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关于书香征文之《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

时间:2019-05-15 09:18:28 网站:公文素材库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书香征文之《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下面大家参考!

篇一

有一段时光,沉淀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有一座城,我来过,便再也不曾远离。呼兰河,那是我一生的希望与憧憬。有一本书,偶然走进我的生活,却回味悠久。为纪念世界读书日,教育引导女干部职工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女性,单位组织“书香致远”读书观影活动。偶然一瞥看见《呼兰河传》这本书,决定借阅品读这本书。

学生时代便听闻过萧红的名字,但对她的作品读之甚少,借此机会重新拿起萧红的书,读完感慨颇丰。全书的笔触为作者童年的回忆,描绘了20世纪 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她的所见所闻。 作者以入木三分的笔触刻画了当时人的愚昧灵魂,控诉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封建思想、封建习俗对人们的戕害,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

萧红是个心思寂寞的人,可是从她身上我又看到一股极不平凡的魅力。就像她写的《呼兰河传》,有人说它像小说,又有人说它像自传,萧红的文章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令人不明其中的所以然。创作这部作品时,作者当时一个人身在沦陷的香港,心中苦闷而寂寞,这种心情,通过文字渗透进了我们心中。

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描写童年时爱玩的花园: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我特别喜欢这一段,童话般的意境,诗意的语言,又简单活泼,写得多么好!

如果童年的花园和爷爷带给了她许多的快乐,那么和她差不多年龄的小团圆媳妇那一章节,让人看得透不过气来!让人悲哀!12岁,一个天真烂漫的年龄,本该在父母面前撒娇,却千里迢迢到这里当童养媳。因为活泼,不像媳妇,所以受到婆婆的打,叫她变得更懂事更听话,这打持续一个冬天,不管白天黑夜,“一天打八顿,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我也用烧红过的烙铁烙她的脚心……”她婆婆这样说,打她是为了让她懂规矩!后来女孩子给他们折磨得快发疯了,他们就听跳大神的话请人给她洗热水澡,滚水,昏过去用冷水浇醒再洗,洗了三回,就这样活活把人折磨死了!愚昧,可悲!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我不知道,作者笔下后园的小倭瓜是不是还在年复一年地开着小黄花,但我却知道,岁月可以流逝,人会变老,而有些记忆却永远都不会走远。于是我开始向往,向往着去那片黑土地上走一走,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时空的流转,也许,在现在与未来的道路上,我们永远都知道,风景向远方。感恩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同样的年龄可以不用经历那样悲惨的遭遇,空气中不再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愚昧无知,我们可以学习马列,学习毛邓,懂得了付出就会有收获,懂得知识改变命运,我们也将在这条康庄大道上继续前行。

篇二

萧红(1911-1942),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一生坎坷,英年早逝,《呼兰河传》是其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以朴实的笔触叙述了其家乡呼兰河这座小城的风土人情,语言大胆、生动,人情世故描写犀利讽刺,四季景物栩栩如生,读来感觉亲切,趣味横生。脾气古怪的二伯,几十年如一日的寡妇,守职的大黄狗,质朴与世俗相伴而生,看似寻常,甚至令人不解,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因循守旧、知足常乐,享受生活的心态。尽管有些思想陈旧的人让人觉得世俗、势力和可悲,但是并无勾心斗角,细细想来也都是人之常情。人们愚昧的谈话中透漏的嘲讽的语调、世俗的腔调,描述的虽是一座小城的景象,却细腻而透彻地揭示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是大千世界的缩影。

春夏秋冬的景象在作者眼里都是生动的、迷人的、令人向往和热爱的。作者对寒冬的描写是深刻的,那刀子一样的严寒,使大地冻得裂了几丈量长的口子,狗被冻得夜夜嗷嗷叫。夏天潮湿多雨、家中院里蒿草疯长,屋顶上竟长出蘑菇。春天院子里鸟语花香、蜂飞蝶舞、瓜果随手拈来。夜幕降临之后猪入栏,狗进窝,鸡鸭入圈,万籁俱静,只剩星空仍在照耀。

平凡的物质生活,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来支撑,哪怕这所谓的精神生活是对鬼神的迷信。跳大神、放河灯、唱秧歌、野台子戏、庙会等等样样不能少。尽管都有迷信的意味,却支撑着呼兰河这座小城里人们的精神天地。请神无非是让神看到自己的不幸,然而神送走了,就能一切安乐吗?他们内心也知道,并不能,因此送走神之后总是更凄凉,更慌张,寡妇落泪,鳏夫彷徨。送神回山的鼓声仿佛故意提醒着不幸的人们,他们曾经的迷茫和生死离别。唱大戏,其实是家人团聚的一个由头,借着看戏,远方出嫁的女儿跋山涉水,与父母姊妹兄弟团聚一次,互赠礼品,聊表相思之苦。

祖孙关系总能勾起无数人儿时的记忆。作者笔下,慈祥的祖父和严厉的祖母是作者深入骨髓的记忆。跟祖父相处的日子总是充满阳光的,健康的,万物都是自由的,舒展的,想怎样就怎样。祖父爱孙女,也是因为孙女的天真烂漫,丢了黄瓜追蝴蝶,追不上蝴蝶抓蚂蚱,玩累了又去跟祖父胡闹。在作者儿时的心目中,祖父、后园和自己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可见作者心中,祖父是像天一样的存在,对自己是百分之白的宠爱和宽容,是自然的,不加粉饰的。祖父的作风和祖母是全然相反的,祖母爱干净。因为孙女天性顽劣,喜欢捅窗户纸,祖母故意用针放在窗户外面扎了孙女的手指头,尽管治了作者这个毛病,但却激起作者对祖母的厌恶。祖父则不一样,他甘心忍受祖母的抱怨和唠叨,作者跟祖父在一起像撒欢的狗儿,在后园开心的奔跑,完全展现了她的自由天性。或许就是祖父的宠爱让作者长大之后不惧艰险,勇敢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幸福。放眼当今教育,妈妈若能同爸爸一样宽容,不拘小节,自然能培养一个人向往自然的自由心性。

然而作者笔下女人的地位仍然很低,世俗的舆论给她们戴上三从四德的枷锁,她们要勤俭持家,孝敬婆婆,顺从丈夫,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并且习以为常,对外尽说夫家的好,无任何怨言,其实只是逆来顺受惯了。在第四章里每一节的开头作者总是强调她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院子里确实很荒凉,长满蒿草,东一堆旧砖头,西一堆沙泥土,永远地放在那里,时间一年一年地过,除非偶然用到,不然永远无人问津,院里常传出的歌声,反而越发显得凄凉。作者的深意其实是形容这院子里的女人,作者认为在这荒凉的几十年如一日的院子里,小城女人的生活一样的荒凉、单调而凄惨,她们一生为婆家和丈夫耗尽青春,只为别人的眼光活着,从不曾真正为自己活一回。其次她们的眼界是狭窄的,内心是荒凉的,仿佛除了相夫教子,伺候丈夫、孩子和婆婆,不知道还能干什么其他的事情,这正如作者所写,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却不在乎。

篇三

萧红,本名张迺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中学时代的萧红,就经历了包办婚姻的痛苦,被父亲作为礼品一样和一个军阀的纨绔儿子订婚。之后她逃婚到了哈尔滨,却又遇人不淑。在哈尔滨身无分文,生活困顿。她以笔名向杂志社投稿,并且求助。萧军获悉之后,给予救助。1934年萧红和萧军离开了东北,去了青岛,之后有来到上海。1942年1月22日,饱经颠沛流离之苦的萧红病逝香港,这时她只有31岁。

丁玲在《风雨中忆萧红》中说,世界上什么是最可怕的呢,决不是艰难险阻,决不是洪水猛兽,也决不是荒凉寂寞。而难于忍耐的却是阴沉和絮聒;人的伟大也不是能乘风而起,青云直上,也不只是能抵抗横逆之来,而是能在阴霾的气压下,打开局面,指示光明。萧红自己也曾经说:“你知道吗?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这两段话,可以看成是对萧红一生际遇和命运的诠释。她的才华横溢,她对命运的抗争,她的思考,和她的情感,也都倾注在作品中。

她最有名的作品是《生死场》,因为经历了离家出走、流浪、分娩的痛苦和失去亲子的伤痛。这使年青的她一开始,就站在了纯文学的高度,在表现惨烈的阶级压迫的同时,单刀真入地切入了生殖和死亡的主题。但是,她的作品又是有温度的,这种温度表现在《呼兰河传》中。在写比较沉郁痛苦的主题时,她的描写又有女性的特色,而且特别注意景色的衬托作用,正如鲁迅所说的:“叙事与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女性作家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例如在《呼兰河传》中,她写道:“严冬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这里用了大量的辅音,尤其是浊辅音,甚至不惜把“地”字重复用了三次;这营造并奠定了沉郁、单调、忧闷而宏阔的情调。读着这样的句子,我们仿佛能听见大地开裂的声音。呼兰河是萧红的故乡,在她的笔端,把壮美与优美的统一,连火烧云都刻画的那么清新壮丽: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这种比喻和拟人化的写法,使得火烧云也人格化了。

《呼兰河传》的语言,并不是小说的语言,像是散文诗一样,是浅白与深刻的协调统一。所谓“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例如在写呼兰河的风俗时,结构上追求简单、自然的形式,用浅白的语言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

在《呼兰河转》中也没有典型人物,没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没有完整的故事讲述,也没有运用西方现代派的艺术表现方法。在整个结构上就呈现出抒情化和绘画化的特色。这种不追逐叙述的故事性的写法,反而在淡化情节和诗的韵味中留下了许多空白,给予读者很多的想象和回味的空间。整个文章结构又像是花瓣,以河为花托,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为花瓣。不依靠情节,而是依靠意象或者空间来组织,像是一幅乡村的丹青白描。

呼兰河是一个让萧红爱恨交加的地方,这里有疼爱她的祖父,有她喜爱的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她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带一个大草帽,她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她就栽花;祖父拔草,她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她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但是,呼兰河又是一个封闭和蒙昧的地方,这里还会跳大神,还活活折磨死了健康的小团圆媳妇。团圆媳妇刚来胡家的时候只有十二岁,因为长得较高,怕别人说她谎报年龄,便说是十四岁,但尽管如此,人们还说她有意隐瞒。她“黑乎乎的、笑呵呵的”,人们便说她大大咧咧,一点没有媳妇的样子。不久她的婆婆时常整夜整夜地打她,说是可以让她更懂事听话;还认为她身上有病有鬼,于是用尽了各种迷信办法:请“云游真人”抽贴、请人来跳大神、甚至把她放在开水中煮……最终,小团圆媳妇被无辜地折磨死了。

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也是萧红对自己命运的思考。不仅是在旧式的家庭中,就连左翼文艺阵营内部,在进步的文化人中,男尊女卑的观念仍然顽固地统治着人们的头脑。萧红和萧军的爱情并没有久长,萧军的大男子主义和暴躁,经常会对萧红拳脚相加。萧红在上海的时候,和萧军就分开,独自到了日本,甚至没有能够见到她尊敬的鲁迅先生最后一面。之后,她又在和端木蕻良、骆宾基的关系中备受伤害。萧红一生都追求独立,却一次又一次地陷落在男权话语的圈套中。以至于临终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个女人。”

怎样来描述萧红呢?丁玲曾经写过萧红,是一个天真少世故,然后又比较固执的人。萧红和丁玲认识,是在一九三八年春初。那时山西还很冷,很久生活在军旅之中,习惯于粗犷的丁玲,骤睹着萧红的苍白的脸,紧紧闭着的嘴唇,敏捷的动作和神经质的笑声,使她觉得很特别。在丁玲眼里,萧红的说话是很自然而真率的。很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萧红,为什么会那样少于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纯洁和幻想,或者也就同时显得有些稚嫩和软弱的缘故吧。但她们都很亲切,彼此并不感觉到有什么孤僻的性格。她们尽情地在一块儿唱歌,每夜谈到很晚才睡觉。当然她们之中在思想上,在情感上,在性格上都不是没有差异,然而彼此都能理解,并不会因为不同意见或不同嗜好而争吵,而揶揄。

抗战爆发后,萧红并没有北上延安,而是南下。那时候丁玲很希望萧红能来延安,平静地住一时期之后而致全力于著作。延安虽不够作为一个写作的百年长计之处,然在抗战中,的确可以使一个人少顾虑于日常琐碎。并且延安有一种朝气,或者会使她能更健康些。但萧红却南去了。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后,萧红因病始由皇后医院迁出,不久后病逝。正如丁玲所说:“我是曾把眼睛扫遍了中国我所认识的或知道的女性朋友,而感到一种无言的寂寞,能够耐苦的,不依赖于别的力量,有才智、有气节而从事于写作的女友,是如此其寥寥呵!”在如今的天空下, 但愿女性不再受到压抑,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华、气节去从事自己想从事的时候,那么无数的萧红,就会复活!天空不再低沉,翅膀也不再沉重,女性就能飞翔的越高!

篇四

对萧红略有耳闻,一次闲逛书店,买了本《呼兰河传》,刚看完第一页,我就被她的才情灵气镇住了。只写“冷”,她写的冷是有力量,有趣味,有人性。文字朴实却传神入画,细细品味,越来越觉得精彩。

      萧红细腻地描写了旧时代的呼兰河。在她的文字中,我渐渐地走进了80多年前的东北,一个衰落普通的村庄。村子里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会……整个村落就像暴风雨前的天空一样,乌云蔽日,没有半点色彩。这里的村民,活着的目的仅仅因为活着,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让人觉得呼兰河的人们,缺少了些什么。

  在灰色背景的反衬下,小姑娘萧红是幸运的,她有一个彩色的童年,在这里只有:疼爱她的祖父,好奇烂漫的“我”和五光十色的后院。在后院里,萧红与祖父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劳动……“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吧。那里没有痛苦,没有麻木,有爱有惊喜还有美丽的世界。可那只是沙漠里的一片绿洲,能存在多久呢?

  当读到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不幸被折磨致死,我就联想到了萧红的命运。小团圆媳妇她没能变得“更听话、更懂事”就去世了,而这一切的一切,难道只是因为她婆婆的残忍、愚昧和无知吗?我隐隐觉得,这也是呼兰河人们生活态度造成的,他们害怕改变,害怕有活力的任何东西。他们认为一个媳妇就得唯唯诺诺,任劳任怨;天真活泼,风风火火是不正常的,就得“调教”。而萧红自己的一生何尝不是另一个小团圆媳妇,她的灵气和才华除了得到她祖父的庇护和赏识,在旧社会是难以接受的,连她的父亲都生怕她走“歪路”,不让她读书,早早把她许个大户人家。可对于一个有灵力的孩子,她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生活:街道上的大泥坑,日复一日地给人麻烦,却没人说用土把泥坑填平;那个扎花店的工人年复一年给祭祀的纸人穿上亮丽的衣裳,怎么就不会想到打理一下自己,难道不可以跟手中的纸人一样整洁亮丽吗?那里的人们,已经觉着,生不如死,却无力改变,死后,就可以有漂亮的房子、花园、大马、仆人、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盛开的鲜花,……与其被一成不变的死生活窒息,不如抗争。那一抹红终于钻出泥土,萧红离开了家乡。她的才华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鲁迅茅盾都十分赏识她,她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封建地主的家庭,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萧红的一生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顽强地抗争、怒放。在那个乍暖还寒、狂风暴雨的时代,早开的那抹红终究凋零了,可谁能忘记点亮漫漫荒原的惊艳呢?

     其实,萧红文学的成长离不开左翼文人的帮助和鼓励,但《呼兰河传》乃至她后期的全部创作偏离了左翼文学的政治化的轨道,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个人性、自我化之路。这就像一个好学生偏离了老师们的指定路线,在左翼阵营中招致批评和非议。茅盾所说,《呼兰河传》与她在“情调”、“思想”上的缺失相对应的,是她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功。这不仅仅是文学的成功,这是草根人民的真实历史,它比任何虚构的故事都打动人心,引人深思!

《呼兰河传》留给萧红的,正是萧红想要告诉我们的吧,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永远不要忘记她们曾经面对过的旧生活是怎样的,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篇五

没有张爱玲缠绵悱恻的清冷,没有冰心古道热肠的光明,没有丁玲辛辣鞭挞的畅快,萧红给我们的,只是投射到远方的一抹寂寞的目光。

灰色的记忆,孤独的院落,残破的童年,像放映机般悄无声息地领着我们进入20世纪初的呼兰河。无知笼罩着的小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萧条的四季也像时钟周而复始地艰难爬行,熬不过人们闷沉沉的呼吸。“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脱下单衣地过着。”“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吞;走不动了,就瘫着。”“病,人吃五粮,谁不生病呢?”“死了,哭一场,埋了之后,活着的依旧过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偶尔有些所谓的新鲜事,惊呆了年少无知的他的眼。未谙世事的小团圆媳妇,活泼可爱的一个小姑娘,一不小心嫁错了老胡家,刚来时,她做事利落、手脚勤快。可她却成为了供婆婆打骂和消遣的工具,一步一步逼迫着走向死亡。仅仅是因为邻居的闲言碎语“太大方了”、长得太高、坐得笔直、走得风快,婆婆就铁石心肠,拧小团圆媳妇大腿、用烧红的烙铁烙脚心、甚至把它吊在梁上,用皮鞭子狠狠地抽,打得昏死过去。婆婆竟天经地义:“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很一点儿,她是不能够中用的。”可怜萧红就这样眼睁睁、眼睁睁地看着她黄瘦下去、骨瘦如柴。这样就完了?不!老胡家迷信“跳大神”,请大神来治,大神打着鼓,小团圆媳妇被命令着、被蹂躏着、被抢夺着,当众撕光衣服,就这样,她被强硬地抬进了盛着滚烫的开水的大缸里,几个人搅着滚烫的热水往头上浇,小团圆媳妇登时就倒在缸底。就这样连续折腾了三次,醒一次——烫一次——昏一次。半夜,小团圆媳妇就这样命丧黄泉。老胡家一家人难受,一个个尽哭,哭的是花在小团圆媳妇身上的倾家荡产的五千多吊钱。“活该这些钱!守财奴,活该!”

《呼兰河传》字里行间充斥的是萧红的悲怆、孤寂。旧中国的年代,黑暗与愚昧无处不在,当萧红再次铺卷开记忆,将手中的笔化作一幅幅孤寂的风水画时,她定会想到自己唯独一个伙伴也没有、没有,不觉眼泪“啪”地在稿纸上溅出一朵幽冷的小花。“未来的远景已摆在我面前,我将孤寂、忧郁以终生!”她对白朗这样说。是啊,一个孱弱女子怎能扛负起旧中国种种灰色的画面、生锈的思想和寂寥的小城?无意识反抗中国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生活而思索的小团圆媳妇死了,有意识反抗中国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生活而思索的萧红含泪微笑,拿起笔锋,哭诉往事。在20世纪初的中国上,还有多少像团圆媳妇这样的少女在忍受并非常常人的酷打,在煎熬着任人宰割的苦日子?

萧红一直平淡地说:“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以至于像跳大神、放河灯等破破烂烂的世事承载了多少腐朽的人物:在“黑夜”中担心地活着而又自尊心极强的有二伯、尖刻无聊心眼小的老厨子、勤恳忠厚爱妻小的冯歪嘴子,唯一值得我们微笑地直视的,只能是祖父。祖父的菜园是作者幼时的天堂,她和祖父在一起的时光毫不留情地赶走了心中的怅惘与寂寞,在心中播种下快乐的种子。菜地里一深一浅的脚印,垄子上一片青绿的狗尾草,萧红幼时诵读的古诗,无不都像陈年老酒酝酿着、发酵着。    

合上书,想想我们,从出生就被安置在温暖的被窝里,直到现在,我们还享受在父母的蜜罐温床,有漂亮衣服可穿,有美味的饭菜可用,交朋友还有父母的几句叮咛,不会看到小团圆媳妇那样的悲剧,没有像有二伯那样的人带你逛街分文不花。可是,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像被困在“围城”里,“里面的人想出来”,衣服不合心意扔一边不穿,饭菜不合胃口下馆子,父母的几句嘱咐立即回嘴狡辩,几天离不开一张一百元……我们不正像笼中的鹦鹉吗?非要飞出金笼叱咤风云,却孰不知外面的世界会凌乱你的彩翼、空乏你的肠胃。

茅盾说:“《呼兰河传》给我们看到的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也是刻板单调的。”萧红不幸的一生,给我们每个读者身上烙了重重的一笔。她那一抹寂寞的目光依旧透射,我愿化为其中的一束光,去踏上那一片黑土地,看看在寂寞中长大的她。

篇六

在一个书友会朋友的公众号里看到他关于这本书的评论,萧红的《呼兰河传》,一直知道萧红,但一直也没有读过她的文字,看这位书友的评论写得有些揪心,于是那天顺手在淘宝买下了《呼兰河传》与《生死场》两本。只可惜到最后还是看的手机上的电子书,不过也算是看完了。书是中午睡前看完的,说不出清晰的感受,只是各种情绪夹杂着,好比萧红自己所描述的那样,“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是啊,笔下的一切,都是客客观观的发生着的一切,而不是为了达到所谓的某种效果而任意杜撰出来。

因为好几本书同步翻阅,所以这本才21万字的书我看了好几个星期,而这几个星期也让我跟随着书本经历着不同的世界。

一是美好的世界。

书的前面几章描述的是萧红与家人之间的故事,而她与祖父之间发生的那些故事时不时的让我发自内心感受到开心,其中一个细节,是祖父在田园里劳作,调皮的小萧红把盛开的玫瑰花插在祖父的帽子上,不知情的祖父还想当然的以为“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继而带着满脑袋的玫瑰花回到房内,让房内的祖母、父亲母亲大笑不已。为这样的老少无猜感到无比的羡慕,我想,是这样的一个祖父,丰富了萧红短暂的一生,也让这个日后流离颠沛的异乡人一直保持着最为温暖的回忆。若我没猜错,萧红在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应该是想着想着就笑了,然后笑着笑着就哭了。

还有就是惊叹于作者文笔的细腻,对大自然甚为细微的观察,“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儿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每当看到类似的文字,我都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是需要怎样细心的观察才能写出如此细腻的文字,突然的想起《安娜 卡列宁娜》中关于列文去打猎时那个早晨对于猎狗、太阳以及沼泽地里一切景物的细致描写,让读者仿佛就是站在列文边上的伙伴,跟着列文一同感受打猎过程中的慌乱、紧张、喜悦的情绪。每次看到类似文字的时候,我都会想,每一个伟大的作家或许都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同时亲身经历并用心的去观察这个世界,才能写出这些深入人心的文字。

二是荒诞的世界。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只是因为身体坐得笔直,走路和风一样快,没有所谓“媳妇的样子”,这个仅有12岁的黑乎乎的、笑呵呵的、长得又高大又结实的团圆媳妇就遭到婆婆的毒打,手段是残忍的,烙铁烫脚心,吊起来挥鞭子,看着文字就觉得让人胆颤心惊,想想都疼。然而,人家婆婆打得心安理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给她一个下马威,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哪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我也是不愿意狠打她的,打得连喊带叫的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按照婆婆的意思,人家打也是无奈之举,只是想给个下马威,调教出“媳妇的样子”。为赚钱,婆婆秋天出城去豆田里捡黄豆粒卖钱,为了二升豆子就得在田里爬上半月二十天的,有次在土上扒豆子的时候,被一棵豆秧刺了手指尖,肿得跟茄子大的时候还舍不得买药,甚至把劝告的儿子脑袋打出鸡蛋大的包,知道肿的跟冬瓜那么大才半推半就的涂了儿子买来的红花,可为了团圆媳妇的“病”断断续续花了好几千吊钱。她的打是发自内心的,她的救也是发自内心的,只是只是,她真的愚昧至极。里面还特别讲到一个跳大神的故事,不知道哪来的旁门左道,竟然想出把水烧热再让团圆媳妇与鸡一起当众洗澡“驱邪”,众人把反抗的团圆媳妇强行按到滚熟的热水里,还从缸里搅起热水往她头上浇,人哪扛得住这样的折腾,没一会儿她就倒在大缸里了。这时候,刚才还喊着要浇热水的人这时候又开始心疼,觉得不应该那样。可当大神觉得只折腾一次难以吸引人看的时候,又强调“洗澡必得连洗三次”,刚才还感觉心疼的人立马又觉得有热闹能看,个个大为振奋了。…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真想骂人….就这样,活泼爱笑的团圆媳妇就这么死了,就这么被活活的折磨死了。“腊八唢呐声里,才落下“团圆媳妇来了”的招呼声,就响起了“团圆媳妇去了”的送丧声。”在那个年代,一个媳妇不如家里的一头猪甚至一只鸡一只鸭,因为猪打了吓着了可能会少肉,鸡鸭打了下的蛋可能会变小,所以还不如打媳妇,媳妇打两下又不会跑,还能所谓的“立立威风”,这就是那个荒诞的世界里无知的人们。

三是平实的世界。

有二伯、老厨子、冯歪嘴子似乎是那个年代最为平常的人们,他们就像最低级的植物似的,只要极少的水分,土壤,阳光—甚至没有阳光,就能够生存了。在书中,萧红对有二伯的鞋、有二伯的着装,甚至对他脑袋上晒出的黑白分明的晒痕都有进行特别的描写,可能这是一个人在回忆久远之前的人物时所最先浮现也是印象最深的特征,就比如当我回忆起外婆时,最先想到的是那双苍老的手,还有那稀疏且花白的头发,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已经“老年痴呆”的她最会唠叨“你们来了就在家里吃,我下点面,放几个蛋,再放点金针(谐音)、香菇”,等讲完这些话,她又反应过来家里的灶台已经拆掉了,而后她又会有点难过的念叨“哎,你们过来连顿饭都没得吃…”这样的话不知道当年重复过多少遍,为此也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书中的冯歪嘴子在我的理解里,或许是那个平淡生活的缩影吧,勤勤恳恳的劳作,每天不知疲倦的在磨房里劳作着,也知足而感恩的生活,每次出门卖黏糕都会主动的分“我”一份。虽是小人物,也有自己的真性情,孩子新生没地方住,到“祖父”这借房子,但也有着男人的脸面,涨红着脸支支吾吾的说不出口,也迫于现实的无奈,必须得厚着脸皮说出来。而他的两个孩子,则是那个平淡生活延续的缩影…还有,大泥坑附近的人们、看野台子戏的人、漏粉的、养猪的、拉磨的、到胡家看"热闹"的那些人们。他们虽然有些无知与懦弱,但他们的本质是良善的,不欺诈、不虚伪,也不好吃懒做,极容易满足。

   呼兰河,那曾是个美好的世界,也是个荒诞的世界,更是个平实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人们嬉笑吵闹着,人们认真生活着,我想,或许这就是真实吧。

篇七

《呼兰河传》是一篇伟大的杰作!

萧红是个心思寂寞的人,但是从她身上我又看到一股极不平凡的魅力。就像她写的《呼兰河传》,有人说它像小说,又有人说它像自传,萧红的文章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令人不明其中的因此然。

《呼兰河传》不像《城南旧事》,虽然同样是写小城里的故事,可《城南旧事》给我的感觉像是一朵含苞怒放的花,紧紧的让人读得轻快自然;但《呼兰河传》不一样,它就像一盘颜料,什么赤橙黄绿青蓝紫全都混在一齐,令人琢磨不透,可又别有一番韵味!

《呼兰河传》是一片美文,文章中,极有艺术感的文字令人心动不已;《呼兰河传》也是一篇寂寞的小说!当时的萧红,一个人身在沦陷的香港,心中苦闷而寂寞,这种情绪,透过文字渗透进了我们心中。

在第二章《小城三月》中,我在不知不觉中,又看到了另一个萧红。小城的三月风景如画。瞧,三月的原野绿了,像地衣那样绿,透在那里、那里,好一个那里、那里,连一片草地都能写得如此唯美、动人!

再看看第三章《生死场》,哎,如此悲伤、凄凉,令人心痛。

《呼兰河传》是立体的、有寂寞、有完美、有悲伤、有期望。今年秋天,我读了一篇故事,这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语做点缀;没有优美的句子做装饰;有点只是灰白的画面,但是从灰白的画面中,我分明听到了了一曲凄凉的笛声,能让我听到这笛声的恐怕只有这《呼兰河传》了!

篇八

萧红只活了31岁,在她短暂的生命年岁里,大部分日子应该都是不如意的:离家出走,贫穷,饥饿,寒冷,战争,感情,病痛。所以无论我们是看关于萧红的传记电影还是她自己的文字叙事,都笼上了一层悲剧色彩。怎么能不是悲剧呢?31岁正值风华正茂时撒手人寰,孤单一人病死在战乱时香港一间零时病床上。我们可怜萧红,唏嘘她的命运;我们惋惜萧红,珍视她的才华。就是这样一个奇女子,在病重弥留之际写下了这本《呼兰河传》。

命运多舛的萧红在生命最后时刻写下的这本书,记录的却是自己8岁前和爷爷在一起最快乐的时光:爷爷的花园,丰收的玉米,热闹的集市。逛庙会,看野台子戏,放河灯,跳大神。谁家娶了媳妇,谁家的猪掉进泥坑溺死了又怎样被人捞起来杀了吃掉。每一件事都记录的 如此详细,读着萧红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你也会忍俊不禁,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幸福的小女孩,以后会健康的长大并过上快乐的日子。然而这种假像只停留在这本书里,停留在萧红8岁以前。

现在流行的一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我知道把这话用在萧红身上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极不负责任的。但是她倔强的性格,进步女性的独立思想,追逐爱情的不顾一切,真的和自己的命运没有一点关系吗?当然,萧红一直活的很认真,比绝大多数人 都活的要勇敢,但如此洒脱的同时真能确定没有一点任性在里面吗?

我不知道萧红在最后的日子里会怎样回忆过往,我想应该还是不悔的。我也但愿萧红在写《呼兰河传》时是快乐的,就像这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样,里面的文字是带着笑的。

萧红只活了31岁,在她短暂的生命年岁里,大部分日子应该都是不如意的:离家出走,贫穷,饥饿,寒冷,战争,感情,病痛。所以无论我们是看关于萧红的传记电影还是她自己的文字叙事,都笼上了一层悲剧色彩。怎么能不是悲剧呢?31岁正值风华正茂时撒手人寰,孤单一人病死在战乱时香港一间零时病床上。我们可怜萧红,唏嘘她的命运;我们惋惜萧红,珍视她的才华。就是这样一个奇女子,在病重弥留之际写下了这本《呼兰河传》。

命运多舛的萧红在生命最后时刻写下的这本书,记录的却是自己8岁前和爷爷在一起最快乐的时光:爷爷的花园,丰收的玉米,热闹的集市。逛庙会,看野台子戏,放河灯,跳大神。谁家娶了媳妇,谁家的猪掉进泥坑溺死了又怎样被人捞起来杀了吃掉。每一件事都记录的 如此详细,读着萧红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你也会忍俊不禁,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幸福的小女孩,以后会健康的长大并过上快乐的日子。然而这种假像只停留在这本书里,停留在萧红8岁以前。

现在流行的一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我知道把这话用在萧红身上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极不负责任的。但是她倔强的性格,进步女性的独立思想,追逐爱情的不顾一切,真的和自己的命运没有一点关系吗?当然,萧红一直活的很认真,比绝大多数人 都活的要勇敢,但如此洒脱的同时真能确定没有一点任性在里面吗?

我不知道萧红在最后的日子里会怎样回忆过往,我想应该还是不悔的。我也但愿萧红在写《呼兰河传》时是快乐的,就像这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样,里面的文字是带着笑的。

篇九

假期里,我读了不少书,其中《呼兰河传》我非常喜欢。

《呼兰河传》是写“我”的家乡呼兰城的自然风光和当地人民的民俗风情,“我”的幼年生活及左右邻居——小团圆媳妇之死,被人欺凌的二伯,不幸的冯歪嘴子。

要说这呼兰城的民俗都是为鬼而做的: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些都是迷信、愚昧。

跳大神就是为了把人身上的鬼、狐狸精赶跑,给人“治病”。但是也不知道有没有给人“治”好。而且不能让“大神”生气,一生气病人就治不好了,而且还会死,死后的魂魄还不会散去,就在房子里游荡。这时,病人的家属就要赶紧送礼:杀一只公鸡、拿一块红布送给“大神”。“大神”才不生气。那么,这些礼品“大神”怎么处理的呢?就是:鸡拿回去吃了,红布拿回去染成蓝色做裤子穿了。

放河灯是在鬼节往河里放灯,让不能投生的野鬼托着灯去投生,据说去投生的路十分黑,只有托着灯才能去投生。

野台子戏是人们求雨秋天来还愿,施雨的龙王还愿。求雨的时候还要光着脚在滚烫的大地上走,这是因为龙王看他们光着脚在那么烫的地上走,就会下一场雨不让大地那么烫。到了秋天,人们就会在当初求雨的地方唱戏还愿。

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也是为了神鬼,而不是为了人。

每当大会开完了之后,人就都散了。这时门前就有了一些小贩,有人带着小孩子来,小孩见有卖不倒翁的就不走了,非要买一个不可。不倒翁有头上带毛的,也有头上不带毛的。带毛的比不带毛的贵,大人舍不得买贵的,说回去剪狗毛贴上,但孩子已经选了一个带毛的抱在怀里不撒手,大人不愿意坏了孩子的面,就买了一个带毛的。孩子抱着欢喜了一路,回家一看,那簇毛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飞了,孩子大哭,虽然母亲已经剪了狗毛贴上去,但孩子还觉得不是以前的,因此难过了一下午。还有一些妇女,趁人们都走了,给子孙娘娘后面钉一个扣子给她的脚上绑一条带子,耳朵上挂个耳环,给她戴副眼镜,把她旁边的泥娃娃偷着抱走一个。据说这样就可以生一个儿子。门前还有卖带子的,她们也争着去买,好像这样就可以把儿子带过来了似的。

    在第五章是写胡家养的童养媳——团圆媳妇,一个十二岁、健康活泼的小姑娘,因为她太过大方不而不合传统,胡家要给她一个下马威。被婆婆用手打;吊起来用鞭子抽;用烙铁烙她的脚心;用手拧大腿。结果她被折磨出了病,胡家听了大神的意见,“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烫一次昏一次”,而“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大神的行为如此残忍,却无人制止,他们这种践踏生命、蔑视生命的行为,是几千年传下来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愚昧、无知、麻木贯穿了他们的一生。

有二伯的生活是消极的,逆来顺受,他性情古怪,沉默寡言,喜欢和动物说话,和人在一起的时候却没有话说,即使有了,也是一些古怪的话,让人听了莫名奇妙。这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个有身份的下等人,不肖与和其他下等人一样生活,在别人眼里他确实是个下等人。

冯歪嘴子和邻家王大姐偷偷成了家,生了小孩,后来王大姐在困境中死去,冯歪嘴子带着儿子努力坚强地活着。

《呼兰河传》以一个孩童的视角,写出了穷人穷人凄凉麻木了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当时初会现实的否定。由此看来,我们生活在这个年代,是幸运的,幸福的。我们这里男女平等,思想开放,我们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无忧无虑,自由玩耍!

篇十

前段时间,朋友见我捧着一本书看得入迷,便问我书名。我告诉他是《呼兰河传》。从他听后的反应来看,对于这本书,他还有些陌生。我连忙补充道:“萧红的代表作啊。”            “是不是就是电影《黄金时代》的主角萧红,我还看了。”  

       听完朋友的回答,我才意识到,原来我眼中最具灵性的女作家萧红,在他心中早已遗忘得太多了,对她的印象也竟然不是来自于她的作品,而是许鞍华为她拍摄的自传式电影《黄金时代》。当然,这也可能是兴趣方向的不同,就像我一听《黄金时代》,下意识想起的是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这样想来,朋友不熟悉萧红也可以理解了。

       不过,我们可是从小时候就认识萧红了啊。还记得以前被要求背诵的课文《火烧云》,就是从她的《呼兰河传》里截取出来的。明亮的课堂上,我们都曾带着孩子特有的天真,跟着萧红的文字一起做梦,想象着天上的云着了火,一会儿变成了石狮,一会儿又变成了小狗。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各种可爱的颜色也都包裹在幻变的火烧云里。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一种美景叫“火烧云”,也是第一次知道了作家萧红。那时候的我,每当夕阳西下,晚霞飘满天边,总想象着那片艳丽的霞光能点燃整个天空,然后蹦出来一只只欢脱的小狗,一头头威武的石狮子。可惜直到现在我也未曾见过萧红所描述的那美丽的火烧云。不过,我还是把这份带着些孩子气的想象保留到了现在。

       能够有机会完整的阅读《呼兰河传》,再遇“火烧云”,我一如当年初见时的欣喜。不过这一次,我还遇到了春夏秋冬的呼兰河畔,发现原来在那美丽的火烧云背后,还饱含着萧红的悲悯。

        一本《呼兰河传》,就像是萧红为我们奏起的一首悠长寂寥的乡歌,她用冷漠而温情的笔触还原了一座真实的呼兰河城。在这里,人是无聊的,守着日子活在泥土里,园子是开着花的,却又是荒凉的。她的文字,没有逻辑,没有技巧,只有一个透明的窗口,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向我们讲诉着呼兰河的故事。我才发现,在祖父美丽的后花园外,这呼兰河城更多的不是火烧云的明媚,而是充满了荒凉萧索的暗淡,它有团圆媳妇的悲惨,冯歪嘴子的坚韧,有二伯的市侩,还有城外那可怕的大坑,和那些外热内冷的围观百姓,以及那淡漠悲哀的生死观……这些百姓,大多是社会底层。养猪的,拉磨的,漏粉的,赶车的。他们唱秦腔,拉胡琴,打梆子,摘蘑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愈发倾斜、破败的草房之外,别无二致。

 原文:

“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阴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危险,我却以为得意。不得意又怎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在书里,萧红总说:“我的故乡是荒凉的。”我想,这份荒凉就是来自于呼兰城里人们愚昧无知又逆来顺受的生活模样。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牢笼。就像现在,也许我们已经逃离了封建迷信的荼毒,不再有团圆媳妇的悲剧,也许社会里的冯歪嘴子,得到的不再是嘲讽而是更多的关怀,又可能有二伯的市侩、虚伪已经慢慢被摈弃,可那座荒凉的呼兰城却从未消失,时而我们依然会在不经意间踏足,在那里生活着,活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岁月在你的身上留下越来越多的印记,别无二致。我们把自己囚禁在自己的“呼兰城”里,不知道光阴在哪里,击不退世界的寒凉,只剩下悲哀。

        还好,萧红除了给我们揭露了一座荒凉的呼兰城,至少也给我们留下了童话般的火烧云。沿着呼兰河畔走了一圈后,再遇火烧云,我依然对它充满想象,依然对它心驰神往。只是这一次,我明白,那绚丽的火烧云只是生活里最美好的点缀,它不是生活的常态,我更应该想的是怎样去抵抗生活里难免会踏足的呼兰城。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书香征文之《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767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