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电影牡丹花下影评观后感

时间:2019-05-15 09:37:24 网站:公文素材库

《牡丹花下》是一部来自美国的电影,影片画面精致,剧情丰富曲折,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也是各有各的说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两版异同

1.小说和1971年希格尔版中都有黑人女仆,她在其中戏份不少,原本为麦坎比擦拭身体的,也是女仆。科波拉删掉了这一角色,理由是奴隶问题太过重要,自己只想专注表现隔绝状态下的女性关系。

2.希格尔版的玛莎小姐与哥哥有乱伦关系,在房间也挂着与哥哥一起的画像,在科波拉版完全被抹去。而且为了表现玛莎小姐压抑又疯狂的欲望,希格尔还拍摄了玛莎小姐的欲望之梦,还是一次3P。但科波拉全部去除了玛莎的欲望段落,只保留一个在门口未完全的试探接吻。

3.希格尔版中,艾德温与玛莎小姐关系极好,玛莎视艾德温为接班人,立遗嘱由艾德温继承遗产,艾德温的身份也只是学校的教师。但科波拉版让艾德温承担了黑人女仆的角色,两人关系也变成了主仆关系,艾德温一心逃离学校。

4.希格尔版中,艾德温是个20出头从未恋爱的年轻女教师,由于父亲背叛母亲,对男人充满了不信任,但又压抑着自己的欲望,充满矛盾。科波拉版艾德温变成大妈,不太像个处女,且经常提到自己父亲。

5.希格尔版中,与麦坎比偷情的女学生叫卡罗尔,从一开始就显示出放荡,但科波拉版,由范宁扮演与麦坎比偷情的女孩,名字叫艾莉西亚,并且要纯情的多。

6.希格尔版中,麦坎比自称是不携带武器参战的贵格会成员,但科波拉版中,他变成了从爱尔兰拿了300美金替人参战的雇佣兵。

7.希格尔版中,卡罗尔撞见麦坎比与艾德温在花园接吻,醋意大发,把蓝布条绑在了门口,由此引来巡逻士兵,导致麦坎比被发现。但玛莎小姐出现,谎称麦坎比是他德克萨斯的表弟才躲过一劫。科波拉版删除了这一场景。

8.希格尔版中,南军士兵夜入学校,试图对玛莎小姐和学生们不轨,场面一度非常紧张。科波拉版南军士兵则无意犯罪,处理的非常平淡。

9.希格尔版中,麦坎比逃出房间找到枪是受卡罗尔的帮助,但科波拉版并未说明麦坎比如何逃出房间并找到枪。

10.希格尔版中,麦坎比在晚餐时告诉众人,自己明天一早就要和艾德温一起结婚,远走天涯。但科波拉版则说自己按原本的计划,几天后离开,并未提与艾德温的关系进展。

11.希格尔版中,众人均认为是艾米的毒蘑菇毒死了麦坎比,但艾米却说“你以为我分不出好坏蘑菇吗?”,为麦坎比的死因留下了疑点。但科波拉版就是毒蘑菇导致了麦坎比之死。

杂项

1.1971年版《牡丹花下》是伊斯特伍德师父唐·希格尔最满意的个人作品。

2.科波拉拒绝承认自己的电影是对1971年版的翻拍,认为自己只是基于原著小说的另一次电影拍摄而已。

3.新版电影全部采用自然光,摄影师为《一代宗师》的摄影师菲利普·勒素。

4.影片拍摄只用了26天。

5.两部电影中,扮演麦坎比下士的伊斯特伍德和科林·法瑞尔生日都是5月31日。

6.扮演艾德温的邓斯特拒绝为角色减肥……

 与老版明显的男性视角不同,这部电影明显是从女性出发的,闯入者的戏份也因此被压缩。故事除了删掉了黑奴,把戏份添加给艾德温,并没有大的改动。对细节做了大量的调整,使得情感展现更细腻,但情欲的唤起部分也都被删减掉,使得剧情变得模糊,艾德温的人物形象也缺乏魅力。 同时,删掉了老版中对黑奴制度与战争中人性的部分,全力放在女性与闯入者的情欲中,却又竭力控制煽情性戏剧化的故事,使故事格局变小又异常平淡。演员表演上,科林法瑞尔比伊斯特伍德更加无辜窝囊,但缺乏魅力。邓斯特完全看不到有什么魅力可迷倒下士,范宁过于纯情,只有妮可基德曼表现不错。整体感觉不如老版。

在戛纳每天各种玩命看片熬夜写稿之余,最大的乐趣大概就剩下了媒体同行观影后的相互吐槽。开赛前普遍被看好的扑街片头号种子选手《牡丹花下》竟然……没有扑。当然可能首先是因为时长比较短,其次是影片非常工整,但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影片第三幕陡然一转,竟然把前两幕的嘲讽转成了一个喜剧。而且整体上影片有一个带有女性主义倾向的观视结构,确实还能算有点意思。整体来说比河濑直美的《光》稍好,但好的有限;因为时长较短某些可能更出彩的面向都没有展开,所以评分大概也冲不上去。

影片与1971年的同名电影均改编自同一本小说,讲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名受伤的北方士兵被一座弗吉尼亚州的女子学校收留养伤,进而引发了学校内部的一场风波。某种意义上影片可以看做是性转版本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不过有所不同的是,七个小矮人显然是被阉割的男性(因为矮……)——至少他们对白雪公主并没有欲望;但在《牡丹花下》这里,误入女儿国的北方士兵却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明显是长期受到性压抑的两名老师,到Cheerleader式的早熟少女,再到未成年的女孩,都在不同程度上被激发出了欲望,大家轮番变着法儿地取悦这名长相帅气的男性,从各自精心打扮到纷纷投怀送抱;但关键问题是这位士兵又特别会聊天,重伤之时扮演楚楚可怜的小白兔,能下地走动了就开始画风突变成撩妹高手,把整个女子学校搞得乌烟瘴气,老师和学生开始彼此争风吃醋,但因为他大概怀有一个韦小宝式的后宫梦想,所以撩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一边约着克里斯滕·邓斯特,一边吊着妮可·基德曼,半夜却摸进了艾丽·范宁的房间……结果因为邓斯特醋意大发,把他推下了楼,使得伤口开裂。妮可·基德曼大约是挟私抱负,当机立断锯掉了他的腿——典型的阉割象征哦,导演还怕观众看不懂,让扮演北军士兵的科林·法瑞尔大声控诉“我现在这样还算个(男)人吗?”最后法瑞尔偷到了基德曼的手枪并各种作威作福,基德曼却心生一计,在最后的晚宴上用毒蘑菇了解了法瑞尔的生命(想起了白雪公主吃过的毒苹果吗……)。

转头回来看影片的观视结构,法瑞尔在重伤之时基本处于女教师和女学生纵横交错的目光中“被看”的位置;随着他逐渐恢复,他也开始占据了观看者的位置。但总体而言,他在影片的结构中最主要的作用类似一面镜子,女性们取悦他的方式和在镜中欣赏自己的方式十分类似,并且通过一些在镜子前整理妆容的镜头来展现。不过就视点权而言,仍是邓斯特与基德曼两人占据主要的视点位置。这并不因为她们的明星地位,而是在叙事中,这两名教师都是具有自主意志的行动主体。而且更为有趣的是,她们的主体性是通过对男性的接纳到排除而完成的,从被激发母性,到迷失主体身份,再到主体身份的重新确立,观视结构与叙事是严格匹配的。

当然人物塑造上也因此各有特点,妮可基德曼是握有权力的校长,并且是唯一的手枪的拥有者,本身占据的是一个父亲式的位置,这导致她的行事方式颇有父权意味。但同时她又是各种祈祷活动的主事者,这让她的主体性又具有某种与宗教相关的先验性。所以她的动摇就刻画的非常细腻,相比较而言其清醒过程就有些生硬——她是通过颇为女性的嫉妒心理下,施行的父权式的阉割回归主体地位的,因此在第三幕中的主要矛盾也表现为她与法瑞尔争夺控制权;并且她夺回控制权的方式也颇为女性——毒蘑菇既是食物也是毒药。而邓斯特扮演的女教师则主要问题是因为是对容貌的不自信而导致的极度自我压抑,同时因为长期处于从属地位,使得她非常容易在法瑞尔的甜言蜜语攻势下放弃其主体地位。她得到了私奔的承诺,并且在法瑞尔失去一条腿后还与他发生了性关系,但她最后的转变则来自于一名女学生微妙的提示“你不喜欢吃蘑菇”而死里逃生,她当然无法与另外所有已然“觉醒”的女性相抗衡。其他女学生的塑造基本比较简单,虽然尚无法取得主体地位,但作为校长的追随者和确实被处于疯狂状态的法瑞尔吓到,她们也选择了排除自己的欲望——因为欲望对象已然不在了。

影片前两幕的微妙嘲讽在邓斯特将法瑞尔推下楼梯之后就画风突转,第三幕里法瑞尔的癫狂与之前的情圣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导演的处理——直接跳过了锯腿一场戏(第一幕中缝合伤口的一场戏却拍得很写实)——造成了极为突然的喜剧效果,包括此后的最后的晚餐(与之前一次晚餐形成对比)也是颇有喜感。在这里还要赞美一下邓斯特的演技,大概值一个奥斯卡女配提名(尽管她是一番位但女主……恐怕戏份不太够再说还有基德曼),欲望、压抑、隐忍、转变的细节都演出得十分到位。还能大写特写的是本片的画意用光,还原了蜡烛照明的室内场景,并对室外美好的光线有着精细的捕捉,光效、服饰和构图上一定是参考了同时期的油画作品,在大银幕上观看确实是个不错的体验。至于为什么嫌剧作展开得不够呢……因为起承转合都是套路,而这片还是太过中规中矩了,那点女性主义的小尝试完全可以做出突破,结果还是没能把握住而直接走向了一个室内剧式的古典小品。同样类似的设定,阿尔莫多瓦就能拍出《黑暗的习惯》,而且这种设定很容易往恐怖片、色情片之类方向发展……并不是说现在的这种处理不合适,而是说在这个时代,我们呼唤的的还是更有新意和突破的表达。

索菲亚?科波拉在宣传《牡丹花下》的时候特别强调了一点,这部电影不是对1971年唐?希格尔(Don Siegel)版本的翻拍,而是对托马斯?卡利南(Thomas Cullinan)同名原著小说的再次改编。科波拉是读了原著,再观看希格尔版本后,发现自己有比较大的发挥空间。这个发挥空间当然是要比较下两个版本之后才能理解。虽然警匪片高手希格尔本人将这部作品视为其个人导演生涯最佳发挥,但一比较两个版本,便会发现,希格尔版无论是叙事节奏、角色塑造还是影像内涵,都比科波拉版要粗糙很多。希格尔版更为强调的是士兵也就是男性的角度,即便主角麦克伯尼下士也并非正面角色,但女角都被有点夸张的处理成了色情化的变态狂形象。这一点由玛莎妇人这个角色来看是最明显的。

这是一个乱伦、充满性狂想、恶毒的苍老妇人。这可能源于希格尔长期拍摄类型片导致习惯性的对角色作类型化处理。对于女性身体的表现,希格尔也是比较典型的男性窥视视点,以艾丽西亚与麦克伯尼那场床戏为证。影片的叙事节奏非常缓慢松散,在70分钟的重大情节转折点出现前,有让人昏昏欲睡之感(相信这是影片票房一败涂地的重要原因)。

身为成名已久的当今好莱坞最重要的女导演之一,科波拉当然最重要是要强调女性的视点。这也当然是一部带有强烈女性主义意味的时代剧,但是科波拉的女性主义色彩并非简单的凸显女性主体欲望,反抗男性凝视,以暴易暴,恰恰是口口声声要强调女性欲望的希格尔把影片拍成了糟糕的泄欲作品。在我看来,科波拉这次最成功的发挥,是在细腻展现时代气氛的前提下,由来自外部世界的男性闯入女性庄园这一事件作为立脚点,设身处地、因势利导的铺排两性关系自然发展的过程,从而洞见时代的局限与情感之惘然。影片中的女性角色及其情感反应非常复杂、立体,用一句略显刻板老套的话说,科波拉对历史对人物做到了“同情之了解”。

首先来说,科波拉直接砍掉了黑人女仆这角色,虽然这由族裔角度来看会政治不正确,但这实在是删繁就简的精彩一笔,因为科波拉要集中讨论的是两性关系,如她自己所说,黑人角色的存在她尚未想好如何把握分寸。再是当地士兵来探访的一些情节也被全部砍掉,这一方面与情节紧凑度有关,另一方面关系到影片的整个主题设置。科波拉在还原时代气氛方面,重心是落在禁锢、闭锁的主题。玛莎妇人统辖的这个庄园,与外界是隔绝的。士兵从未到访强化了隔绝感。

整体的叙事结构与冲突也因此被处理成了一个男性外部闯入者所激发的女性群像式的情感反应。影片的画幅是很特别的有点复古色彩的1.66:1(盛行于1950、60年代的所谓欧洲式宽银幕),这个画幅可以更强而有力的强调这种禁锢感(希格尔版本就是经典美式的1.85 : 1)。影像质地当然不能忽略。这又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烛光照明电影,让人想起库布里克的《乱世儿女》,侯孝贤的《海上花》。效果非常接近印象派绘画,朦胧中闪烁着人性、人心的起伏、褶皱与晦暗。

如前文所说,相比希格尔版,科波拉版最直观的改变来自角色。影片中所有的角色要立体、生动太多。希格尔版的麦克伯尼一角,是著名硬汉伊斯特伍德出演的,当时已经符号化的硬汉牛仔,变为一个好色徒,总归是有些牵强,像是被砍掉腿之后的反应这样的关键情节,伊斯特伍德演来让人觉得非常不对味。科波拉启用了柯林?法瑞尔出演麦克伯尼可谓正本清源,这角色本来就是一个爱尔兰人,当今最著名的爱尔兰男星出演再正确不过。最重要的女角玛莎妇人,由妮可?基德曼扮演。由这个关键性角色的处理,我们即可看出科波拉的用心。希格尔版本中玛莎夫人与哥哥乱伦的背景完全被砍掉,代之以模糊化理由的丈夫缺席。玛莎夫人在科波拉版本中绝非一个恶毒的角色,也非棱角分明的负面角色,而是充满了真实生活中血肉可触的立体感。比较重要的是开场时玛莎夫人为麦克伯尼擦身那场戏(实拍中,基德曼整整为法瑞尔擦了两个小时的身体),陌生男性粗粝野性的身体撩拨了玛莎夫人心灵深处的欲望,但所谓发乎情止于礼,她成功的克制住了。动欲与止欲在这个情境之下,都是自然生发的过程。邓斯特扮演的女教师埃德温娜,则是渴望真挚的爱情,渴望离开这禁锢心房的庄园。她性格柔弱,遇上强烈表白的麦克伯尼,定然心向往之。在关键性的麦克伯尼坠楼那场戏,希格尔版是埃德温娜情绪失控后强力推搡的结果,这凸显了角色的暴力化负面化倾向,而在科波拉版中,埃德温娜是失手推搡麦克伯尼坠楼,事后无比懊恼,性质决然不同。即便是主动投怀送抱的艾丽西亚,科波拉也没有作绝对的负面化处理,因为在这样一个闭锁的环境中,正处青春期豆蔻年华的艾丽西亚,遭遇这样一位阳刚男性,生发春梦是自然正常不过的。

坠楼这场戏也是影片最重要的转折点。科波拉的方法是,尽量将之后发生的锯腿、麦克伯尼举枪威胁、晚宴下毒这一系列连锁发生的行为自然化、合理化。这一切的行为都是无奈之下的最自然选择。尤其是锯腿这场戏,在希格尔版本中被浓墨重彩的予以表现,甚至锯腿被象征性给予阉割的表现意味。科波拉却是果断的把锯腿的戏份全部删除,以强化不得已而为之是故不予表现的逻辑。下毒之前,科波拉还特别拍摄了玛莎夫人祈祷的情节,既是希翼下毒成功,又是忏悔。下毒的晚宴戏,希格尔版中,有玛莎夫人大声劝阻埃德温娜吃毒蘑菇的戏剧化情节,科波拉也是完全舍去。下毒晚宴的整个过程被表现的非常仪式化,没有任何戏剧感,麦克伯尼的丧命有强烈的宿命意味。这是一个容不下半点欲望污垢的高度礼教化的世界。

索菲亚?科波拉这一版的《牡丹花下》让她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这是戛纳史上第二次将最佳导演奖颁给女性。经常胡乱颁奖的戛纳此番出手让我觉得意外的精准。2017版《牡丹花下》是科波拉对逝去年代的一次深情回望,是对那些被镶嵌在时代夹缝中的沉沦女性的一次自然主义式描摹。这才是真正女性主义式的敏感表达。空有口号的呐喊与抗争留给未来的将永远是历史的尘埃。

1. 索菲亚科波拉新作《牡丹花下》,原名《The Beguiled》,直译为“受骗”,这也正是我的观后感:被科波拉名门之后的光环糊了眼,被戛纳最佳导演奖的噱头蒙了心。

2. 片中,少女情怀与恋父情结双管齐下。科波拉把不同年龄的自身分别投射在基德曼、邓斯特、范宁所饰演的角色上,以她们的视角对熟男法瑞尔展开了长达93分钟的意淫。尤其是基德曼为法瑞尔擦拭身体的一幕,镜头缓缓扫过法瑞尔在光照下裹了一层毛茸茸的金边的肌肤,那身虽然没在健身房练过但仍显壮实更具情欲的肉体将科波拉对熟男的痴迷抖露得一干二净。

3. 据说《牡丹花下》是因为片中展现的女权思想而捡到了琳恩拉姆塞抱不下的最佳导演奖。但我觉得从这个镜头开始,到后面一群女人为了法瑞尔争风吃醋大打出手,和女权风马牛不相及,甚至太不女权了,纯粹是少女科波拉对熟男的性幻想。最后她们用计毒死法瑞尔,也绝不是女权思想的觉醒,而是面对生命威胁时的求生本能以及得不到就毁掉的幼稚心态。

4. 真正的女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参见法国影坛小天后于佩尔少女的杰出表率。索菲亚科波拉、艾玛屈臣氏之流只是高举主义做生意的投机分子罢了。

5. 自出道以来,科波拉就在作品中透露出不随年龄改变而改变的浅薄,可能这是她和她最后的倔强吧。当然,更可能是因为科波拉出身名门,打小在温室中长大,脑海中除了少女情怀与恋父情结以外便空无一物,却又不敢像美、女、作、家、蒋方舟那样直言自己不曾历经沧桑,所以只好把这点小女生的小心思翻来覆去地描摹刻画,顺便骗几个奖。

6. 的的确确,作者导演们惯于长期拍摄且只拍摄一个主题。比如说,哈内克的暴力,洪尚秀的男女情事,萨金塞夫的圣经与政治隐喻,阿巴斯的虚实边界探索。科波拉总是兜兜转转于少女情怀与恋父情结,并无不妥,然而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无论是主题还是技法,都没有一点变化,这就很乏味了。正面例子:比如说哈内克,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暴力;比如说洪尚秀,相同的场面不同的尴尬。

7. 抛开奖项啊评论啊意识形态啊这些外部的东西,《牡丹花下》依旧称不上好。但凡佳片,无外乎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移情,一条是悬疑。要么在角色塑造上发力,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以此粉饰老套或不合情理的桥段;要么创造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剧情,令人拍案叫绝欲罢不能,以此规避建立移情的繁琐步骤。这还仅是对于普罗大众口中“经典影片”的要求,大师之作更是要两手都抓两手都硬。很明显,《牡丹花下》无一做到。

8. 当然,《牡丹花下》绝非一无是处,摄影、表演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凭科波拉糟糕的导演功力衬出来的。

9.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这样一部导演功力平平,靠摄影、表演提分的电影,竟然在导演至上的戛纳电影节夺下最佳导演奖。最令人吃惊的是,除科波拉以外的一众主创,又不是先知,为什么在看了剧本以后还愿意接这部戏?

看的过程总是忍不住跟71原版比,好几次强压下对比的念头,但实话讲,真的没有原版好,加上我对这一版的期待值很高,对镜头的美化跟剧情的改编充满期待,所以,有点小小的失望。

有些空镜很美,但镜头并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演员的美,场景尚可,藏男主的音乐教室的位置没有原版合理,本人对影片所处背景没有研究,但很明显不合理,藏敌军这个行为太过光明正大,学校里每个人物每天从音乐教室经过,这个空间能做的事就太受限制了,这个独立封闭的空间的剧情也确实被大量的弱化。整部戏白天的场景光线好没什么好挑的,夜晚的打光太弱,原版对烛光的光线投影明暗设计得很到位的。服装还可以,不精致,蛮遗憾的。

这版砍掉了黑人女仆这条线,还砍掉了几个很重要的情节,弱化了人物冲突,看的时候有点莫名其妙的。原版对人性的研究与探讨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很多情节、细节是为了剧情服务,与人物心理行为变化是成正比的,所以每一个角色都特别出彩。

原版男主死有余辜,与一众女性角色彼此互相受骗,但女性角色真的塑造得特别好,各有亮点,是很坚强又独立的形象。

但这一版吧,单从剧情上来讲,男主骂得挺对的,我无话今说。

最后,凭什么把毒蘑菇的梗安排给未成年的小女孩,还我蛇蝎护犊子校长!还我正义使者姐妹!

“宫斗剧”其实是一个很奇特的类型,美人们为了得到男人垂青明争暗斗互相撕咬,以爱的名义。这些年国内盛行的大型宫斗剧,如美人心计、甄嬛传、步步惊心、芈月传,哪怕是打着女性自强的旗号也难逃窠臼。 

而这部牡丹花下,却让我眼前一亮。

故事讲的是美国南北战争背景下,一个南方女子寄宿学校收留了北方来的帅哥伤兵McBurney,于是学校里的女老师和女学生展开了营救、争夺、复仇三部曲的故事。观影体验很独特,不是因为情节跌宕,而是故事留给人的感觉、意境和余味。若说悬疑推理剧情反转,很多电影已经做到了极致,但是这部片子不同于一般的快节奏带感的剧情片,其优势在于导演索菲亚·科波拉德的女性视角,其中最突出的在于‘异性关系’和‘同性关系’的两个主题上出现了不同于男性视角的讲述。所以观影后细细回味,总能琢磨出其中的些许深意。 

异性关系中间的紧张是宫斗剧的重要看点,一美男和众美女本身就是令人兴奋的故事。这部剧和很多玫瑰色彩的宫斗故事不同,女子们并不是上来就是无脑爱上男主。故事从年轻女孩Amy救伤员开始,然后开始讲述学校里的女人如何对伤员的无微不至的关照。正因为故事以女人救助弱者的善念开端,一开始想要表达的就是女人对于男人的同情、怜惜和体贴,这是第一部分。剧情转折于妮可·基德曼扮演的校长Ms.Martha一遍遍擦拭McBurney的身体,通过她柔情而又犹豫的动作,冲动而又克制的表情,不难发现湿漉漉的躺在床上的已经不是一个病弱的伤员,而是一个充满男子气概的男人的身体。仿佛就在那一瞬间,故事里异性之间的关系就变了,由救助者对伤员照顾转变成为成熟魅惑的男子对女子的生理吸引,而学校中的女人和女孩儿都难逃他的邪魅。看到女人们轻松被迷倒花式调情,以至于各尽所能投怀送抱,观众对编剧传达的那种幽默心照不宣。这一部分刻画得张弛有度,是影院里笑声最多的一段。然而随着冲突积累到顶峰,这样你退我进的暧昧缠绵戛然而止。男主Ms.Martha偷偷进了Fanning扮演的年轻女学生的房间,被吃醋的Edwina发现而跌落楼梯,在Ms.Martha的带领下,女人们报复性的锯掉了男主的一条腿。戏剧性的反转在于男主本性中的暴躁凶残忽然被激发,与之前的风度翩翩判若两人,而他对女校师生的不断的指责和攻击也把异性之间的关系化为了仇恨。 女子们最终决定联手报复,用下毒的办法最终结束男主的命运,那个看上去还是充满魅力的男人身体轰然倒下结束生命,异性之间的冲突被推向极致。

而这种异性关系的几次升级,都伴随着女人们同性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同性关系的变化反过来又加深和推进了异性之间的紧张。在一开始那个只有女人们的世界中,唯有各司其职的学生和老师。而当男主进入这个封闭世界,女性们不约而同的变成了救助弱者的天使。男子伤势褪去开始调情,这不仅削弱了女性身上的母性,还极大激发了争抢优质男性资源雌性本能, 在相互争斗中忽然表现出嫉妒和排他。而这种冲突极致过后,女性再一次联合起来,锯掉他的腿,毒掉他的人,面带坚决和冷酷。如果说影片暗含着一种隐隐的黑暗,那是因为每一次性别角色的转换都那么自然,但是贯穿起来却让人不寒而栗。映衬在同性之间的默契包容之下,是看似浪漫实则脆弱的异性相吸。在女性协同之下一气呵成的复仇,更构成了对于男性对于自身魅力迷之自信的嘲讽。因为这一次女人们复仇的目的,绝非再是得到男人的身体和男人的心,而是对于男性生理特征的对抗,以及对生命的裁决与道德审判。这才是通过同性之间的协作所所要对话的传统权力关系。影片最后留给人的那种黑暗与邪恶,似乎不仅仅来自对于‘人性’的反思,更来自对于‘女人性’的一种探讨。

而影片女性视角的探索,不仅在于权力关系的重构,更在于对于‘女子力’的正反逻辑叙述。在第一部分,女子力是让男主康复的保障,比如缝合伤口,照顾伤病,做饭洗衣,善良好客。而这些女子力一开始就不是孱弱的,小姑娘愿意冒着风险领陌生男人进门,也愿意用瘦弱的身躯背负他沉重的身体,这是女子力甘于奉献的一面。玛莎校长缝合伤口的时候,愿意忍受伤口、血迹带来的生理不适,这是女子力勇敢果断的一面。然而,这一切都和后面的情节形成互文。如此的女子力,即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剧掉他伤腿的也是玛莎,也是同样的一种勇敢和决绝,而最后致死他的在于毒药,一种被看做女性专属的致命武器。面对不均衡的体力对抗,女性依旧能有办法四两拨千斤以卵击石。在这样的互文叙事中,编剧在对女子进行生理特征、身体技能、心性品性的一体两面的解读。

而多说一句几次出现的蘑菇,很显然是一种隐喻。影片开始小姑娘因为采蘑菇而遇到男主,而最后男主也因为吃了毒蘑菇而丧命。蘑菇在西方的餐桌上是重要的食材,尤其是英国人对蘑菇有着独特的热爱。而同时因为蘑菇雨后容易生长的特性,常被认为是生生不息的象征。影片开始的菜蘑菇,可以看做是对女子生命能量的暗示。而最后女人们诱骗男子吃下毒蘑菇而丧命,这样的制裁无疑是宣告对于男子的阉割。之前男子利用自己男性优势展开诱惑,利用像蘑菇那样生机勃勃的女子的生命力,而最终还是吃下蘑菇自食其果,是其他自己完成了自我阉割的报应。据说毒蘑菇桥段是这一版本编剧自己的发挥,可谓亮点。

这就让我想到了片名 The Beguiled的含义。 翻译成“牡丹花下”显然是暗示那句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可是总觉得味道上有些不同,毕竟风流鬼总有那么一丝丝不思改悔的味道。而英文片名The Beguiled其实更含蓄,直译是指受诱惑的,那么在这样的复仇故事里面,受了诱惑的究竟是谁呢?是受了诱惑而最终醒悟的女人?还是最终因为被诱惑而死得不明不白的男人?我更愿意把这里理解成为一种有意的双关,其想要带来的大概是从两性的角度同时的反省。

说回之前的‘宫斗剧’话题,这类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恐怕爱上男主而争夺男主那么简单。这部影片提供的是另一种可能,有多少蠢蠢欲动的春心荡漾,又有多少对男性权力和地位的垂涎,有多少同性之间的信赖相依,又有多少异性之间的猜忌对抗,这其中有着丰富的张力和紧张的空间。如果你好奇一个女性视角的讲述是怎样,真的可以来看一看这部影片,或许真的能体会到一些我们信以为真的“常识”的反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影牡丹花下影评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932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