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8年读《世界秩序》有感

时间:2019-05-15 09:41:52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世界秩序这本书不知道大家有了解过吗?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的读后感,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作者对于这本书有何感悟吧,相信能帮到大家。

读《世界秩序》有感

世界秩序》是由哈佛大学博士、教授亨利?基辛格于2014年完成的著作,作者认为世界秩序观的危机是我们当下面临的最根本的国际问题,因此作者基于其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外交经验和规范的学术研究,以其独特的世界秩序视角得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观点。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作者主要从欧洲、中东地区、亚洲和美国四个方面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了不同的世界秩序观,并通过对现代科技发展地认识和分析提出我们将走向何方的问题。

作者认为,当代世界秩序源于近400年前在德国威斯特伐利亚召开的一次会议,当时欧洲各国为结束因政治和宗教争执而集中在中欧地区的“三十年战争”,作出的一系列安排,形成了各种自治政治单元并存的政治多样化特征,其内核精神即可归结为“均势”。因此,作者首先从欧洲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召开之前的社会背景出发,深入阐释了威斯特伐利亚产生的历史合理性,进而提出欧洲是多元化国际秩序的发源地。同时,作者深入分析了欧洲历史进程中的秩序变化,并提出现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历史认同问题和参与塑造世界秩序的摇摆不定。

中东地区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宗教对地区乃至世界秩序都有深刻的影响。作者主要分析了伊斯兰教崛起之后的中东地区秩序观。伊斯兰教不同于有史以来的其他任何其他社会,它具有扩张性,甚至在某些方面追求极端的平等主义。它把信仰变成生活方式,强调宗教和政治权利的一体性,从而把伊斯兰教的扩张变成了信仰者、信仰国家的一项神圣义务。穆罕默德去世后,虽然继承人危机导致伊斯兰教分裂称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但伊斯兰教核心教义基本是两派的共识,因而现代中东地区的国家对接纳世俗国家概念并融入世界秩序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部分国家进行世俗化改革也非常艰难,这也是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根源之一。

亚洲国家对世界秩序的看法具有多样性。日本民族和语言高度单一,官方意识形态强调日本人是神的后裔,日本人自觉与众不同的意识使得日本能够非常灵活地调整政策以适应它认定的国家战略需要。而目前,成为一个日本心中的“正常国家”,拥有自己的军队,并推进积极结盟政策,是日本重新确立它在国际秩序中的作用和影响力的政策调整方向。印度宗教对印度的影响深远,印度文化奠基的几个宗教的教义基础,是对人生脆弱无常的领悟,不是救赎而是安然接受,因此印度历史上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传教者。印度孔雀王朝崛起期间,匡助王朝的考底利耶将其所观察到的战略及对外政策的实践编成了一部《政事论》,它将国家间的关系理解为竞争,国家战略的目的是征服所有其他国家。这与二战结束独立后的印度国家利益观具有很多相似性。作者虽然对此进行了历史性的描述,但对“竞争”这种类似于印度文化基因的内容,并未深入分析,而这恰恰是作为其邻居的我们应当认真分析的内容。中国既有几千年朝贡文化的国际秩序理念,又有经历风雨之后的现代化治国理念。新中国成立后,历代中国领导人以深刻的洞察力逐步带领中国快速发展,正朝着参与甚至影响全球事务这一方向演变。作者认为中国更愿意接受有自己参与制定的秩序体系,而不是被强加于身的规则,中国及其领导人受到了中国历史的影响,但并未受到束缚,中国的发展和参与必定对国际秩序产生深远影响。总之,作者认为,放远眼光,亚洲的秩序需要将均势与伙伴关系的概念结合起来。当然,伙伴关系的种类很多,各国之间对待伙伴关系的态度也存在差异,如何让伙伴关系的概念统一并让其具有约束力恐怕才是作者真正想要思索和解决的问题吧。

对于美国,作者认为美国坚信自己的开放文化和民主原则具有普适性,这一信念根植于美国人的思想深处,暗含着非民主政府即为非法政府的内涵,因此,美国的外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策,而是传播价值观的工程。理解和分析美国参与塑造世界秩序的根本出发点即在于此,当然美国的国家外交政策的务实和多变则需要参照各种其他因素。作者对历届美国总统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美国国内具有较为矛盾的心态,即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美国总统因秉承心态或理念的不同,其外交政策的侧重也有所不同。当然,作者对个别总统外交政策的赞赏能很明显地体现作者对美国民主理念的坚定和坚持,甚至可以说作者是秉承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者,美国“精英政治”内涵大概与此相似。

作者花了较大篇幅探讨了核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世界秩序的影响。讨论了核时代,大国对核不扩散的态度与世界面临的核扩散挑战,并认为现有核大国必须坚持核不扩散。作者认为,网络技术发展让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更加简便,导致抑制知识的获取、淡化历史记忆、抑制个性培养和独立决策等不良影响。数字时代的外交政策,受大众影响较大,对国际秩序的思考必须顾及大众共识的驱动力量,而这种现象可能让外交政策倾向于获得即时的短期认可,而不是符合历史特征的必需的环境和远见。随着外交变成迎合激情的姿态,寻求均衡有可能变成试探极限。因此作者认为,人类在取得伟大技术成就的同时,需要智慧和远见,需要深化和优化对历史和地理的了解,必须发挥人道主义精神,抛弃偏见,提高道德评判力。

最后,作者认为,要建立真正的世界秩序,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保持自身价值的同时,还需要有一种全球性、结构性和法理性的文化,要根据当下的现实实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现代化。当今时代的目标必须是约束战祸,实现平衡。

二、读本书的体会

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因视角的不同,能够引发我们对一些宏大命题进行更深入的认识,也能够引发我们对知识和学习产生更深层的思考。

世界秩序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但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细节都具有相关性。秩序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现在这样一个“地球村”,世界秩序更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也许仅仅是我们浏览网页的一个小动作,可能都涉及网络秩序的规范,可能与现在的世界秩序内容密不可分。细微的行为构建成一个世界性的宏大命题,而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讲话时引用了本书中的一句话:“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也许我们无法直接参与到世界秩序这个宏大命题之中,但是我们需要关注这个命题,从生活和工作中尝试去关注它、认识它、思考它。宏大在于细微,也许就是我们一份思考的蝴蝶效应,让这个宏大的命题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信息化时代下的智慧,需要更加认真的去理解“认知”。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了这个观点,并认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容易让我们被各种信息所“说服”,而难以形成真正的智慧。信息化时代让信息的传播更为便捷,铺天盖地的“碎片化”信息很容易让我们对“信息”和“知识”产生混同、误判,当我们把接收信息误以为是学到了知识时,与智慧就相差甚远了。我们在讨论信息化时代下,运用“大数据”时,应当警惕简单的将信息工具化,只有更加深入地分析背后的原理,才会找到科学规律。按照作者的理解,智慧需要经过信息的获取和认知之后才能形成,认知其实是知识形成的过程,即认识、分析和评价信息,智慧则是对知识的记忆、运用和反馈。可见认知是信息与智慧之间的重要环节,一味的接收和堆砌信息,而不进行更为深入的认识、分析和评价,只会让“碎片化”的信息挤占时间和精力,无法形成远见卓识。因此,知识和学习,需要更加认真的去理解“认知”。

未来见于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国自古便是重视历史的国家,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经验,本就是一种智慧。本书对历史的理解更多的是从社会、宗教、文化、价值观的角度进行的分析,虽然较为抽象,但是能够体现出历史长河中潜藏着的许多规律,未来的发展对这些规律视而不见的话,可能会走很多弯路。因此,不能淡化历史记忆,要从历史中找寻一个国家的、民族的深层价值内涵,而这些刻在骨子里的记忆,或多或少会影响着国家的政策和发展走向,进而对世界秩序造成更为深远的影响。个别淡化历史记忆,放弃自身特性去拥抱世界的国家一般都很难成功,正如书中所说:“有些国家放弃自己的承诺或特性,择易而行,但历史不会善待他它们。”相反,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新时代能够坚持自己的特性,是非常值得庆幸的。

读完本书,感触着实很多,为了不让他人先入为主,上述仅将简单思考略为分享一二,不在本文对书中的内容作出更多的评判。本书中参考了许多史料,也穿插了很多作者的见闻和思考,对于我们读书来讲,还是借用吕思勉先生书中的一句话提醒读者:“历史上所传的情节,多非其真,读书的人不可不自出手眼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年读《世界秩序》有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974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