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人民的名义剧评观后感

时间:2019-05-15 09:32:54 网站:公文素材库

《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去年比较火的悬疑犯罪电视剧,该剧凭借丰富曲折的剧情吸引了很多的观众,网友们对这部电视剧的评价也比较高,一起来看看吧!

01

《人民的名义》看到35集,祁同伟的结局已经注定的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但是这部剧很好玩的地方在于:我们,究竟为什么会围绕一个贪官进行讨论,甚至有点同情起他来?

要知道,观看反腐剧的群众,站在“人民”的角度,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提高道德标准:损害人们利益的官员应该遗臭万年,抓住贪官的反贪局长应当名流千古啊。

而祁同伟却不一样,编剧在他身上花了大量笔墨,注入了“”人性二字,有了人性,作为人的我们就有了共情心理,产生了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越复杂,他的所作所为也就越让人深思,而不会用最简单的““好”或“坏”去判断,更重要的是,祁的行为里包含了某种反抗精神,某种令人神伤的失去,某种孤注一掷的绝望。

我猜想,这恰恰击中了某些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准备失去的人的内心。

在剧情的前几集,祁作为幕后黑手的关键情节还没揭露出来,这时候,他的角色塑造还比较简单,始终处于一种谄媚的焦虑当中,那种焦虑,在高育良面前化作反反复复,赤露露的谈话,对谈之中,既怕得罪这头,又怕落空那头,举步维艰,步步为营,让人看了不禁啼笑皆非。

但很快,编剧就开始安排这个人物展现出他内心深处的那种孤傲和不屑,这是非常非常矛盾的,一个在官场上顾盼生姿的人,实际上并非对权力那种言听计从,而是不屑,既不屑,又要争夺,行为的矛盾性就出来了,在剧中,祁有两处内心写照的一闪而过,一是陈海去世后,他抚弄着照片沉思,凝然出神。

另一处是第八集时,许亚军有意让这个角色的自我厌弃和悲怆,砸在地上一两秒。就是那一两秒,让我足足看了两次。 

第八集里,祁去探访陈岩石,脸上展露出微弱的盼望和狡黠的算计——原来陈岩石检察长和新来的沙瑞金书记认识,而后者,正是决定他是否能上副省级别的关键人物。他在慌乱和激动中,不顾书记的劝阻,执意要到陈岩石家去探望他,在遭到检察长不冷不淡的几句打发后,他拿起锄头,要为老人家锄地。

 接下来这一幕的展开,恰是命运的注定无情之处——沙瑞金书记过来了,祁兴奋得不行,眼睛里闪烁出光热,他拿着锄头,几次向屋里张望,几欲张口又自知毫无张口的地位,他像一个迷途的游子,等待着,等待这,权力和名望,能恰好光临,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的嘴唇都哆嗦起来了。

很快,书记出来了,一路朝门口走去,他面朝书记,热情招呼,书记随手一挥,离去了。

此刻,四处无人,他的表情经过了三层变渡——亲热的假笑褪去,化为尴尬和失落,失落褪去,那群他渴望靠近的人走远了,他露出一个怅然若失的苦笑,最后,微笑彻底凝固起来,像冰冷般坚硬,他一个堂堂的厅长,拿着锄头,站在田地里,露出了极其微妙的,自我厌恶的表情。

不得不说,许亚军演得太好了。

镜头掉头一转,来到空旷的马路上,书记和陈岩石并肩走着,陈岩石充满鄙夷地谈论起他来,书记低笑说是。这一刻,所有人都没有错,陈岩石作为一个怀揣着朴素道德信仰的共产党员,一个曾经差点成为他岳父的人,瞧不起他,沙瑞金自然也瞧不起这种人格,出身,所处环境的不同,终究造成了他们彼此对彼此评价上的深不可见的隔阂。

但,他们并不是全剧中唯一嘲讽祁同伟的人——这是观众对其满怀同情的原因之一。在第26集,人物悲剧性的命运主线彻底显现出来了,在这一集里,过往的情节,由众人接鼓传花般一句句接下去,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大家交替着,却又始终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完成全部回忆,巧妙的剪辑,是我喜欢这部剧的另一个原因之一。祁同伟,一个上大学之前就没吃饱过几次——一个挣扎在贫困线上,为之屈辱和恐惧的男青年,爱上了检察长的女儿,身重三枪,想着要回到她身边。与其同时,政法委书记的女儿,大他十岁的梁璐看上了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权力逗弄似将他调往偏僻山村,直至他最终屈服了,下跪了,娶其为妻。

祁本人,在这集里的出镜倒不是很多,只有一语成谶:“我的自尊心,死于那天正午,汉东大学的操场。”

而其他人是这样评价他的——身为官二代的侯亮平和钟小艾在北京的家里,一边打扫家务一边调侃:“这是一个理想被纸糊的人啊,说倒戈就倒戈了。

”非常非常可惜啊,在在侯和钟的身上,到目前为止,我也没能看见复杂的人性,我不知道这是编剧有意为之,一种微妙的暗讽,还是确实身居高位的人都会自然而然产生“何不食肉糜”的心理,这两个角色被塑造得像两张无情的脸谱。他们的一切都太顺利了,不曾经历过祁的挣扎,不层经历过贫穷作为原罪的绝望,自然无法理解他作为底层的吃相难看,和失去爱情后的幻灭。

但观众可以,恰恰因为观影的观众,都不是天生自带权力的官二代,所以,当他们把自己带入祁同伟时,不由得不会低声问自己一句:“你会怎么办呢?”

祁同伟能怎么办呢?

许多事的被迫去做,有时又是必然的,这是命运的残酷,许许多多的事情已经向我们证明了,有时候,不得不做,没法选择。由此,这个角色才诞生出一点西西弗斯的悲怆,要胜天,就要拿自己做子,以身伏地,拿命做棋子,也不过只胜了半招而已。

这样一个角色,我猜想,他的心里一定还有一点儿愿望,比如说,到达某处地方时,他会回去重新寻找——拿回他被迫失去的一切。这也正是这一类于连式人物的天真之处,他以为他能重新拿回的,其实早已成为齑粉。

更何况,他也退不得了。

在中国社会里,自古只有枭雄,英雄,胜利者值得称道,吃瓜群众不在乎他们是如何穿过那条黑暗的道路,只在乎他成功时的光辉伟绩,如何同那些人站在一起。一旦没能站上高位,就是跌落深渊。

这样说起来, 他的自杀,也是必然的了,选择这种由自己来结束生命的行为,不亚于是屈辱了太久之后,最后一点反抗,在小说里,祁同伟临死前,回到了自己立功的小山村。在这一刻,命运的偶然性又恰是命运的必然性,那些看起来古怪又隐秘的枝桠,其实从最开始的环境里,就开始滋长了,当无数的事件核心集聚在一起时,由此塑造出了这个事件最后的走向。

人生啊,去路太多,来路艰辛。

倘若没有正直的父兄扶持,倘若没有恋人的宽慰,没有忠贞的信仰和理念,那么,极易走入歧,一旦走错了,往往又是万劫不复。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祁的身上,望见自己,照见自己。

02

只看了两集,已经觉得是浪费时间了!

一、查办贪腐是检察院想查就查的么?真当检察院反贪局是廉政公署了!中国的反贪行动任何时候都是纪委牵头先行介入,案件基本弄清楚了,纪委认为证据充分了,才会移交到检察院,到了检察院那个阶段,那就是一个走程序的阶段。

二、一个副厅级的副市长需要最高检兴师动众么?还省委开会。好,即便省委研究要不要控制某位官员,省纪委书记为什么不在场?省委开个会,只有副书记和一个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其他常委呢?公安厅厅长在场又是什么规矩,和他有半毛钱的关系?

三、在第二集,祁同伟在高育良家门口的那段对话,高育良问祁同伟,是不是想上位副省长需要李达康的投票?这扯淡了吧,厅级要上副省级,这特么不是省委常委会能决定的,关键省委书记的推荐和中央的同意。省委常委会只能决定厅级的任免。

四、然后是细节上的问题。抓捕丁义珍一节,在公安指挥中心,尼玛那桌子上贴的一排排“接处警”是什么鬼?祁同伟在高育良家里帮高育良脱掉的夹克放在了沙发靠背上,怎么换个镜头就特么的又穿在身上了,还拉链也拉上了?

能够撑起全部剧的,也就只有演员比较到位的表演,已经那些来源于现实新闻内容的剧情拼接。

其他的无论是政治常识、法律常识还是布景细节,都太粗糙了。

我只能说,这剧已经不能再看下去了,一是浪费时间,二是我怕要是看完了,我这吐槽的规模得把我憋炸了!

03

人民的名义里的角色,无论正反,没几个把体制当回事,陈岩石的退而不休,大风厂的问题不处理,就一直耗着闹着,李达康的说垫付就垫付,两千万说批就批,任务下达,完不成就滚蛋,侯亮平的在第一集就想不办手续就抓人。所有的角色中,只有孙连成没有高威望,没有大权利,没有硬背景,他能够依靠的只有体制,只有自己的能力。

所以,当下属问他,信访办的窗口怎么改时,孙连成说,按流程办事啊。还好最终算是解决了问题,而大事方面,他也能够和山水集团一直周旋,还算是有点本领。但是,孙连成最大的问题是,上级不命令就绝对不办事,因为他明白,在当前的环境中是难有所作为的,因此选择不作为,收起野心,混吃等死,甚至有了仰望宇宙的爱好,颇有一种想要远离黑暗官场洁身自好的陶渊明式情怀。

孙连成仰望星空的这个设定也是很独到的,如果改成爱好钓鱼下棋书法一类的爱好,就失去了应有的讽刺意义,变成了真正的一个不作为懒政的角色。而仰望星空,则是从一个更高的层面解释了孙连成变成这样原因,虽然十分隐晦,但我觉得,周梅森是有意图这样安排这个角色的。1984这本书也许能拿来解释一下,书中提到,当人开始思考时,就意味着他的思想开始独立了,所以1984书中向我们描述了一段严酷的冲洗人的认知的酷刑,使人失去思考的能力。当孙连成抬头仰望星空时,他就真正的开始思考了,他恐怕意识到了一切贪腐背后真正的原因,更多的是体制出现了问题,而不是人出了问题。因此才说出,高玉良,李达康,沙瑞金不过是浩淼宇宙中的尘埃蚂蚁这样的话。为了避免贪腐,为了避免陷入黑暗的官场旋涡,他辞职了。

当大家都在讨论剧中的角色的原型都是谁的时候,孙连成的原型,却是芸芸众生相,他是全剧最有说服力,最真实的一个角色。

孙宇宙区长啊,你没有筹两千万解决问题却自掏腰包60块钱为处理信访问题,还因为公事错过了一次月偏食。现在你辞职了,远离了黑暗,眺望光明的宇宙,希望,你不要错过下次月偏食。至于区长一职,让他们另请高明吧!

04

看完人民的名义有一段时间了,今天吃饭朋友聊天又提到了这部反腐剧作,这部剧确实挺火的,看的人群单位也挺广的。朋友的妈妈是政府单位(财政局)的,单位要求每人看完交一篇读后感,大部分都写了对剧终人物角色的剖析和感悟。

大家聊的最多角色都是高育良,祁同伟,李达康,侯亮平,高小琴……不得不说这部剧很成功,每个角色都塑造的很成功。

相信看过这部剧的朋友对剧情都比较熟悉了,关于主要演员和角色的影评大家都分析了很多也很到位。我就阐述一下对郑胜利这个角色的看法,看到好多人说讨厌这个角色,个人认为这个角色的存在还是有必要的,郑胜利身上包含了当代社会很多人身上的很多优缺点。

简单列举几个缺点:不务实,整天自作聪明想偏门发财,自私懒惰游手好闲,现实社会确实有这类人怕苦怕累,整天想着怎样能又不累又能发财。网络散播谣言,网络时代的来领,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有一些不法分子或者说不明事理的人通过网络乱转谣言,以谣传谣,无理黑等现象严重,比如大风厂着火时间,爱哭的毛毛虫就乱传事件的起因经过,造成社会秩序紊乱,这类人现在尤其多,希望网络能管控起来,净化网络空气。喜欢模仿,郑胜利让大风厂生产高仿产品,这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好的东西出来了受欢迎,明天可能仿品就一起出现在市场了,中国公民缺乏知识保护和专利保护的意识,容易给一些投机倒把的人钻空。

当然他也有优点的,孝顺聪明,虽然他的很多做法不对,但他也确实为拯救大风厂出了不少力,帮大家接生意,发微博引发政府关注大风厂的拆迁,和女朋友一起满足父亲的心愿为父亲出诗集等。

郑胜利这个人物想要表达的很多,但编剧做的不好的是,把过多的社会现象都放在了郑胜利一个人身上,导致这个角色负重太多,人物分量太大,引发大家不满,如果把郑胜利身上发生的一些事分摊成2-3个人物可能更好,更现实一些。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人民的名义剧评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895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