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病人》是一部由拉尔夫·费因斯和朱丽叶·比诺什等主演的爱情战争电影,影片首播于1996年,剧情丰富,深入人心,网友们对这部电影是怎么评价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01
《英国病人》和《冷山》是同个导演的作品,尽管影片的时代背景地点不同,一个是二战期间欧洲战场,一个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但是影片中传递出来的导演心中的理念却是一致的。在《冷山》中主人公虽在战场上英勇奋战,但当他心中最柔软的神经被唤醒之后,他就抛弃一切历经千辛万苦去追回那份思念。而《英国病人》也是如此,是他心里那块垒,使主人公毅然做出出乎常人常理的疯狂举动,而这一切又成为他无悔的回忆。导演通过这些告诉我们,虽然大时代的潮流裹胁着成千上万的人流作出共同的抉择,但是在那些微不足道的个体中有着他们自己的考虑,一旦他们遵循自己的内心的召唤,那么偶然的小事也会改变历史的必然。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而社会应该更多的去适应人之为人的那些最基本的要求。虽然这是不现实的。
《英国病人》的主线是通过一个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创伤,失去记忆的人,在一名照顾他的护士帮助下,逐渐回忆起受伤前的点点滴滴情景,还原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在北非沙漠地带科考的国际组织,在一个英国人的领导下,其中的一个成员,影片的主人公即后来的英国病人,爱上了那位英国人之妻。战争爆发了,英军和德军争夺北非这块战略要地。身为英军间谍的英国领导人,为了报复主人公和他妻子的关系,造成机毁人亡,自己死亡,妻子重伤。主人公为了救治情人,穿越沙漠向英军求救,反遭误解被英军逮捕,他逃出后便找到德军,通过交换地图得到德军的帮助,找到飞机载着已死之情人准备离开沙漠,当飞机穿越战场时被击落,主人公成了一个火人,当地部落人把他救出后交给了盟军,也就出现影片开始的那组镜头。
影片还有几条副线,那位留下来照顾主人公的英军护士和印度裔排雷兵的爱情关系,还有一位曾和主人公一起在北非工作过,并被德军俘虏迫害的人,他一心想弄清主人公是否是德军间谍,所以出卖情报并杀害组织领导人。当一切都弄清楚了,主人公也死亡了,带着寻回的记忆满足地去和他的情人会面了。女主角的恋人,那位印裔小伙因同伴的死亡也远离。还有那人实际上也没有得到他想知道的情报,因为一切并不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包括那个组织负责人和主人公。
看了这部影片,什么叛徒,间谍,正义等国家层面的词语都失去了应有的力量。而在现实社会中这又往往是难以摆脱的一种桎梏。也许这就是导演的苦苦追求的理念吧。
02
1997年第69届获奖电影
《英国病人》讲述的是艾玛殊因为爱人凯瑟琳飞机失事,自己也成为残疾人最终在佛罗伦萨山区一个别墅废墟里死去的故事。
英国飞行员艾玛殊在撒哈拉沙漠考察,遇见了飞机师杰佛和杰佛美丽的妻子凯瑟琳,对于凯瑟琳的美丽,艾玛殊难以自持,在杰佛执行任务的时候,两人达到了激情一触即发的地步,在一场激情过后,凯瑟琳投入了艾玛殊的怀抱中。杰佛开飞机来接凯瑟琳,奈何飞机失事,杰佛当场死亡,凯瑟琳也身受重伤,为了救凯瑟琳,艾玛殊驾驶着飞机,但此时凯瑟琳已经死去,艾玛殊抱着凯瑟琳上了飞机,想要远走高飞,飞机飞到一半被德军击落,艾玛殊被毁容坠落到佛罗伦萨的山区,被当地人救起,由护士汉娜照顾,问及身份,艾玛殊只记得自己叫作“英国病人”,最后在失忆的情况下郁郁而终。
影片以沙漠和战争为背景,简述了宏大背景下渺小的爱情故事。在场景选择上,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沙漠,为观众提供了壮阔的美丽,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堪称美学大师的造诣,在本片中展现地淋漓尽致。大家都说《英国病人》可以媲美《阿拉伯的劳伦斯》中的沙漠画面,我深以为然。谈及角色,拉尔夫·费恩斯是本片的男主,出演过《辛德勒名单》,影片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场景就是艾玛殊在沙漠中抱着凯瑟琳的尸体,落日余晖,夕阳西下,悲天悯人,拉尔夫把痛失所爱的那种绝望演绎得十分完美,而女主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虽然并不是很漂亮,但是在《英国病人》中的那种美丽,可以让我铭记一辈子。在配角上,朱丽叶·比诺什以《英国病人》这一电影获封柏林影后,在本片中饰演护士汉娜一角,带给我们的,是对爱情的另一种态度,战争带给她的,同样是痛失所爱,不但男友死于战争,就连最好的朋友也因为误入雷区而被炸死,在心力交瘁之下,她失去了所有的希望,留下来照顾英国病人艾玛殊,以聆听去重新感受爱情。在壮阔的场景下的爱情本就容易让人感动,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份真挚而玛丽苏的幻想:或是神秘海底,或是巍巍高山,或是金色海滩,或是茫茫戈壁滩,我们都希望在这些地方成就或者见证一场伟大的爱情,而凯瑟琳和艾玛殊的爱情,恰好如此。大自然是宏伟绮丽的,而人类则是渺小的,平凡的,通过大自然的宏伟绮丽,可以衬托出人物的微不足道,但就是在微不足道的人物的身上,却有着伟大的爱情。作为观众,我很喜欢沙漠,尤其是《英国病人》中的沙漠,更是深深地渴望着有一场类似的爱情发生。在叙事结构上,导演明格拉采用了蒙太奇手法,用时空交错和爱情主题交叉的方式,将这样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战火中的爱情,现实中的回忆,衔接自然,错落有致,将艾玛殊与凯瑟琳现如今的凄惨和曾经的美好有机融合,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气势磅礴又细腻动人。
我们歌颂艾玛殊和凯瑟琳的爱情故事,但是他们的爱情,恰恰是为人所不齿的,严格意义上来说,艾玛殊是勾引军嫂。飞机师杰佛为了国家浴血奋战,后方老婆都被勾引走了,悲剧的结局就是飞机失事提前领盒饭。真正让我们原谅和感动的,是他们二人在战争这个特殊背景下能够坚持爱情,即使凯瑟琳死去,艾玛殊仍然不放弃的精神,尤其是在沙漠中抱着凯瑟琳尸体痛哭的镜头。我觉得影片最成功的一点就是立场分明,看似模糊的主题其实很清晰。爱情和道德,爱情和国家的冲突,体现的其实都是对于民族主义、主流道德价值标准和政治思想的冲突。将小人物的爱情放到巨大的历史框架中,首先带给观众的就是无与伦比的震撼感,我们所欣赏到的,就是一场倾国之恋,虽然男女主角的身份并不是国王王妃之类,但他们各自的身份特殊,其实已经能够有资格去演绎足够唯美的爱情——关乎世界又跟世界无关。战争时期的爱情是节制且拘谨的,因为时间和距离,他们无望奢求更多,只能在能够爱着的时候放肆爱,怎么还会有机会去考虑国家和道德呢?我更愿意把影片的主题理解为对“人性”本身的挖掘,爱情就是爱情,和别的事无关。韩国电影《恋爱谈》在这一点上也表现出十足的赞同。在艺术和生活角度,我认为,爱情是可以超越任何时间空间包括性别种族的,只要双方对爱情的理解一致,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达到感情的共鸣。我最喜欢的CP是照顾艾玛殊的护士汉娜和基普,因为他们懂得放手。我注定不会爱上一个无望的人,更何况,是一个注定会死亡的人,死人是竞争不过活人的,死人只能存在于回忆里,让人敬仰,让人畏惧,我也敬仰着深爱死去凯瑟琳的艾玛殊。
艾玛殊失去了记忆,唯独记得自己叫作“英国病人”,我想,在爱情这种病面前,每个人都会成为病人的吧,不止是英国人,应该说整个人类都会。爱情是一种毒药,我们每个人却都甘之若饴,就像是逃荒的难民,沙漠中的行走者,陷阱中的猎物,水中的挣扎者,在这么一杯毒酒面前,都会毫不犹豫的饮鸩止渴,我们无从选择。也许个中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我没有体会到、挖掘出,但是我想我看到这里就已经足够了。我并不是多么喜欢悲剧的人,更有着中国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思想和期盼,所以在影片中汉娜和基普的爱情观,并不是很理解。所有的爱情,都应该是美好的不是吗,至少也要凄美,只有如此才值得被我们惦念着。
03
过往是时间中飞扬的沙,拈起来是一抹温润的细碎,漏出去飘散成漫天的苍茫。《英国病人》是关于记忆的影像,生发于虚构的小说,最终在银幕上呈现出了黄沙的质感。在对往事的追忆中,撒哈拉沙漠吹拂起艾马殊杂陈的心绪,修道院的白墙淡化成现实的余辉。地理上的跋涉交织,时间中的迂回往复,都落入那一抹苍黄之中,终归树影中斑驳的白。色彩在胶片上呈现出记忆原本的底色,不饱和的淡,低明度的灰,静默地深入故事的肌理,最终留下时间本身被烧灼后的余烬。
苍黄是大漠的诗意,也是恋人的静谧。无论是沙丘上行进的驼队,还是风沙中躬身的人影,暗黄或者相对的明黄,都仿佛给故事笼上一缕薄纱。在这种底色下,沙漠上的天空都被风沙浸染过一样,整体呈现出暗黄的暖色调。一方面,这种老旧胶片或者滤镜般的质感对应的是主人公回忆中朦胧的状态,以及环境本身透露出的苍茫与浑厚,传达出的是异域的风情和故事本身的年代感;另一方面,有些时候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暗黄覆盖了一切,主导了一切画面层次的划分和明暗的区别,显示出自然不可抗的力量以及其中人类的渺小,而当天空的蔚蓝与大地的橘黄互为映衬,作为互补色的蓝与黄在统一的暖色调中变得更加和谐一致,凸显的是大幕乍起,故事之初宁静而娓娓道来的氛围。
由黄色传达出的宁静,也流动成主人公爱情中的缠绵悱恻。在艾马殊和凯瑟琳幽会的场景中,从窗外的风沙,到透过窗格投射出的夕阳,艾马殊深黄的睡袍,到前景中凯瑟琳的背,黄色在画面中渐次流动,是风沙也是窗棂,是幔帐也是肩膀,构成了画面暗合灵肉交融的单色调。两人互生的情愫在大漠的黄沙中萌动,更在这暖黄的密室爱巢中交融。黄色是肌肤的本色,是爱抚和缠绵中欲望的本能。这段不伦的禁忌之恋在暖黄的笼罩下显出超越了伦理的纯粹,在狭小局促的密室中蜷缩为两情相悦的忘我欣喜,观众也不免沉湎其中,为之共情而感动。黄色唤醒了感情中最不加掩饰的真挚,达成了画里画外,情景交融的和谐。而当这份感情遭遇现实的挫折,面临天人永隔的威胁,黄色也蔓延成逼仄的焦急和绝望。当艾马殊为了拯救时日无多的凯瑟琳,在漫漫黄沙中三天三夜地跋涉,黄色延伸出看不到尽头的路途。无论是黄昏时分,夕阳下的剪影,还是清晨微光中踽踽独行的旅人,他都被困在漫天的黄沙里,沦为天地中最渺小的一点。
灼热的 太阳升腾出的金色,愈发衬托出天地的黯淡,而在这黯淡的灰黄天空下,是黑色的沙漠和沙漠上 黑色的人影。望见的是奔波中的艰难寥落,体会出的心情更是情人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之下的渺 茫和绝望。待到天明,没有巨大的落日穿透出明与暗的交割,黄沙漫上画面,把主人公逼到一线 天空之间:右下暗黄的沙坡便已斜切画面的大半,左上日光所照之处,一道人影落在地平线的极 远处。背后的黄沙已然成汹涌之势,前方目力所穷的蓝天,才是希望所在。而希望的蔚蓝落在重 重叠叠的黄沙之间,显得愈加单薄无力。种种情绪,透过或暗或明的黄沙,交织渗透,令人唏嘘。
有关悸动的是鲜艳的红。女主人公一开场的红色披巾,在黄沙间一众白衬衫棕皮衣的男人眼 前,分外惹眼。当红色降临于荒漠,荒漠也为之沉寂。在黑色的夜幕下,红色更显冲击,而前景 篝火微醺的橘黄,更为这抹红平添了一分暖色。而当感情渐入佳境,在红色的信号弹下,映照出 的是两人心照不宣的情不自禁。红色暗示了人物情绪的走向,宣告了“无语凝噎”时刻的来临。第 一次见面的红也许暗示着对艾马殊的吸引和诱惑,充满了危险的意味。而当两情相悦,默然对视, 此时的红色更多则是恋情的升温和确认,代表着内心的炙热和想要靠近的冲动。
最后,白色是女主人公凯瑟琳的代表色,是水一般的纯洁,亦是风一样的湮灭。当她第 一次鼓起勇气前来寻找艾马殊,在白色的门边亭亭玉立,朝向的皆为艾马殊的暗处,推门而入 带来的,则是洁白的天光。无需多言,她一身白裙,便是最热烈的呼唤。欲言又止,克制着内心 情感的艾马殊正在画面之外陷入沮丧与幽暗,正如他古怪而时时矛盾的个性,如水一般温润包容 的凯瑟琳大胆地迈出了一步,光一般照亮了他的局促和拘谨。而也正是遇到了真爱,让凯瑟琳焕 发出最活泼动人的姿态,自在而真挚地袒露出最真实的自我——无拘无束的白,奋不顾身的白, 坦荡瑰丽的白。而当她内心有愧,压抑自我断然与艾马殊切断联系,出现在宴会上时便成了一袭 黑色。她克制着世俗道德之外的感情,便也压抑着内心本真的白色。直到飞机失事,危在旦夕, 被艾马殊抱着走向泳者洞穴,她在奄奄一息中再次说出了内心的爱意。那一刻,飘扬在风中的白 纱从未如此璀璨而动人心魄。她道出内心的声音,重归自我,耀眼之际却将陨落。白色谱成人物 一曲无声的悲歌,为爱升腾起全部的炽热,奏响,然后在壮丽迎接湮灭,复归沉寂。 当曲终人散,回忆终了的艾马殊选择主动了却生命,当年载着凯瑟琳的救援飞机仍在茫茫大 漠上穿行。飞机上的艾马殊穿越了黄沙,背叛了盟国,只为兑现对心爱之人的承诺。他还不知道 前方等待着自己的是怎样的命运,还没有成为那个“英国的病人”,只有大地上连亘着褶皱的沙尘, 漫漫地在时间中静默。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英国病人观后感影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6229.html
- 上一篇:唐人街探案观后感影评
- 下一篇:万箭穿心观后感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