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卡尔·马克思》是一部由德国、法国和比利时三国联合制作的传记电影,影片画面精致,剧情丰富精彩,引人入胜,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网友们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01
不知道最后放的纪录片什么意思,是为了平衡一下吗?
不过其他部分还是不错的。
我是不懂电影,单纯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说一下。
早期的马克思是一个哲人,自由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但是当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我们知道,一切问题的焦点都在所有制结构和生产关系。电影正是展现了这个过程。
开篇是非常棒的,林木盗窃案,它好就好在一下子就暴露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视角。林木盗窃案问题在于,习惯了中世纪传统的农民并不知道他们现在面对的不再是只关心政治统治,战争和荣誉的封建领主,而是资产阶级化了的地主。罗马法赋予资产阶级明晰的,绝对的财产观念。产权既然归我,你就不能动分毫。既然我控制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权力,王朝也需要为我说话。
紧接着是欧门-恩格斯工厂,工人阶级破坏机器的反抗和资本对他们生杀予夺的权力。私有制当然不是资本主义的特产,但是私有制依然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私有制决定了无产者-私有制的局外人,只在纯粹理论上拥有和私有者同样的权利-随时有可能被从生产资料旁边拉开,抛到街上去。
私有制是一切商品交换的基础。
私有制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如果不谈这个,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毫无意义。
因此,电影一开始就击中了全部问题的核心,只是不清楚这是有心还是无意。
接下去就是一段在多数人看起来可能很平淡乏味,但的确可以看到马克思思想轨迹转移的过程,从一个批评家转为革命家,从一个哲学转变为经济学家(但绝不是研究大家该怎么赚钱的那种经济学家,直到今天,资产阶级经济学依然在按自己的庸俗标准去衡量马克思)。
电影在细节上力图充填更多内容,燕妮和恩格斯的女伴,一个是有伟大精神的贵族,一个是觉醒的无产阶级。鲍威尔,巴枯宁,魏特林,蒲鲁东……一整幅历史画卷,同时马克思在与这些人决裂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旧思想的告别。不过遗憾的是对每一种思想电影介绍都很不到位。
最重要的当然是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友谊,就我个人看来,恩格斯的确缺乏马克思那种卓越的天才,但是在1845-1848年这段时间,恩格斯却由于自身经历具有比马克思更高的认识,可以说这时候,他是马克思的引路人,当然,同时也是互补。
02
小的时候看过一本记忆术,上面写着1818年5月5日,没错,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把资本家抽得呜呜大叫。我一直记得。这个世界总要有人去做救世基督,总要有人去做利他主义者,总要有人去扛起红色的十字架,人性本恶这是我们的原罪,正是人间的罪恶才促使善的开花结果。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来过。
希望我们的后代能生活在一个没有恐惧没有压迫,人们可以拥有四大自由的国家。
属于每一个人的国家里。
你准备好为它战斗到底了吗?
03
这部电影我以为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首先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各自经历与相互友谊的建立:借恩格斯的周遭反映出当时工人的悲惨处境;通过马克思的生活、社交——《莱茵报》、《德法年鉴》、蒲鲁东和燕妮,一是将思想家马克思人格立体化,一是显出当时社会主义运动背后理论的空虚。
接着马克思恩格斯相遇后的情节,彰示了理论的破与立。一是反对蒲鲁东与魏特琳,一是建立以分析生产关系为首的一套社会理论。同时主要人物的性格在此更加丰富化。
最后一部分可以算是二人扛起左圈大旗。讲了马恩参加正义者同盟,于1847年伦敦会议上将之正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与起早《共产党宣言》的事迹,以《共产党宣言》作结。情节中恩格斯让马克思认识到了若不通过宣言这种简单的读本将思想传播到工人群众中去,写再多的哲学也是徒劳的。
大部分人应该不会否认,拍一部卡尔·马克思的传记片是尤为困难的。究竟该侧重人物的何种方面、如何表达其思想理论、当时左圈中各种人物的形象如何塑造,这都是会令编剧和导演感到棘手的问题。于是这部电影也仅仅选了马克思的一段青年时期——从《莱茵报》被查封的1843年到共产党宣言出版的1848年。尽管如此,电影中还是牵涉到了许多人物与派别,不能留出篇幅专门解释,因此这部电影对观众的理论基础是有一定要求的。若观赏前对青年黑格尔派、蒲鲁东主义、威廉·魏特琳、正义者同盟和后来的巴枯宁主义能有一定了解的话,看得会相对轻松一些。
一个朋友在QQ空间以一句话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道:“以生产关系为首的社会关系生长于物质生产之上”,这部电影恰恰鲜明体现了这一论述。马克思在电影中多次提到要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就是要解释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动。在我所划分的第二部分里,恩格斯带着马克思去见一位雇佣童工的资本家,资本家能用供求关系、市场效率解释自己为什么雇童工,为什么付不了高薪,马克思随后用这只是当前社会下生产关系反驳之,但当然资本家是听不进去的,那个时代这样的理论也还尚未为大众所知。这是琼·罗宾逊提出不完全竞争市场之前的古典经济学之殇,亚当·斯密企图通过人类道德情操弥补之,马克思则通过分析生产关系变动的理论透析残酷的资本主义社会背后的本质。马克思与资本家的对话,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缺憾、马克思由生产关系的变化之切入角度的新颖、马克思理论与未来的「正统」经济学演进轨道的注定不同。
电影情节有致,按时间展开历史但显然并不流水账,因而是非常可观的。美中不足的是,同时期的社会主义理论家们的形象在电影中大多透过一场场演说给脸谱化了,但考虑到时间限制与传主是马克思,透过几句演讲像观众展示一个人的大致思想主张也无可厚非了。
电影在语言上应当是比较考据的。知识分子公开讨论时用法语,马恩私下聊友情用德语,书信中多法语,马克思与燕妮讲法语(日耳曼地区方言内部差异过大?燕妮贵族缘故?)跟英国的工人们用英语……听到影院里坐我后面的一位台湾观众说,他们的德语用词跟今天有很多不一样,想必电影是顾及日耳曼各邦间方言差异的。
谢幕过程中,用《Like a Rolling Stone》的背景音乐配上当代诸多游行、抗议、华尔街的画面,似乎是在告诉我们非正义非公平的世界依旧存在,剥削的方式在有的地方改变了,有的地方没改变,资本主义也已经进化出了新的面貌……
04
《年轻的卡尔·马克思》思想家的诞生
看到有这部电影,毫不犹豫就找来看。因为,对于马克思有的不仅是敬仰,虽然也看过一些短篇传记,但是一直就期待着通过电影来了解马克思。
电影巧妙地截取了马克思的年轻岁月,在欧洲无产阶级革命中所做的事,尤其是写出《共产党宣言》的经历。当然,有马克思就有燕妮,更少不了恩格斯。所以电影不管如何,很好地满足了我对马克思的好奇心。而且电影很好地展现了一个思想家的诞生。
一、风云际会的社会
很明显,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暴风雨的前夜,因为竞争激烈,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到了一个极端的程度,工厂主与工人的矛盾已经不亚于奴隶主与奴隶。这样的社会背景,自然逼迫个人阶级去革命,同样也逼迫那些知识分子去思考,并且试图解决社会矛盾的出路。马克思首先是个优秀的继承者,他精通哲学,对此前的哲学家的理论和观点“批判”地进行了学习和继承,形成了自己的强烈而又敏锐的思维,开始察觉“剩余价值”与“阶级矛盾”的问题。
二、友情与爱情的支持
通过电影,填补了我们对燕妮的理解,原来她更是一位革命者。她值得赞颂的一点,和恩格斯一样,他们都出身资产阶级,是剥削者的子女,但是他们都同情弱者,察觉“非人的剥削”“不公平的社会”,以至于一开始就坚定地站在父辈的对立面。恩格斯娶了不驯的女工,燕妮嫁给了被驱逐的马克思。而且他们都为马克思付出了巨大的支持。虽然恩格斯的确不如马克思聪明,但是恩格斯做的工作非常扎实,他仔细地收集资料,研究了工人的现状,这很明显与马克思互为补充,虽然都是理论性的成果,但是马克思是纯粹理论,而恩格斯却是具体案例和研究。因为殊途同归,因为彼此关注,所以他们一见如故,成为一辈子的好友、战友。当给学生讲《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我总会讲到一个问题:马克思做研究时,恩格斯为了赚钱支持他,不惜违逆内心,回家去给老爸打工。马克思去世了,恩格斯继续完成他尚未完成的著作。这样的朋友,世界上真的难以寻觅。片中就展示了马克思因为孩子多,又因为受到监视、驱逐,没有工作,无法养家糊口时,恩格斯如何毫无推辞地资助他。
三、严谨的定义
记得读中学时,对于马克思那些“拗口”的概念(比如物质就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印象深刻。因为的确是花了工夫好不容易才记住的,以至于终身难忘。如今想来,每个概念都是相当严谨、甚至完美的。比数学“不定义的定义”(认为是先天自然的,无须定义的,像宗教对上帝的属性和本质,源头的态度一样),或者“公理化定义”(认为大家都承认都接受的就可以成为思维的基础,像大家都信人民币一样)都严谨。因为准确地说,马克思的定义和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一样,是既矛盾又统一的“自洽定义”,完全可以突破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瓶颈(真和可证是两个概念。可证的一定是真的,但真的不一定可证)。
影片也很好地突出了马克思对于定义的坚持,以及重视精准严谨定义的意义。影片中马克思遇到了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巴枯宁(俄国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当时巴枯宁是被追捧的大师,但是很明显马克思对他不屑一顾。还特意地给他提问题,挑衅他(这也让我们看到了马克思真实的个性,的确牛顿也有这样的个性,所有的狮子,都不愿意别人在自己面前称王)。马克思谈到的就是“定义”。马克思问巴枯宁:您如何给偷窃行为下定义?巴枯宁就回答说: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对陌生的财产所有者的伤害。马克思就说:照您这么说的话,所有制和所有权是一样的了。您说“所有制是种偷窃行为”,那如果我从别人那偷走他的财物的话,我其实是偷走了盗窃吗?如果有人问我们什么是盗窃,我们即便查词典,估计得到的也和巴枯宁的表述差不多。但是巴枯宁刚刚的演讲上指出了“所有制是种盗窃行为”就有问题了。尽管我们都知道“所有制是种盗窃行为”在观念上与马克思差不多,就是资本由资产阶级所有的这种制度,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基础,剥削就是一种“盗窃”。那么一个小偷(基本也是连工人都当不了的人了)去偷有钱人(基本也就是资本家)的钱,那就是“偷走小偷的东西”了。很明显,这种“自相矛盾”让巴枯宁对“所有制的定义”陷入了非理性的圈套。聪慧的燕妮在旁边就指出:卡尔从来不假装怎么样,他是想说您的表达就是种想象,一种美好的想象,但是有句习用语能说明它:这就是种没有尽头和任何结果的想象。很明显,马克思就是哲学界的哥德尔,他追求严谨。虽然人类运用语言(符号)去捕捉真理,是有很大的限制的,但应该说马克思树立了一个典范。正因为他纠结于语言的精准,所以才能够与精致的唯心主义相抗衡,能够建立一座科学的思想大厦做准备。
四、走在时代的前列
所有的革命都一样,工人要革命,却必须有人来引导方向。影片中,那个革命英雄威廉·魏特林,作为德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和缔造者,他似乎有着更大的权威。被“正义者同盟”称为“在我们整个运动中最受尊敬的人,一位战士,一位领袖”。当然,在马克思眼里,魏德林只是个“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只知道革命,却没有明确的纲领目标。所以当面指责他:我指的是您一味地鼓舞工人们,却又不提出任何有建设性意义的纲领。这简直就是一位善于蛊惑人心的预言家与无法发声的愚民们,玩的一场虚假而又狂妄的游戏。虽然马克思是个理论家,但是他并不是脱离现实的理论家,更不是仅仅立足现有理论和实践的理论家,他是一位建立一个自洽的理论体系的理论家,他追求的是真理,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所以,魏德林的“思想领导权”,很快地就被马克思剥夺了。“正义者同盟”虽然对马克思的冒犯感到愤怒,却不得不接受他的观点;工人领袖们虽然崇拜魏德林,但是他们却能够听懂马克思观点的正确性和实际意义。
因为马克思走在时代的前列,所以其思想的指导意义,自然无法改变。想想,马克思的思想,不仅改变了中国,其实也改变了全世界。有一种表述相当得当,资本主义没有毁灭不是马克思说得不对,而是因为马克思说得对,所以资本主义国家都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修整,避免了覆灭。
五、通俗语言的魅力
为了给《正义者同盟》写革命纲领。马克思创作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想想,当时毛泽东也是一看这篇《共产党宣言》就茅塞顿开,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且终身为之奋斗。可想而知,这部作品多么伟大神圣。我当年找了这部作品看的时候,发现真的篇幅短小,不过就是薄薄几页纸的内容。为什么那薄薄的几页纸如此有力量?
影片最后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段对话。恩格斯是这样说服身心疲惫的马克思,创作《共产党宣言》的。
恩格斯:卡尔,人民已经开始骚乱了,面包的价格也开始涨了,在爱尔兰已经饿死了50万人,失业率也都在增长,奥地利和法国都已经陷入到危机边缘,波兰都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要时刻准备好去赢得斗争,站起来吧,天啊,醒醒吧。
马克思:我从来没有停止过,一秒钟都没有,我已经快30了,弗里德里希,我没钱了,也没精力了,我只想写书,我想好好喘口气,我受够了那些传单和宣传手册。
恩格斯:那好吧,你我都知道,那些……那些我们做出过的努力,写过的书、文章,还有演讲,如果我们不总结出一本简单易懂的书,那么这些都会白白浪费。
很明显,马克思陷入了一种疲惫,之前创作了很多的文章,做了很多演讲,但是似乎并没有让工人们读懂。但是恩格斯却找到了关键,就是写一本通俗易懂的小册子,把一切都讲通透。马克思听从了恩格斯的意见。最终在恩格斯和妻子的帮助下,完成了这部革命性的著作。
看到这里,我想起叔本华。之前读叔本华的著作,在序言中发现一段玄妙的表述,意思是那篇讲述《男性与女性的思维差别》之后,叔本华才为世人所接受,甚至膜拜(甚至当时欧洲人手一本叔本华)。而之前,没有人读懂他的著作,也没有人喜欢他的著作。以至于我今天连那篇《男性与女性的思维差别》讲什么都忘记了,却记得这段内容。想想,那厚重而且密密麻麻地垒在图书馆书架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这本薄薄的《共产党宣言》,道理其实是一样的。这既是诙谐的讽刺,又是深远的启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年轻的卡尔马克思观后感影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9159.html
- 上一篇:12勇士影评观后感
- 下一篇:老爸当家2影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