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出走的娜拉观后感影评

时间:2019-05-15 09:08:36 网站:公文素材库

《出走的娜拉》是一部由徐洁儿、姜尘和苗苗等主演的爱情电影,影片首播于今年的6月23日,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评论,一起去看看吧!

01

不管是当代还是古代,女性想要彻底摆脱娜拉式的悲剧只能从自身开始,斩断对男性的依靠学会独立。

如果娜拉的的父亲思想比较前卫,足够爱自己的女儿,舍不得让自己的女儿吃一点苦而且父亲还有强大的经济基础,那即使娜拉出走后也没关系,他还有爱她的父亲可以依靠。当然在这样家庭里成长的娜拉自身也不会差太多,即使丈夫不爱她但在表面上还是尊重她的。

但有这样完美原始家庭的娜拉毕竟只是极个别,大多数的娜拉都是身无所长,生活主要依靠丈夫,在家庭孩子和丈夫的包围中早已迷失自我,丧失了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而自己的父母对女儿所经历的生活也是赞同的。这样的环境下娜拉的出走无疑是给自己平添烦恼,出走后的回归对她而言也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娜拉在出走之前就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并极力想办法解决,努力克服困难学习自己出走之后可以依靠自己生活的一技之长。经历这些困难,娜拉都坚持下来,那么她的出走就变得完全有底气,有必要。

02

随着时代的推进,我们越来越走向一个通往精神化的年代,怎么说呢,从我们最近热门的软件就可以看得出来,人们越来越承认影像带来的心灵寄托,于是猫眼,格瓦拉出现了,我们越来越相信信息共享了,于是乐视,爱奇艺,甚至实物的共享ofo出现了,我们走向了手机传媒一族,更相信平台化了,于是雷军带着他的小米生态链上市了,而正因为有了这些的存在,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我在淘票票买了电影票,于是《出走的娜拉》呈现在眼前了……老实说,这类题材的电影并不多见,虽然略带青涩,却不得不说,呈现了很多的热门与引人深思的话题,比如三个女主之一的璐璐。

看了电影,也引发了我的深度深思与共鸣,90后,热爱放纵不羁,想活出自我,恐惧结婚之后给生命带来的所有牵绊与束缚,甚至就算是不得不走向结婚一族,身边的朋友依然会选择丁克,又或者离婚……那么为什么会导致恐婚这样的想法?

暂且听我讲几个故事。

1. 我一个闺蜜,姑且暂时叫做A,小A,高中上的重点,在那个岁数,早恋于父母而言,是要天诛地灭的,于是小A的初恋男友被理所当然的扼杀在了摇篮中,那个年代和花一样的年纪,她,是在恐怖中度过的;好不容易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可是身边长辈又说,上大学不要着急找男友,未来还不知道会不会在一个城市,于是乖巧如小A放弃了一切优质资源选择坚信长辈;大学毕业步入工作,合理的找了一个外企工作,家里很满意,于是开始催促小A结婚,可是外企又严格规定,不能发生办公室恋情,更何况,好的男同事早就在大学的时候被其他女孩子有眼光的定了下来,优质可选的资源真的太少太少,本以为毕业后的社会是广博的,却不想圈子确是越来越小,根本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他,最后相亲三个月领证,一年之后换来另一个证—离婚证。再见小A的时候,小A是憔悴的,但也是坚定的,她不再愿意活成别人眼中完美的样子,更愿意慢慢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强求不勉强拿得起放得下。

2. 另一个好久不见的朋友小B,高中的时候是个有名的富二代,生活优越,就算是不爱学习,依然可以上国外数一数二的大学,大学的时候太爱玩也被保护的太好,于是处了一个同样家境良好且爱玩儿的男孩子,就草草结婚了,但是毕竟太年幼,都没过了爱玩儿的年纪,新鲜感一过,一拍两散,最终两个人可以预料的走向了分手的道路。年纪轻轻就变成了离异女孩子,家里再也不愿意选择纵容,痛定思痛,把她从国外带回国,女孩也觉得不知所措,终于认识了一个大自己十岁的北京男人,筒子楼,二手车,想也没想又准备嫁给他,家里觉得自己孩子虽然娇气,但毕竟离过婚,也不愿意挑剔,毕竟男生也是北京本地人,于是自己降低了层面,就这样让女儿嫁给了他,而女方父母也不愿意再娇惯自己孩子,让小B跟着老公一起住进了50平米的筒子楼,撤走保姆,让她踏踏实实相夫教子,而时间一长,问题自然暴露了,男方当初跟小B在一起本来就是图她家的条件,于是娶到手后,各种撒懒,赌博,不务正事,辞掉工作,跟女方父母开口要钱,激动的时候,喝点儿小酒骂人也是常有的事。小B终于受不了,带着2岁的小孩再一次选择离婚,可是小B的父母这次再也没有站在她这里,而是截断了她的所有生活开销,她只好每天跟朋友借钱为生,朋友知道后都不胜唏嘘。

3. 小c,同是富家女,自小不愁吃饭,无论吃穿用度,家里都会满足她的一切要求,导致小c一直被保护的很好,活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工作后认识了同行业的一个非常帅气的男孩子,他疼她,呵护她,无论她带他出席多少场合,见多少朋友,他总是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小c的父母看着自己的女儿开心,更是给了他们最好的支持,房,车,只要他们想要无不满足,最终的结果是结婚后发现男方并不单纯,卷了一半财产牵起了前女友的手。

看了这么多故事,我们不由得扪心自问,到底问题出现在了我们自己身上,还是社会?转头来看璐璐的问题。

1. 从璐璐自身上来看,他从小父母离异,被父亲一手带大,原生态家庭对于下一代的影响是巨大的,通常来说,离异后如果没有孩子好的引导,孩子也会通常倾向于没有安全感并且不愿意相信婚姻,璐璐正是如此,明明有了一个很爱的未婚夫,却不敢走向婚姻的仪式,正是因为她心中的不安与不确定。

2. 从社会现象来说,当今社会的我们真的太快太轻浮了,喜欢享受,逃避,不愿承担责任的人们越来越多了,我们总是许诺彼此太轻易,到头来,什么都没想好,就在一个自认为浪漫的日子草草领了证的年轻人,其实并不占少数。所有从这方面来看,这不是璐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个共有的疑虑,过去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如今的节奏,环境变了,人也变了。

3. 当代年轻人总是在追求自我,却没有想好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剧中的璐璐喜欢唱歌,拒绝传统工作,看似好像是工作的要求过于苛刻,总是追求家庭的完整性,但实际上,所以反衬出来的问题都来自于她自己的不安定性,如果璐璐真的想好自己要如何运用自己的优势,使之成为职业,再用成熟的想法来说服父亲甚至于投资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我们放大的问题,总来自于我们的性格于不克服,问题可怕么,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要做的只是面对它,然后想着如何去转化,使之由败转胜也不是不可以的。

4. 不相信,不自信,于是变的不勇敢。我们总是不愿在再轻易相信一个人,因为受了伤,受过伤,所以知道很痛,又或者看到别人受伤,于是惧怕受伤,人心总不是一天两天能看出来的,总是需要时间的,而我们越来越等不起的就是这份时间,那么问题来了,看了璐璐的故事和上面的几个故事,你们对婚姻又是怎么看的呢?接下来,我想听听你们的故事……

03

随着近几年国内电影市场的扩容,新兴的影视传媒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然而持续有作品支撑的影视公司其实并不多。从2016年、2017年市场的逐步转折即可看出,影视作品向纵深层次发展,既要做到一贯的坚持,又要逐步创新才能跟上这个快速发展行业的节奏。

北京影青文化传媒正是受益于影视行业的扩容并且有作品持续生产的一家新兴影视公司。该公司近几年活跃于影视圈,其公司掌舵的两位80后新锐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格外亲和,尤其是兼任编剧的王鹏导演,一头奶奶灰白色头发,被问道是特地挑染的还是少年白发,他笑称是“拍电影给急的”。提及影青文化传媒新的一年的拍摄计划,两位导演更多的是希望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踏踏实实拍出更多精彩作品,拥有真正感动人心的力量。

近期,影青传媒将推出中国首部女性公路电影,也是两位青年导演张津龙x王鹏联合执导的院线处女作,该片从女性视角出发,讲述了三个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背景的都市女性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故事。在经历了内心的痛苦挣扎和情感纠结之后,三个女人各自踏上旅程,并在旅途中相逢、相识、相知、相惜。她们一边“行走”一边重新认识自己、证明自己,对婚姻与家庭、理想与人生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与逆境进行着不屈的抗争,以无畏的气势面对困难,勇敢追求着自己的信仰和真实的自我,努力争取精神的独立和灵魂的自由。

正值第八届北京电影节期待,电影《出走的娜拉》于近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了首场展映活动。作为国内首部女性公路电影,兼任导演、编剧制片的两位八零后与观众映后交流时被问到的最多的是如何以男性的视角来制作一部女性题材的影片?而两位创作者认为女性要改编自己的生活,能量从何而来?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与《出走的娜拉》两位主创作了一次访谈。

青年导演张津龙谈到自己进入影视圈的渊源,非常具有戏剧性:16岁北漂的他因为性格热情,在一次导演选角时误把此“小张”当作是关系户小张,请他扮演了自己作品中的一个角色。事后正牌“小张”回到岗位想要争回角色,而彼时的还是新人的张津龙已受到导演的高度认可,非此“小张”不可。虽是一名客串小配角,台词戏份不多,但张津龙将台词背得滚瓜烂熟,深得导演赞赏。也在此次以后,张津龙给导演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就这样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毫不知情的“小张”踏进了演艺圈。之后,他开始大量观影、热爱上影视行业,希望参与到电影的制作当中,立志成为影视创作者。

直到2008年,张津龙导演在大量看片之余,意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开始攻读新闻学专业,随后其作品在“九分钟电影大赛”中颇受肯定。至此,北漂多年的张津龙导演在传媒圈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好导演,必须是好编剧”

与张津龙导演的偶然加入影视圈不同,他的搭档王鹏导演从小以拍摄电影为志向:1997年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大规模上映,从此让中国观众感受到了“美国电影大片”的震撼,这部电影对中学时期的王鹏影响颇深,彼时《泰坦尼克号》中真挚的人物情感以及视觉特效都深深地触动了他,这也是他立志成为一个电影人的起点。随后在求学过程中,王鹏也努力将自己的志愿向兴趣爱好方面靠拢,大学就读于影视编导专业。先后从制片助理到导演助理,再到统筹助理、执行助理,最终历练为一名编剧。

王鹏虽然已经有院线的导演的作品了,但一直强调自己目前只是一名编剧。在王鹏看来,好的导演,首先要是一名好编剧,而在中国电影特殊的大环境之下,好的导演,调度能力都极强,更是一名好的制片人。

“不只演员要有信念感,导演编剧更应该有”

记者:前阵子章子怡在《演员的诞生》中抛出这样一句话:“一点信念感都没有。”那么作为观众以及影视行业的其他岗位工作者,应该如何理解这个“信念感”呢?

张津龙:不管是演员还是编剧、导演、制片人,哪怕是灯光师、化妆师,都应该有一个对职业起码的庄严感。演员,做好演员应该做的。导演,做好导演应该做的。当然,想要真正做好任何一个职业,其实都挺不容易,都不简单,真正做的佼佼者少之又少。做为演员来说,我觉得章子怡所说的“信念感”是指真正的投入到一个角色当中,将自己全身心的置身于戏剧的世界中,去真正理解这个角色,然后用自己的表演方式将这个角色表达出来。而作为导演而言呢?首先,导演要真正理解自己作品中的所有角色,然后内心有一个预期,演员怎么样的表现是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甚至是超出了自己预期的,最后呈现到影像之中。导演比演员更复杂在于,要调度全体人员,还要理解每一个角色,并将故事的内核呈现到观众面前。

记者:对于即将上映的作品《出走的拉娜》,当初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什么?

王鹏:更希望帮助中国女性一同成长吧,其实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挺压抑的,负担和压力都非常重,希望看过这部电影的所有女性朋友都能通过影片找寻自我,那么我们电影就有了意义。

记者:两位男性导演与编剧创作《出走的娜拉》的初衷是怎样的?

王鹏:在创作之初,想法比较单纯,而在拍摄的过程中,反而有更多的感悟。如今的都市女性,不管是哪个年龄段,其实都有自身的问题与困境。《出走的娜拉》里所讲述的三个年纪的女性,其实三个女性又有点像同一个人的三个不同的阶段。在当下社会中,其实并没有解放女性,至多只能是女性从囚禁得到了释放,这与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还有距离。《出走的娜拉》想要给出的正是妇女的选择权与自主权,并不是呼吁群体的出走,而是希望她们不要隐忍,有更多唤醒自我意识的权力。

意大利电影大师费德里克·费里尼的电影多年来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谈起费里尼的电影作品,首当其冲的就是女人和梦境。费里尼有句名言:“每个女人,都是一个未知的星球。”而在张津龙与王鹏联合导演的电影《出走的娜拉》中,更能感受到影片主人翁的“出走”并不是逃离一个物理的空间,更不是逃离目前的一个社会交集圈子,更是在择业、婚姻中的自主选择,女人应该做自己的主,自由是自己给自己的,人的自由真的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创造的。别人给的,都是施舍,自己创造的,才真正属于自己。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出走的娜拉观后感影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680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