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局部第二季观后感影评

时间:2019-05-15 09:32:05 网站:公文素材库

《局部第二季》是一档于4月9日热播的脱口写节目,该节目自热播以来就受到了网友们的大肆追捧,网评很不错,一起去看看吧!

01

在《局部》第二季发布会上,陈丹青再次提出绘画已经过时,今天是谈论画的时代。他说,拍《局部》本就是给不画画的人看的,让人们有点谈资可以装B。在他看来,装B就是装文雅,没什么不好。

我问过学摄影的朋友,他们仍需要学习绘画。从达盖尔银法出现以来,随着摄影被渐渐称为艺术,不断成熟,再去花大量时间专攻绘画,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一位观察家说道“绘画已经变成了一个完全神秘不为外人所知的事务,而且只属于美术馆的世界……”从这次发布会可以看出,普通人对文艺复兴的了解,仅限于以艺术三杰为首的小圈子。被过度谈论的他们大量占据着各地美术馆,而一批十三、四世纪优秀壁画家的画作散落在年久失修的偏僻小教堂,无人问津。美暗含着一种个性的体现,但美术馆作为一个被高度选择过的空间,让人们一次性观看无数出名而精美的画作同时,无形中“校准”了人对美的取向,也就有了“审美”。美从来是一件说不清的事情。套用木心的比喻,美术馆像是虾肉面,虾肉太多,没有面了。

早年间,绘画弥补了摄影和电视的空缺。随着技术进步,相应地会带来新的视觉思考。此时,”绘画是不是有用”这一问题逐渐被人们争论。麦克卢汉说,媒介即是讯息。既然有了更便捷的媒介,我们还需要通过绘画来描述世界吗?

作为“中庸”画派的库尔贝,是最后一位试图用绘画超越摄影的画家。他画出《波浪》的时候,大特写和瞬间摄影还未产生。随后又有了印象派和摄影的交融。本雅明说道“当印象派画上颜料之后,便能脱离素描草图的框架,并且,就某种程度而言,也就逃脱了摄影器材的竞争……一直到世纪之交,摄影还一直想模仿印象派画家。”

由达利画出弯曲的时钟,到马格利特画出《这不是一只烟斗》(福柯特地为此写了一本同名书籍),绘画更多地展现出游戏与哲思的成分,而并非痴迷于纯画面的元素。当然,这背后还有更复杂的战争与政治因素。到了今天,写生画派的没落,伴随着更多以“游戏”为母题的其他艺术形式兴起,人们擅长用各种材料来表现艺术,例如为人熟悉的蔡国强擅长玩“爆破”,徐冰爱用文字,左小祖咒参与的人肉堆积《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不一而足。

附庸风雅的日本,附庸久了,自成风雅,反倒是原先的风雅之都要反过来向它学习。对于局外人,去趟美术馆、看《局部》都能算附庸风雅。即使完全不懂,也毫不影响我对这些美的好奇。游览卢浮宫的时候,同行有两位教画画的女生,想脱团多逛一会儿,又不太认路,便拉上我。当天人很少,连《蒙娜丽莎》前拍照的人都只围了稀松的两三圈儿。一路上边走边聊,她们不时因我说出的卡拉瓦乔、安迪·沃霍尔、波提切利、爱德华·马奈而震惊。其中一位说道,看你平时不怎么说话,没想到你懂这么多啊。我心中窃喜,我哪儿懂得,只不过看了《局部》之类的节目,道听途说罢了。她们可比我懂得多啦,来到特纳的画前,她们会盯着一小块儿细节,详述画画的技法;走到路易·大卫辉煌巨著《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前,会为华服上松软细密的蜷毛而震惊;见到《荷瑞希兄弟之誓》,会悉心讲解背后的情节。我的功能是气氛润滑剂和导游,成功“装B”之外,还学到了不少真知识。与看画册或网上的图片不同之处在于,美术馆内看画一是能看到原著的笔触,二是不同的画摆放在一起,会对人的视觉经验产生新的影响。你既是在看这一幅画,同时还是在被许多幅其他的画“观看”。良好的布局和稀疏的游人,更能创造出一种人画呼应的氛围。看画也就是与画对话,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画作展现出的场面,以及背后的无言涌动连接在一起,重新发现“消逝的灵光”。

可能不太需要更多的专职画家,但就生活情趣而言,画画仍不失为一种好的调剂。我画画的经历分为两段,一段是从幼儿园学到刚上初中时,因素描过于枯燥而中途放弃;二是最近,因为女生的缘故重拾画笔。我想,没有女生不喜欢男生给她画画的。当你想念她的时候,惹她伤心难过的时候,亦或是在她很难熬的时候,给她画一幅简笔画,既能缓和她的情绪,又能让自己的感情得到恰当表达。

绘画本质上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是探索世界,让社会正常运作下去最重要的媒介。会多一种语言,便能更细致地感受世界,在精神的边界外畅游。有一个芬兰的故事讲到: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在雪天蜿蜒于盘山公路,车子中途熄火了。过了十多分钟,一个男人停下车,默默地帮这对父子把车修好,离去。至始至终,三人一句话都没说过。过了半个多小时,开车的父亲望向坐在副驾驶的儿子说,刚刚那个人是我小学同学。

北欧人的语言能量密度很高,冰天雪地里,差不多的社会背景下,不需要讲太多话。但如果儿子给父亲的小学同学画一幅简单的画,双方多少会感受到一丝温热。有些话是不太好从嘴里说出来的,在既定的生活模式下,即使说出了真心话,也会让人觉得奇怪。画画相比起口语的使用频率要少得多,因而它会更加的真挚和生猛,会自动展露人的内心,人们趋于忽略它的非真实性,打破思维惯性所造成的盲区。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绘画是不会完全消失的。《局部》第二季作为一种画外的延续,它是“消遣”,也是一种熏陶,让绘画更平易近人地渗透到生活当中。当每个人都会理性地装一点B的时候,审美水平也就上去了。

02

刚刚看完陈丹青在优酷上的节目《局部》第二季第一集,心里颇多触动。

看着陈丹青穿着一身笔挺的白色衬衣行走在夜晚空荡荡的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面,周围一个个精致的玻璃匣子里盛满了各种文明珍宝,随着摄像头的跟进,我们穿越埃及,两河流域,中东,非洲,澳大利亚,古罗马,古希腊,古中国……25分钟的时间一晃而过,来不及仔细端详身边的藏品,节目就要结束了,耳边还依稀回味着那锃亮的皮鞋行走在博物馆里响起的踢踏声,内心满怀着无限的不舍,又充斥着惊叹和钦慕。

这真是一座伟大的博物馆啊!

那个男人也真是个伟岸的人啊!

(1) 年轻时蠢,不知道这叫奢侈

前几天,一个我很喜欢的建筑师罗小姐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微博:“陈丹青仿佛已然呈现出了中年男人最好的样子,严谨而克制的身材,满溢的思想,甚至好听的上海话……勾勒出了一个生龙活现的血肉之躯。 ”配图上陈丹青身着那熟悉的黑色风衣,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左手倚着膝盖,托着下巴,双眼凝神,仿佛一个深沉的思想者。我忍不住点了一个赞,这句话真是道出了我的心声,陈丹青真是活成了我们一代人的偶像。

不认识陈丹青的人,第一眼看到他绝对想不到这是一个65岁的人,他看来还是那么身躯强健、精力旺盛,做事说话丝毫没有老年人那种老气横秋和好为人师。“别把美术看得太高深”,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的节目《局部》讲述的对象是动辄拍卖价几千万几个亿的艺术品,可是在他看来,所谓的市场价值和美术技巧这些都是次要的,我们更重要的能够从这些艺术品身上感受到美的力量。60多岁的陈丹青,身上少了我们印象中的纷争和火气,多了很多返璞归真的真诚和干净,或许这才是他的本来面目,只是长久以来我们都没有真正认识他。

作为普罗大众,很多人第一次听说陈丹青应该要算是2004年陈丹青愤然离开清华美院,据说是因为陈丹青作为清华美院的教授和博导,几年都没有招到学生,而原因是清华美院要求学生除了美术功底还要求英语和政治分数,很多美术功底非常好的学生仅仅因为英语或政治不过关被挡在了门外。2004年正值中国全民抵制应试教育呼唤素质教育的高峰阶段,陈丹青此举一下子被外界解读为“以实际行动愤然抨击中国落后的教育制度”。这是一个斗士,很多人心里留下来这样的印象。

我对陈丹青的最初印象也是来源于此,但有些与众不同的是,我没有过多关注所谓的抨击教育制度的解读,我更多的关注起他身上其他的标签——画家,曾以《西藏组画》闻名世界。

对于绘画并无鉴赏能力的我,第一次看到《西藏组画》带给我的震撼至今都忘不了。

我小学和初中一直都在农村学校就读,虽然学校规划了有美术课,但是从来没有上过,家里亲戚朋友也无人了解美术,我对美术基本的了解还是来自历史课本中提到的一些各个国家和各个朝代的艺术作品。通过历史课本,我知道了国外有达芬奇,有梵高,有毕加索,中国历史上有阎立本、吴道子、顾恺之,近代中国有徐悲鸿和齐白石等,但是也仅此而已,我能说出一些画家的名字和主要作品,但是你如果问我这些作品好在哪里,为什么好,我是半点也说不出来的,但是我也能够依稀感觉到这些画作是美的,是令人愉悦的。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的时候,我是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原始的真诚的美,从那里面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西藏人民那种穿越画作传递给观众的一种生命的脉动,那种力量我上一次感受到还要追溯到历史书上看到罗中立的《父亲》。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有个性的画家,这是我对陈丹青的印象,很长一段时间,对当代画家我就只知道陈丹青。事实上,直到今天,我对于绘画的一些基础认识还是要感谢陈丹青,在关注他的同时,我这一路上知道了不少关于绘画的东西,尤其是当《局部》第一季播出的时候,我才感觉到真的开始认识这个人了,内心里渐渐也抛弃了过往的幼稚的想法,绘画技巧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还是要感受到美的世界。

(2)诗意的世界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这是王小波的名言,用在陈丹青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如果用现代的成功学模板去套陈丹青的成长经历,其实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喜欢的励志故事:一个贫寒少年,热爱画画,在艰苦的岁月里始终怀揣着理想,无论多么艰难都不忘记去画画,终于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真正了解陈丹青的人就会觉得,用成功学去解读他是多么俗气多么愚蠢。有人问他人生意义是什么,他说没什么,就是画画,这是一个纯粹的人,是注定不会与世俗妥协的人,但是他却并不是一个离群索居的高人,他是一个积极入世的人。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他一边游走在大众的聚光灯下,一幅画拍卖能几千万,另一方面,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他的内心与这些是有距离的,他的心里面有着一个庞大的诗意的世界,里面住着古今中外各大画家高人,每天与大师对话,他才能够在名利场面前始终保持着一种难得的简单和纯粹。

“当初我揣着几十美金来到美利坚,只为一件事:奔美术馆看原作。往后怎么活下去、画下去,全不知道。现在想来,真蠢得连这就叫做“奢侈”也不知道。”在拍摄第二季《局部》的时候陈丹青自嘲年轻时候真是愚蠢,能够每天不用想其他的,一门心思就想着泡在美术馆里,这是多么的奢侈。真是令人羡慕,能够每天都有机会看到美术馆里面的真迹,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历史上无数大画家为了能够一睹前辈真迹而费尽心思,而只有身处这样一个好的时代美梦才能成真。另一方面,年轻的时候能够不为名不为利一门心思为了自己的爱好去做一件事,这也是我们今天的绝大多数年轻人无法办到的,今天的年轻人,就像杨绛先生说的那样,想得太多,看的太少。当高晓松唱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的时候,很多人直接怼一句“有钱的才有诗和远方,没钱的只有苟且”,高晓松也只有苦笑,是这个时代错了,还是今天的年轻人错了?谁也说不清。

在这个过度浮躁盲目拜金的商业社会,陈丹青这样的人太少了。当他走在大路上,依旧是一身黑色风衣,仿佛行走在这个时代的缝隙,身上带过的风依然透着民国时候的文人书生意气,那是我们暌违已久的味道,那是属于民国时候革故鼎新的气息。我们媒体上会经常怀念民国时候的大师,但是时代毕竟已经远去,每次想起那些故去的大师,我的脑海里总会想起陈丹青的身影,陈丹青是不是大师我也不知道,事实上大师这个词语在今天已经泛滥了,我宁愿不要别人给他冠上这样一个名头,就做陈丹青就挺好的,何必再加个什么大师呢。

03

《局部》第二季已经播了四集了,去头去尾每一集20分钟不到,每一集我都看了两三遍。一是为了看清屏幕上一闪而过的许多画,二是为了体会和捕捉陈丹青意在言外似有若无的一些观点。

这一季的立足点是“规范与偏离“,除了第一集介绍大都会美术馆的历史,之后的每一集都在以不同的例子剖析艺术史上的规范与偏离。之所以采用这个视角,丹青老师也给出了解释:大家总还是相信书本与权威,而不肯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总是有一些天才,他们个性特别强,感觉特别灵,弄着弄着就脱离了规范。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艺术家的创作层面,二是观众的欣赏层面。

在艺术史成为一个学科之前,艺术家总是不自觉或半自觉地突破规范,但在艺术史成为一个课题之后,艺术家有了自觉性,承袭还是突破规范也就成为了一个自觉性的选择。但突破了规范的作品往往不能够立即得到观众的认可,因为艺术的鉴赏从来都是一个功利性的行为,而不能达到完全的纯粹。撇开各种机构与体制化的利益纠葛不说,作为一个普通的观赏者,要想完全能够相信自己的眼睛,接受“规范”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否则茫茫然地看,看什么?但规范只是提供了一个观看的入口,究竟能看到什么,取决于观看者自身直觉的灵敏和知识的广博,眼里有什么就能看到什么。因此,观看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远远超过一般的“规范”所能提供。一个最近看到的小的例子是在LOOK谈日本黑帮片《极恶非道》的影评中:类型片的研判与赏析建立在影片文本与观众默契互动的基础上,成式基础上的变革、修订、颠覆、消亡,都是随着观众认识的改变而改变的。这是一个历史化的沿革过程。遗憾的是,日本黑帮片不像美国西部片,它不是世界电影史的公共知识、基础教材。这就是文化壁垒造成的对某类型电影的偏见与盲见。这里除了说明了知识储备对于观看的重要,也证明了艺术鉴赏的功利性,往往受成见和意识形态所影响(但也有积极的一面)。而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一直认为最好的艺术可以提供一种超越了已知的理性和感性的神秘体验。也许可以姑且称之为“神性”。里尔克在《论山水》中,似乎给我这种隐约的想法点明了方向。在谈论《蒙娜丽莎》时,他指出这幅画不同于一般“寄情于景”山水画的伟大之处。

【还没有人画过一幅“山水”像是《蒙娜丽莎》深远的背景一样完全是山水,而又如此是个人的声音与自白。仿佛一切的人性都蕴蓄在她永远宁静的像中,可是其他一切呈现在人的面前或是超越人的范围以外的事物,都融合在山、树、桥、天、水的神秘的联系里。这样的“山水”不是一种印象的画,不是一个人对于那些静物的看法,它是完成中的自然,变化中的世界,对于人是这样生疏,有如没有足迹的树林在一座未发现的岛上。并且把山水看作是一种远方的和生疏的,一种隔离的和无情的,看它完全在自身内演化。在对这样一种“生疏”的观看中自然能获得对于我们自身命运的新的启示。】

有人说:“一个永远不知道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的创作者才能做出真正的好东西。”回到规范与偏离的问题,也许那样的创作者才是真正地摆脱了规范,是直觉远大过于认识的天才,否则,偏离就只是规范的背面,是规范的补充和另一种形式,是小范围的叛逆,而不是大规模的颠覆。

除了“规范与偏离”的主题,节目中另一个隐含的主题“民族主义”也突出到让人没有办法忽视。第一集中一个让我略有些在意的细节是关于大都会博物馆的门票改版:从小铁片变成了小纸片。这一变化的原因被推测成是美国经济下行。且不说这个理由没有什么根据,并不经过求证而随便解释也让人觉得对观众不负责任。而在第一集的结尾,观众又“被代表”了一回: “每个来到大都会美术馆的人,初次都会感到非常惊讶、不平,美国人怎么会拥有这么多世界的艺术宝藏。可是他只要一进到中国馆,我相信也会非常惊异,心里一下子就平衡了。他们会非常惊讶中国的艺术、古典艺术,在这享有这么尊贵的位置。中国的器物,中国的雕塑,之成熟,之高雅,一上来就独步世界“。

这一段话让人感到悲凉。艺术在中国的式微,只能借古人获得一点心理安慰了吗?艺术品的流通遵从商业逻辑,1866年,美国律师约翰杰伊就高瞻远瞩地提出设立博物馆,对公民进行艺术教育,而到了2018年,热钱遍地,也没有人想到要在中国建立国际艺术品收藏体系。不要说“还有人吃不饱饭,谈精神太奢侈”之类的话,穷人就不配拥有艺术吗?今天的人给子孙后代留下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会不会感到汗颜?而当有一天,当我们真的给艺术足够的土壤和空间,中国的器物是不是独步世界还重要吗?节目中提到许多中国艺术家到了国外才知道自己国家东西的好,背后的逻辑不言自明:今天是谁在定义艺术品的好坏?而拥有了决定权的人已经在反思自己:BBC最新的纪录片《文明》中提到,西方学者提出的概念“最好的艺术产生于最好的政治体制下”深刻影响了西方人对于东方艺术的判断。这其中的差距和思考真的是“中国器物独步世界”就能抹平的吗?

我想,没有比艺术更让人相信世界主义的东西了。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成为一句口号,相信所有人都明白(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和(多元文化的)世界主义从来都不互相排斥。在最近读到的书里看到李欧梵形容20世纪前半段用中文写作的上海作家:他们那不容置疑的中国性使得这些作家能公然地拥抱西方现代性而不必畏惧被殖民化。晚清到民国之前,大概真的是世界主义在中国繁荣的一个时期。而当下,经常能看到对中国的反思被骂为迎合西方,一句“不爱国”拒绝了一切寻求改良的努力,强硬背后透露出心虚。

《局面》的第四集围绕河北易县的两尊罗汉像展开。片子结尾,陈丹青说:这两尊罗汉陶像移民纽约也快要一百年了,恐怕再也回不了易县老家,而易县的老百姓呢,恐怕也不记得也不知道这两位老祖宗了。随后古琴曲《阳关三叠》幽幽响起,镜头缓缓划过一尊尊罗汉的脸,他们表情肃杀,面目愁苦,但眼神中又有一种笃定。在这首表达离别之情的曲子中,我第一次从不断反复的主旋律中听出一种诘问:前路迷茫,犹可追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局部第二季观后感影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888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