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一个人的课堂影评观后感

时间:2019-05-15 09:35:13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一个人的课堂》是一部由孙海英、王乃训、韩三明等主演的电影,影片剧情朴实无华,画面精致让人意犹未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关于这部影片的讨论,一起来看看吧!

01

虽然没有什么花哨的技巧,但是关注了中国真正重要的问题,质朴中流露着真情,很感人。真实情感、平淡的叙事,源自社会底层人物,为了生存,为了孩子,为了国家,为了未来,并不觉得故事情节吸引,并不觉得影片做工有多精良甚至觉得有点粗糙,可是这部电影让我们看见我们看不见的的东西。乡村教育的没落不是一件能够轻易评说的事。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总有人随波起舞,也总有人在沙滩挣扎。 像宋文化这样的代课老师,最可贵的是对教育的坚守和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他对教书育人有种近乎宗教信仰般的敬畏和践行,宋老师说他除了教书,啥也不会。这是他们的沮丧,也是他们的桀傲,影片结尾说的对:“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未来。”希望以后类似电影院能酌情增加点排片。

02

今天,参加了《一个人的课堂》观影会,观看了影片。

导演在影片结束后,介绍了这部电影的拍摄缘起,以及曲折诞生的历史。真的不容易,用了十几年时间,只为拍摄一部注定不卖座题材的电影,没有情怀和信仰的人,是绝对做不下来的。

但,导演唯独缺了才华。可惜了一个好的素材。

首先,我怀疑剧本的创作,完全是看了两天《感动中国》,然后坐在家中想象出来的。山村、孤寡老人、交通不便、代课教师、清退政策,所有能与留守儿童扯上边的话题,一股脑地往上堆,完全不考虑细节的真实性。比如,片中宋老师的学生高兴,生意做大了,回乡请宋去当会计。试问,除非这个老师能力出众,大隐于市,否则哪个老板会专门请自己老师出山做会计?而宋老师居然以不会数钱,怕数少了为由拒绝高兴。宋老师再怎么没见过世面,不至于无知到连会计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吧!

这部戏与现实最大的出入,便在于人物的心态。现实中,很多边远地区的“一个人的课堂”,老师、家长都盼着教育局撤销教学点,设立中心校。孩子在这样的课堂中,且不说无法得到较好的教育,就连基本的课程都无法开齐。07年,我曾跟着大学老师下乡调研,跑了很多“一个人的课堂”。与那些老师交流发现,他们的教学水平确实非常有限。年轻人还能教点数学英语,年纪大的能做的只是看看孩子了。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毫不避讳地说,三年级以后,学生基本上都转走了,学生总数也越来越少。我说,你伤心吗?她说,不伤心,咱们水平不行,硬把人家留下来,不要耽误人家娃娃嘛。

豆瓣的影评中,有一个写得很中肯,“宋老师只是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并不是真的只为了孩子”。

其次,人物脸谱化。宋老师就是高大全的形象,我们除了听到他面对刘主任的两句牢骚,几乎看不到他内心的矛盾冲突,尤其是面对家人抱怨时。师范大学生就是反面典型,连说话都要设计成娘娘腔。

请问,师范大学生胡老师离开有错吗?年轻人要在社会上立足,要成家立业,在那样的学校,如何实现?导演,以及其他指责胡老师的人,请不要用道德绑架别人,想想如果是你,愿意吗?

人的内心情感应该是很复杂的,既有崇高的一面,也有卑劣的一面。面对人生的职业规划,宋老师和胡老师的心理活动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在影片中看到,宋老师好像只会为学生、学校担心,完全不理会家人的生活状态,哪怕起码的同情都没有——譬如宋老师接女儿电话的情节,那是导演在搞笑吗?胡老师倒是有内心戏,但只是在宿舍的几个镜头,一带而过,然后突兀地,胡老师就走了。他想到了什么,究竟是什么促使他离开,没有具体交代,只是宋老师念了信中一句“工作和理想环境有差距”,没了。

第三,演员演技真的很尴尬。无论是孙海英的故作木讷,还是其他配角的僵硬表演,让人分分钟出戏。尤其宋老师夫人,那一口地道的京腔,让人恍若置身皇城根下。导演解释说,除了孙海英,其余都是群演。导演,你没说实话!明明和其奶奶的扮演者,都是拍过很多电影电视剧的演员。

其实代课教师、留守儿童的话题并不新鲜。十几年前,张艺谋就拍过《一个都不能少》。片中魏敏芝的表演,毫无表演痕迹,完全本色出演。至今仍记得她初进城,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好奇惶恐的神情。

老谋子的电影,让我明白,主旋律电影也是可以讲故事的。

导演,与其花十年找投资,不如花五年去实地走访,去潜心打磨,去用更高的标准拍摄,哪怕是一部公益片,一部注定不叫座的电影。

人,除了情怀、信仰,还要有才华。

03

《一个人的课堂》,很好的电影!

看着看着就流泪,看完,不停地叹气,不停地流泪。

为宋老师,为孩子,为自己同样的教学生涯。

作为代课教师的宋老师,没有编制,教育局以一场电脑考试的方式周到而羞辱地终结了宋老师36年的教学生涯。可没落到一个好啊!

我们村子里那些老老实实代课教师,清退的时候,两百块钱。还不如打发一个临时工。

只有那些善于巴结领导的老师能搞到编制,变成正式老师。

考不完的考试,填不完的表格,高不可攀的学术高峰,天威不可测度的领导,

努力了!也老了!越来越只有落后了!

最终被清退,被抛弃!

但,宋老师习惯了教学生涯,思维、语言、做派、作息、性格、生活惯性都是和学校生活融为一体了!

穷,是穷点,毕竟是宋老师的生活,宋老师还能发点光和热,还有点成就感,至少有存在感,若是把宋老师清退了!他还能干点啥呢!

在城里清除下水道的淤泥,还要被同样底层的同事算计和压制。

宋老师,不就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老老实实的教师的写照么!

04

最近影视佳片不少,无论是《无问东西》的情怀,还是《奇迹男孩》的温情,抑或《神秘巨星》的励志,都给消费者带来了良好的观影体验。在这些佳片中,有一部制作成本很低却具有重要社会现实意义的电影,在影院拍片竞争中只占到很少的席位,有些城市甚至于没有排片,以至于很多消费者只能通过包场的方式观影,这部电影就是《一个人的课堂》。

《一个人的课堂》的主演孙海英是我很敬佩的一名演员,近年来因为某些原因而愈少的出现在公众面前。与同期上映的电影相比,这部电影属于小成本电影,也没有巨星加持,只是讲了一个简单的、窝心的故事。电影开头村长与孙海英饰演的代课教师宋文化的简单几句对话,勾勒出村子内办学的困境。接着宋文化骑着一辆旧却擦的干干净净的自行车行在山里的路上,挨个去学生家里家访,家访的落空以及一名骑着摩托车、将孩子送去城里念书的父亲向宋文化告别既交代了农村教育的困境,也预示了中国广大农村的失落。

在农村劳动人口的外流及乡镇小学撤并的大背景下,宋文化所在的西甲村小学在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只来了四名学生,而着四名学生却要分为三个年级。随着电影的推进,这四名学生也逐渐失散,只剩下了与奶奶相依为命的明明。根据妇联2013年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国有6100万以上的留守儿童。明明是中国千千万万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外出打工的父亲经常面对着生命危险,因为无法安于贫困而出走的母亲,年迈体弱勉强支持家庭的奶奶,只是明明比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更为不幸。童年就没有享受过母爱的明明,又失去了父亲,而父亲做为家庭经济支柱,以成为一抔土的代价换来的不带体温的八万块钱却成为明明和他奶奶未来生活的全部指靠。当明明的奶奶也去世的时候,明明的人生仿佛要彻底暗淡了。

命运总是厚此薄彼。明明丧失的亲情如同当下中国的农村,当下的中国农村正在迅速地衰老、贫瘠、消失。Wenge时期已经摧毁了的农村原始的经济形态在改革开放中并没有获得喘息之机,经济的急剧发展中伴随的集聚效应使得大中型城市仿佛一只永不满足的黑洞,它将农村的劳动力吸进去,将自然资源吸进去,转化成供这个巨大的城市机器运作的能量。当这些劳动力被榨尽最后一点能量时,它就将它们吐出来,仿佛榨油机吐出来的渣滓。这个庞大的城市机器日夜不停地转动,不挺地吐故纳新,创造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的背后是被使用、被损耗的劳动力,然后这些劳动力变成要被驱逐的“低端人口”。他们靠劳动来养家糊口已是不易,还要治疗长期被压榨积累的疾病。城市需要他们的付出来支撑自己的发展,而被他们留在后面的农村则仿佛失去了生机和灵魂。可是农产品低廉的价格使得农民除了走出去去出卖体力之外,也别无他法。但是这种靠劳动力维系生存的家庭不具有任何抵抗风险的能力,任何的疾病、意味都可能将这个家庭拖入更深沉的黑暗。一个一个农村家庭的失落,是整个中国农村发展的困境。

正如黑塞的《在轮下》所昭示的,时代如同巨大的轮子碾过,追赶不上进程的要么被远远落在后面,要么就被碾作尘土。而中国的农村,在时代巨轮呼啸而至之时脆弱的不堪一击,经济发展的巨大代价压在了农民身上,最终的承受者只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年农民及他们未成年的子孙,由此引来的是农村教育的困境。在阶层逐渐固化的中国,对于底层社会群众而言,教育是实现阶级流动的唯一方式。阶级的分立带来教育的等级差距,这个差距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也不为过。从农村走出去的农民要么认命一般地让自己的孩子早早辍学重复自己的命运,要么认识到学习才是改变孩子未来出路的唯一方式而拼尽全家之力供孩子去城镇读书,最终留在农村读书的孩子是那群最无奈的孩子。这群孩子的无奈在于他们没有能带他们离开农村的父母,又缺乏最基本的亲情关怀及基本的学习条件。

在《一个人的课堂》里,我们能够有最直观的感受到农村教育环境的窘迫。西甲村小学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软性条件上,都简陋到令人心酸。破旧的小学里只能靠村长砍的竹子来做旗杆,破旧的桌椅是学生端坐学习的地方,年久失修的瓦房顶抵挡不住夏天的暴雨、更低挡不住冬日的寒风。四个学生、三个年级、一间教室、一名老师,粗略算下来宋文化要备十几门课,因为在一间教室上课,只能在一个年级上课的时候另外的学生预习其他功课。可是即使这样的情况下,宋文化还是尽自己的能力去给学生保证体育课和音乐课。也许你可以嘲笑宋文化在升旗仪式上唱的国歌跑调又滑稽,也许你可以对宋文化在教学生乒乓球和跑步训练时的不懂装懂嗤之以鼻,也许你可以因为宋文化居然没有碰过电脑而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你不能否认宋文化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和尊重。宋文化的自重、自持、自守一定会给观影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宋文化上课时一定穿着自己略显破旧却干净的中山装,这是他最体面的衣服。他每天拿着小铁棍敲响一块吊挂的钢板宣称上课的时候,他拿出录音机举行升旗仪式、高唱国歌时,他要求仅有四名学生的班级上课下课打报告时,当他微笑着说“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学……”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名充满工作热情的老师,我们看到了宋文化对仪式感的坚守。如果说农村学生的减少和离开是宋文化的失落,这个失落也是整个农村教育的失落。但是宋文化的坚守,是中国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坚守,是对中国教育最后方的坚持。这种坚守对于学生而言是极大的幸运,宋文化是以饱满的热情和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这份神圣的工作,他身上有一种使命感,让人为之动容。

国家并没有忘记中国农村教育事业,中国政府颁布很多规定来改善农村的教育环境、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但是面对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的巨大差距,政策规定即使得到很好地落实却恐怕无法得到很好的效果。比如要求代课老师参加考试,通过考试才能取得教师资格,否则不能从事教学工作。这样的规定是好的,只是落实到电影背景所在地时,清除掉的可能是热爱教学工作却没条件学习最新的电脑知识的宋文化。政府指派给西甲村小学的年轻教师虽然是正规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可是这样的年轻人又怎么能安心于如此贫困的地方呢?这就形成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这样的困境套在以明明为代表的留守儿童身上,就关乎其命运走向。明明们当然渴望更高的教学质量,但是在现有环境无法吸引更高学历的年轻人来此任教的时候,如何留住现有的人才就成为当地的难题。

中国农村在留住人才方面的无力显示出农村劳动力流失的严峻性。那些留守农村的老年人身体老迈尚需人照顾,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又将孩子托付给他们,必然出现精力不济、对孩子放养的状态。被迫留守的儿童们敏感的内心渴望父母的关爱却无力改变现实,甚至早早地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当农村教育的困境成为现实,就如同剪掉了留守儿童们飞出所在阶层的翅膀,等他们长大也会被困在底层难以挣脱。如今老迈的农村将会更加失落。驱使农村城镇化运动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城市化扩张带来的巨大的土地需求,在此过程中拿走农民的土地换给农民一个楼房和一个身份,同时消解掉了农村的失落,因为农村彻底消失,转换成的是这批新的城镇人口的生计焦虑。这究竟是不是一个解决办法呢?笔者没有答案。唯一肯定的是,中国农村的失落仍将继续,中国农村教育的困境仍要持续很长时间。

《一个人的课堂》的最后,宋文化在城市里谋到一份清理下水道的工作,他怀里揣着的是明明给他的回信。不幸的明明幸运地遇到了宋文化,这个信仰教育的农村代课老师,于是明明走进了初中课堂,道长且阻,未来的明明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可是,在电影之外,又有多少留守儿童因为学校太远、教学质量太差而永久丧失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的同时,还要忍受饥寒交迫的童年?不禁想到了毕节县自杀身亡的四兄妹,又不禁想到略显幸运的“冰花男孩”。

这是一个物质空前丰富的世界,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巨大的生产力。这也是一个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界,因为借助互联网我们可以迅速地获取信息和知识。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但是最好的时代也会有暗影,当我们还能发出声音的时候,让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去为被命运地暗影解蔽的人们呐喊几声吧,也许声音微弱,可是声音多了就总会有人听见。当我们还能做些什么的时候,让我们为他们做点什么吧,仿佛伸出一只拉他们一把的手,也许力量微弱,可是人多了总能防止他们继续坠落。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一个人的课堂影评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916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