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罗曼先生,你好影评观后感

时间:2019-05-15 09:35:57 网站:公文素材库

《罗曼先生,你好》是一部来自美国的犯罪电影,影片剧情丰富曲折,画面精致震撼,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也是各有不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网友们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01

Roman J. Israel, Esq. 是洛杉矶的一名小律师,主要接与犯罪有关的案件。从全片第一个镜头开始,Israel 这个角色就很快地塑造起来了:他不善与社会打交道,总是穿着过时的西服,用淘汰掉的翻盖手机和mp3,总是带着一副不知道是什么时代流行过的旧耳机,就连办公也是上世纪流行的大脑袋电脑。在这个网络已经普及到令人发指程度的发达信息社会中,他依然在兜里装着厚厚一沓纸质名片,自报家门时候总是不厌其烦地加上“esquire"的后缀。

Wikipedia 是这样定义“Esquire"这个头衔的:

In the United Sates, Esquire is mostly used to denote a lawyer, in a departure from traditional use, and is irrespective of gender… the term has a different meaning in English Law. it is used to signify a title of dignity, which ranks above gentleman and directly below knight.

简单翻译一下,esquire是美国曾用来表示律师身份的名称后缀。在英国则象征一中地位:esquire的地位在“gentleman”(绅士)之上,在“knight”(骑士)之下。

作为一名非裔律师以及种族,Roman有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旁人不可触及的尊严。在这个复杂异常的现代社会,Roman仍然坚守着自己的“老一套”,不论是外表着装还是自己的原则。他看不起科林法瑞尔饰演的George Pierce,认为George和这个世界上其他一切工具没有任何区别(在George的车上时Roman轻蔑地问他“What makes you different from this car?")。这样,Roman认为为George工作是有悖他立身处世的原则的。

然后,一切都改变了。

引发这一切的,是他36年搭档William Henry Jackson的意外死亡。

Roman的对现代社会的木讷反应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无法理解导致他在与William的这段合作关系中只能深居幕后,做些文笔以及准备工作。长期的与社会的隔绝更加剧了他对社会关系的陌生。以至于在搭档的突然死亡后无法适应这原本不属于他的工作。在与地方检察官的谈判中无意言语中伤了对方,不仅给案子断了唯一的出路,还招惹来了上司的一顿臭骂。心灰意冷加之财经窘迫,他无奈之下通过透露案件机密挣下了不菲的悬赏金。一度狂欢放松之后,却又迎来了人生的结局:在昏暗的街上被杀手一枪结果。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整部影片中,Roman总共经历了三种人生状态:首先是之前提到的,与世隔绝,自娱自乐的状态;获得悬赏金后心态生活以及事业蒸蒸日上的状态;还有就是最后获得解脱,“看破红尘”迎接自己结局的状态。

一刷的时候,我粗略地把Roman从第二到第三种状态转变的诱因归结为杀手的恐吓和杀手的追杀。然而二刷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细节:Roman在把巨额现金钱退还亚美尼亚人的时候,恰恰是在被CJ(被他暴露地址的杀人真凶)恐吓以前,以及在参加搭档William的葬礼,收回那只斗牛犬雕塑之后。

也就是说,是Roman自身唤醒了自己,杀手在使Roman心回意转上没有起决定性作用。

在此看来,斗牛犬雕塑在全片就起了很大作用。这个雕塑贯穿整部电影。第一次出现是在搭档William的办公桌上,抬着头望着Roman的办公室;第二次则出现在葬礼之后。Roman抱着它坐在车里。然后在Roman接到恐吓电话,站在窗边思索时,斗牛犬就在他身后看着他。最后一次,则是枪声响后,Maya抱着它站在街上,不知所措。

斗牛犬的象征意义就不言而喻:他是Roman职业生涯中积攒的所有经验和原则的象征。经过短暂的迷失,在见到斗牛犬之后,Roman终于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境地,得出了导致他从人生第二状态向第三状态转变的结论:人们所谓的原则其实并没有那么坚固,而是会跟随人生境遇的转变而转变的。在与Maya共进晚餐的时候,导演采用了一个大面积失焦的长镜头。外界所有的景物,晚餐,灯光,饭店甚至Maya都被可以模糊掉,画面中唯一清楚的部分,是Roman那擦得闪亮的镜片和忙于咀嚼和交谈的嘴。

"I mean, purity cannot survive in this world."

Roman此刻清楚地认识到了所谓的原则实质上是多么的荒唐。原则在金钱的诱惑和处境的驱逐下是如此的飘忽不定。他沉淀了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这样措手不及地被这个他刚刚开始接触的社会击得粉碎。

随着三观的破灭和重建,Roman对于生活的态度随之转变。在他和George的最后一次交谈中,他突然又对George说他其实有着多么光明的未来;在把斗牛犬送给Maya的时候,他打破第四面墙地冲着观众说,I believe you two can get alone,旋即消失。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George站在法院大堂中,看着工作人员一张一张地翻阅Roman耗尽毕生献血写出的briefing。Roman已经死去了。但这个律师,这个民权运动的积极分子对于这个荒唐世界的反抗,却在这厚厚的纸张中永远永远地留存了下来。

02

在即将选择新方向的时候,看到《罗曼先生,你好》,好像是与自己的对话,选哪条路走?

Roman J. Israel,由据说黑人届王子般存在的丹泽尔华盛顿饰演,演技自不必说,跟他配合的是饰演乔治皮尔斯的科林法瑞尔,反而给我更大的启发。

跟现实周遭相似,大部分人从内到外的麻木的适应着环境体制,然后依照规矩流程办事,习惯性选择无视那些需要被关怀的人性,同时也总有一些格格不如的人,比如男主Roman J. Israel ,年轻时代曾为人权运动奔波,恐怕是厌倦世俗选择了做幕后人,然后也真有识货的律师愿意跟他合伙,之前律所里的这种微妙的平衡,保护着他不用与外界过多的接触,专心在自己的天地里。一旦脱离现实,在愤世嫉俗与深藏幕后的综合作用下,他自然就会变成很难与人沟通正常交流的人,他坚持的那一套至少从表述上已经过时,演讲时年轻人无法理解他的用意,NGO的实习生无法理解他到底要干什么,流水线上的律师、警察、检察官会因为他的固执产生口角和争执。

影片中罗曼的历程,其实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历程,曾经为了理想而奋斗,然后躲进舒适区,直到舒适区被打破,不得不面对现实,固执着做着自己,结果遭到现实来自方方面面的打击,路只有两条,要么适应环境,要么做回自己,选择任何一条都是艰难道路,得头也不回,心无旁骛。罗曼先生挣扎的结果选择做回自己,但还是为自己一时的动摇付出了代价。通过与NGO的Maya的对话,来表现罗曼从抗拒、接受改变到做回自己的过程中心态的变化和价值取向。

纵使他是真的知道体制下那些被剥夺人权、被无视的底层人的痛苦,他也深知社会机制是怎样运作的,所以才会总这样愤世嫉俗。他想要做对的事,而不是流水线作业的生意,他需要的是一群懂他的同盟,帮助他实现应付现实,所以那些帮着理想主义者适应现实,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识货的合伙人、秘书、NGO的工作人员还有新Boss乔治皮尔斯们就显得更有价值。乔治皮尔斯是个吃法律饭的生意人,依靠着这套system生存发财的人,能被罗曼的前合伙人选中想必也是看重了存在于内心的理想主义与现实的执行能力,能够继续成为罗曼的同盟者保护者,正是这个乔治皮尔斯,不会因为罗曼不怎么Nice的表达就无视他的才能,也正是乔治皮尔斯一直在听他说话和试图跟上他的脚步,总是要跟罗曼说自己的各种计划,在罗曼先生坚持不住在外表上忙于适应环境时,询问他集体诉讼进展,也是乔治皮尔斯会在罗曼离开之后,组织公司资源将他的意愿实现。

影片中最后一段,也是乔治皮尔斯提着罗曼的皮箱走进联邦法院递送诉状,继承了这个死去的理想主义者的坚持,想必也肯定是经年累月,花费精力人力可想而知。

03

丹泽尔华盛顿有提名奥斯卡影帝了,这次的电影是《罗曼先生,你好》,电影评分都不高,但是华盛顿演的好,他演这种角色,感觉很搭。

电影讲了一个现代唐吉坷德的故事。这时代,这种人不多。这种人有很重精神洁癖,也可以说有信仰。我们这些没精神洁癖的人,说白了就是没信仰。

他相信自己能改变整个法律的体系,他真的相信,并觉得这是正义之举。这个体系利用恐吓,让人们接受一些过重的罪名,大体意思就是如果你不认罪,上了法庭正式打官司,那么万一你输了,你就要被定罪50年。但是如果你现在认罪,那么就判你5年。

在这个现代唐吉坷德的眼里,这只是交易,而不是法律。这只是法律体系中,权利过大的一方,可以随意玩弄嫌疑犯的现状。

这种人社会上存在,但很少,因为这样活着很累。哪怕年轻时有这样的倾向,但绝大部分人随着踏入社会的时间,慢慢都放弃了原来的坚持,我们称之为“被社会磨平”

精神洁癖的人,注定要与主流社会或多或少的格格不入。因为他们坚持的就是主流社会不怎么坚持的东西。这些人行为怪异、价值观怪异(从主流的角度去看),并且更重要的一点,这类人极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的某一段,要不成为天使、要不成为恶魔。也就是说,圣徒或者连环杀手,都是从这个“圈子”出来的。

他与这个新社会格格不入,他每次都想做好事(他认为是正确,并对人好的事情),但是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善良的人,但是他的行为却被这个社会认为是不好的、有害的、恶意的。

社会有主流的规则,即便这套规则人人都明白只不过是“社会秀”的一部分。比如婚礼。婚礼上司仪念出的,千篇一律的祝福词,空洞、乏味、毫无意义,但是人们还是愿意听,甚至为之动容。

主流规则,其实已经不太重视真相了,因为真相往往是代表着痛苦。

我印象里,极少有影帝提名来自于一部不太被看好的电影。其实这部电影也不能说不好看,只能说故事有些俗套。就是讲一个人应该坚持一些东西。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底线或者原则。人如果一点没有自己所坚持的善,那么这个社会就完了,迟早的事情。

所以电影最后,他的老板(科林·法瑞尔)接过了他的信念,为之奋斗。还是值得一看的。

04

硬盘里存了太多电影,有的看片名还知道当初为什么下载,以及叮嘱自己某天一定要看,有的则完全忘了之所以下载的原因,完全不知这部电影将要给我讲述一下怎样的故事。

《罗曼先生,你好》就属于后者。

在打开了几部电影看了一两分钟后就不耐烦退出的周末晚上,在已经九点半只想找点愉快消遣的时刻,我以为我会看不下去,也做好了只看一半另一半明天再看的打算。谁知,我竟一口气看完了这部两个小时的电影,并且迫不及待要来写点什么。

丹泽尔?华盛顿上一部新片《藩篱》,因为实在太过话痨,我只看了一点就放弃了。刚看到这部影片开头又是这位曾经的影帝时,心下也有点一紧--不会又像上部电影那样不讨喜吧?

幸好,没有。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理想主义斗士,为促进美国法律的改革孜孜以求努力了许多年,放弃了进大律师事务所的机会,抵抗了很多诱惑,清贫甚至潦倒,却始终不忘初心(这个大词送给他才真是合适)。一次受理案件过程中,他的当事人不幸在狱中身亡,他利用当事人之前透露的信息得到赏金十万美金,给自己买了三套西服,两双新鞋,请心仪的女士吃奢华的晚餐,甚至打算搬进新的公寓,在新老板手下也当上了领导者,人生活到现在突然转向,他仿佛看到若干美丽的新风景,并准备张开双臂与之拥抱,抛弃以前那种虽满怀理想却苦不堪言的旧生活。

新的案件又来了。这次他的当事人竟然就是接到线索被捕的那个杀人凶手,他因此得到赏金的犯人。那人指名要他做辩护律师,只有一个目的--让他也住进这个自己逃不掉的笼子,让他身败名裂。

罗曼先生在惊慌失措打算逃跑的路上,接到玛雅--那个他喜欢的女人的电话,对方一直把他当偶像崇拜,他也在对方的赞美和景仰之中幡然醒悟,决定以此事为契机,打一场史无前例的官司--自己起诉自己,自己为自己辩护,以此推进法律改革。

然而就在他踌躇满志打算以身祭法时,非法之徒却一枪击毙了他。所幸他的新老板,一个精明能干又良知未泯的年轻人接过了他几乎从不离身的大箱子,开始艰难却光荣的斗士之旅。

片中从未露面的威廉当年在法学院课堂上说过这样的话:什么是宽容?它是人性的后果。我们都由弱点和差错构成,我们就当相互原谅彼此的错行,那是自然的第一法则。

罗曼先生也有弱点,也犯过差错,但他仍然是一个伟大的人,因为他战胜了自己的弱点,并不惜付出一切来弥补自己的差错。

在威廉的葬礼上,威廉的遗孀提醒罗曼好自为之,他说:真正的敌人不在外部,而在我们心中。也真是发人深省,如雷贯耳。

影片中,新老板乔治居然没被自己的职业完全吞噬了信念与良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正是这样的奇迹,给人力量和温暖,让人相信希望永远在明天。

现实世界中,太多的人“溺在浅滩”,被自己的欲望和局限绑架。我们需要罗曼先生这样的人冲在前面,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坚韧与美好,善良与可爱。我们会被诱惑暂时冲昏头脑,但我们都和乔治一样,没有完全忘记当初的信仰,还愿意为之放手一搏。在和自己心中的敌人以及外界敌人抗争的同时,我们需要这样的光芒照进黑暗,给自己一些鼓舞和勇气。

感谢《罗曼先生,你好》。

05

有时真觉得一些人压根不懂看电影,包括什么著名影评人和专栏作家,都说看电影是很主观的,谁说不是呢。

一名律师,在合伙人因病卧床不久去世后,从幕后被迫走到台前——之前的工作更像是一位法律研究学者和顾问——他准备亲自打一些官司,但事务所却因亏损要被关闭,他们之前代理的多是一些草根阶层的案子,不赚钱甚至是免费的。

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随身的包里装着多年研究的成果,那是改革律法的一项提案,一种新的集体诉讼的策略,为了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大量案子,但合作几十年的唯一值得信任的同盟者已逝,他孤独的奋战也许不会再被理解。

现在,他得去找一份新工作,因为没有失业保险,但四处碰壁,尽管他的学识和经验丰厚,他逢人便激情地balabala那些东西,也只会被当成疯子和怪胎。

他单身,独居,用他的话说,在家庭和事业不可兼顾时,选择了奋斗的事业,他也没有车子,一个人提着那个大文件包,坐地铁、走路……总是塞着耳机听歌,看着有点嘻哈,在一次去法院过安检时,跟安检员说,因为上次扫描,他存有八千首歌曲的ipod里面吉尔。斯考特赫森《美国冬天》专辑里的低音部分就不见了,当然只会被白眼,太可爱了……晚上回到寓所,摘下耳机,又放上了黑胶唱片,外面的工地在施工,依照惯例,他一遍一遍地打投诉电话,背出违法的条例,却从未被成功受理,吃完花生酱三明治,开始他的研究工作。

请去演讲被误解,他曾经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有些物是人非,妥协去合伙人朋友乔治的事务所里工作,接了几个案子,却意外导致当事人被杀。

人间不值得。他用当事人的线索从悬赏者那里拿到了十万美金,一个人去了一处海滨度假,坐在海边吃着火鸡培根枫糖甜甜圈,买了几套新西服和两双新鞋子,换了漂亮的公寓,过了把有钱人的瘾……

跟现实和解,他似乎有些开窍,适应得很快,与被他鼓舞的爱慕者玛雅吃饭,他感到自己变了,但觉得轻松愉悦。

天上不会平白无故往下掉馅饼,因他提供的线索被抓的黑帮分子盯上了他,不安和恐惧也开始跟随,重要的是迷失的他感到被轻视,于是他决定退回那笔剩下的赏金,并控告他本人,他同时成了原告和被告,“请求永久剥夺律师从业资格,驱逐出加州律师界和人类行列,因为其虚伪行径,背叛了他过去声称真正代表的一切大义……立即做出即决判决”。

他把代表其奋斗精神的斗牛犬雕像送给了玛雅,给了她一吻,那也许是他唯一的爱情,随后他在一个巷子里被枪杀,留下那个大文件包,死后,这些文件真的被(乔治)提交。

一个不合时宜的人,说着一些不合时宜的话,有一些看似不合时宜的理想……与人世格格不入,被误解、被轻视,生活潦倒,卑微也高大,偏执亦正直,给人们的生活带去一些改变,生前不曾被正视,死后闪烁人性的光辉。

“人是由缺点和错误构成的,

让我们彼此宽恕……

对方的愚蠢,

这是自然的第一法则。”

屠格涅夫写过一篇《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认为这是人的两种典型,前者是思想大于行动,后者是自我牺牲的英雄主义,罗曼先生就是堂吉诃德。

P.S 丹泽尔。华盛顿演得真好,也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要说缺点也不是没有,比如玛雅的角色有点浅,乔治的角色不怎么令人信服,这可以说是一处败笔,我一直觉得科林。法瑞尔并不是很会演……但丹泽尔。华盛顿真不愧为影帝!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罗曼先生,你好影评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923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