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观后感影评大全

时间:2019-05-15 09:39:58 网站:公文素材库

清水里的刀子这部电影正在热映,讲述的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电影清水里的刀子观后感影评,请大家一起欣赏!

01

影片讲述在十年九旱的宁夏西海固,一个偏远的农村里,一个穆斯林老头的老伴去世了,老人和儿子举意要在老伴祭日那天宰掉陪伴老人十多年的老牛来搭救亡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人和儿子对牛精心照料,并且也流露出对牛的不舍和对老伴的思念。在祭日的前三天,这头牛在饮它的水里看到了将要宰它的那把刀子,于是开始不吃不喝,为了以一个清洁的内里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后老人就陷入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之中。

今天下午一个人去看了这部电影。影片开头是老人妻子下葬的场景,导演把镜头放的很慢,以至于我一度在想我会不会睡着。开头节奏拖沓,大半讲了西海固生活的不易,腿受伤无法干活养家的青年,家中妻子怀孕米缸却见底的大伯等等。

又回归正题,儿子决定在亡母的祭日时宰掉老牛,老人犹豫片刻便同意了。之后几日清洁牛,给牛打水,喂牛吃草,还在某天陪着牛待了一会儿。这里要提到宰牛前夜老人在煤油灯下那一段,拍摄的非常动人。老人看见儿媳妇在厨房里为第二天的菜做准备,愣神片刻,便回到了屋中。他小心翼翼点亮灯,拿出经书,轻碰额头,便打开书,开始祷告(我猜是为牛祷告),念了一页,飘忽的灯光隐隐照亮他眼角的泪,他停住了,合上书,用铁丝挑了几下灯芯,又忽的打开经书,含着泪光默念着祷告,光渐渐暗下。第二天宰牛之前老人跟儿子说去赶集离开了家。家中经文飘颂,刀划过牛,老人站在村口,望着天空,泪眼婆娑。

整部电影,在我看来,说不上是老者对生与死的探讨,更像生者与死者的道别。整体感觉像借亡牛之事道尽先前与亡妻未道完的离别之悲。

妻子走得匆忙又忽然,老人连道别都没有来得及,只能捧着妻子的小花鞋在黑暗中默默思念。

身旁一头陪伴多年的老牛要宰在祭日上,于是老人把之前没来得及说的道别,都给牛补上了。上一次亏欠的,这一次都补上了。道别完后不舍之情更浓,连看它断气的勇气也没有,找到借口离开家,在村口道完最后的告别。

果然,告别是人一生都要学习的,也是一生都要被迫接受的。

02

一、无声胜有声

大部分都采用意会的手段让人进入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场景,感受生活,思考人生。老爷待人的眼神、看牛的眼神、观坟的眼神……将无声胜有声演绎的淋漓尽致。犹如那盏煤油灯,虽不能照亮整间房屋,但它足以开启求知和思索的大门。当每个人都进入沉思的状态下,整个世界都会鸦雀无声,难道不是吗?

二、生活就那样

西海固老一辈人的生活观念基本都是:“生活就那样”,够吃够喝就行了,顿亚上多少得够。这种生活观其实源自对信仰的理解,整部影片都是以仪式、对白等都透露着宗教文化践行,尽管路断粮绝,内心从未有过绝望,只知道考验。外界看到他们很穷,但他们很知足,难道这不是对那些生活条件丰富而充满忧虑的最大讽刺吗?你说:生活是不是就那样?

三、生命的梳理

现在的人基本都是过一天是一天,都想着明天的发展,很少去想死亡和明天哪个先到来!一开幕就从洁净亡人的场面拉开,及后来借牛点出了人的生命之意义,若不是这个亡人,也就没有后来的故事,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道这个故事不足以唤醒自己对生命的一次梳理吗?

四、别样西海固

整部影片让大家感受到贫的风貌,通过断水的现象及拾柴的场景略带点出了生活中的难,但作为西海固的一员,我个人认为在这点上还够描述的深刻,下面我给大家讲述一下西海固的难。

1、饮水难

电影里点到了,并后缀了一句去沟里担一担水,或许将这个场景拍摄出来能更加震撼人心,为了两桶水,要走多少路……在西海固,再怎么缺水,但在信仰方面从不含糊,力求洁净之水,宁愿不喝也要用来洗小净……我想这样才能走的更深!!!力求细节入人心,场面撼灵魂的片段。

2、交通难

这点我是在影片当中没有看到的,实属遗憾。尤其是下点雨,在黄土上那个行路难的场景、蹦蹦车一赶集拉上些东西上不去坡,众人在后面推搡的场景……最记忆犹新的那刻就是宁夏同心的姑娘出嫁到海原一个山村的婚礼,由于多数的同心送情人没有经历过西海固的路况,其中一位司机在这弯弯拐拐、上坡下刹的路途中,刹的没有刹车了……那刻,新娘的一位年龄很大的长辈就对新娘母亲说:你怎么干了这么个事情,把女子栽了沟……很多人都有返回的念头了,若不是信仰的支撑,或许这个婚姻就黄了。送完情之后,多数送情人都是哭着回去的,由于多数人没有来过西海固,回去一周内睡觉做梦都是悬崖陡路的场景,这段婚礼一时成为了新娘家族谈论的话题……

3、收庄稼难

很多地里的庄稼通过人背才能放到架子车上拉回来……

4、教育难

多年级公用教室也共用教师,村里基本都是到三年级就要去到乡镇去学习……

说这么多,只想表达影片在西海固的“难”方面不够深刻,缺乏场景共鸣。

五、借鉴《小鞋子》

拍摄的情节不够丰富,除了一些启发性的东西之外,没有一些故事情节产生共鸣,建议借鉴一下伊朗的《小鞋子》拍摄。

本部影片是因女亡人而起的故事,最遗憾的就是没有看到老爷对亡妻的思念和爱慕之情,哪怕就是看一下亡故妻子的照片也罢……这是最遗憾的一点,我没有看到或说感受到生活一辈子的夫妻之爱和思念。

整体而言:整部影片切入点及选材立意都是大环境急缺的,也是每个人急缺的,多数场景拍摄敲打到了内心,但不足够震撼灵魂,或许那些场景太熟悉的缘故罢,但生活中需要这样的影片。另外,既然作为影片要展现给大家,必须要有丰富的、多维度拍摄一些场景与观众产生共鸣,这样才会在影视领域中达到上乘之作,再说回来,我们要把目光放远,让更多的群周受益。

03

影片采用的是 4:3 的画幅比例。

现场有观众在放映后向导演提了一个问题:“西海固那么壮丽的大西北风景,为什么不用宽画幅来表现?” 在网上也有人对这点质疑。

开始我觉得这是个蠢问题,但导演给了一个挺好的回答。

导演说,他是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人,第一次去到西海固也觉得那里大山连绵,山岭苍凉;于是他情不自禁地说了声:“真漂亮。” 和他同行的是一个西海固的本地人,随即回了句:“漂亮啥,又长不出庄稼;长得出庄稼的土地才漂亮。”

导演听完顿时感到心酸。于是,他想在影片里把更多目光投向这里的人,以及人与这块土地之间的关系。

西海固,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而《清水里的刀子》,讲述的就是居住在这里的一群回族穆斯林的故事。

“回族老人马子善的老伴去世了,于是他决定要把家里那头养了十多年的牛宰了,然后拿来祭祀老伴。然而就在祭祀前数天,牛在水里看到了要宰杀它的那把刀子,于是牛开始不吃不喝,准备以一个干净的身体迎接死亡,这不禁引起了马子善对死亡的思考。”

以上是对外公告的影片简介,但其实在电影成片中,这些所谓的故事情节已经被弱化得面目全非。

在片中,导演用大量篇幅去表现 “活的苦。”

比如儿子第一次提议宰掉那只牛来祭祀妈妈,他的理由是:妈妈这么多年已经活得不成人样,死后不能再亏待她。

或者马子善的弟弟来找他,因为家里老婆要生了,家里却一粒米都没有,无奈只好来借几口粮。

以及西海固十年九旱,平时马子善一家用的水,是从几里外打来的;突降暴雨,全家还要拿大锅小盆出来接水。

诸如此类的情节,都在表现这里的穷困,一种在现代生活中的我们无法想象的境遇。

但导演在访谈中却提到,他并不觉得这里的人生活有多悲惨,他也不认为城里的我们有什么资格去同情他们。他在西海固生活了几年,早已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他看到了当地穆斯林们的信仰,看到了他们对死亡的从容接受,看到了他们对土地的坚守,仿佛这里的人总能看透生死循环。

就像那把 “清水里的刀子”,在小说和短片(导演在此前拍了一个短片版的)里面,都有具体的画面去表现牛看到了水里的刀子。

但在电影长片里没有,导演解释说:因为这是部长片,有足够内容去表现,所以他想用另一种方式去讲述这个故事。

于是,牛看见刀子变成了一个民间传说。因为“牛是大牲”,它会预知自己的死。而马子善和其他回民,在这样的故事中,体悟出了对死亡的理解。

而这种不可言语的神秘感,正是导演想表达的。

所以导演让马子善牵着临死前的牛去田野,让牛独自散步,然后他看到老伴的灵魂,正在田里割菜;以及那群重复出现的羊,没有人知道羊在那里干什么。

导演在访谈中还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西海固,当地人有时会讨论:以后要是人类都搬去月球住,却发现月球种不了庄稼,那人类会不会开始珍惜土地?

在影片最后,牛在老伴的祭典那天被宰杀。马子善却没有留在家里,他一大早跟儿子说他要去集市,然后一个人走向远方的山,久旱的西海固还下起了大雪。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观后感影评大全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955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