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时间:2019-05-15 09:00:07 网站:公文素材库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于2016年12月份播出的纪录片,由萧寒导演,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关于这部片的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01

一颗给老师们,一颗给文物,一颗给摄像,半颗给音乐,半颗给电影本身,想再来半星给主题又不知道怎么打半星

在观看本片之前对它没有抱有太大的期待,毕竟珠玉在前,不过距离上次看纪录片差不多一年了,很多都忘记了,只留了个模糊的映像,也谈不上多大的对比。

只能说我作为一个看过纪录片的观众,满足了当初看纪录片时很大一部分对文物背后的修复师的窥探欲,那一个没看过纪录片的人呢?

《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把重点放在了这个“我”也就是文物修复师上面,不可避免的需要减少文物的戏份,展示的是文物修复师的日常,不仅观众开始时很懵比,以为会展示如何修复,谁知道大段大段鸡汤,完全没有必要做到如此突,同时也给电影就增加了很大难度,因为它是日常,没有大的故事架构,没有情节冲突,导演也没做到自己该做的,以至于整部片子散,乱。

最后一个镜头真没想到,还以为会是老掉牙的故宫大远景。一群蚂蚁,这到有点意思,但转过头来想想又合情合理,本就是人,何必限于外物。

02

第一次写影评。虽然这部电影存到电脑里很久了,总觉得需要等到一个心平气和的时机,留出大段时间来细细品味。

看完最大的感触是体会到纪录片里,文物修护者们朴实的话语中传递出来的,一种与都市快节奏完全相反的,隐藏功与名的,默默守护历史文物的精神。虽然在影片的开头,有人回忆起曾经在选择进入这一行时有些踌躇和犹豫,毕竟与自己所想象的工作环境相差甚远。但没有信仰和内在的精神支撑着,人很难走得很远。

花了点时间截图和拼接,记录了几句印象深刻的话。虽然行业不同,但他们对本行业的思想深度很让人敬佩。

”你看漫画里的主角,都是为了保护某样东西才燃起来的,对吧。咱们这个事也一样。”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里闪着光,说完笑着看着镜头。这想必就是对文物保护产生的使命感吧。

“故宫的这些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这样的物自然就承载了人的意识,承载了人的审美,承载了人的认识。”

修复文物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修复这样一个过程,还有与文物之间的磨合,交流。研究修复文物的本身也是对历史的进一步认识。当时创造这件文物的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是什么想法创意,打算将它用置何处......文物本身便是承载,是历史的呈现。而他们,是站在时间轨道上,守护历史的人。

“人在这个世上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 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文物在接受打磨,洗礼后,焕然新生。修复文物工作者同样也是这样,以自身观物,又以物来观自身,修复了精美的历史文物,而对应的,文物也改变了他们的认知。这也许就是历史在他们身上留下的价值吧。

”有时候不觉得,但是你这么一回想起来,这人的一生真是挺快的。工作的这几十年,一晃就过去,所以你说要是干不着多少精品的话,也挺遗憾的我觉得......”

虽然现在自己还处于学生这个身份,也还没有这么长的工作经历,但对馆长这两句话却很有同感。自己经历了毕业,工作,再读研,有些事感觉就还只是发生在昨天。几年便是如此,人的一生,何尝不是一晃就过去了。有些事需要运气,也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才能让这短暂的一生不留遗憾

03

这么好看的电影,为什么才7.6的评分。

全片,看到了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工作者们的一种匠心精神,在繁华热闹的北京城,还有这么一片净土存在。小鸟,小猫,小菜园,杏子,樱桃,自行车,电话,纱帘,平房,打卡机,一切都那么有历史感,又那么平和。生活在这儿,没有压力,没有欲望,没有勾心斗角,只有对文物的一种虔诚。

里面好几个老师傅,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皇城脚下工作,满身学问,满身儒雅,不卑不亢,用自身教导下一代年轻人。尤其印象最深是两个老师傅等着徒弟一起参加活动,中间没有不耐烦,反而更像是一位老父亲耐心等待缓缓而来的年轻人。唠唠家常儿,聊聊闲嗑儿,慢慢走在紫禁城的大院子里,天很蓝,墙很红,他们,很幸福。

看这个大电影,尤其喜欢屈峰,圆润的身材,本身给人一种亲切感,说话幽默又真实不做作,对着镜头说这个东西(指佛像),又接着说,不能叫东西,还真实的说了自己刚毕业时(毕业于中央美院),看见故宫破旧的小平房,一直纠结要不要签三方协议,哈哈哈,很可爱。网上一查,对屈可爱是始于幽默,陷于才华,06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之后潜心在故宫拜师学艺,开始研习木器文物修复,现在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在读博士生、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雕塑家。疯狂打CALL。

屈峰,在里面说了一段话,充满着王阳明的格物哲学精神:你看有的人刻的佛,要么奸笑,要么淫笑,还有刻的愁眉苦脸的。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人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到这个世界上来,走了一遭,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一开始,我看文物就是文物,我就是我自己。后来,你会逐渐把文物当成一个生命去看。你是一个生命,它是一个生命,两个生命在碰撞的过程中,就会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区理解文物,反观你和周围事物的关系以及思考你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真正的伟大是“大隐隐于市”。

今天是大年初五,马上要开始18年的紧张与忙碌了。用心,用行,实现梦想。

18年,希望你每天,卸下一身疲惫,去除浓妆艳抹后,能一杯茶,一本书,一首音乐,岁月静好,无问西东。

04

故宫最近太火了,单院长也很红,他那一句“择一业,终一生”让很多人都燃了。我没燃起来,只是很羡慕。

我2011年毕业,2012年10月找了一份自己非常喜欢的工作,终于,我没坚持下来,今年离职了。

我是一个普通人,我也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但我还是放弃了。

这纯粹是吐槽贴,跟这个片子没什么大关系。

我找到喜欢的工作时也是欣喜若狂,觉得天上掉下了馅饼,但是工作没有半年就被砸的头破血流。

工作再喜欢有什么用?五险一金不给上,每个月拿到手1000块,我拿什么养活自己?只能月月啃老。

工作再有激情有什么用?同事之间相互勾心斗角,莫须有的事情就能告到大领导那边,办公室永远没有人说话,除了沉默就是沉默。我的小领导赤裸裸地抢人们的资源,我已经接到过好几次甲方的吐槽了,说我们单位有人天天给他们打电话。

工作再能给你带来满足感有什么用?应该有的保障,领导都不想给你,天天在你耳边说你这个不行那个不对,水平太差还没有悟性,说你没有价值。你辛辛苦苦的工作成果被他批得一文不值。

我当时的5年的工作状态就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还有什么更过分的么?我是做文字工作的,我每一篇作品出来,我的小领导都会从头看到尾,然后说我这个写的不对,然后再过不久他就会写一篇同类型的出来,真的连标题都是一样的。比如说,我有一条稿子的标题里面用到了“xxx的样板间”。呵呵,后面的一年里,这样的“样板间”真是不要太多。

不仅如此,我因为工作关系需要保持联系的各位老师们,我的小领导都会想方设法的去联系,然后天天在朋友圈给人家点赞,也会把这些资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那种感觉真的太可怕了,我永远感觉身后有一双虎视眈眈的眼睛在盯着我,跃跃欲试地抢走我的东西。

做自己的工作时的满心欢喜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磨灭了。

工作再喜欢能怎么样?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满足感又能走么样?是单位业务骨干也不能怎么样,拿了奖、有了荣誉也不会改变什么。

最后,我还是坚持不住了。

以前自己也会安慰自己,毕竟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应该坚持下去。但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尤其是看不到未来前进的方向,喜欢的东西总被糟蹋

很多鸡汤文都会说,不要管周遭,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其实这并不是万能的,在一个疑神疑鬼、总怕别人比自己强的领导下面,这就是最大的笑话。现在的我觉得,如果你没能力守护住自己的东西,那你就不应该一开始就贸贸然去争取。毕竟,失去的时候太痛苦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事业风生水起,总有贵人相助,那你真的是太幸运了。我羡慕这样的人生。

看纪录片,故宫的时间仿佛静止一样,岁月静好,大家都做着文物修复,扎进自己的世界了,多幸福。

但影片以外什么样,如果不身处其中,谁又能知道呢?单院长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底下的人为了配合他,会很累;大家来来回回的搬家,每天都有新规则,外人来看的光鲜亮丽未尝不是围城中人憋在心头的一声叹息。

05

年初就因为看到了《我在故宫修文物》而喜欢上了这部片子,不久前听故宫工作的小伙伴说要拍成纪录片,早已迫不及待的等待观影活动了。由于票房原因,中国大荧幕上的纪录片少得可怜,看了导演萧寒去年的一部《喜马拉雅天梯》以独特的人物视角,记录了珠峰高山向导的生活成长之路。这次的惊喜还有故宫修复钟表部的王津老师,木器部的屈风老师和几位年轻的匠人们,让我不止从片子中,还面对面的与文物修复工作者交流,感受他们真实的生活。

道与术,匠人之理

片子主要不是在讲文物,重点是那个“我”字,当镜头对准这些在故宫里默默工作的人时,最直白的镜头和注释就诉说着他们的故事:斑白的双鬓,朴素的穿着和眼镜后平淡而专注的眼神,旁边注释闪出简短的人物介绍“80年左右来到故宫从事修复工作”告诉我们这些镜头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们就是故宫文物30余年的守护者。看过寿司之神,也记得晓松奇谈里茶道大师那句印象深刻的“我才干了25年,怎么会想到干别的。” 在纪录片中,王津老师进故宫修复钟表39年,陆续修复和检修了两三百件钟表,王津印象最深刻也最满意的文物,是在纪录片中亮相的铜镀金变魔术人钟,因为它机械结构复杂,有上千个零件,是世界公认的最复杂的钟表之一,修复组里几个人陆续修了一年才完成。而修复大师是否有修复不成功、很挫败的经历呢?王津回答“目前还没有,由于文物修复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慎之又慎,刚才说到的变魔术人钟虽然修复了一年,但从98年入库一直观察了十年,记录了每个细节和零部件才敢动手。”创作大师们可以允许各种尝试和失败,但由于文物修复的特殊性,他们不能败,而淡淡说出40年未尝一败是何等的霸气侧漏和何等精湛的技艺!

终一生,择一事,这是“三年不升职不跳槽就失败”的我们很难体会到的专注和浪漫。古人讲格物致知,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就会做出灵魂,这大概就是我们东方的“万物有灵且美”吧。尽其用为术,得其理为道,一朝得道化身万千,基础理论是道,设计创作是道,美食是道,文物修复也是。

师与徒,匠人之情

我看到了老一辈文物修复者,也看到了新鲜的血液,年轻人一开始对故宫的向往,接触真实的修复工作时的质疑和迷茫,和看到师傅们坚守和专注后慢慢改变。师徒和现在的老师学生不同,其实就是道与术的不同体现在人身上的表现。老师教授学生是在“法”的层面,各有所需,传授的也大多是知识,授业解惑。而师徒则是匠活传承的选择,是从“情理法”的选择,是授业解惑更是传道。所以我们看到了焦三爷把唢呐传给了品性纯良且性格坚韧不拔的游天鸣,看到了中医纪录片中的弟子从学艺起每日早晨先焚香拜读皇帝内经,也看到了老一辈修复匠人嘴里不经意间说的“五六岁就对修钟表产生兴趣,开始跟在父亲身边学习”,说的很是云淡风轻,大概对于他们来说,这是融进骨血里,很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吧。

守与破,匠人之法

文物修复,必然离不开修复的技法,在片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手把手流传下来的技法,也看到了新的保护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证明了老匠人并不是很多时候宣传的老顽固或老古董。只要是能让文物修复更好的进行,可以用谷歌眼镜做操作的拍照和视频录制,可以用成分分析仪进行修复方案的设定,也可以用3D打印技术替代原来的相似处造模复制,因为确实可以避免模具对其他部位带来的磨损。创作之道讲究守破离,文物修复虽是守护,但也随着时代进行“破”的行为,而对于匠人来说,守与破,在乎“文物修复”的一心而已。

画外音,文物之殇

在最后的故宫修复展上看到了如织的游客,这是对我们的历史和传统的荣耀感依然存在于每个炎黄子孙的内心,我们应该感到欣慰。我们在一件件美轮美奂的展品前观赏,惊叹与我们国家伟大的历史和地大物博时,在恢复整体仪态的木胎佛像,流畅运转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的后面,有着这样一批守护者,是他们把历史的瑰宝一次次从湮灭的时间轴中拖动过来。作为观察者,我们看到了,满足了,好像觉得文物会一直存在下去,就这么简单。实则旁观容易,亲身参与难,十几年如一日的守护更难。就像我们看到片中的故宫风景,故宫九千殿,宏伟壮丽,自元明起已矗立近千年,无数的人到来欣赏,拍照,离去,春夏秋冬,雨雪风霜,我们觉得她好像一直存在着,也会一直存在下去,却不知不久前故宫大修的竞标,得主由于工艺和材料经故宫的老守护者们评价得出“远未达到要求”的评价,修复工作叫停(不知道这位竞标得方是怀着建哪个楼盘的心理去动故宫的手)。而且这对于老北京城,已经是十不存一的结果了,我们并没亲眼看到当年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历代帝王庙牌楼拆毁时失声痛哭的场景,也再也看不到帝王庙牌楼在夕阳斜照,渐落西山时的美丽景象。自我们出生起北京便是这个样子,好像那些逝去的事物,并没有存在过。

记得映后访谈时王津老师说:“我们不敢失败,是因为我们手上的每一件文物独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失败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即使我们掌握了所有的制造工艺和文物细节复制出来也不是原来的那个了。”而现在又开始重现重视古建,复制了好多古城楼古门,奇怪也哉,奇怪也哉。

重楼殿宇,碧瓦斜阳,当时只道是寻常。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608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