三国而来的魏晋时代,在我看来,是中国人最洒脱的一段时期,然而,很多时候,数百年的战争掩埋了这份大气的风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纪录片《三国的世界》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6002.html
- 上一篇:纪录片一带一路观后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