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是一部来自日本的电影,影片首播于2000年,由日本和中国台湾共同制作,虽然至今年代已久,但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却依旧很高,一起去看看吧!
01
生活电影 电影生活。
在电影中,杨德昌告诉了我们,电影的发明 让人们的生活延长了三倍,因而我们的在电影里面得到的生活经验是我们生活中的双倍。这或许也是我理解的《一一》的其中一点。
在电影的叙事方面,我无法讲清楚故事讲了什么,就像我无法去讲给你听生活中每个人的生活,那是简家人的所有故事,NJ 婷婷 洋洋 阿弟 婆婆 要是我能清楚详细的讲完他们的故事和导演的故事,我想电影的名字应该叫《一一一一一》但我们回归到生活中,回归到电影里,会清楚的发现 所有人的故事回归到“一”,全都是同一个故事的不同阶段。从少年 青年 成年 老年,简家的故事都如此的相似。也就是最本质上的,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就像是导演的影像 让我看到了2000年三岁时候甚至几年后的现状,当时的台湾,和我身处的广东,甚至连我家都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一”。而另外一个“一”他存在于洋洋的照片中,杨德昌电影的镜子中,他是生活的另外一个面,有人活在前面有人活在后面。洋洋或许是杨德昌在电影中的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就是他自己,他想通过电影,给大家看到他们看不到的生活的背面。这也就是生活,一半一半,NJ和婆婆他们面对的是自己看到的那一面,当他们看到自己不想看到的那一面,他们懂,但他们选择无言和回避,而洋洋却追逐生活真实而人们看不到的背面,在给婆婆的信上说“你时常告诉我要听话,因为你懂的比我多,我跟你说的你都知道”。生活就是如此,凡事也都有两面,“a one and a two” 。这是我所理解的《一一》其中的第二点。
家庭题材的电影,小津与是枝我认为是理想电影巅峰,而在华语电影中杨德昌也当之无愧的在心里定为无法超越,不仅仅他真的体现了我的生活和许多人的生活,而是他能在电影里还原生活的“一”并且藏得住“一” 与我同样喜欢的是枝相比一个是发现美,一个是发现真实,追求生活的美与追求生活的真实,在是枝的影像中,我更喜欢的是那些优美的画面和生活理想化的优雅,让我能在我的生活中发现美,在真实的世界里寻找美丽细节美好画面,在杨德昌的影像中,没有过多的去追求一个刻意的放大的美的细节,相反会偷偷地把它们都藏起来又故意让我们去发现,我看到的更多的是零碎的生活细节和真实还原最贴近大众的感受。真实的“一”和隐藏的“一”是我理解的《一一》第三点。
无论电影多么纪实纪录、多么天马行空,魔幻现实还是意识流或美丽梦境,他都源于生活,生活是基础是最本质的电影,而电影是生活的艺术品,生活的“一” 艺术的“一”。
有時候覺得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都覺得一點把握也沒有。都會覺得說,好不容易睡着了,幹嘛又把我弄醒,然後又要去麵對那些煩惱,一次又一次。如果你是我,你會希望再醒過來嗎?你比我們多活了那麼久,我們除了自己心裏一大堆問題外,又能告訴你什麼呢?想了那么多 却看透了那么浅,我觉得,我也老了。
02
特别喜歉电影的英文名字,一与一连在一起,就成了二。世间的事情发展,都是相连相扣,疏而不漏。
好的电影拍出生活,颉下每个人的影子,投射在银幕上。一一裹有童心,初恋,背叛,善良,失意,金钱,死亡,大概也总结了很多人的一生,一段执着,无奈,释怀的旅程。
在此我想写六个他。
她是一个高中女生,因为记不起自已有没有倒垃圾,而外婆因在垃圾站摔倒中风,开始了失眠的岁月。她大概代表我们的心中最柔软的善意,一道从云隙中透出的日光,体贴着每一个人的想法,即使胖子重回莉莉身边,把昨晚对她说的绵绵情话抛诸脑后,她仍能送上祝福。面对内心最纯净地方,我们都能这样做,而她的整个世界都是磊落光明。
她四十余岁了,老母亲卧病在床,她每天对着母亲说话。像是公交车的广播,没有丝毫感情地吐出每一个字,她发现生活就似是永不改线的公交车,一个站到b站,b站到?站。想着人生,想着自我,她在辨公家嚎啕大哭,发现自已无处可去。渐渐地,我们发现生活慢慢固化,生命似是升华的反义词,由气态的童年,液态的少年,固态的老年,慢慢,慢慢地坠落,我们都曾经是一朵云。
他,三十余岁。他特意挑了全年最好的一天来结婚,深信这会带给他好运。他现在有钱了,但前半生太倒霉了,一直在向他人借钱的路上,每一拨来的电话都是低声下气的。在病母床前,他自告奋勇作第一个诉说的人,除了自已有钱,就是自已有钱。
他,八岁。总是被女孩子欺负,但不会跟家人告状,自已跟小伙伴想法子报仇。面对强权,但不屈服的反驳,我八岁时面对训导老师可是没做错就认怂。他不明白,为何可以随意捏造,可以妄自编排,这样苍白无力的言语却能表达事实的真相。于是,他提起父亲的照相机,拍下他人看不到的一半。告诉别人不知道的事,给人看未错见过的东西,因为有这种念想,世界才如此美麉。
她,偶然回了一趟台湾,重遇了他。一个曾经让她魂牵梦萦的身影,一个等不到的人。她只好向远方漂泊,花尽每一丝每一毫的力气给上爬。凑巧的公干,他们又再次遇上,重演着流水的回忆。半生奔波,却所为何?少年时只想男友未来可以养活她,弹指一挥间,今日相望却是陌路人。爬上高峰,物质的应有尽有,心里却活着一个等不来的身影。于是,她把心声倾盆于出,截下昔日的月光,缝上明日的衣裳。
最后的一个他,每次看到他,我只能想到累。只要把一切的问题提到他面前都会迎刃面解,公司的丑角,病重的岳母,离家的妻子,好像是天空与大地对倒,他这一块云只好承托着一切。但他一直没有喊累,没有崩溃,没有呐喊。只有在病床前,他才能诉说点点心声,为何每天难得可以睡着,明天却要醒来。生活,都把每个人压得喘不过气来,他有着自我的渴求,有着理想,但亦有着家庭,内心的感性与理性二人在博击,可是呼吸的只得一人。
他重遇她,放映昔日的时光。昔日的逃脱,只因他不想变成他人理想的模样,那是他今天的轮廓。当面对她的提问,他只能默默站在门外,说一声我没有爱过第二个人。原来,当你重活一次,选择也可能是一样的。若水再一次蒸腾成云,再一次落下,同一道的小溪,只会流向一个大海。
在这六个他/她中,好似看到自已的一部份被采颉,揉进不同的角色之中我们都曾对世界怀着善意;不明白许多问题,随成长愈发增长,只是我们学懂妥协,或是不深究;有着理想与现实的冲击,不知不觉间成了讨厌的模样;生活只是影印机般一直在重覆但我们总能有一块小天地,一如NJ的MP3 。
不过你我都在第一次的历程之中。河水或会汹涌,或会缓慢,你可能化身巨涛的一个浪花,浴着日光闪闪生辉,或会长卧水下,化作一道暗流疾疾前行。一如片中的大田所言,我们都很怕离开熟悉的事物,尝试新事物,但其实每一天都是我们的第一次,为何不敢去试?
03
这两天重看了《一一》。《一一》上午英文译名为<A ONE and A TWO>,两个“一”字上下排列,就成了“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始于一。
当世事回归本质,本质是简单的“一”
所以影片从头至尾透露着一句话:事情没那么复杂。
从影片开始处敏敏敷衍劝说小燕,到中间大田开导面对初恋情人的NJ,再到结尾处简家夫妇坐在床边互相感慨。
事情没有那么复杂,复杂的是人。人只能看到一半的东西,只顾眼前,不管身后。
NJ人生绕了一圈,以离开初恋情人的做法反抗被安排的人生,兜兜转转之下,还是做着他人希望的事情,唯一不同的便是爱人不在身边;
敏敏为了逃避日复一日的生活,逃到了深山,不过是奔向了另一种日复一日的无聊;
阿弟则像个左右摇摆的大钟,在新欢和旧爱之间摇摆不定;
婷婷得到了胖子又失去了胖子,一切不过是又回到了原点。
回到了原点。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呀,奔波付出之后,结果是回到原点。
但我想杨德昌所想要讲的便是人世间周而复始的循环定律。这种定律在NJ的一对子女身上双双得到验证。NJ和女儿婷婷的约会片段中的平行剪辑一直被引为教材典范,婷婷和胖子的约会通过平行剪辑应证了她不过是在复制父亲当年约会的情景,就连在宾馆中胖子落跑的镜头也和当年的NJ如出一辙;洋洋也是如同父亲一样从小便喜欢上女同学,于人群中一眼认出她。
初看《一一》,最大的印象源于那个拿着相机到处拍人后脑勺的洋洋。这个古怪又固执的小孩承载着杨德昌所想表达真实想法。他代替杨德昌提出疑问:人为什么只能看到一半的东西?成年人奋力前进,以为人生是一条向前延伸的道路,努力便能到达终点。但如果人生轨迹是一个循环的圆,奋力前进的终点是身后的起点,那努力前进的意义何在?
但我想杨德昌想要表达的是,虽然人生兜转之下不过是回到原点,但站在起点和站在终点的人终究不一样了。如果人能够回头看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一定会发现长久以来的钻营、算计、攀比、执念都是白费功夫,他们终将会随着生命的逝去而烟消云散。然后又重新开始新的轮回,不断有人因为同样的事情烦恼着、纠结着、痛苦着,“一”又回到了“一”。
在这样一个严谨循环的框架之下,镜头更加注重表现的是人的情绪和环境的氛围。
整部影片弥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拥挤的客厅、狭小的厨房、随意摆放的物件……婷婷和胖子约会中,胖子兴致勃勃地说着电影,婷婷却说:如果电影和生活一样的话,那过生活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看电影?这时候的胖子就成了杨德昌的化身,一遍又一遍地向不明所以的婷婷(观众)诉说着无人理解的电影理念。
人的情绪在静止的镜头内被放大。《一一》的剪辑师陈博文在《十年,再见杨德昌》的采访中说,当一杯水在一个镜头中停留的时间足够长,人们总会对其进行思考。我相信《一一》采用如此多静止的长镜头也是为了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从中体会人物的情绪和心理变化。
很多人觉得《一一》是一部节奏慢得足以让人打瞌睡的片子,也许这是因为这部片子其实是生活最好的写照的证明。
生活没有那么复杂,它只是沉闷得让人打瞌睡。
04
近三个小时的片子里讲了很多故事,但每一个故事都很完整,整部电影透着一丝忧郁的氛围,即使是原本快乐的场景也不会感受到很欢乐,因为镜头给到的人物总是流露出哀伤的神情。看得时候觉得大家的人生大概都是这样吧?我们很难经历到那种纯粹没有后顾之忧的快乐,狂欢之后人群散去剩自己一人的时候总还是会感到孤独与失落。电影里说自从电影发明以来人类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说的好有道理,我们通过电影体验了不同的人生,让我们在原本只有一次的人生时间里经历更多不同的生活。片子又说,如果生活和电影一样,那大家就没必要去看电影了,直接生活就好了,嗯……怎么说呢,看杨德昌的电影不觉认同“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观点,明明都是很写实很普通的生活故事,但电影里表现出来就很意味深长。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杨的电影虽然讲的是一般普通人的故事,但人物的精神意识高于生活常态思维,他们不是在思考怎样生存的更好,而是在思考怎样生活的得像一个“人”,而一个人一旦有了这样的自我发问,他的生活必然也会“浪漫”起来。电影的最后,小男孩在婆婆葬礼上念的对白真的是令我热泪盈眶,或许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还不如孩子透彻,怪不得我们会用“天真烂漫”来形容小孩,这是真的呢。
附上电影最后那段感人的对白:
“婆婆,对不起,不是我不喜欢跟你讲话,只是我觉得我能跟你讲的你一定老早就知道了。不然,你就不会每次都叫我“听话”。就像他们都说你走了,你也没有告诉我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婆婆,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到时候,我可不可以跟大家讲,找大家一起过来看你呢?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很想跟他说,我也老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影一一观后感影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6349.html
- 上一篇: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观后感影评
- 下一篇:步履不停观后感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