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玛丽和马克思观后感影评

时间:2019-05-15 09:03:24 网站:公文素材库

《玛丽和马克思》是一部由 托妮·科莱特和菲利普·塞默·霍夫曼等配音的动画电影,影片首播于2009年,来自澳大利亚,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很高,一起去看看吧!

01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着一个问题的答案,如何与自己相处。

物质世界里的一个人,或是鸟陪伴或是鱼陪伴,都是无法进行思想层面交流的物种;精神世界里的一个人,仿佛旷野之上只有自己踽踽独行。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是孤独的,而幸好他们遇见了彼此,Mary和Max。

友情与爱情,相遇与告别,还有相处与独处,生命中会遇到的几大问题都在通信中浮现出来。而这时候恰到好处的love yourself first,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真正做到,爱,悦纳,自然而又困难。不仅是Mary,还有半生已过的Max,都学着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世界,学会珍惜,学会原谅,学会独自生活。

与孤独的自己重逢。

最后,相见,亦如不见。

02

8岁的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小女孩与44岁生活在纽约的中年男人无意中的远隔万里的通信往来。小女孩因为天生的面部缺陷而经常遭到同学的欺负,44岁的男人因为性格上的缺陷同样的没有朋友。两个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人因为孤独彼此找到了可以沟通的朋友,以为是一部很温暖的片子。后来,女孩长大了,与青梅竹马的男孩结婚,大学毕业,又写书成名,可就在女孩处在人生巅峰的时候,正是因为女孩出版的书而导致与纽约男人友情的决裂。女孩开始消沉,自我毁灭,丈夫不堪忍受离开了她,女孩绝望中几乎选择自杀,而又是纽约男人邮寄来的包裹让女孩重新振作起来。最后,当女孩终于来纽约看望纽约男时,发现男人已经安静的离开了人世。影片前半部分很温暖美好的,后设的情节有些过于追求效果,过犹不及了。这部影片非常适合学英语,发音标准,语速又相当的慢。

03

一直以为这是一部关于革命导师的电影所以一直鼓不起勇气看。

看了之后想说,我们有多久没有看过这样一点都不伟光正的动画片?

这不是一部给孩子们看的电影,因为它很沉重、很伤感、很深邃。

玛丽和马克思彼此生活中的经历总令我有似曾相识之感。小时候因为不漂亮又内向被同桌男生欺负,大一无法适应学习生活几乎染上暴食症,工作后在应酬酒桌上僵硬笨拙不自在…但这些都无法言说,因为身边的人好像都没有这些烦恼,令我觉得自己脆弱又异端,心情不好的时候无比挫败。

即使隔着次元,在他们身上我依然看到了自己。

我们还没有活很长时间,不够美不够圆滑不够自如,难以适应社会但其他人居然都运筹帷幄,相处得好好的突然因为误解永不再联系,做了自以为对的事结果伤害了最亲爱的人…自卑、孤独、恐惧、不安…我们都得藏起来,这世上人这样多,但有时依然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孤岛。

马克思很幸福,有玛丽这样的朋友,虽然至死都没见上面,但在铸造锤炼友谊的过程中他终于接纳了自己、原谅了自己,最后吃着甜炼乳安然地离开这个世界。在世俗意义上,马克思除了中了彩票其他的都糟糕不幸到极点,但我相信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刻一定是幸福满足的。玛丽差不多失去了一切,但看到马克思工整贴满一墙壁的信和眼泪瓶子,这感情应该足以拯救一切,她也是幸福的。

人是多么渺小,一生的路或许就是布满裂缝甚至布满垃圾的土路。你以为是天将降大任,岂知只是老天要和你开个玩笑。我们也未必遇得上玛丽或马克思这样的朋友。是的,很丧。

但你看连和你隔着山、隔着海、隔着次元壁的人的经历,你要明白,接纳自己,爱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救赎。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终极意义。

04

因为卡片大富翁活动,近日回顾了两部电影,《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与《玛丽与马克思》,夏至那日洋洋洒洒激昂澎湃的写下了一段文字。今日重新看完《玛丽与马克思》,我只能说,感谢这次活动,也许不是这个契机,我不一定有机会再次看这部电影,而当下,我刚刚拭去眼角的泪水,写下下面我不知道将走到哪里的文字。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不知道是多少年前,2010年?总之好久之前的事情了,除却今日,这部电影给我的印象是感动,我模糊的印象只有一个不合群的小姑娘和一个喜欢甜食的不合群的单身肥胖老男人笔友的故事,粘土制作,黑白色,几乎没有什么彩色,留个我的就是感动,但是感动在哪里,友情,可是具体是什么,我答不出。

 工作之后,反而属于自己的时间变得少的可怜,没有读书的自律,没有读书的束缚,自由反而更加奢侈,前几日和健身教练相约,才发现自己活得蛮搞笑的,一个普通小主治医师搞得这么忙碌,人家主任,商业大亨那不得去死啊。工作之后,恶习增多,包括在电影方面。以前读书时看电影,固定的,带着耳机,专心看电影,中途不忙二事,而今,看个电影有时候像是任务,一个电影有时候要分好几次看完,有些时候还是变刷碗边看,搞笑。

 《玛丽与马克思》就是这样看完的。电影90分钟,说真心话,85分钟之前,我都想法朋友圈感叹一下,人长大了,心境不一样了,曾经让自己感动的东西真的变了,这种友谊的确让人羡慕不已,但是却没让我有太多感触,我记得曾经我感动的哭了,而今却没什么大的感受。直到电影的最后,玛丽握着马克思的手,不经意看到那台给自己回信的打字机,看到镜子边上自己的照片,看到蛮墙的自己的信件,那个眼泪刷刷留下来,玛丽回忆着他们曾经书信的内容,眼泪如决堤般控制不住,我又再次拿了张纸巾,我多想再次发个朋友圈(刚才那条没发),感叹一下,哈哈哈。

 这么多年过去,我还是那个爱哭泣的姑娘。也许是最近事情多,好久没哭,眼泪根本控制不住,使劲哭了一把,发现每隔一段时间人都应该哭一次,哭过之后眼睛明亮了,脑袋也清爽了。

 稍微回到电影,因为很快就要结束。

 You are my best friend,you are my only friend。

 其实这个世界上,你少了谁都能活。

 玛丽与马克思都是因为自己本身人格缺陷所以才心心相惜,友情让他们生活变得更美好,但假如失去友情,一切都还要继续。

 相对而言,玛丽只是因为母亲酗酒,父亲工作,自己从小自卑,但她有正常人的七情六欲,有情感,所以她想更美丽,攒钱整容,向往爱情、友情,可以攻读大学,出书,想去见曾经鼓励自己的笔友,也会因为友人难过而颓废,因为不知所措选择自杀,也会因为友人原谅而重拾信心。玛丽当时暴饮暴食,颓废,看着镜子里映着母亲的影像,可想而已,遗传的恐怖。虽不敢断言,玛丽在失去马克思之后的生活,真正幸福的可能性也不大,过度依赖于外界,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以后路也会挺坎坷的。

 相反,某种程度上讲,马克思是幸运的。他因为自身残缺无法获知绝大多数人的感受,他是单纯的、简单的,他受伤、困惑、焦虑的时候排解方式是逃避、暴饮暴食,当然这也不是健康的,慢性自杀,但即使他的世界少了谁,只会差一点,但是可以正常运转。

 也许我会反问自己,没有色彩的漫长人生和丰富多彩的短暂人生我喜欢哪种。我的签名是无疾而终,这不是想当然的答案。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们的人生说长很长,说短也很短,我们自己在选择哪一种人生,我们在人生中有哪些选择可由我们自己独立操控,在每一个岔路口我们该何去何从,没有正确答案,路只有一条,不能回头。

 这个世界上,感情真是件奇妙的情感,友情、亲情、爱情。愿每个人都遇到,遇不到也不必强求。但希望在付出的时候都真诚一些,可以真正的哭泣或欢笑。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玛丽和马克思观后感影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635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