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边城影评观后感

时间:2019-05-15 09:39:29 网站:公文素材库

高中的时候课文,一直为翠翠和傩送的爱情爱情惋惜,也为翠翠和爷爷之间的亲情而惆怅。小编今天再次看到了这篇文章,同时也整理了一些观后感,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前有座小山城,临城有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人家。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老人有条渡船。老人守着渡船,女孩守着爷爷。直到有一天,两个年轻人喜欢上了女孩子。于是女孩子在梦里采摘虎耳草,爷爷独坐船头,望着月亮将那夜半的歌声听了一夜又一夜……

《边城》就是这样一部现实中的童话。虽然没有神秘的城堡,却有飘荡的渡船;虽然没有骁勇善战的骑士,但有耿直义气的两兄弟;没有娇小玲珑的小公主,却有纯洁善良的渡船女;更有一个付出了所有爱的爷爷……它比童话更美。在这个简单却醇厚的故事里,有一首萌动春心的求爱夜曲,有一支诉不尽悲欢的竹管小调。

小竹管吹得出祖孙彼此的眷恋,却吹不开彼此的心扉。

“爷爷,谁是第一个做这个小管子的人?”

“一定是一个最快乐的人,因为他分给人的也是许多快乐;可能又像是个最不快乐的人,因为他同时也可以引起人不快乐。”

翠翠不懂得爷爷话中的意味,她听不出那支小曲中饱含的复杂情感。她太年轻,而爷爷却已经太老。来不及,一切都来不及。爷爷来不及说清楚,翠翠来不及弄明白。在命运仓促的安排下,幸运匆匆来了,爷爷试探,翠翠害羞;快乐匆匆走了,一个男孩子沉入了江底,一个男孩子远走他乡,爷爷懊恼,翠翠迷糊。来不及,来不及。翠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爷爷一次次欲说又止……

爷爷和翠翠用竹管做了竖笛。爷爷给她吹迎亲送女的曲子。有人坐渡船的时候,翠翠吹,爷爷应和着唱。哑哑的声音和竹管声,震荡在寂静的空气里,却使一切更加静默。爷爷从来没有机会为自己的女儿吹过这首曲子,翠翠却就这么诞生了。女儿吞凉水死了,剩下这孤单的幼雏,爷爷承担起了重任,这孙女既是孙女也是女儿。我为你吹“迎亲送女”,心里含着一个愿望,祈求你找个好人家,不会再牺牲自己去殉道爱情。翠翠,你听得懂么?翠翠只懂得在岸上,高声地喊:“爷爷,我吹我吹,你唱!”

祖孙相依为命。爷爷风雨无阻的拉渡船渡客,倦了睡了,翠翠总是抢在前头登上渡船,一分钟也不耽误。爷爷让翠翠去看热闹。翠翠问:“我走了,谁陪你?”

爷爷说:“你走了,船陪我。”翠翠说:“要去让船去,我替船陪你!”翠翠心疼爷爷。爷爷心里明镜似的清楚。可是,翠翠,我走了,你怎么办呢?翠翠却只是倔强的说,“你不去我也不愿意去。”

翠翠长大了。一次过节什么东西将她的心底敲开。有时候无意间说到什么,她会脸红。开始喜欢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喜欢听关于新嫁娘的故事,喜欢把野花戴到头上去,还喜欢听人家唱歌。可是翠翠什么都不说,爷爷也不说,在岸上默默的看着她。“大鱼咬你。”翠翠心里总想着这句话。这句话就像一颗小石子一样打破了翠翠心底的平静,泛起阵阵不寻常的涟漪,这是怎么了?翠翠不知道,也不好说。爷爷呢?爷爷也不知道。爷爷只想给她说个好人家。虽说女儿的死不是自己的责任,可心里总有那么一股不甘心。翠翠是他养大,总得把她交给什么妥贴的人,他的事才算完结。爷爷的心思,翠翠不明了。翠翠的变化,爷爷看在眼里,却也问不出所以然。

这是一种朦胧的悸动。它随着发生在翠翠身体上的变化而渐渐明显起来。那次看到员外财主家的女儿嫁人,她心中的这份感觉突然升腾了起来。竟然连别人给她的赏钱都一时忘记退还。随后的时间总是反复的温着女孩子的神气。这不寻常的感觉,翠翠不知道是什么。当爷爷问她在想什么。她能怎么回答,不知道,的确不知道在想什么。一种像雾一样的迷惑笼罩着翠翠的心。每当这个时候,总能让她的心“莫名的浸入了一丝儿凄凉”。爷爷,你再唱迎亲送女的曲子吧?安抚一下这颗不安分的心……

爷爷得到了大老看上翠翠的讯息。那青年走后,祖父温习着那些出于一个青年男子口中的真话,实在又愁又喜。他在犹豫着,这个人是不是合适翠翠,而翠翠,是不是愿意?他问翠翠,翠翠不回答。翠翠心里想着“大鱼咬你。”可是我不说,爷爷你明白么?听到来说媒的不是二老,翠翠不曾把头抬起来,心忡忡的跳着,脸烧的厉害,空豆荚抛到了水里,看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的流去。虽然有些失望,但是不知为什么心却有安定下来,觉得不是也好,反而放心了呢?

爷爷想要等翠翠表示,而翠翠似乎模棱两可。爷爷又不由得操办一切,他什么都对翠翠隐瞒。大老怎么说,说媒的怎么说,爷爷都不告诉翠翠。爷爷经历的事情多,这些事情自己扛。可是,这不是翠翠的人生么?不是要考虑翠翠喜欢不喜欢么?爷爷是矛盾的。可是这也是是为翠翠着想,他总想到翠翠那可怜的妈妈,眼睛里会酿出一汪眼泪。那孩子依旧不是什么都没有说就留下孩子自己去陪那军人了么。如今……

翠翠在等,等爷爷安排一切,不顺心了也表现出不高兴,可是又不承认对谁动了春心。爷爷,你猜我爱谁?

她有时也能感觉到爷爷老了,总会想到爷爷要是死了……可是她不敢往下想了。爷爷还有多少时间能等待翠翠拿出个主意来呢? 

你等待我懂,我等待你说。

翠翠你说……

爷爷你猜……

小夜曲钻进了女孩儿的梦,钻不进她的心。

二老上了渡船。二老对爷爷称赞翠翠长的标致。爷爷知道了些什么。他似乎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了翠翠对二老的意思。可是害怕侵袭上了他的心头,他又看到了女儿的不幸。二老是注定有碾坊的人,我有什么,一艘不属于我们的渡船。翠翠似乎陷入到无望的爱情中,那么……该怎么办?

这些担忧是属于祖父的。翠翠依旧每天开心的玩耍工作,尽管有时候也为一些“很神秘不易具体明白的东西驰骋在她那颗小小的心上”,可到了晚上还是可以安然入睡的。她只要安心的守着爷爷,任那朦胧的东西折腾,自己也是可以快活的。嫁人么?不在她的心上。只是说不清的感觉罢了。

她看不到祖父的担心,她只看到祖父依旧在河上拉着渡船,将渡客拉过来送过去。不过似乎很久没有听到迎亲送女的曲子了……发生了什么?爷爷没有说过,她也懒得去想。可能即使想了,也不明白。她是自然养大的孩子,身体感受的到一些东西,大脑却没有那么灵敏。这人世间的事情,她经历过什么?在渡船上听些小歌小曲儿,小小的故事,有些小小的幻想,难道就懂得什么是爱了么?只是她看不得二老,看到就要跑。为什么,你问她,她也不会晓得。很多事,与她来说,还太复杂了。

大老和二老是耿直性子,兄弟俩很快就将玻璃纸捅破。两个人争夺这个渡船。这就说明他们和祖父和翠翠不是一个道子上的人,性格不同。一条是笔直的大道,光明磊落;一条是弯弯的小径,曲径通幽。两兄弟选择马路,半夜对着渡船唱抒情的歌曲,讨取那女孩子的芳心。可谁能知道,将这歌听到心里的不是女孩子,而是祖父呢?翠翠一直都以为那只是自己的一个梦呢!你们的爱情,太遥远了,模糊的像一场梦,浪漫却不真实。翠翠在梦里到山上采摘了虎耳草,这似乎是爱情的表白。可是她自己却又不知道,这样的梦境代表了什么。那些夜半悠扬的歌声,究竟是唱给谁听呢? 

山下,溪边,船头。一个老人,手中的烟斗有一点红火星在黑暗里胡明忽灭。

爷爷弄错了,唱歌的夜莺不是大老。该给翠翠的不是大老。二老却该有碾坊。怎么办?翠翠问他脸色怎么那么难看。他不说话,在城里发生的事情,他一个字也不说给翠翠。

然后,突然,大老沉入江底。第一门婚事就这么吹了。爷爷着了急:事到如今,那二老,你要什么? 可是他不直接问,他有太多顾虑。他不直接问,二老也不说什么,下滩去了。顺顺则对爷爷还有那么点迷信的怨气,就把婚事那么退了。加之那个莫名其妙的中寨人从中挑拨了几句,让爷爷的心凉了:翠翠,你该怎么办?

翠翠,依旧拉她的渡船,运来往的渡客。黄狗咬着缰绳,偶尔大声地吠几声。翠翠依旧喊它:“狗,你叫什么!”她不知道在爷爷心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就要塌下来了。

爷爷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咽了气。翠翠却睡得香甜。等她一觉醒来,爷爷早已冰凉。哭喊,撕破了喉咙爷爷也不会再打理一声。

渡船被冲走了……爷爷守着渡船,渡船守着爷爷。

翠翠永远什么都不知道。直到爷爷咽了气,真相才从别人口中揭晓。大老二老,那歌声,大老的死,碾坊,二老出走,爷爷辞世……所有一切,自己本该知晓的一切,直到爷爷去世之后,她这个当事人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一切都太迟了。翠翠哭了一夜,因为懊悔,因为感动,因为心碎……

爷爷,你怎么什么都不说?

翠翠,你知道爷爷在想什么?

爷爷用一辈子在渡船上渡人。翠翠接下去守着这渡船。祖孙俩人在这条河上荡来荡去,渡了别人却渡不了自己。两人在一条船上,一个屋檐下生存了十七年,却走不进彼此的心里。爷爷爱着翠翠,翠翠也爱爷爷。那么为什么那么隔阂?为什么那么多的心事说不出来?

爷爷不想坏了翠翠的单纯,让她心烦;翠翠太年轻,看不出爷爷的心里的事。更可怕的是,一种世世代代留传下来,在人们心中的一种桎梏,绑住了他们的口。有些事不能说,有些事想说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翠翠的爱情,在没有在自己面前开花之前,就已经在别人面凋零了。这是一种悲哀,比那些为爱执著过,拼了命去守护一个所爱的情人的妓女都还不如。

有些爱情破釜沉舟,有些独饮鸩酒,而翠翠,连这个资格都被剥夺了。被谁?被她的爷爷,被她心底的迟钝,被这封闭的山城,被这里的文化和氛围……

爱情成为一种猜谜游戏,至亲之间流淌着一条趟不过去的长河……

看完了沈从文的边城,找来了很久以前的翻拍电影来看。虽然当时的技术方面不如现在,但是不得不说,这部翻拍的十分成功,完全还原了读者看书时脑补的湘西小镇,那个青山绿水的地方,那掌握渡船的爷孙俩,那个山歌萦绕的寂静夜晚,那个风雨交加爷爷去世的不幸之夜,结尾一句“这个人也行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让整部电影戛然而止,却有给人无限瞎想,仿佛看到翠翠撑着渡船,一个人静静发呆,不知道是在思念去世的爷爷,还是在想着那个人会不会回来。

电影不管是选角还是选景,都非常到位。选景完全还原书中的描写,那是一个桃花源一般的湘西小城,青山绿水,白塔小溪,有着湘西边陲特有的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啼声婉转的黄莺、繁密的虫声、美丽的黄昏、如银的月色……奇景如画,美不胜收。这些又都随着人物感情世界的波动而自然展开。或是以黄昏的温柔、美丽和平静,反衬翠翠爱情萌动的内心的躁动、落寞和薄薄的凄凉;或是以柔和的月光、溪面浮着的一层薄薄的白雾、虫的清音重奏,烘托翠翠对傩送情歌的热切期待,以及少女爱情的纯洁和朦胧。

而主人公翠翠,像书中一样,天真善良,温柔清纯,让人看一眼就觉得,这就是这样的湘西小镇孕育出来的清纯女孩。翠翠是爱与美的艺术形象,她对爱情的追求与执着,一人生活的坚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刚刚看了边城电影版,很好。一直都很喜欢沈从文的小说,尤其是边城,这部电影改编的很遵循原著精神,再现了边城人们的美好心灵和美丽爱情。几乎每一部电影都会涉及到爱情,尽管有不同的表现手段和侧重,但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不是想表现她的美好。而《边城》无疑属于唯美的一部。明明知道是在讲故事,却还是被感动,明明知道接下来会说什么却还是一直看下去,或许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吧。里面的感情让人觉得那么美,天保、傩送两兄弟,老船长,对爱的选择让我觉得有时放手才是真正的爱。

想起了前几天看的《第五元素》,虽属科幻片,却是表达了典型的爱情之上观,爱情是水、火、土、木以外的第五元素,全部拥有才有生命才能生存,而爱是其中最最重要的。

两种不同风格的电影表达了相同的爱的主题。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

这是第一次看电影《边城》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这也是影片最后的一句旁白,画面定格在冰天雪地下孤苦无依的翠翠坐在渡船上,恰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蕴,不同的是没了雄浑和悲壮,只剩下淡淡的凄凉和迷惘,也曾让青春年少的我们感到命运的缕缕哀愁。

前几天又温习了这部根据经典名著改编的经典老片,三十年前的电影,仿佛回到了一百年前的湘西古城。那山,那城,那塔,那人,那狗,那船……青山绿水,烟雨迷蒙,白塔古镇,自然如初,像一幅写意的山水国画,透着中国传统的古典美,于是,故事卷轴逐渐展开,一一呈现到读者和观众的面前。

第一次看是在17岁,高二刚开学的9月,夏末秋初,空气中还残留着燥热挑衅的因子,每个人亦揣着还没有完全从暑假的欢愉中调整到正常学习状态的兴奋不安。语文课的第三篇课文便节选自《边城》的第一部分,许多人都没看过沈从文的原著,老师干干地讲完了,大家脑海中也就留了个小镇边城的影子。某天下午,不知是谁,发现教学用的背投电脑里有电影《边城》,一呼百应,都吵着要看这部老片子。观影的开始交待了故事的背景,身临其境,仿佛我们也去了趟凤凰古城,不由得佩服导演的功力。接下来是翠翠、爷爷以及其他的村民。等二老傩送一出场,几乎所有的女生开始花痴,有尖叫的,有跺脚的,也有托腮傻笑的。故事的具体细节印象不深了,也许本来就是抱着看热闹的窥视心理吧,大饱眼福之后也就满意了,只是对于最后旁白的那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才感到了淡淡的哀愁。

等到看了第二遍,才渐渐明白大老的遇难,爷爷的顾虑,二老的出走,翠翠最后的孤苦伶仃。小镇人们淳朴善良,互帮互助,但是他们的含蓄懵懂,迷信守旧,也造成了人们的隔阂和不解,酿成了悲剧,从而使读者和观众产生了对命运无常和人生难料淡淡的哀婉和迷惘。观影时,看到爷爷的拐弯抹角,翠翠的懵懂害羞,二老的意气用事,顺顺的迷信心结,真想做一个当事人,把一切事情向主人公们说清道明,然而转念一想,这样一来,就破坏了那种含蓄的古典美,也不符合传统中国人的心理状态,进而传达不出作者对于人性和人情发自肺腑的迷惘和惆怅。

看到最后一幕时,旁白说道“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于是想到了鲁迅在《孔乙已》中的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无力感袭来,令人不能自持。

正如张爱玲说的:“这世上没有一种感情,不是打补丁的。”边城里的感情总是很纠结,二老明明是喜欢翠翠的,翠翠对他也有好感,但是翠翠把它藏在心里,大老因得不到丧身大水中,二老却因为大哥的死心有芥蒂,赌气出去闯荡,爷爷又不把实情告诉翠翠,带着遗憾撒手人寰,于是留下翠翠一人守着渡船和还未盛开却已枯萎的爱情默默等待。乍一看是造化弄人,时乖命蹇,其实是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自尊心,越陷越深,也许获得了成长,但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记得上小学时,认识一个比我高一年级的男生,他是我好朋友的邻居,说认识,只是简单的知道彼此,见了面也不打招呼的。后来好几次听好朋友以及那个男生的女同学说,他在草稿纸上写过:等**(我的名字)到了五年级,我要和她谈恋爱。对此,我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心想既然喜欢我,为何不直接说,况且他如此优秀活泼,怎么会喜欢上我?可是有时候不知为何,我也会在做早操时在人群中偷偷找他;在和他狭路相逢时不知所措;对朋友们关于他的话题时侧耳偷听……他作为值日生,负责定期在校门口监督学生是否佩戴了红领巾。那天他在门口值日,我穿着白衬衫,脖子上的红领巾格外显眼,正走过门口,他忽然说道:你的红领巾呢?我才意识到说的是我,被这忽然的一句吓到了,脸红着紧张起来,接着感到愤怒,心想是不是找茬,于是平时温顺的我昂起脖子,嘴巴向上,朝他吼:我带了!他明显被我吓到了,脖子朝后倾,嘴巴张的有些大。我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撒丫子跑掉了。后来到教室,和好朋友说起这件事,她一副替我惋惜的样子,你傻啊,他是想找机会和你说话,你却这么不领情……再后来,朋友们再没怎么向我提起他,直到小学毕业,我也没见过他。在之后的几年,偶尔会想起他,想起他让我尝到了爱情的滋味,虽然只有一小口,却像话梅一样满口余香。后来,我再也没有遇到一个这样的人,但偶尔会想起他。

现在看了《边城》,不免对号入座。年少时每个人都有一颗小小的自尊心,虽然美好,但也很脆弱。当往事如烟,我们倚门回首时,能嗅到若有若无亦苦亦甜的青梅香,那便够了。

将著名文学作品拍成电影,早已经不言而喻的成为影视界的一支重要血脉,放之四海皆已屡见不鲜。如何将家喻户晓的文字转换成影象、将蕴涵于平面文字背后的沉重抽象意义变更为直观视觉冲击,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则是将文字作为蓝本而改编、一则是完全忠于小说原著。在这里,较为典型的有1988年美国著名导演菲利浦?考夫曼根据捷克著名小说家米兰?昆德拉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后改译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而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以及1993年美国有着“电影社会学家”之美称的导演马丁?斯科西斯根据艾迪丝华顿1921年获得“普立兹文学奖”的同名小说而拍摄的电影《纯真年代》。在此,无论是考夫曼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所蕴涵的哲学意义的摈弃还是斯科西斯对《纯真年代》原著的完全忠诚都取得了莫大的成功,轰动一时,被引为经典。然而,在中国却罕见此种典型,虽然被搬上银幕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却总是如昙花般骤然一现,在我们眼前匆匆而过却并未留下昙花之美。

改编电影,作为经典名著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应该表现的虽然不必全部标新立异,开辟原著之外的另一种美,但至少也得是对原著的一种加固和升华,如此才不会破坏到名著的传世之美。然而,在导演凌子风处理之下的《边城》却是使人看得兴味索然,完全破坏了沈从文先生的语言之美,却硬生生地将故事套入一个狭隘的框架之中,带给观众的仅仅只是一出“乡野粗俗爱情闹剧”。当然,这部拍摄于1984年的电影肯定要结合当初的时局来考虑,由此很容易牵涉到政治敏感话题,偏离影评主题,因此,不再赘述。然而,该片导演凌子风次年凭这部作品拿下“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导演”奖,使人想起难免不心生悲哀之感——同时期的欧洲“电影新浪潮”优秀作品比比皆是,而中国的“最佳”却仅仅如此。这貌似在提醒着我们应该奋发而起吧?!

沈从文先生的中篇小说《边城》,在淡雅中,带着一丝伤感;更深的是,对生命无常无奈的叹息。可是,这些微妙的情愫在凌子风的电影之中根本无法找到,虽然说沈先生的语言之美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很难用画面或语言来诠释,但对故事却又生搬硬套就难免使人腹诽——故事原有的风格已然被打破,电影只是借用了一副框架,沈先生典型的对故事环境、风土人情的趣味描写,堪称“预描写”的典范,甚至有人说:“使用文字对环境的渲染以造成其回味无穷欲说还休效果的,仅有沈从文与其弟子汪曾琪能出神入化的使用。”然而,电影竟将这些预描写穿插到了剧情之中,且不说旁白的无聊与无趣,单是对这些预描写的胡乱编排就很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意味。比如:小说里对妓女与水手交情的描写,到了电影里就出人意料的直接表现为水手与妓女的呼应,另外,赛龙舟、傩送二老捕鸭等一系列在小说里有所背景交代的东西到了电影里却是横七竖八的突兀展现了,看过小说的人知道这些都是沈先生的玄妙安排,如若没有读过小说,观看这部电影时该如何解读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呢?依靠经典名著在民间的亲和力而拍摄的电影如果只是一心还原故事的声画,断然是失败的。在看过的某本忘记了名字的书中,曾有幸见到过沈从文先生对电影剧本所做出的评析及修改意见,其中就有提到对场景的诸多修改意见,但电影最后并未按照沈先生修改过的电影文学剧本拍摄,采用的是其他的台本,由此可见,故事与环境的脱节纯属不可原谅之过失!

影片中的主人公翠翠在沈先生的笔下是一位朴素中又透露出勃勃的灵气,有着清澈、透明的性格,热情且纯真,心怀美好与纯真的憧憬和期待,而电影里翠翠,我们所看见的女主角简直只能以“简陋”来形容,生硬的动作、木讷的表情、呆滞的眼神等等,对一个沈从文迷来说,这简直是一种残酷的糟蹋作践;小说里,我们的翠翠有一份朦朦胧胧的初恋、如梦如幻,隐隐约约又动人心魄,电影却打破沈先生处处玄妙的“不写之写”的预描写,直接跌入婚姻的俗套而不可自拔,其中我们看不见翠翠那种懵懵懂懂的青春萌动,也见不到她对待感情之时的灵动,却只见一块落在刀俎之上的鱼肉,任人宰割,那种令人赏心悦目的个人性格完全消失怠尽。

在对电影文学剧本的修改中,沈先生曾有提到:“望尽可能照原文处理,翠翠应是个尚未成年女孩,对恋爱只是感觉到,其实朦朦胧胧的,因此处理上盼处处注意到。”显然,凌子风在处理这点时候是抱有很大侥幸心理的,即革新小说开辟出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然而,演员的表现却局限了凌导演的这一雄心壮志,在面对天保大老、傩送二老的微妙情愫中,我们的翠翠不由我得我们不大跌眼镜……

正如电影最后所套用的小说里的话:“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依稀中,这朦胧的极至又将我们带入美妙之中而不可自拔。或许,这句旁白也算是一种升华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边城影评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951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