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哲学家》是一部由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和瑞士四国共同联合制作的电影,影片故事情节丰富曲折,画面震撼,纷繁复杂的剧情让人意犹未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关于这部影片的讨论,一起来看看吧!
01
人物从一帧帧静态的旧照片中渐出至19世纪末的欧洲,实在赏心。导演自述她17岁看完Salomé的自传后彻底被她迷倒,拍成电影应该是了却了心愿。布景华美、服饰考究,影调细腻,选角亦是形神皆备,用心之作。
从影片的名字即可知导演要围绕Salomé情史做文章。导演用了不少篇幅塑造出一个打小就非池中物的天才少女——二八年华立意不婚列国求学终身探索真理,她有质疑有笃信,有克制有颠覆,理性得彻底又感性到非常,情人知己两不误。和女主角同等戏份的男角皆不是过场绿叶,如果熟知他们的喜恶和才学,则对片中人物形象对白自然心神领会。正是以上种种铺排,才使Salomé这个角色在与名家的思想交锋和情爱纠葛中的演绎,丰满生动,即使你没有看过她的著作,也注定留下鲜明的印像。
众所周知Salomé的裙下臣和朋友圈尽是尼采里尔克弗洛伊德托尔斯泰契诃夫弗里达…这些个大V随便拧一位出来的都是天才皇冠上的熠熠明珠,他们彼此互为攀登智慧之巅的引路人,这种友谊谁不向往?Salomé坚定地“凭自由意志活出自己”,她说不过是想由自己掌控命运,并非想改造世界,但却不折不扣成为以思想智慧学识人格托举起天才的奇女子。
我非常喜欢片中保尔、尼采和Salomé三人嬉戏的画面,意境绝美意义非凡。为里尔克两大段灼心的诗句而泪目,为酒神战胜了日神而夺魂,更为全片点题那句“好生活要偷”而颔首。莎乐美和N个崇拜者坠入过爱河,每段关系最后甩人的只有是她,却在晚年回忆录里发出“我是里尔克的妻子”惊人之语,可见爱到骨髓的soulmate是谁。里尔克因跌入玫瑰丛被刺伤感染得了败血症而去世,看完电影后,关于里尔克的“女性化”,因这段戏剧性的历史记载,在我脑海里再度加深了这层联系。
见面会散场后影迷堵在出口求导演签名拥抱合照,令到下一场《麦克白》开场足足延迟10分钟。在年年重头戏都是经典重温的上影节,这无疑是一部容易被忽略的新电影,没有错过它是幸运。待我若干年后复习此片,一定会找到2016年的某种联系。十分期待这位有着和Salomé同样迷人笑容的德国女导演,为我们带来更多佳作!
02
喜欢这部片子,哲学家、诗人,我喜欢的人群发生的故事。特别是前半部分,露关于三人小组的乌托邦式幻想,为追求灵魂充盈建立起的伙伴关系,可爱单纯。如果能更多一些他们之间哲学思辨交锋的片段就看得更过瘾了。
露在明信片中行走是一个轻盈的亮点。
选角也很准确,少女时期的露和青年时期的露,都拥有独立干净不容置疑的眼神,蓄着同款胡须的尼采与里尔克,也各自具有相当的辨识度。
最出乎意料的就是尼采了,原来他是这样呆萌的大胡子。片中他的台词都特别有神采。
初遇露,他的“装腔作势”简直萌翻:“在此处邂逅的我们都分别来自于哪颗星星”。第一次跟露求婚,“我能感觉到你高贵灵魂每一丝轻微的颤动,除了这灵魂的颤动我并不爱你的其他,我甚至愿为此放弃一切亲密关系,如果我们的灵魂会在那里相遇,在多数灵魂无法企及的地方。”最后一次绝望的表白,“本来此生我唯愿孤身一人,但是途中却飞来只名叫露的鸟…”其心恳切,其词美丽,其才更是撼天动地,然而终究无法瓦解露的理性堡垒。
换了里尔克为什么就瓦解了呢,我想其一是情侣之间一个化学反应的问题,露身上具有的男性特质和里尔克身上具有的女性特质,相互补充,发生了奇妙的融合。或许还有一个时机的问题,人的观念在时间里流动,身心均无法停止在一个静止的状态,时间到了,一切就发生了。所以再完美的人也会失恋,再恶劣的人也有人爱,就象罗曼·罗兰说的,倘若一个人的被爱要靠他本身的价值而不是靠那个奇妙与宽容的爱情,那末够得上被爱的人也没有几个了。
03
边看的时候邊整理人物线,以及他们和随后发生的事情存在足够正确的理由。感觉莎乐美的一生都是有由可循,能够在深思熟虑后给予理解的。(亦或我的代入感太强妄图幻做是强大的莎乐美女士?实在是不恭敬)
年轻时的三人组,她放纵自己对于追求理想的热情,亦是积极的自恋人格将她的生活过得一片怡然自乐,即使生活遭受变动,她也以强硬的姿态去对抗,绝对反对平庸,于是“假婚”的丈夫成为一叶乘载她逆流而上的舟,她似乎战胜了自己的命运。在之后的一段日子,她找到了除孑然一生追求的知识/思想里享受到的乐趣外,另一种愉悦方式,这亦是前半生所抵触的。(最后通过弗洛伊德的解析我们了解到莎乐美关于性理解的来龙去脉)为什么她最后选择了里尔克而不是尼采,雷蒙,或是安德烈亚斯?到了那个阶段,她需要有一处港湾可以休憩,且实现她的关于爱的疯狂举动。她是如此真实的,纯粹的去做,去热爱,去享受灵与肉的美妙结合。这时候的她不再是那个把情感掩藏在自己筑成的心墙之后。
可她毕竟是莎乐美,如此热衷自由的人怎么会忍受哪怕一点点的束缚。别人说,她是自私的,没错,因为她骨子里就是自恋。一味的着迷于事物的本质,无法止于表面的肤浅和虚无缥缈的泡影。然而人人都躲不过本能,纵情的准则总是对那些原本和谐适度的人更具诱惑。
最终她躺在弗洛伊德的病床上实验,许是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我认知和理解,她终是向自己的命运握手言和了。而在她内心深处,对于外面的世界,依旧显露出“山鹰般的敏锐,狮子般的勇敢。”
04
这是一部传记片。是关于俄裔哲学家、心理学家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的传奇人生。
说实在的,就我的理解,莎乐美按照片尾所言,主要成就是这精神分析学方面的成果。至于哲学上似乎并没有鲜明的建树。
或许,观众的窥私欲左右了电影的创作。我感觉电影变成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姑娘,然后和天才尼采、里尔克、弗洛伊德发生的故事吸引了世人。尼采,大家都认识,而片中这个特立独行的姑娘,从小离经叛道,喜欢哲学,还坚持“不婚”的信念,深深吸引了尼采。甚至片中所言,尼采因为这个姑娘而疯狂。然后就是年轻的诗人里尔克,居然迷上了年纪比自己大得多的莎乐美,更绝的是这时候的莎乐美居然和另一个男人(也是爱她爱到要自杀的家伙)保持着有名无实的婚姻关系。最后莎乐美还成了弗洛伊德的入室弟子,帮了老师很多忙,也在心理学上创立了自己的学说。
莎乐美坚持独立,从一开始的信仰,到后来的投身创作赢得经济独立,再到爱情与婚姻的特别理解,到最后一个人带着养女终老。她的一辈子,似乎风花雪月,也似乎总与世俗格格不入,似乎传奇色彩农历,也似乎孤寂难堪。
不过我真正感兴趣,以及真正的疑惑却是另一回事:一个聪颖而勤奋的人,一个人生精彩丰富的人,为什么没有在哲学上找到自己的结论?
片中还有一句诗歌,就是里尔克写给莎乐美的:我是女性之母,你是男性之友。这句话好像也被引用了很多次,原来这里是出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恋上哲学家影评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9071.html
- 上一篇:雪山奇迹影评观后感
- 下一篇:统计人读《为人民服务》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