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01太空漫游观后感影评

时间:2019-05-15 09:02:11 网站:公文素材库

《2001太空漫游》是一部由凯尔·杜拉和加里·洛克伍德等主演的科幻惊悚冒险电影,影片首播于1968年,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是相对不错,一起去看看吧!

01

A Space Odyssey .奥德赛,如希腊史诗一般的英雄之旅。

观看理由:MIT建筑学必看电影排名第一名。

观后感:克里斯托弗·诺兰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世上只有一个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是纯粹的电影。

1 配乐

感觉最明显的主题有三组,恢弘的宇宙主题交响曲,欢快的圆舞曲,噪音一般的人类和声分别表达,生命,运行(机械的运行和人类的生活都属于move)和未知。小约翰·斯特劳斯的华尔兹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和作为开场乐的理查·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都是电影配乐中杰出的一笔。

一部好的片子应该知道如何运用“沉默”。

2 建筑造型

确切地说是太空舱的造型,从抛掷的骨头到圆柱状的太空舱的蒙太奇转化,所谓simulation的呈现大概就是如此。片中对物体的象形类比还有:从地球到婴儿胎盘,未知暗门与土星光环,椭圆形的小太空舱与赫拉的显示器以及大卫的眼睛。

 影片开头的航天飞机,也是后来才有的。而空间站,后来也梦想成真。

3 色调

红色象征危险

黑色与光环象征未知和希望

白色代表科幻,最诡异的碰撞是白色主题的客厅和白色

4 故事线索

知识卡片:

1 96 8

《2001太空漫游》是阿瑟·克拉克和斯坦利·库布里克共同创作的一部作品,可以说小说是为了这部电影的剧本而创作的,后来小说也独立成为了科幻小说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1968年春天,电影比小说早了几个月诞生。很多读者批评说原著解释得太多了,破坏了电影的神秘感,对此阿瑟·克拉克说:“我一点儿也不后悔:印刷文本原本就该比银幕上的影响展现出更多细节。”

本片在1968年上映,那时候人类尚未登上月球。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阿波罗号的宇航员们都看过此片,还在飞船里播放《蓝色多瑙河》作为背景音乐。

微波炉的正式商用,是在电影上映的前一年。从那时候起,微波炉走进了千家万户。

登月舱和阿波罗号的设计如出一辙。

根据 FOSS Patents的报道,当苹果状告三星侵权时,三星引用了《2001:太空漫游》中的与iPad相似的平板电脑作为回击。

木星任务中的飞船上,有用于舱外维修任务的小飞船,名叫Pod。在真·2001年,苹果公司发布了iPod,这个名字正是从这部电影里来的。

黑石

神级文明的一种自然引导力量的物化。黑石启迪了猿人的心智,指引他们去了一个遥远的未来。黑石启迪了猿人的心智,指引他们去了一个遥远的未来。

“这个东西时中空的——它无限地延长——还有——上帝啊——全是星星!”

HAL(哈儿)

HAL 和鲍曼下国际象棋,鲍曼被HAL打败。29年后,1997年,IBM的深蓝计算机,打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有意思的是,开头的航天飞机上,仪表盘上也写着IBM的商标。

HAL是一台永远不需要关机的电脑,如果你想关机,得拔掉它的CPU。虽然我们想要强行关机并不需要拔CPU,但这种设计理念正在成为现实,请看你的手机有多久没关机了?最新的MacBook,也在强化不关机的设计。据说这是乔布斯的遗愿之一。

02

虽然被戏称为“大型轮番睡着现场”。但,如果没睡着,如果全程能跟上(睡着其实已经说明掉线了 →_→),一路的体验感神奇到无法描述!尤其进入木星之后的所有画面,难以形容!不是普通商业片思路的壮观、奇诡或异世界。最后的一幕,瞬间有看到了整个宇宙的错觉。

以前也觉得Matrix和终结者好看。但相比之下,那类的剧情、动作场面和英俊男主绝对是强势加分项。看完这部再回想几十年来看过的科幻片,其实都是科幻做底,明星+动作大场面加成,还要加进曲折煽情的亲情爱情元素。其它科幻片都显然试图把“未来”表现得科技爆炸、世界彻底改头换面,高能酷炫得一塌糊涂。看多了大同小异,无论是机器人统治地球,还是人类已经可以靠VR解决一切所需。放在一起比较,科幻片可以分为两类:2001 Odyssey,和其它科幻片。

作为一部纯太空科幻片,2001 Odyssey完全配得上【伟大】的赞誉。

03

时间:远古 。 

地点:地球。 

事件:非洲大草原上,一群古猿生活在洞穴中,它们日出觅食,日落入睡,与身边和谐相处的一种远古猪类并无太大区别。 

又是平常的一天,一只古猿在外出觅食时被凶猛的猎豹捕获,群落里的其他古猿尖叫着,却又没有力量救援,只能眼睁睁看着同伴被撕咬致死。

又是平常的一天。 

只是这天夜里,当它们还在梦里回顾白天那惊恐而又平常的的一幕时,发生了一件并不平常的事,一件足以改变它们整个族群命运的事。

第二天清晨,古猿们纷纷从蒙蒙的睡意中醒来,慢慢睁开双眼,映入它们眼帘的是一件来历不明的奇异物体——黑石。

黑石此刻正笔直伫立在洞穴口,反射出冷冽而又神秘的清光,让它们既震惊又困惑。

整个族群惊叫着,眼前的事物是它们尚未开化的大脑所无法理解的。

它的形状那么怪异,无法从自然界找到任何一件与它相似的物体。它的颜色又那么熟悉,仿佛闭上眼它就是整个梦境。

面对这超自然的外来事物,好奇和恐惧在同一时间被放大到极点。

最终,好奇战胜了恐惧。

古猿的手指颤抖着向黑石靠近。

轻碰到黑石的一刻,仿佛天启奔涌而至。从此,一个新的物种诞生了。

04

观赏电影时,我已经在感慨,这部距今50年的科幻作品里的各种元素竟然如此前卫(当时来说),月球城市、人工智能电脑、空间站的设计,虽然里面的按键电脑、语音识别在现在看来落后得要命,似乎与其它元素不相融合,但是抛去小细节,观念已经可以超越现在了。

拍摄

且不说抛骨头的经典蒙太奇和后面的负片山水(条件限制),光是几段太空作业情节已经很不错,短评里有不少说这部电影很沉闷的,但是大家都知道真空是不能传导声音的,像《地心引力》里面的“噼里啪啦”完全不可能听到,本片里大卫不得不进入应急仓时也可以听见气体呼啸的声音。

当然,完全不安排声音是不可能的,但只有宇航员的呼吸声在带动气氛,宇航员由于某些原因在外太空里行动都比较迟缓,这里是不是和渐渐急促的呼吸声有了一个对比?再加上远景镜头和几乎漆黑的背景,一种无助和绝望感就出来了。

生命与智慧

影片传达了一种思想,那就是生命与智慧是无法分开的,生命短暂而智慧永存。从猩猩触碰大石碑的那一刻开始,它们就懂得了利用工具,通过一段跳跃到飞船的剪辑也暗示了猩猩利用工具是人类智慧的起源。

最惊险的就是那台hal 9000人工智能电脑,这是一台自负的电脑,也因为这样的“性格”导致了悲剧。这一情节在现在看来还是具有现实意义,那就是高度人工智能会不会带来灾难。但是本片中的hal最终是浅薄的,作为一个拥有高度智慧的非生命体,却没有想过杀死了所有船员后到底能带来什么,促使它“叛变”的也只不过是那点“求生欲”,只有生命才具有的求生欲被套在智能机上,这是不是导演对于生命与智慧关系的思考,而最后hal被关停是不是意味着生命永远不能与智慧分离开来呢?

这段hal的情节差点让我忘了宇航员的最终目的,hal只不过是小插曲而已,经过一段穿梭,大卫最终来到了一个房间,镜头转了两下,大卫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头,手指指着石碑,却又变成了婴儿。

轮回?我不太认同这个词,轮回在我看来是贬义且悲剧的,本片中的太空旅行,是为了石碑。石碑,在开头已经告诉我们是智慧的象征了,而人类用已有的智慧(太空科技),去探寻更多的智慧(石碑),探寻是美好的,但是到最后发现自己的生命居然如此短暂渺小,而一直屹立了数百万年的石碑就像刚刚开始一样崭新,就像刚刚开始一样那么神秘莫测,最后无情地站在床头,目睹一个个生命的诞生、探寻与消逝。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01太空漫游观后感影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624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