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第一季》是一部于2013年的11月份播出的纪录片,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呢?小编金泰金给大家带来了关于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01
《大国重器》主要是讲装备机器制造的故事,对这些行业几乎都没什么接触和了解,当作入门科普和行业索引来看。
看得蛮感动和自豪的,这么多重要的行业与不同的公司,很多我从未听说过,从未留心过。在职业选择上走过一些弯路,再加上近来对投资理财的学习,想要对关乎国家发展和经济命脉有关的行业做更多的了解,想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这个国家里,有哪些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行业与公司。
纪录片是快速学习的一个途径,于是近来观看了一系列的纪录片,甚至有些迷上了纪录片。或许对某些人来说,有些纪录片拍得不够系统与深入,有些似乎太过主旋律,但对我来说,通过这些纪录片,让我快速对一些行业有了基础的认识,有了索引的名词,以后得以有机会根据索引去进一步深入学习了解。
《大国重器》在2013年首播,录制的时间还要早一些,在那时,国家确实还有更多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在纪录片的最后一集,也总结了当时中国装备制造业是大而不强,低端过剩,高端不足。
航空装备,无疑处在世界制造的高端,这也是中国未来几年要大力发展的领域,尽管中国已经开始了大飞机的制造,但诸如航空发动机等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一直是中国制造的短板。
事实上,在中国更多的高端制造领域,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高铁,天然气运输船,石油钻井平台,高端数控机床,这些高端产品,中国虽然已经能够制造,但最核心的部件基本还都要依赖进口,这也是中国装备业大而不强的表现之一,但中国正努力改变这种现状。
是的,中国是存在不足,中国也正努力改变这种现状,从2013年到现在,4年过去,中国发生了更多更大的变化,高铁里程数不断增加,大飞机飞起来,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今年首播的《辉煌中国》纪录片就记录了最近几年中国所做出的努力与获得的成果,可以对比着去了解看看。
02
1、目前国内还是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低中高制造业都以劳动密集型机械设备为主。
2、设备升级过程:产地需求为先(如国家大量资源开发需要),其次降低成本需要(如国外机器高价),最后是高端竞争需要。
3、制造业企业升级过程:首先卖机器生产产品,其次卖机器,再次卖各种投标筹建项目总承包,最后卖机器服务。
利润逐步加大,最后甚至都不受金融危机影响。
4、衡量机械设备质量的唯一标准:精度。
5、从无到有赶超方式:一是模仿,拆了再装,二是并购获取技术,三是技术人员自主设计,工程师靠经验摸索。
6、源头设备机器的低价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7、创新创造主要靠政策优惠、国家重点项目研究。说白了,投钱,投钱,一直投钱,没有成果也投钱。
8、行行出状元,普通岗位的工人也可以创造巨大财富。
03
中国要完成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再到工业强国的历史转型,要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必须依靠强大高效的装备制造业,必须打破工业强国的装备制造垄断,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科技。
这个纪录片实在震撼人心,让每一位观众感受“天工开物”的装备奇迹,颠覆人们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低端、廉价,劣质的刻板印象。展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学习到创新,从追赶到超越的艰难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
大国而重器,重器而强国。装备制造业是国家核心竞争力,而中国装备制造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当中国装备制造业继续不断地打破国外垄断,实现高端智能信息化的产业转型,着眼高远,敢于突破,勇于挑战,中国才能实现装备制造强国梦,改变中国人的生活,在世界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04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绝对是个增加正能量的记录片。最为工科科普文章我还是很推荐的。
初看起来让作为一个工科博士的我热血升腾,甚至于都开始再反思自己出国的决定是否正确。
但是细细回味就对它有了种鸡汤文的感觉。
我们有这么强吗?我博士期间所接触的高端设备一水的进口货,就没有发现有国产的。甚至设备用的实验太都是进口的。在精度方面我们还是相差甚远。想起来为了有一套合格的夹具,我们的所工厂直接孔打歪,设计好的不能用。工业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至少在工科基础研究方面,我们还没有值得信赖的实验设备。
重器,这一重字说明了,我们在大型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还是有相当优势的。比如低精度要求的产业。我国劳动力成本低还是优势明显的。前段时间有新闻,说是山东一个村N多人利用电焊技术移民袋鼠国,过上了高薪有车有房的日子。不知道在振华的焊工们日子如何。
什么时候在纪录片中可以听见说现在我们不行缺点的时候,就好了啊。
05
在某些人眼里,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某项技术只要落后是哪怕一个国家,就不是先进国家,就有巨大差距。怎么了,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根深蒂固的不自信?我们只是用了六十多年的时间就基本赶上某些方面超越了欧美日两百多年的工业发展脚步,如果把时间放到更远的范围去考虑呢?100年后又会是怎么样?
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有问题么?工业革命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世界霸主啊,中国人并不笨啊,所以领导人一直在强调的是民族复兴。很欣慰的是中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前三十年工业立国政策有问题但是却打下了工业的底子,建立了基本全面的完备的工业体系,这之间轻工业发展有所制约,这是全国人民的牺牲。后三十年以轻工业为主,小商品经济发展迅猛,国民经济得到充分的充足的提升。但是我们讲,重工业是慢工出细活,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是一个大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一个完整的完善的工业体系,总会受制于人。这点从印度花费巨大代价组建其军队里的“万牌军”包括最近从俄罗斯采购的航母就可以看出。
前文讲的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是有根据的。我们在发展轻工业提升国民经济的同时,并没有忽视重工业建设,没有90年代初至今的20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资金投入,我们能看到军工产品包括J-10/20/31,无人机,航母等等密集亮相吗?同样,航天项目包括北斗系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等也是重工业厚积薄发的结果。
总之,中国人要自信!这点对于眼下取得的成绩很重要,对于直面与欧美日的差距更显珍贵!!!
06
南湘:“ 我今天下午要去工厂里把乙烯压缩机的设计图修改一下,那个顾里你可以还我上周借你的游标卡尺吗?”
顾里:“好,我下午正好要去车床车间,我会叫林潇顺路稍给你的。”
唐宛如:“今晚下班你们去厂子里组织的羽毛球大赛嘛?听说隔壁数控厂的焊工师傅宫铭也会来哎。”
以上纯属重度意淫中,不过也不难发现,为什么郭小四只会把小时代们打扮成时尚圈与金融界的骄子。
因为也不知道是从哪个电影里看到的台词,工厂一点也不酷。
长久以来,我对工业界或者说是工科都有一种异常模糊的认识,或者说是没有认知。因为我身边大部分朋友都是文科的朋友,鲜有工科的朋友,即便是有也常常被扣上“木讷”这种刻板印象,淹没在文科生唧唧喳喳的自我表现当中。最近CCAV的纪录片《大国重器》却给我狠狠的补上了一课,让我看到了一个与我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工厂。那些工程师说的话,句句简单质朴,没有跟我们一样讲究说话的起承转合抖包袱,但却让你愿闻其详,那种钉是钉铆是铆的句式和语气让我看到了踏实的语言一样可以静水流深,真的很酷,这个酷却是慢慢酷。
缄默无言的机器,流光溢彩的金属,敲打锻造的碰撞,这一切都离不开技巧和知识的积累,更要有”相对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气度和等待。和我的生活,或者大多数心浮气躁的白领,或者知识分子相比,这种如同稀有元素般的喜马拉雅氏气质给我的思想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自省与反思。
同样,有着同样工程师气质的日本大和民族也同样在这几个月不断刷新我的三观。看到豆瓣一篇日志叫做,世界上不能没有日本人,说的是日本学者勤奋执着于世界知识海洋的“边边角角”,却乐此不疲。这个深刻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断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大日本帝国对一件件小器具的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即便这个玩意儿研究100年也不会成为世界的中心,可人家日本人就是抱着死磕的精神舍命陪君子。抱着这种慷慨赴死的自嗨的节奏,难免不把这些个精密仪器,大重机械做成世界第一,宇宙第二。
而啃咬青山不放松主义,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也渐渐失去了它的市场。投机主义、媚俗主义盛行的今天,郭小四又怎么会让玛丽苏出生在工厂车间,数控机床,气压机场,这些个违和的世界观里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观《大国重器第一季》有感范文欣赏》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6107.html
- 上一篇:乌合之众读书笔记精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