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你读了吗?其中的精髓是什么?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习近平用典》读后感范文十篇,有需要的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一】
“人间四月芳菲尽,全民阅读花盛开。”伴随着全民阅读春风的徐徐吹来,在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让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学习的重要论述,“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仔细品味,领悟读书的意义,感受读书的氛围,阅读学习可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那意境、那气息,惹人心醉。
华夏文明生生不息,传统经典薪火相传。习近平总书记的《习近平用典》一书,是从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遴选出他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是一本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视野广阔、推陈出新、启迪精神的好书,全书共六大部分、135个典故,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孔夫子到毛泽东,分敬民、为政、修身、任贤、天下、法治等13个篇章,将“故纸堆”里的典故赋予了“新生命”,把古人治理智慧运用于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以经典名句画龙点睛,形成的文字博古通今、底蕴深厚,“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展示它引领中国发展的能量,显示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生机、厚德载物的精神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情怀。书中以独具匠心的雕琢,传承了经典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哲理、智慧启迪、我为能有这样的好书而深感自豪,愿意和更多的读者一起学习其中的道理。
阅读这本书,会有一种天然的怀旧感、亲切感,会让你体会到“学而时习之”的乐趣。独乐不如众乐。独自学习不如构建学习型社会。古往今来,许多社会贤达都有这样一种共识,那就是营造学习氛围,挽回世道人心。就社会成员而言,劳动技能和生活常识是通过学习而得到的,不学习就无法改善自身处境。学习不仅是改变命运的手段,更是提升人生境界的途径。是的,结合“三秦书月书香兴平”活动的开展,我不仅自己阅读,而且白天在单位组织我们新胜医院党支部的全体党员阅读学习,晚上在农家书屋和村民分享书中的快乐,开启一种好学乐学的新风尚。
这本书中多次引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借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揭示了学习过程中的境界问题。中国哲学讲求境界,用心学习,真心学习,就能体认“本体至乐”。它超越了一般人难以摆脱的算计和私欲,让具体的人感受到自己的真实存在,毫无拘束,灵明清爽。付诸实践,既能遵守公共生活规则,又能服务大众,改造世界。《习近平用典》中多次引用《贞观政要》中的“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这里讲的“本根”就是社会主义方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枝叶茂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兴旺发达。如何能够确保“本根不摇”呢?那就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做好敬民爱民的工作。敬民爱民,要从深入人民群众生活、关心民间疾苦开始。
在如何有效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问题上,古为今用,回望历史,从我们灿烂、悠久而又丰厚的文化家底中寻找自信,不失为一种解决途径。“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那么,又该如何破解古为今用的知易行难?习总书记频繁用典告诉我们,让悠久的历史文化照进现实,其实并不遥远,就在你我的一言一行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郑板桥《竹石》的题画诗,咏物言志,借以表现作者正直倔强的品格,以及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铮铮铁骨。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劝告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为困难所扰、不为矛盾所惑、不为利益所诱。只有树立高度的价值观自信,才能站稳价值立场,才能保持清醒认识,才能具备政治定力。自信,才有执着的坚守;自信,才有自觉的践行”。这种用典说理形象有力,是对优秀文化创造性的传承,更闪耀着文化自信的诠释胸襟。
习近平说,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血脉,那么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华文化,饱含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是成就大格局、大境界人才必须学习的内容。习总书记对经典古句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可见习总书记对经典的熟悉程度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情况,习近平总书记释放整肃吏治的信号,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培养和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治国理政,通古今之变,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必然能在历史的转折点引领我们乘风破浪,开创全新局面。阅读《习近平用典》时,被这种斩钉截铁的意志深深感动。《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谆谆教导,细致入微,要求基层党员干部体察民艰,爱惜民力,廉洁奉公。《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强调干部选拔的重要性,再次突出对历史周期律的思考。引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希望基层党员干部能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
敬民爱民,巩固邦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当我们翻阅儒家经典《尚书》时,就会深刻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民本”思想。曾经有学者指出,中国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当别的民族还处于神话、宗教或茹毛饮血的历史阶段时,中华民族已经开始将重心转向了“人”。人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高贵。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人的最高价值就是“仁”。这个“仁”足以统摄包括行政在内的一切社会生活。“仁”不是抽象的存在物,而应当成为主宰行政事务的最终依据。“仁”具体化为“礼”,进入社会治理的具体环节,使得权力运作有章可循。在传统社会中,“民为邦本”这个道理早已深入人心。切实改善民生,成为励精图治、雄才大略的写照。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民本位的历史高度,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现代诠释,为敬民爱民赋予了全新内容。
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期领先世界。从发展的波峰跌入波谷,中华民族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苦难。但民族脊梁的挺立,使中华民族终于在自己的艰苦奋斗中走出了一条重新崛起之路,给世人展示了一条古老民族复兴的独特魅力和十分壮观的历史场景。
通过阅读《习近平用典》一书,不仅仅让我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更让我感受到阅读传统经典文化所带来的益处,当你真正把阅读看成生活的一部分时,你就是快乐的。只有通过读书,才能真正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拥有丰富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让读书激励你、我、他遨游知识海洋,汲取智慧雨露吧。
【二】
近日读了《习近平用典》一书,我有很深的感触。这本书通过记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引经据典的实例,不仅高屋建瓴指明治国理政之要,更是用经典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书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古语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许我们并没有身居高位,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我们绝不可以忘记,我们的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克己修身的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文明与法治的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祖国的和谐稳定而不懈努力。
那么,作为一个基层工作者,我们又当如何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用自己的努力共创祖国之辉煌呢?我们虽不能沙场点兵,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我们可以不断努力,不断充实,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做更好的人民公仆。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这些话讲的正是要培养自省意识、不断克服自身问题的道理。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心怀大局意识。汤之《盘铭》中一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应只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刻在澡盆上的警句,更应该是我们每一名党员、每一个基层工作者刻在心底,激励自己自强不息,每天坚持突破自己、革故鼎新的誓词。我们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的信条,在服务群众的时候,不断学习新知,并学以致用,用最贴心的服务为百姓办好事,服好务,当好百姓的公仆。
要做好基层工作,树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用最诚恳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是根本。基层工作的特点就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就让我想到,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党员下基层,工作之余发挥自身特长,义务为百姓服务,不仅把党中央的精神传达到基层,传达给百姓,更是为基层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作风的榜样,也带来了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只要我们打破常规思路,简单的事用心做,麻烦的事一步一步做,用最诚恳的态度服务百姓,用清正廉洁的作风感染群众,定能为百姓带来更优的社会生活环境。
要做好基层工作,严律己,宽待人,克己奉公,用最公正的心处理好日常事务是关键。从大学毕业考上大学生村官开始至今,我已经来到基层两年了。每每翻开自己手中的民情日记,我都会想起初来乍到时在工作中的迷茫,渐入佳境时收获的每一个成绩,还有同事和居民们给与我的鼓励与帮助。依法行政是基石,只有心中牢记工作原则,才能在工作中少出错、不出错。百姓利益无小事,只有心中装着百姓,才能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才能让百姓体会到政府的关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纵观全书,这些在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总会涵养出泱泱大国的清政之气,让人们看到希望;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以及结合当今时代所解读出的内涵,更如神来之笔,为开创中国发展新纪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出一曲气势磅礴的盛世华章。
【三】
v阳春四月中旬,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渴望刷爆朋友圈,第二十个到来“世界读书日”之际,读书为我打开了一个个真实的世界,古今中外,异域风情,伟人平民,真知灼见,穿越千年时光的隧道向我走来。
荆山西北清晨,耳畔响起清脆的鸟鸣声,拨动了生命的心弦,行走在21世纪中国大山深处的新农村沿河大堤步行道上,小河潺潺,玉带环绕,放眼向周围层峦叠嶂的山川河流看去,顿感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神清气爽,全身心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回到电脑桌前,人民读书会四月的书单如约而至,感觉眼前一亮,感谢人民网读书频道人民读书会书友读书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冲一壶春茶,静一静心神,任凭茶叶在水中渐渐舒展它的身姿,品茗春茶入口散发着浓浓的花香气。
随之,端坐电脑桌前,打开电脑网页,接转读书页面,点击红五星进入网上书页,细细拜读《习近平用典》,知悉该书由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主持编写并作序,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组织撰写解读文字。
人民日报社编写,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用典》,脉络清晰,一目了然,释意精准。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经典名句,每句都标有引用的场合,配有解读、原典、释义。
我学习得很慢,初学感觉我对散落于经典中的金句有了全新的认识,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同志们用功甚巨,勘正了我对经典真意的认识;学习第二遍,感觉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思考的如此深邃;学习第三遍,感受到了我们红色中国领袖真挚的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境界和担当精神,取舍之间彰显执政风格,读懂当前时政,这是细细拜读而能得到的高境界和深刻的认识。
就这样慢慢读着,结合现实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生存环境想着,灵感的火花让我醍醐灌顶,豁然贯通,《习近平用典》就像品茗的的春茶,氤氲着浓浓的花香。经典如同祖国一山山生长千年的老茶树,在中国智者五千多年来悉心的栽培下,长出了嫩嫩的春芽,习近平总书记今天从生长千年的中华经典老茶树上采摘出嫩嫩的春芽,人民日报社又将他炒制成素朴的章句和汇编装桢成高雅的《习近平用典》,才让大家有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起学经典、思经典、用经典。经典越读越明,智慧越用越多,茶香越品越浓,让人一时不知究竟是书香还是茶香,也许两者已经交融在了一起。一时间让我感觉走进了经典的宝山,尚需多采撷,一定不可空手而归。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习近平用典》无疑从经典和现实的来龙去脉上为我们作了深入浅出地阐释,交给我们一把读懂当前红色中国的“金钥匙”。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善于向古人借智慧,常以“适当的引经据典”阐明透彻的思想。他引用过的经典名句,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均有参考价值。《习近平用典》内涵丰富,学习这本书,是读懂中国这本大书的“金钥匙”,大家读懂了这本书,也就找到了认识当前中国的源头。读这本书好像在听习近平总书记讲他对中国过去、现在、未来的价值取向、路径、行动。如谈领导干部修身:“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习近平同志曾经提出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自省意识,是要经常自我约束,经常自我反省,“检身若不及”。这些经典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频现,总书记信手拈来,意到境成,指导“治世”,把古人治理智慧应用于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在现实实践中自然生成自己的治国理政思想,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在解读、原典、释义上真是下了一番功夫,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点出了总书记引经据典的场合。解读,这句简洁隽永的古语,折射出不断更新自己、主动适应时代、积极推动发展的向上朝气,沉淀为中华民族思想观念的精髓。这样的观念,表现于文字,潜藏在心灵,塑造着气质,决定着命运。在历史的关键节点,这样的创新意识往往会迸发出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春秋至秦汉)《礼记·大学》。果真是原汁原味。释义,这句话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刻在澡盆上的警词,旨在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创新不已。古之圣人,欲养性必先修身,欲清心必先洁体,如《庄子·知北游》中的“澡雪而精神”。点清这句话的来龙去脉。xx大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其中“洗洗澡”便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笔锋一转,切入现实,直接党的群众路线。感触深的是有时候真是较真,如辩证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孔子是从“有为”角度出发。老子所谈的却是“无为”,主张为政不在言多,其所说的“守中”的“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不是儒家所谓的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这样的大手笔,瞬间就让读者把儒道两家观念不同弄的清晰明了。
中国何以强,缘有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植根中国大地,贯通古今智慧。他一手伸向历史汲取营养,一手伸向实践的大地上从人民群众那里汲取巨大的物质力量和治国理政智慧。两束火花的碰撞,倒逼破解中国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金钥匙”就被习近平同志找到了。
文以载道,汇以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xx月15日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列出了自己青少年时代的阅读“书单”,囊括近百部外国经典名著,可见阅读的重要性。中华经典是文明的精髓。《习近平用典》选用的是经受住了千年岁月洗礼和现实粹练的精髓,闪耀着中华古典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传承经典就是传承流淌千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血脉,活用经典就是借用前人的智慧为破解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借鉴。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文明能量总是刚柔并济绵绵而悠长,经典滋润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觉醒。
《习近平用典》让我们常读常新,因为我们每天生活着的世界、每天早晨升起的太阳、世界上每天生活着人们的思想都是全新的,只有人类对美好世界的探索永远不变,人类文明在永续传承中喷涌创新出辉煌灿烂的光焰,一刻也没有停止发展前进的指针。
学习经典,把脉中国,掌舵人生。今天的中国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路上阔步前进,又将迎来一个万祡千红的春天!
【四】
近读《习近平用典》一书,我不仅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用典的精妙意境,更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强烈文化自信。经典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人们学与不学、用与不用,都一直存在,“用典”则能体现个人的风格、魅力、情操,领导人用典更会彰显执政理念,乃至国家形象。
习近平用典的鲜明特点
因时应势紧扣主题。习近平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讲话中谈治国理政、深化改革,引用“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这是北宋苏轼写给哲宗奏议中的一句话,就北宋的边防政策指出治理国家既不可随便制造事端,也不可胆小怕事。遇事不可退缩,要主动作为。习近平引用这句话,强调不能朝令夕改,保持制度稳定,同时,不能因为别人的非议就缩手缩脚,要坚持我们自己的主张、态度,保持自身定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几年来治国理政的实践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习近平在兰考县参加民主生活会谈选拔干部,强调“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话,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高级官员和将领,一定要有基层实践经验。习近平非常重视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这句话他几次引用,他的亲身经历也证明了,从基层一线做起,才能接地气、通民声、懂国情。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大会上与领导干部谈学习,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孔子讲学习的三种境界,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爱学,总书记对党的干部,同时也是老校长对学员提出要求与期望,可谓新的《劝学篇》。
恰到好处画龙点睛。习近平整体用典多,仅在中央党校十九次讲话中粗略统计就用典xx0多处。但具体到一篇文章、讲话中,往往只有几处,有的只有一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院士大会上激励科学家,“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引用“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在中法建交5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可谓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呼应民谚俗语生动亲和。习近平在xx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用典“夙夜在公”,同时使用了俗语“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博鳌亚洲论坛致辞中,引用四地谚语: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形象地说明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使所要表达的思想更加具有贴近性和亲和力,引起广泛共鸣。
语言开放包容相得益彰。习近平语言平实亲切生动丰富,发扬传统又与时俱进。既用典,又用开放性语言,包括流行词语。比如就任总书记时强调我们的党“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新年致辞中用网络语言“蛮拼的”。接受采访借歌词说事“时间都去哪儿了”。讲话中常用的“打老虎”“洗洗澡”等通俗用语等等,都体现了这种风格,从更广阔的视角体现了文化自信,与用典相得益彰。
巧用传统展现时代精神。早在1990年7月,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创作了古体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等等不胫而走的铿锵词句,真切表达了对焦裕禄精神的深情赞颂和作者爱民为民、勇于担当的伟岸情怀。这是运用古代词牌形式讴歌时代精神的成功典范,将用典提升到了一种收放自如的境界。
学习习近平用典,汲取精神力量
古人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于领袖人物来讲,背后是干事创业、治国理政的“治世”大境界。
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对中华文化非常热爱。在澳门大学对学生们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本人也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每次出访,几乎都在当地发表演讲,或在媒体发表文章,介绍阐释中华文化,在服装、宴会等方面也尽显中华元素。用典是最集中的体现。今人用典,既包含着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体现着对历史文化的自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驾轻就熟的用典体现的是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高度自信。尤其在外交活动中是如此。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他引用“计利当计天下利”;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演讲,他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比利时《晚报》发表署名文章,他引用“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他引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些用典展现的是中国气派,体现的是中华精神,彰显的是中华文化自信。学习习近平用典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者、传承者。
汲取政治智慧。中华文化讲究修齐治平,落脚于治国安民。古人也讲半部论语治天下。习近平善于运用中华经典阐释治国理政思想,展示了大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比如:学习他引用的“政者,正也”“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可以加深对政治及执政的理解;学习他引用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可以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学习他引用的“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可以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学习他引用的“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可以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学习习近平用典所蕴含的政治智慧,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严峻的考验,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
涵养浩然正气。中华文化强调价值理念,追求道德崇高。习近平用典深刻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比如,他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三句诗描摹中华民族矢志不渝追逐中国梦的壮阔历程,强调“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他用“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以百姓之心为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强调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他用“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强调领导干部要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学习习近平用典,有助于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精神坐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培养笃学精神。中华文化倡导学习,讲究崇学向善。习近平用典,何以脱口而出?何以把握得当?何以运用自如?何以影响深远?根本在于习近平对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热爱,在于对一切优秀文化的借鉴吸收,在于孜孜不倦地学习积累。从青年时起,习近平就留下了很多关于学习的佳话。近年来他特别指出学习传统的态度,“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强调,“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学习习近平用典有助于以继承发扬态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包容态度对待和借鉴外来文化,通过不断学习成长为学习型干部,建设好学习型政党和国家。
坚定理想信念。中华文化倡导责任,讲究家国情怀。习近平立足于原典,着眼于创新,将经典融入一篇篇生动丰富深刻的讲话、文章当中,汇聚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融合在复兴使命、家国情怀与伟岸人格中,体现了当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对接与传承,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鉴古镜今、继往开来,展现了文明大国领导人的风采和魅力。用典主题宏大、立意高远、丰厚丰满,充满革命理想的张扬、改造世界的豪情壮志、浓厚的为民务实情怀,体现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学习习近平用典可以进一步滋养心灵情感、积聚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学习习近平用典,就是聆听当代领袖与古代先贤的交流对话。跟着习近平总书记把握经典的思想脉络与历史源流,学习经典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感受经典背后的民族发展与文化传承,感悟用典的精妙意境与文化品格,是增进文化自知、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坚持文化传承、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化发展、实现文化自强的文化寻根之旅,也是汲取政治智慧、培养浩然正气、思考人生价值、树立笃学精神的人生学习之旅,更是把握民族历史、立足现实伟业、放眼未来发展、坚定理想信念、推进民族复兴的追梦之旅。
【五】
浩瀚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尽管静穆朴素,但总能穿越历史沧桑给我们以启迪,让人们在平和的思索中完成一种温润的成长。一直喜欢经典,但囿于涉世尚浅之故,对其中诸多妙悟的理解浮于表面。读罢《习近平用典》一书,从习总书记对经典的理解和运用,感悟到古典之美的另一种风情——经世致用。毛主席曾说:“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对于古圣先贤留下的经典,其所谓的古典美亦在于日常的灵活运用。流传千百年不朽的经典,之所以能在千回百转的历史浪涛中依然跃动,这绝非偶然,正应了“大浪淘沙始见金”。字字珠玑,留给我们的是哲思和温暖;只言片语,传递给我们的是力量和希冀。
古典蕴涵治国理政的良策。“浩淼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习总书记引用此句展现了其治国的韬略。“从儒家经典中寻找解决现实难题的办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养分。”宽阔的视野,执古御今的气魄,构建起泱泱华夏逐梦的大格局。
古典传递人文情怀的温暖。引用《孟子》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谈及的是爱民敬民的质朴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亦如水,可载可覆。唯有与民同心,方可牵住连接天地的命脉。“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古语经典言简义丰,以宇宙大观探视天地之道,抒写蕴涵人文主义的温情。
古典构架博大深远的格局。“革故鼎新”道出了今朝深化改革的关键,但这一关键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智慧。借古人之智,融今人之慧,揽天下英才“有所为有所不为”,推陈出新,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吞吐山河,构建起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
读传统经典,与圣人同行。从圣人之处取经求进,从经典中汲取智慧和能量,融会贯通,指导实际。用现代思维链接经典,展现大国文化自信,“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作为当下的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既要敬业踏实的履职尽责,也要善于跳出经验的“藩篱”,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从这些文化中找回初心,看清心路,在阅读经典中休憩心灵,以更佳的状态整装待发。“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化”的力量给我们启智、塑志,而当我们能正确的自然的运用经典时,那便与这些经典融为一体,到那时经典不再被仰视,因为它已幻化为我们真实的生活底色。
【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涤荡心灵的一泓清泉。近期阅读《习近平用典》一书,引经据典,寓意深邃,生动传神,细细品咂,回味无穷。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的《习近平用典》是国内第一本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用典的作品。自首发后,已被50余家权威媒体报道,好评如潮。《习近平用典》由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作序,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组织撰写解读文字。全书26万字,从习近平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遴选出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最能体现他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则,分敬民、为政、立德、修身、任贤、天下、信念、法治等13个篇章,推陈出新,将“故纸堆”里的典故赋予了“新生命”,把古人治理智慧运用于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针对每则典故,解读部分阐述了总书记用典的现实意义,释义部分诠释了古典名句的深邃寓意。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鉴往知来,攻坚克难离不开历史启示,为政用权缺不了理想信念的钙质。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文章与讲话中,精心用典,“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以经典名句画龙点睛,形成的文字博古通今、底蕴深厚。
唐太宗李世民尝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这“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就是以史为鉴认识世事兴衰的因缘,也意味着认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读史使人明智,就是在历史中找出评价的尺度,对过去的人和事做出客观评价。古往今来,有多少圣哲先贤和仁人志士为“得民”而讴歌,为“得民”而呐喊。荀子亦在《荀子·五霸》中说:“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古人的嘉言懿行,至今依然开发我们的智慧,启迪我们的心灵。
习近平同志把“三严三实”作为干部改进作风的要求,其中摆在首位的就是“严以修身”,涵盖了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等四个方面的内涵,为干部立德、立言、立行指明了具体方向。敬民爱民,巩固邦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当我们翻阅儒家经典《尚书》时,就会深刻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民本”思想。“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光辉历程启示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使我们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了巨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我们创造了中国奇迹、书写了中国震撼、找到了中国道路。
敬民爱民,要从深入人民群众生活、关心民间疾苦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希望基层党员干部能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希望领导干部时刻都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立志做大事,脚踏实地干工作。告诫他们无论职务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都能够始终坚持党性,摆正个人与群众、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处理好当官与做人、为公与为私的关系,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重不移公仆心。当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不是享清福。这样的党的领导干部才能民心所向、民众拥护。
当下,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历史复兴时期,建设书香型社会,需要鸿篇巨制,擘画未来。《习近平用典》一书为我们带来深刻的智慧启迪和有益的经史学习!
【七】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稿引经据典,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用典》从习近平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遴选出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最能体现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则,分敬民、为政、修身、任贤、天下、法治等13个篇章。
《习近平用典》,由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主持编写,全书26万多字。该书对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每则典故,在解读部分阐述了用典的现实意义,释义部分诠释了古典名句的出处和深邃的寓意。
古圣先贤的格言警句,代表着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表现了崇高的人生理想境界,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是治国理政的生动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在xx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发表讲话,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夙夜在公”一词出自《诗经·召南·采蘩》。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南宋)吕本中《官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强调领导干部要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为党为人民,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国家。
《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子路》:“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清]张伯行《禁止馈送檄》:“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这篇檄文被视为为政清廉的“金绳铁矩”。习近平同志引用《禁止馈送檄》,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关心、体贴百姓,注重个人名节,做清官,不取不义之财,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的讲话》引用明朝于谦的《咏煤炭》:“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告诫领导干部要心存百姓,以百姓为念,不辞劳苦为人民。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xx届xx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北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强调治国要有定力,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立于高山之巅,远见卓识,不可生事,但也不要怕事。
《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等文中引用(北宋)王安石《洪范传》:“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强调“修心治身”是为政者的基本要求。先有修心治身的道德,后有经世治国的政德。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春秋)左丘明的《国语·周语下》:“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强调学好难,学坏易。学好要持之以恒,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远离落后的思想意识;学坏是一时一事的事,稍不留神就犯错、成千古恨。
《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尚书·周书》:“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要取得伟大的成绩,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同时要勤奋努力。立志是前提,勤勉是保障。无志不足以行远,无勤一事无成。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春秋)《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强调做事情要有毅力、有恒心,从小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北宋)苏轼《晁错论》的“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强调治国要有忧患意识,要有预见,把不测之忧消灭在萌芽状态。喜不忘忧,安而不忘乱,胸有成竹定天下。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春秋至秦汉)《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简洁隽永的古语,折射出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要通过创新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强调要持之以恒地学习。要在全社会形成勤奋好学的风尚,通过学习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学习。延安整风时期提出“改造我们的学习”,执政之初提出“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每一次学习热潮,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地前进。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在现代政治文明中,“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对于做好领导工作越来越重要,而人格力量的形成很重要的途径是读书学习。”
当今中国深刻变革,我们前进道路上还面临许多绕不开、躲不过的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离不开历史启示、集千古之智。
习近平同志引用的古代典籍、经典名句,谈安危、论治乱,体现着治国的伟力。《习近平用典》一书思想深刻、文化底蕴深厚,给我们提供智慧启迪和强大的精神力量。读《习近平用典》,我们看到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阐述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看到总书记的治国理念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
学习《习近平用典》,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治国理政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治国理政中大有可为。
【八】
国内第一本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作品——《习近平用典》昨日举行首发式。该书分13个篇章,从习近平的讲话和文章中遴选出他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最能体现他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则。(3月1日《新京报》)
党的xx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等,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格,人们爱听、爱读、爱看,海外媒体纷纷称之为“习式风格”。此次,由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这部《习近平用典》,旨在对习总书记著作、重要讲话和文章引用典故进行追根溯源,对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帮助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理解总书记的思想精髓,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当前实践相结合的一本好教材。
追溯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xx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而《习近平用典》一书分门别类地梳理了习近平曾引用过的135个历史典故,这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丰富营养,进一步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追求、做人之道、道德精神、君子人格等,无疑对党员干部提升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要与实践相融。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在写文章、讲话中人们往往喜欢用典故来强化表达力,增强沟通效果。典用好了,形象恰当,反映出人的人文素养,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也有积极意义。虽然《习近平用典》这本书中典故只有2000余字,但字字都是精华,句句都饱含中华民族至深至简的追求。因此,党员干部通过深读细学,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肩负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用杨振武社长的原话说,鉴往知来,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就会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定格真情为民。此书对用典的现实意义进行阐释,特别是开篇即从“敬民篇”开始。正如杨振武社长在《习近平用典》一书的序言中说:“从精心用典中,我们可以感悟‘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宗旨意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政治智慧、‘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务实精神。什么是共产党人的无私情怀,什么是执政者的深谋远虑,品读字里行间,已经不言而喻。”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用典》一书,不仅要感悟习总书记“和人民在一起”的民本情怀,更要将这种感悟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可以说,《习近平用典》一书凝聚了人民日报社编辑们的心血,折射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的治国理政大境界。因此,每位党员干部要细细品读、如琢如磨,做到学深学透、把握真谛,真正在深层次上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用学习的成果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
【九】
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史使人明志,洞察兴衰更替的周期律。古人的嘉言懿行,至今依然启迪我们的智慧。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一书,共计26万多字,历时一年编写、校订,并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15年2月出版。鸿篇巨制,擘画未来。展卷品读,豁然开朗。笔者不辞固陋,结合自身情况,与诸位同仁分享学习心得。
乐学致用,移风易俗。在浩若烟海的典籍中,“学习”二字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大凡接受过传统教育的孩童,在咿咿呀呀的读书声中,就已经能够体会到“学而时习之”的乐趣。“学”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实践活动。“学”的最终目的是经世致用,造福苍生。古代圣贤喜欢用生动形象的譬喻讲明人生境界,认为“鸢飞戾天”象征着一种极目高远的气度,作为与天地并尊的人也应该如此。任何伟大事业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戒骄戒躁,坚毅力行,才能一览群山。这就需要我们仔细揣摩“如鸟初飞”的义理,不断学习,反复践行,直到一翅冲天,翱翔于九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多次引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借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揭示了学习过程中的境界问题。中国哲学讲求境界,用心学习,真心学习,就能体认“本体至乐”。它超越了一般人难以摆脱的算计和私欲,让具体的人感受到自己的真实存在,活泼泼,毫无拘束,灵明清爽。付诸实践,既能遵守公共生活规则,又能服务大众,改造世界。其实,境界论并不玄远奇妙。只要你放下思想包袱,勇于实践,就能体验到这种快乐。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对“本体至乐”的最好落实。
独乐不如众乐。独自学习不如构建学习型社会。古往今来,许多社会贤达都有这样一种共识,那就是营造学习氛围,挽回世道人心。就社会成员而言,劳动技能和生活常识是通过学习而得到的,不学习就无法改善自身处境。学习不仅是改变命运的手段,更是提升人生境界的途径。在全社会开启一种好学乐学的新风尚,涤荡蒙昧,增加和谐,进而实现长治久安,促进共同繁荣。
整肃吏治,体用兼备。自古治国先治吏。整肃吏治,才能确保政治清明。时过境迁,传统社会孕育出来的治国理政的观念可以作为今人的重要参照。今人的事情还须今人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改革开放仍然处于进行时。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去努力奋斗。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情况,习近平总书记释放整肃吏治的信号,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培养和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我们在学习《习近平用典》时,被这种斩钉截铁的意志深深感动,《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谆谆教导,细致入微,要求基层党员干部体察民艰,爱惜民力,廉洁奉公,《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强调干部选拔的重要性,再次突出对历史周期律的思考。
古人用《周易》中的“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指代事物兴衰的规律。治国理政必须洞察历史周期律。中国共产党人夙兴夜寐,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实践,造福全体人民,引领人民群众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这将是对历史周期律的最好解答。
敬民爱民,巩固邦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当我们翻阅儒家经典《尚书》时,就会深刻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民本”思想。曾经有学者指出,中国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当别的民族还处于神话、宗教或茹毛饮血的历史阶段时,中华民族已经开始将重心转向了“人”。人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高贵。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人的最高价值就是“仁”。这个“仁”足以统摄包括行政在内的一切社会生活。“仁”不是抽象的存在物,而应当成为主宰行政事务的最终依据。“仁”具体化为“礼”,进入社会治理的具体环节,使得权力运作有章可循。在传统社会中,“民为邦本”这个道理早已深入人心。切实改善民生,成为励精图治、雄才大略的写照。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民本位的历史高度,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现代诠释,为敬民爱民赋予了全新内容。通过阅读《习近平用典》,我们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xx届xx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多次引用《贞观政要》中的“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这里讲的“本根”就是社会主义方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枝叶茂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兴旺发达。如何能够确保“本根不摇”呢?那就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做好敬民爱民的工作。敬民爱民,要从深入人民群众生活、关心民间疾苦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希望基层党员干部能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儒家传统中,作为群体生活的人类必须在礼制中完善自己的社会属性,政治不过是伦理道德在公共领域中的延伸与展开。相应地,最令人憧憬的政治形态是德政。儒家要求从政者能够“为政以德”,用道德伦理约束权力运作,避免将政治引入单纯的刑罚与管束的误区。这一要求是具体的实践学说,不是纯粹的抽象理论,只有从少数士大夫的头脑中走出来,走进百姓生活之中,为广大民众真诚地接受,才能获取更为广阔的发展远景。一切精英式的空谈都无济于事,一切贵族式的建构都不会具有顽强的生命精神。人类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其中不容忽视的力量是平民。儒学进入平民阶层,关注平民的生存状况,促使自身理论转型,构建现代平民儒学。现阶段,我们应当继续沿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一切为了人民的康庄大道前进,对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进行重新诠释,为文化综合创新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
综合创新,开创未来。华夏文明生生不息,中国精神薪火相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是新时代的追问、新纪元的界点,更是领袖群伦的战鼓金钟,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动静不违其时。纵观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的宽广胸襟创造了昔日辉煌,民本、教化、兼济天下的忧患意识促使我们的先人战胜千难万险,勇往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治国理政,通古今之变,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必然能在历史的转折点引领我们乘风破浪,开创全新局面。
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此时更需要明末清初的大科学家方以智呼吁的“坐集千古之智”,落实“仁民爱物”的优良传统,清醒头脑,做足践履工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用典》一书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智慧启迪、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团结一心的文化纽带。我愿意和更多的读者一起学习其中的道理。
【十】
上月,老家的挚友来京看望我,临走时送了我一本书:“习近平用典”,他说这本“精神食粮”挺适合你。我曾经很多次听说过这本书,一直没有机会细细品读,如今挚友送我如此好的礼物,心中激动万分。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时,就被里面“引经据典”深深吸引了,一个月下来,我已经细细的品读了一遍,这样的好书,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肯定会反复仔细品尝。
浩瀚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总能穿越历史沧桑带给我们良多启迪,使人们在平淡的思索中完成一次质的飞跃,如点睛之笔,点亮心灵那束光。一直以来我就很喜欢经典古籍,喜欢他不加修饰的辞藻,喜欢他深入浅出的道理,喜欢他字字如金。读罢《习近平用典》一书,从习总书记对经典的理解和运用,感悟到古典之美的另一种风情——经世致用。“大浪淘沙始见金”,字字珠玑,留给我们的是哲思和温暖;只言片语,传递给我们的是力量和希冀。
很喜欢书中的那一句话“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爱民敬民的质朴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亦如水,可载可覆。唯有与民同心,方可牵住连接天地的命脉。我们大学生村官应该从这句话中得到些什么。村官初来村里,肯定是一切从零开始,如何才能从陌生到熟悉再达到“乐民”和“忧民”的境界呢?我看关键是靠务实,“你的一点一滴都在村民的眼里”有没有追求做村民喜爱的好村官?有没有同村民做一条板凳的朴素情感?有没有跟村民一块苦干的品格?“路有夷险,履者知之;物有甘苦,尝者识之”,只有在工作生活中用实践付诸躬行,用实干做到“去民之患;如除腹中之疾”才能真正做到“民亦乐其乐;民亦忧其忧”。
在工作中,我们既要踏实敬业,还要善于学习。“学到老,活到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优秀文化传统,“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多读书,在日常工作中就多一份气定神闲,少一点浮躁虚华;多一份担当,少一点耍滑。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化”的力量给我们启智、塑志,而当我们能正确的自然的运用经典时,那便与这些经典融为一体,到那时经典不再被仰视,因为它已幻化为我们真实的生活底色。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习近平用典》读后感范文10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6559.html
- 上一篇:爱情食物链观后感影评
- 下一篇:倩女喜相逢观后感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