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更多:读《梁家河》心得体会范文
梁家河这本书最近再次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这本书是伟大的,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2018《梁家河》读后感范文7篇,大家一起欣赏一下吧!
01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梁家河是一本大书,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近日,认真研读了纪实文学《梁家河》,感触颇深。《梁家河》用细腻的文笔、质朴的语言,全景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和梁家河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一部能够吸引人、打动人、启迪人、感召人的心灵教科书,是我们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细细品读之后,最重要的感受有三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
一是为民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党员干部应多踩泥巴、身子下沉,带着感情,深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干群才更和谐,党和政府才能得民心。
二是实干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总书记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十五六岁孩子”,锻炼成为群众眼里“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就是因为他敢想敢干,实现了自我价值。作为党员干部要善谋事、会干事,把自我价值发挥到极致。
三是公平才能得到群众点赞。“一碗水端平”是一种管理智慧,更是体现社会公平的手段。总书记为人正直,处事公道,深受梁家河人的爱戴。作为共产党员就要保持一颗公心,做到公道正派,廉洁奉公。
02
我是在参加第14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读完陕西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梁家河》一书的,很有收获,深受教育。作为出版人,祝贺陕西人民出版社精心编辑了这部精品。作为读书人,以为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梁家河》是一部真实性很强的书。《梁家河》属于纪实文学,也就是非虚构文学,体裁决定该书"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确该书不为伟人讳,是一部尊重历史、尊重人成长规律的信史,《梁家河》第二部分,从习近平"逃离"北京插队梁家河到迷茫委屈返回北京又复回梁家河干出一番事业,可见伟人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山穷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可谓艰难困苦玉汝而成。书中也如实写了习近平的转变过程,那就是反思团结问题,习近平说:"我父亲经常给我们讲团结的道理,要求我们从小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用他的话讲,就是做每件事不要只考虑自己愿意不愿意,还要考虑别人愿意不愿意,因为你生活在人群中,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主,就是不行的。"带着这样的团结观,习近平将自己融入群众、融入乡村。正是这个"团结观",使他逐步形成了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观念。"能团结人"成为他鲜明的领导风格之一。正如古语所言:海纳百川,汇成其大;山纳百尘,故积其高;人纳百谏,方树其渊;群纳百汇,盼成其远!或如习近平所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仿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其次,《梁家河》是一部故事性很强的书。书中通过大量故事和事实说明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年轻时就建立起深厚感情,他树高千尺不忘根,不忘初心有始终。他忘不了纯朴厚道的村民送过他一碗白米饭,这是他七年知青生活中仅有的一次,原来和习近平很要好的村民李印堂在铜川当工人,回家时带了一点大米,让母亲蒸了给习近平尝尝。书中写道:"印堂妈细细淘了米,蒸了一碗白米饭,让印堂趁热给习近平端过去。过了几天,已调至关庄公社工作的王宪平回到梁家河,习近平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黑子,我前几天吃上白米饭了!’‘嘿,你咋吃上这好东西了?’‘印堂家给我送来一碗,可把我吃香了!’习近平说着,还好像刚吃过一般。"他对王宪平说:"我饿了,乡亲们给我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七年插队生活期间尤其是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后,习近平带领村民修淤地坝,建沼气池,办扫盲班、代销店、铁业社、缝纫社、磨坊、菜园,打甜水井,使村民逐步过上好日子。他对智障残疾人关爱有加,体现了革命的人道主义。比如,书中写到梁家河有个智障青年叫灵娃,灵娃其实不灵,由于智力缺陷,说话不知深浅,做事冒冒失失,常被人欺负,就是这个灵娃数次把习近平刚要抽的烟抢走揉碎,面对灵娃的无理取闹,习近平却未恼怒过,乡亲们都赞扬他"近平这后生仁义".令人感动的是,1993年,习近平回梁家河探望乡亲时专门问起灵娃,得知灵娃的父母去世,灵娃进了养老院,他拿出500元让武晖转交给灵娃,如此以德报怨的慈悲胸怀和伟人胸襟感人肺腑。"在习近平眼里,没有高高低低,没有看得起谁,看不起谁。他待人讲话,总是面带笑容,总是很客气。这是很不容易的!"在梁家河一队插队的北京知青王翠玉如此说。其实,我们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不要忘本,不要忘记人民,不要忘记养育自己的土地。正如诗人艾青诗中所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习近平不仅深深地爱着这块土地,而且深深地爱着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即使他是个智障残疾人。人生而平等,对智障残疾人尤其要关心爱护和帮助,总书记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复次,《梁家河》是一部语言生动性很强的书。常言道:入乡随俗。习近平书中写到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到梁家河探望乡亲们时说陕北话,刘金莲插话说:"近平当年可受扎了。"彭丽媛没听懂,习近平解释说:"‘受扎了’就是受罪了".在木军塬,大家又说到"受苦".习近平问彭丽媛:"‘受苦’你解(haiha)下解不下?"彭丽媛问:"害怕什么吗?"习近平给她解释:"不是害怕什么哩,是懂不懂的意思。这里的乡亲把劳动叫‘受苦’,把农民叫‘受苦人’。说上山劳动,就是受苦去了;说一个人好苦,就是说他劳动好。"彭丽媛反问:"你的苦怎样?"习近平如实回答:"刚开始不行,后来‘一满帮间’了。""‘帮间’又是什么意思?"彭丽媛又不懂了。帮间是陕北和渭北的方言,意思是差不多、可以。还有,习近平时隔四十多年还能一一喊出当年小伙伴们的小名"铁锁"、"黑子"、"随娃",说明他对当年的"小伙伴"们的深厚感情,正所谓"苟富贵,勿相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正因为《梁家河》有以上特点,加之思想精深,编校(修改45次)精湛,印制精良,该书出版不到半个月,已发行120万册,目前还在热销中。《梁家河》一书的问世填补了领袖题材出版的空白,开拓了纪实文学的创作空间,具有重要的出版意义和文学价值,值得点赞!
03
星期六,我用一上午的时间,读完了《梁家河》这本书。
《梁家河》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通读全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学习。
让我最受启迪的是,习总书记在过去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有苦不怕苦,有苦不叫苦,苦中建功业。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在窑洞里读书求知,在逆境中砥砺上进,在实干中树立了“要
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
“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说:“当年的知青习近平,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我们在一个地方,不可能工作一辈子,可能是五年七年,超过十年的很少。在一个地方的服务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人民做更多的实事好事。结合自身谈感受,我于2011年6月来到西营,今年整整七年。在这七年的时间里,我带领干部群众抓住机遇,共同努力,建成了一座美丽宜居的文化新镇,两个文化广场,三个宜居社区,六家社区工厂,八个特困户安置点,山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集镇社区变成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越来越多的兄弟姐妹在家门口上班,生活得越来越丰富。
尽管也给群众做了一些实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每每下村入户,看到还有少部分群众生活依旧困难,增收没有支撑,极少数贫困群众还走的是泥土路,读后感.住的是土坯房,争等靠要攀比,缺乏脱贫动力,内心就很沉重!工作中,压力太大,琐事太多,难免遇到挫折、委屈,也有身累心累、坚持不住、心灰意冷的时候,但是读了《梁家河》这本书后,让我从中汲取了苦而弥坚、克难奋进的精神力量。
上世纪六十年代,习总书记在陕北延安梁家河那样一个艰苦的山沟沟里,和村民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战天斗地,一干就是七年。
我们今天的工作环境条件,远远好于过去梁家河的那个条件。党组织让我担任镇党委书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岗位,是一个为民做实事的机会。我一定会坚持理想信念,在有限的服务时间里,为人民做更多的实事好事。
04
延安,注定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传奇地区,1935年,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遭遇挫折后,长途跋涉、万里长征,经过千难万苦转战陕北,在延安的黄土地上建立根据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最终迎来革命的胜利。
1969年,当时还是知识青年的习近平来到延安,40多年后,这位从黄土地走出来的知识青年成为带领中华民族复兴图强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土地,只有脚踩在土地上才是踏实的。土地赋予人们赖以生存的一切物质,但也考验着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决心和智慧。
在梁家河,习主席、知青们和当地农民一道肩挑手提,辛勤劳动建设家乡,甚至积劳成疾,可改善乡亲们的生活和乡村面貌依然是艰难的。
完成工业化,用机器和设备代替人力,提高生产力,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始终坚持奋斗的目标。当曾经最先进的沼气池成为景点,我们已经拥有充沛的电能;当崎岖的山路和颠簸的卡车变成为记忆,我们已经拥有快捷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而前者,就是那一代人艰苦奋斗的档案和见证。
《梁家河》声情并茂的记录了新时代领导人的青葱岁月和成长历程,以及对这片土地、土地上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共产党人从人民群众中来,再到人民群众中去,初心不改,这应该就是最好的诠释了吧!
我们有幸成长在一个物质充沛的和平年代,只有铭记过去,常回顾先辈们走过的路,才能感悟到一切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今天,我们每个人的工作、肩负的使命、面临的挑战或许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都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紧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艘巨轮,默默前进
05
“梁家河,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初闻这句话,心里有些疑惑,有些不解,它有怎样的魅力能让总书记给出如此高的评价,梁家河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读完《梁家河》这本书,我终是明了。梁家河,一个载着习总书记启航的地方,七年的青春岁月让他在这里学会良多,不仅仅是他学习到的书本上的知识,还有更重要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更是让他真的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地方。他受百姓馈赠,却又回馈百姓良多,建沼气,挖水井……不论去哪,他总是心头记挂着他身后的群众们。终于,在这里他从一个少年变成了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
果然,梁家河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啊!
本书开始“树高千尺,忘不了根”,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陕北高原是他的根,那里培养出了他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不管自己飞的多高,梁家河始终是他的根,他不曾忘记也不会忘记这里的人以及这个地方所带给他的“学问”。
从一开始村民不接纳他和他有距离,到后边村民想着他推举他当党支部书记,一步步走来是他对自己信念的坚守,他用实际行动让村民信服!从1975年离开梁家河到2015年回到梁家河整整40年的时间,总书记依旧记着当年同伴们的小名,正是因为总书记始终把梁家河放在心里!
我们要学习青年时期习总书记敢为人先、吃苦耐劳、攻坚克难、甘于奉献、坚守信念的高尚品质。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更要知行合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
06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回到了梁家河。虽然距上次回梁家河已过去了22年,但是时间并没有冲淡他对梁家河村民的感情。他依然可以亲切地喊出往昔玩伴的小名。这里七年的记忆对总书记来说是永恒的,也是最珍贵的。进村之后随着热情的乡亲们参观了自己当年住过的窑洞,还亲口对妻子讲述了往昔自己的贫苦生活。正是经历了苦难,所以总书记才会更想让基层穷苦大众脱离苦难,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
最后,和上一次1993年回来时一样,重点观看了村子里的基础设施,以及各家的生活状况,工作重点始终落在如何落在如何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过去在梁家河做大队部书记是这样,现在成为了国家最高领导人亦是这样。告别之
际,他没有因乡亲们的热情赠予,而违背原则,最后只是收了那时在梁家河关系好的那户人家的三双鞋垫,并且付了200元,饭费每人30元也是不差。
由此可以看出总书记一直都在以身作则。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学习总书记不忘初心,洁身自好的品质,并且牢记使命,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贡献力量。
07
这几天我读了《梁家河》这本书。其中有个片段让我特别印象深刻,就是“家家户户过上了好光景”,这个片段讲了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先后办起了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实行“包产到户”,村民听了极大的调动了积极性,长时间下来,这项改革给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村民变得更下富足。
看到这,我不由得开始佩服习近平总书记,佩服他卓越的领导力,以及为民所想,善于接触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帮助人们解决难题。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不畏艰难的精神,不断磨练意志,锻炼能力,为实现中华名族为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点击查看更多:读《梁家河》心得体会范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梁家河》读后感范文7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7859.html
- 上一篇:内衣少女时代观后感影评
- 下一篇:不是机器人啊观后感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