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电影羞辱影评观后感

时间:2019-05-15 09:37:50 网站:公文素材库

这是一部来自外国的电影,影片剧情丰富,寓意深刻,很多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评分都比较高,小编这里整理了一些关于电影的评论,一起去看看吧!

一场看似不足挂齿的小口角,让两个固执男人上法庭激烈对持,并进一步引发失控的社会骚乱。黎巴嫩电影《诋毁》,通过极其过瘾而戏剧化的冲突递增,以小见大的创造出一则悲观的当代中东社会寓言。

如若稍稍了解黎巴嫩现当代历史以及电影创作动机,会更惊讶地意识到,艺术真的来源于生活,戏剧性丝毫就不亚于电影故事的真实生活。和虚构剧情中的两位冲突男主角遭遇相似,导演Ziad Doueiri就曾在一次与水管工的争吵中,蹦出带歧视性的侮辱词汇。好友善意提示“祸从口出”并让他去道歉,可你以为的小事一桩,在别人那儿或许就关乎尊严,水管工拒绝了导演的认错,而包工头几乎为这件事把这个倔强的苦力劳动者开除。切肤的过失体验,让Ziad嗅到了电影故事的味道。

《诋毁》中的冲突双方,是巴勒斯坦难民水管工头Yasser和阿拉伯基督徒居民Toni。查阅一下宗派和民族构成极其复杂、且经历过15年惨烈内战的黎巴嫩维基百科页面,有助于我们大概了解两人为何势不两立。这个仅有410万人口的小国,本是阿拉伯国家中伊斯兰教唯一不占优势的国度,可由于战乱频繁,以及基督徒高移民率和穆斯林家庭高生育率,导致了人口结构上的此消彼长,独立之前占53%的基督徒萎缩至40%左右,而穆斯林人口达到54%,统计的国民人口之外,还有着50万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难民,不被传统的基督徒社会所待见。

电影从一开始,就让演员以非常高声的情绪和激烈的表演,制造出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没去交待他们行为逻辑的成因和个人前史。满手纹身、青筋显露的Toni,从形象上就被塑造成不好招惹之人,哪怕妻子怀有身孕,还要莫名其妙地去主动挑起与市政管道改造工人的冲突。工头Yasser心知肚明是自己的巴勒斯坦口音,让Toni找茬挑食,因此骂了一句“Prick”。或许是字幕编配的问题,Prick在英语世界中是一个最轻微不过的咒骂,或许也就翻译作混账而已,严格说来都算不上脏话,联系上历史和地缘政治语境的话,不知道是不是翻译作“基督鬼子”更为恰当,如此一来,带来的情感伤害,或许也就等同于中国人在海外被骂“支那猪”。算脏话吗?或许不算;侮辱程度呢?非常巨大。

Yasser作为巴勒斯坦难民,虽然在黎巴嫩有着50万流离同胞,但毕竟还算是寄人篱下,在与妻子的唠叨中,自暴自弃道“我们就是阿拉伯世界的黑鬼“。骂人在先的他自然理亏,可登门道歉有显得有失尊严。

尊严,在这部电影中分量极重,它在复杂社会里,导致着司法困境。狠狠打一架对彼此能带来的伤害,远远不如用语言诋毁对方族群来得剧烈。在第一次和解努力中,Toni一句“真希望(wish)阿里埃勒。沙龙杀光你们全部巴勒斯坦人”,伤害到的可就远不止一个水管工了。法庭上,身体上被伤害的Toni是控方,他的律师辩称,“‘Wish’一词,真能作为仇恨犯罪的证据吗?法官大人,如果恼羞成怒的我说一句‘真想要杀了你‘,我能被作为凶手被审问吗?”

支撑影片主心骨和核心时间的法庭控辩戏中,威胁性的wish是否有罪、语言暴力会否比肢体暴力更伤人、控方妻子早产是否该责怪到辩方……一系列的两难命题,连环珠似的精彩吐出。对导演Ziad来说,“法庭片就是现代西部片,是一场场更加近距离面对面的拔枪决斗”。甚至于Ziad自己就出生于司法世家,老资格的律师妈妈更是担任了对《诋毁》一片合理性至关重要的顾问角色。

法官不可能为了绝对的政治正确,而将两人各大50大板,在彼此猜疑和仇恨中艰难相处的族群,非常容易的,就被点燃了敏感而脆弱的神经,社会骚乱跟着司法困境而汹涌前来。控辩双方哪怕再想淡化矛盾都为时已晚。

现实中,让Ziad去跟水管工道歉的好友、也即《诋毁》的联合编剧Joelle,来自基督教“长枪党”家庭(即2008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故事中,制造萨布拉-夏蒂拉巴勒斯坦难民营大屠杀的右翼民兵组织),而导演自己则来自本该与其势不两立的穆斯林逊尼派家庭。两人默契的工作方式和卓越的电影成色,都证明着,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世仇,所谓沟通越深距离越远,不过是被各自族生活惯性而将倾听和相互理解的管道关闭所导致。

主角,尤其是基督徒Toni的人物前史,姗姗来迟的在倒数第二场控辩中被揭示开来,那是他所一直避讳提及的童年大屠杀阴影。巴勒斯坦人是可怜的难民,可被有意遗忘的幸存者Toni呢?更是在自家国家的可悲难民。伤疤的痛苦揭开,似乎是通向彼此理解之路的关键第一步。

非常有趣的是,从不停劝说彼此丈夫尽快翻篇的妻子,到辩方律师和主审法官,推动这个困局走向最终和解的,都是女人。那么,让我们“科幻”般的想象一下,如果彼此仇视的阿拉伯世界被女性所统治,会否能成为一片和平的乐土呢?

《羞辱》是黎巴嫩导演齐德·多尔里第四部剧情长篇,也是他时隔五年的新作。这部电影倾注了他不少野心,卖力宣传的同时,对观众的反应也十分在乎。比如去年在Telluride,映后他就急切想知道穿插全片的历史政治背景是否扰乱了我们对剧情的理解——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不管从剧本的写作上,人物角色的设置上,还是拍摄节奏的掌控上,导演及其团队都十分精细考究地呈现出了他眼中最好的那个版本。经过了仔细的“雕琢”,《羞辱》是一部“匠气”很浓的作品。作为一位长期生活在法国,并接受美国电影训练的影人(他早年曾是昆汀的助手摄影师),多尔里对《羞辱》的处理其实是有不少“西化”痕迹的——除了故事背景之外,整部影片的观感并不是一部典型的“中东片”或“外语片”,而更像是一部“好莱坞”电影。也许正因如此,这部代表黎巴嫩“征奥”的影片给人感觉完成度极高,章节工整,丝丝入扣,畅快淋漓,又饶有余味。而更难得的是,大段的台词没有丝毫让人感觉到“说教”或违和,是一部规规矩矩叙事,却不忘“精打细算”地穿插和表达观点的好电影。

剧本和对话,导演自己也坦承从律政美剧里学到了不少。几段法庭戏是全片的核心,导演对其中角色“戏剧化”“趣味化”的处理,对不必要历史细节的简化,一举盘活了本该是枯燥压抑的控辩过程。我们看到的不是法庭现场的复原,而是导演巧借这个辩论空间,为我们把一段上升到民族间仇恨的个人纠纷仔细地抽丝剥茧。随着案情的深入,我们也逐渐发现,导演侧重的不是法理本身,而是历史怎样无形地入侵和渗透到每个人的意识和生活中,而这种入侵和渗透又是如何得持久与不可逆。另一方面,法庭空间也是文明的,丝毫不与外界接触的,没有肢体上的暴力,也没有无意识的煽动和盲从。导演着重用法庭戏来给我们介绍黎巴嫩,有意虚化现实社会中更血腥和不讲道理的冲突,我想,其中多少蕴含着“好莱坞”式的理想和对个体和理性力量的认同。

全片从小小的个人冲突出发,上升到两个家庭,两个族群,和两个版本的历史,最后再回到个人,回归到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对错善恶,和对自我的审视,实在是工整到不行,理想到不行的一个“回环”结构。在这里,导演有意把个人的口角与政治民族上的敌对强行“捏合”在一起,直面社会分裂并尝试深挖其诱因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包容了“裂痕修复”的潜在可能。多尔里创作背后的家国关怀和知识分子式的开放姿态在这里体现得再明显不过。最后同样“好莱坞味道十足”的结局,两人的相视和心照不宣,暖心到让人一刹那觉得社会问题不过也就是人的问题,而且似乎也在说,相比于法庭外的和解,法庭上的判决也没有那么重要。影片的结尾结结实实地收在了个人上,两人在修车行前再一次的会面与“交锋”,Tony对故乡Damour的回访,便是他们各自“重生”的过程。

电影的人物设置想必也是经过仔细斟酌,两位男主角,颇有点“赫克托尔-阿喀琉斯”式的二元对立,一位冷静沉着,一位勇猛刚烈,水火不相容的同时却也有各自成熟和认真的一面,比如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和对家庭的责任心,还有对廉价“中国制造”零部件的嗤之以鼻,这些共性都为后来的互相原谅埋下了伏笔。两位律师的父女关系给法庭辩论添加了不少“趣味”,但这关系本身或许更代表着对民族矛盾态度的演变,从上一代到这一代,从与战火相伴生的对“政治语境”的习以为常,到用更开放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和正视“语言的暴力”,很难说谁对谁错,但总归是继承与发展了的。这段父女关系(尤其是女儿的角色)和影片的另一条暗线——Tony妻子安全产下他们的孩子——一起,烘托出了导演对未来的期许和对“下一代”的诚恳希望。

这部影片的声光效果同样非常出色,明亮的色彩,干脆利落的镜头推移,为我们呈现出一副生气盎然的黎巴嫩。值得称道的是导演对影片亦动亦静节奏的把握,完美地呼应了发生在这个国度上粗暴的政治和民族生态,与动荡的社会湍流背后每个人寻求安定和解脱的平常心。动与静的相互作用还展现在法庭内外,律师和审判官们再思维敏捷,伶牙俐齿,也难以进一步推动“受害者”治愈回忆和与过去和解的过程,审判的决定可以做得很迅速,但创伤的恢复或许要等上一代人之久。最后,我想这动与静的较量还发生在政治与艺术之间,积极澎湃的社会运动看似红红火火,口号响亮,可到头来催生得更多是彼此的不信任和仇恨,而导演花了心思让我们静下心来两个小时看一部电影,只看和听,什么也不说,却似乎来得更积极和有效。被问到电影和艺术是否能改变社会,齐德·多尔里也摆摆手说“不能”,但仔细想想也没什么不对,因为很多时候更需要被改变的不是社会,而是我们。

最开始觉得托尼挺浑的,在我的认知里他对巴勒斯坦人说那样的话就是羞辱人家,被打纯属活该。后来并发症以及女儿早产都是他自作自受。

在了解了他的童年经历后也明白他为何痛恨巴勒斯坦人,他也是个可怜的人,他们都是有过悲痛历史的人,都被羞辱了。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特别缺乏男主这样死磕到底的人,虽然总统像个居委会主任,可是男主对总统说的话很赞,“你没有权力,你只是这个国家的雇员”。

被问到为何花八百美金租德国起重机时回答说便宜的都是中国生产的。法庭上的众人似乎都理解了亚瑟的做法,所有人都默认中国货就意味着不靠谱、不安全。

7.5分,【HKIFF#5】典型的以小见大的剧作。但电影看到中断的时候已经大致能够猜出接下来要发生的事,这大概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不足,缺乏新意,法庭上的唇枪舌剑,互揭其短,这都是律政剧里的惯常做法。影片最大的优点在它的内容上,通过一件小事散发出去讲到的两个国家之间深重的孽缘,层层推进,最后恍然大悟,犹如走在山洞中,越走越宽,最后走出山洞,看见光明的过程。这里起因变得不再重要,它成为了‘契机’,而法庭辩论的过程成为了揭开痛苦历史的过程,影片想要传达的是沉痛的历史已然发生,留在心里只会增加痛苦,唯有说出痛苦相互了解才能抚慰伤痛。

剧作工整清晰,有时觉得讲的太清楚了,生怕观众看不出来。

大题小做,抽丝剥茧,见微知著。穿越政治正确的表象和陈词滥调,勇敢巧妙地探讨复杂的政治与历史问题。表达自由是艺术创作的基石,道德勇气是政治电影的魂魄,本片必将成为影史上经典的政治电影与法律电影,这样的电影的存在是人类文明的骄傲!相信导演也想通过本片呼唤类似南非与前东德的国内转型正义与政治和解,可惜中东地区的政教与历史纠葛太深,也可惜另一地区的某些国家还在重复历史周期。

第一次接触中东电影,也通过这部电影略微了解了中东的情况。

人性本是善。从小争执引发,上升到国家之间的政治利益,再从政治回归人性。所以释放善意是对别人的宽容对自己的救赎,还是愿世界和平。

今日满分电影,会讲故事,会描述人心。最喜欢电影里的这句台词—“遭到羞辱的时候想予以还击,是人类的天性,将责任完全推卸到一方身上的辩词对纠错无益、反而是错上加错。人人都可能是施暴者和受害者,却总是倾向于将自己想象成受害者。”

头一次看真正的“外挂字幕”电影,一开始还真有些不习惯,但是从大约5、6分钟开始两位主角爆发第一次冲突时,基本上就融入进去了。故事由一个小小的口角开始发酵,“机缘巧合”下因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这两个民族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引发了一场政治骚乱。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在庭审冲突和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结局,剪辑紧凑,脉络清晰,人物表现张力可圈可点。战争,最后伤害的永远是老百姓,两位主角的官司本来就是个人固执的性格造成,从大的政治环境下都是受害者,上升到政治高度的审判永远都不会有令人满意的结局,但是故事的巧妙之处在于又从大格局拉回到两个人的平衡点。总体上,个人觉得这是一部弘扬人性的反战电影,值得大家一看,个人评分:8.5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影羞辱影评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936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