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是一部由凯尔·凯特莱特和海伦娜·伯翰·卡特等主演的家庭冒险电影,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关于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去看看吧!
01
少有的看了一部温情片,影片大部分画面都笼罩在暖色的滤镜下,也很美。看到斯派维想像给家人打电话时家人接电话的情景时感同身受啊。看到那个火车工时心一紧,后来查了一下发现那原来是《童梦失魂夜》里克隆人的扮演者。很喜欢这一家人,也很喜欢斯派维的旅行。或许,这就是一趟疗伤之旅,治愈了斯派维对弟弟的怀念与愧疚,也治愈了一家人内心失去亲人的伤痛。先正视才能接受,先接受才能跨过。
此外,很喜欢导演的童心,只有孩子才能想到用彩笔涂红指示灯吧。同时,导演在让斯派维展现超高智商的同时也让他有本子的强迫症,有对所谓幸运符的相信,有背着妈妈吃热狗的开心,让他是天才的同时也是个可爱的孩子。真心祝愿这一家可以一直有趣,有爱下去。
02
1
无论是文学、绘画还是影视戏剧,发展道路上都会面临两个大的方向,一为现实主义,一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麾下的将士们总是在控诉现实的无情与残酷,卡达莱写下“活着的人不是别的,只不过是得到许可来到这一现实中休假的死亡者”,米勒描绘着黄昏下牧羊少女的孤独身影,古美门指出“这世上不是踩在别人头上就是被踩,这就是现实。”与之相反,浪漫主义则更像是微漾的摇篮,孕育着不食人间烟火般的天真与单纯。我们很容易在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找到共鸣,心有戚戚然地感慨生活不易,而将浪漫主义更多地视作不堪一击的空中楼阁、华而不实的玻璃玫瑰。
但正如英国诗人萨松所说:“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饶是习惯了咀嚼苦难与绝望的人,心中也难免会期冀一个美好而充满温情的世界。《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世界。
2
斯派维一家住在蒙大拿州的草原上,红色的房子与葱茏的草原相得益彰,与蓝天白云共同组成一幅色彩馥郁的油画。
斯派维家似乎没有一个正常人,斯派维的母亲沉迷于研究昆虫;父亲执着于当一个牛仔;姐姐热爱歌舞、想参加选美比赛;弟弟热衷于用枪打一切会动的东西;天赋奇高的斯派维则对科学实验情有独钟。这也并非一个完美的家庭,成员之间有太多的不理解与冲突,尤其是斯派维的父亲,整天沉默寡言,只有面对弟弟的时候才有些笑容与言语。但他们一直在忍让与迁就,维持着和谐气氛。
始料未及的是,弟弟在一次意外中丧生了。此后,家中所有人都缄口不言,各自以自己的方式来逃避残酷的真相。与弟弟的意外有着间接关系的斯派维更是心怀内疚无法释怀。这时,史密森学院打电话来通知他获了奖并邀请他前去发表获奖感言,于是斯派维留下一张字条独自踏上了跨越大半个美国的旅程。
也只有在这种影片中,一个十岁大的小男孩才能安然到达目的地。一路上,斯派维躲在火车上载着的房车里,有和善的老爷爷给他讲故事给他钱买热狗,随手拦下的货车司机就刚好顺路并乐意让他搭顺风车,即便是要逮捕他的警察,见他跨过吊桥后摇摇欲坠的模样都由衷为他担心。
然而他奔赴万里来寻求认同感的地方却和他的故乡迥乎不同。史密森学院的干事不过是将斯派维视作一棵摇钱树,颁奖典礼上的人们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没有人在意他的内心想法,甚至没有人在意科学与真知,他们在乎的只是炒作和卖点。
这光怪陆离的一切,正如他初抵华盛顿时的内心独白:“大自然消失了,视野中的每一寸土地都被人造建筑物替代,它们都服从几何原理。人类创造出了这么多直角,但他们的行为却复杂而荒谬。”
不管如何,斯派维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倾诉郁积于心的悲伤与内疚,在颁奖典礼上的演讲中说出了那起意外。这场逃离,从始至终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奖,而是为了这一个吐露心声的机会而已。他的父母终于也找到了他,在母亲承认自己忙于研究疏于监管他们两兄弟后,在父亲表达出爱与在意后,那个聪颖过人却单纯敏感的小男孩,终于卸下了沉重的负担,散去了内疚和委屈,和父母一起回到了他们的红房子。
3
从儿童的视角叙述故事向来是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绝佳手法,既能展现温情与浪漫,也能反讽现实生活的复杂与荒谬,还能很巧妙地使夸张的情节合理化。这向来也是法国的拿手好戏。
这部影片也一如既往地展现了浓郁的法式风情,通过明丽温暖的色调、长镜头的运用、斯派维絮絮叨叨的旁白还有舒缓治愈的音乐。
说起来法国是电影的开创者,到如今比起美国大片却稍逊风骚。在好莱坞制造的英雄梦颇受追捧时,法国毅然决然地走向了另一条道路,宁可牺牲票房,也要保持对艺术的追求。但票房也从来不是评价电影好坏的唯一标准。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少年斯派维》的主题可能并没有那么深刻、情节也并没有那么有吸引力,但它的确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即便是斯派维的弟弟中弹身亡时,我们看到的也只是木屋外受惊的马和仓皇飘飞的蒲公英。
法国电影没有那么多宏大的主题,也没有那么多震撼人心的冲击,但比起美国电影,它对内在的把握要深入而细腻得多,即便是塑造杀手形象,都能塑造出一个内心柔软而不失孩子气的里昂,在高度类型化的杀手题材中另辟蹊径,成就了《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经典之位。
而这部《少年斯派维》,它的童真与悲悯显得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它也激不起你的肾上腺素,赚不了你道德的眼泪。这是一部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影片,它也许更像是高楼上随风发的清商,等待着知音的感慨。
03
片中有个片段让我印象非常深刻——T.S站在公共电话亭外面,想象着家人接到他的电话时的反应,他们欣喜,他们激动,他们有满腔的爱意喷薄而出。这些是他所渴望的,而不是妈妈一直沉迷于研究昆虫,爸爸对他的奇思妙想视而不见,姐姐更是无法理解他的种种异于常人的举止~说到底,他还只是个孩子,他也渴望得到关注和疼爱。
"我不是一个无忧无虑的漂泊者,只是一个逃家的10岁小孩" 所以这并不是一趟领奖之旅,而是一次逃离。他想要逃离那个压抑的家,逃离弟弟的意外去世带来的低气压。他认为他将会迎接一个全新的世界,但最终,兜兜转转还是发现家人最好。
04
1.天才又个性的人设,乘火车横跨万里的离家出走壮举,旅途中尤佳的风景,意外的相遇与化险为夷,就是我童年的冒险梦啊!
不管长到多少岁,少年与冒险 永远能触动我。诡异神秘的、魔幻壮丽的、以及这类相比之下算 现实清新的。
2.成长中的愧疚和失去,家庭成员的不如人意,无法选择的生活背景,来自成人世界的控制与不理解,这又是现实中的童年。
最后一家人都经过逃离与找寻(雷顿死后,一家人都在逃:父亲冷淡,顾自己的农作,无生气的活着,正如s.t.所说父亲哑且去世了;母亲逃往自己的昆虫研究中;电影中对姐姐的逃草草带过,似乎那天带着狗出去后回来便放下了;s.t的离家出走改变了一切,让本已失去了一个家人的家庭意识到活着的人更重要),最后重新回归了正常简单的生活,虽然依旧改变不大,一家四口还是格格不入,气氛却是幸福的,很治愈。
3.不得不说,剧本非常优秀,双线并行——一个天才儿童的冒险与成名、一个家庭的走出阴影 展开的自然紧密,且都值得深究思辨。
配乐与取景也很清新治愈!!
为了补追海伦娜的电影而来看的,无可挑剔。小男主很敬业 厉害,那么难那么多的台词啊!话说也很爱他脸上的雀斑,小少年的一切都很喜欢。但说实话,小演员没毛病,但这个角色他诠释的并不出彩
片尾设计的很有意思
剪辑也不失水准,尤其旅途中s.t对家人的回忆与电话亭前那与家人通话的幻想,感情渲染到位
05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正休学,处于人生中的文化大革命,手机破烂,电视垃圾,知青摆摊,饭不解饥,焚书坑儒,讳疾忌医。与此同时那下放自个的花花肠子生出无端段子,人以钱为天,我以话为天,遇拳躲拳,遇话杀话,简直寂寞无敌,真是祸不单行。在也无风雨也无情的百无聊赖之际我趁机溜回学校借舍友电脑打开便看,几十部电影选择起来并不十分难,因为我瞥见了两个字,少年。。。那些异域风情早就让向往出国的我眼前一亮,而当斯维派接电话时的表演让我不禁想起自己曾经那“人有多大胆地有产”的大跃进时期。害得旧病复发自恋道,有梦想的人生大抵如此。在描述去他父亲休息室有三条路的时候让我有种想马上回家过年只为完成一次大扫除的冲动。而对于自己的所学技艺和准备行李箱时的独白却几近尴尬无聊,这或许本就是一个科学天才应有的态度吧。不然,可成面面俱到的雄才了。
我感觉,这是一个少见的家庭,有点各司其职得厉害,也的确是奇异的旅行,因为行者是个天才。
热播剧《琅琊榜》里的CP组合梅长苏飞流令剧迷们津津乐道,一个慧极必伤,一个心智不全,如影随形。作品斯维派和他弟弟就又是这对CP的影子,他弟弟在玩枪,而他在计算枪的一些知识,然后他弟弟因枪走火而死。某一刻我忽然觉得这组合其实就是同一个人,一个缅怀着无畏过往,一个算计着无尽未来,同为欲盖弥彰复仇,画面刚好记下了这个时间纬度灵魂节点。可以说,没有飞流,梅长苏会身陷危险,没有梅长苏,飞流也难以生存。而斯维派很可能曾经就是与弟弟一体的一个痴傻孩子,只是智力的飞速成长将弟弟一样的性格吞噬了,就像童年被称为笨蛋的爱因斯坦成长史一样。很可能这个旅行,这个故事全是一个天才转型而虚构的自欺欺人的故事。毕竟,此刻白天鹅,也要给人以一种一直以来都是白天鹅的印象,丑小鸭,拜烂人宋吉吉的公关坑人所致,第一印象王宝强。。。
这样的旅行,并非预谋已久,也并非说走就走,那是天才在科技哲学诗人的三足鼎立之上诞生的晴雨表,为理性为浪漫更为思考,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这让我想到了托翁,走到人生尽头却想重新来过的出走,他何尝不是一个少年,只是这少年,深谙世事,生不逢时,或许在火车头鸣笛的那一刻,他更加陶醉那种超前深邃的追赶,比那恢宏博大的《战争与和平》里的青春闪现要更加珍贵,空气里充满“复活”的气息,自己也“安娜卡列尼娜”了一回。或许可以改改,不幸的灵魂总是相似的,而幸运的灵魂总是惺惺相惜却又丰富多彩。
许多人都不敢与天才为伍,因为黯然失色与锋芒过甚永远是鹤立鸡群的让人妒忌不甘。如果天才失败,他们便落井下石人人唾弃,如果天才成功,他们便是被树招去的风,即使不是星也要拱捧着月。成王败寇,普便规律。但奇异旅行于天才之必要,就像主沉浮人之于苍茫大地之必要。
天才如果善良,那么就会写出《忏悔录》,天才如果邪恶,那么会像《我的奋斗》一样祸害众生。斯维派的善良让他可爱,但他的多虑也让他孤僻。与亲人的相处他从未学会把话说开,他能科学计算却无法用心揣测,于是弟弟的死让他无法走出愧疚的阴霾,也无法理解归于平静的家人更别说沟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身处家中成员的他早在片头的描述里就让人感受到那顆想让家更美好的心,更放不下那经的存在。毫不夸张的说,他神经质了。唯有科学推演,能让斯维派不安的灵魂冷静下来,克服那种与生俱来的不安感。这不正像他活在各自兴趣性格世界的父母,不正像《百年孤独》里夜以继日固执的重复相同的事情聊以自慰的孤独人吗?转机就在人生出现的盼头上,他获奖了,他开心,而他也知道名利只是他在意的那么一丢丢,但他终于有了个借口,开始一场盛大辉煌的逃亡,更是生死未卜的探险。一路上好人多多,童心满满,就连抓他也是想救他的警察等也是让人平凡人性里的最亮闪光。一路上,他的行便是思,他的思亦在行,他的话又思又行。就像李白斗酒诗百篇,梵高癫狂画怪奇,而海子卧轨傻逼逼。他的取经在旅行,他的坦白在镜头前,尽显卢梭的发光影。
当我看到斯维派名满天下,锦衣玉食的时候,自己便为他沾沾自喜起来,功利世俗的以为这就是最好的结局。是的,有梦想的人生也总会有腰缠万贯的奢望掺杂在里头的,如果没有,便傻得如不切实际“理想国”了。但更多的梦想,只是把这些作为垫脚石以站上更高的台阶,眺望更高的天空,即使门庭若市,即使孤家寡人,都目光如炬炯炯有神。
斯维派的姐姐或许是他们家唯一有能力在社会混的人,她的自私,刁蛮,虚荣让我想到很多人。很多时候由此及彼想到另一个人会很感动的。只是这次感动太廉价了。其实市井小人也在思考,但只是一味钻营取巧于如何得到,表面上镇定自若,其实生活的真相却往往令人他们无从理解,惶恐不安,防不胜防。好比在电视里看到斯维派拿奖他姐姐简直抓狂,而后才想到炫耀。哪怕如今通信便捷,该片里的颁奖人和脱口秀主持人依旧无耻,意淫着上流社会,求存于娱乐乱圈,利用对斯维派的宣传噱头和道德捆绑而从中牟利,这样的人,即使走遍全世界也鼠目寸光得可以。
母亲的那个耳光和父亲的那个拳头是捍卫儿子灵魂与精神最现实的给力与奇妙的隐喻。你可以沉迷梦想,可以英勇夺冠,但你不可以不善良,这样即使有天被小人逼到墙角,也有为爱宣战勇气和力量,这或许才是最好的结局,也是解开百年孤独最好的药引子,那就是有家的地方。
我的父亲叫无家,他儿子叫可归,孙子叫四处,曾孙叫流浪。所以我也曾走过三次,一次从村里走到城市,一次从空房走到职场,一次从银座走到书馆,每次都是,总是那股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和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戚戚碰撞,奇异旅行,恐怕也就如此这般。便也同时练就了段誉的凌波微步和韦小宝的神行百变逃命功,青年升翼乾奇异旅行完。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6076.html
- 上一篇:国之利器观后感
- 下一篇:超级工程2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