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精选大家不知道读过没有?汪曾祺精选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小伙伴可以去读一下,下面小编也不多说了,大家一起来看看这本书的读后感吧。
读《汪曾祺精选》有感1500字
在今年的寒假时光里由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读了汪曾祺汪老的小说精选,读完我深有感触。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起初看见贾平凹对汪老的评价"汪是一位文狐,修炼成老精。"当时我并不理解,但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恍然大悟,贾平凹先生,为什么会对汪老有这样的评价?在我看来,汪老是将中国近现代用白话文写的作品最美的一位,汪老将白话文学的美感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汪老的《受戒》中描写了这样一个画面——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下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感觉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明海)的心搞乱了。这段话虽没有运用过多华丽的修饰,但在把小和尚明海和小英子之间懵懂的爱情描绘的非常纯洁,这就是汪老笔下的美感。所以我很认同贾平凹先生对王老的这份评价,这让我彻底的喜欢上汪老所写的文章。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汪老就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汪老的美是很独到的,汪老的美很朴实也是很单纯的美。例如汪曾祺非常明确地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和人性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所以汪曾祺在他的小说中所要表达并极力推崇和赞美的是一种充满诗意充满美好的人生境界。
汪曾祺文章的美感尤其在关于爱情的句子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在散文集《人间草木》一书里曾写到 "我在临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绿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无以说,说不好的美丽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遥远的举杯致意。逝去的以容逝去,重温的依然重温,在沧桑的枝叶间,折取一朵明媚,簪进岁月肌里,许它疼痛又甜蜜,许它流去又流回,改头换面千千万,我认取你一如初见。"汪老用很朴实的语言将单纯的爱情描写的十分美好,真是让读者浮想联翩。正如汪老所言,他的散文中至始至终弥漫着平实主义风味,散文语言浅显易懂。
汪老的笔下的人物虽然非常简单,但人物特点非常鲜明。有在《受戒》里面情窦初开的小和尚明海、有《异秉》里做熏烧的王二、又有男性产科医生陈小手。汪老用很朴实的语言使描写的人物非常饱满,让人浅显易懂,但汪老笔下的人物又非常的优美,虽没有华丽的修饰,但汪老将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都描写的十分真实,更贴近我们的生话。
汪老又是一位美食家,汪老对美食非常的了解。汪老在《五味》中用非常优美和朴实的语言将全国不同地域的人爱吃什么写的非常细致。与梁秋实的《雅舍谈吃》不同,梁秋实在书中只是将各种美食的做法来源进行细致的描写,但汪老写关于美食的文章时更多的是将美食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所以汪老对于美食的理解是非常独到的。
汪老经历过文革的人,在文革期间因参与了《沙家浜》的创作,获得了江青的赏识,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卷入了这场政治漩涡之中。所以汪老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也是描写了文革中的场面,比如汪老的作品《虐猫》讲述的就是汪老从文革时期不同家庭的四个孩子,李小斌、顾小勤、张小涌、徐小进由,一开始认为猫有七条命,所以他们到处捉猫,虐猫,但当李小斌的爸爸从楼上跳下来的时候,他们恍然大悟猫和人一样都只有一条命,所以,他们放了在手中那只大花猫。这篇文章从侧面描写了文革对人民的影响,但汪老一生处事淡泊、不计名利,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人格魅力令人景仰。所以汪老会在《生活,是很好玩的》一书中写下了,"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所以我认为汪曾祺是一位伟大的学者。
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也是最后一位纯粹的文人,更是一位老精。每次看见汪老的文章就自叹不如,感叹为什么自己就写不出这样优美的句子。让我对汪老一汪情深,汪老文章的美感也让我爱上了文学。
《汪曾祺精选集》杂感
最初借这本《汪曾祺精选集》来看,是因为老师上课提起的《受戒》。双手合十喊出一声“爱”,一个小和尚与小姑娘的爱情,瞬间抓住了我的心,单单那份纯真,就足足令人羡慕不已。
汪曾祺的作品乍读起来第一感觉是清新而淡雅,在叙事的主线中夹杂了许许多多或风土或人情的描写,就像一个贪玩的孩子行走在去往外婆家的路上,脚下不停,注意力却不停地被路边叫卖的小贩、打闹的孩童、闲聊的妇女吸引,左顾右盼。《异秉》里写王二,眼睛要先飘到保全堂的柜台前,从账簿扫到算盘,仔细得一丝一毫也不放过。他写八千岁,从八千岁写到宋侉子,从宋侉子写到虞小兰,随性而为,八千岁的形象却在悄然间生动起来。《大淖记事》里写十一子和巧云的爱情,原本曲折的情节却一点不让人觉得紧张,如同一位老者与自己面对面坐着拉着家常,谈天说地,娓娓道来,或叙景,或谈人,毫无顾忌,就像一位写意的国画大家,宣纸铺开,着淡墨三两笔,看似散乱无章。再一番从容勾勒,复看时已似浑然天成,呼之欲出,令人拍案叫绝,无怪乎有人说汪曾祺的文字“融奇崛于平淡,以俗为雅,以故为新”,我深以为然。 说他的文字像孩子,是因为觉得孩子的眼里看不到政治,孩子的眼里没有忧伤,孩子的眼睛总是笼罩着一层单纯与清新。透过这些文字,看不到那段荒唐岁月留下的痕迹,一张张面孔都仿佛游离在时间之外,他们有着自己的世外桃源,生活简单而快乐,连仅有的不快也被一笔带过。《大淖记事》里,巧云和十一子本已情投意合约定终身,却被号长在夜半拨开了巧云房门。本是个伤感的故事,在汪老笔下却感受不到那份沉重。巧云的残废爹只是“一声叹息”,邻里们骂了一句“这个该死的!”,轻描淡写中,我似乎有些迷惑了:是他们看得太轻?还是我们看得太重? 汪老的小说中,以小人物的描写最为传神,他们普通,而又让人心生敬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异秉》的王二为人装小吃时,一双手像做着一种熟练的
游戏,流转轻巧而又笔笔送到;《鸡鸭名家》里的陆鸭以鸭为名,有一手能和鸭子说话的绝活,单凭眼睛,就能说出每只鸭子的重量。还有《故里三陈》、《岁寒三友》、《鉴赏家》、《薛大娘》等等,篇篇写的都是些平凡的小人物,但平凡中都透着一股鲜活与可爱,一直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直到写这篇文章时才想起,是早年在一本杂志上看过冯骥才的《俗世奇人》,里面的泥人张、背头杨、张大力等人,汪曾祺小说里的人物和他们一样,平淡之中又各有闪光之处。透过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透过汪老的字里行间,深埋着他对家乡浓浓的爱。那个江南水乡高邮,是汪老心中的一片净土,也成为我心中一个美的所在。我能想象出生活在一个古朴的江南小镇那样一副景象:细雨丝丝地飘着,漫步走出长长的老巷,顶着风吹在脸上的雨丝干净而醇香,踱到保全堂柜前坐下,闲适地和掌柜伙计聊侃着八千岁昨日闹的笑话、季陶民前日的新画作,看着门外一把把竹伞来来往往,和伞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一打着招呼,一天过去了。汪曾祺的文章让我看到一种浑然天成的美,一种纯净的善良。 在网上看到一篇汪曾祺的访谈,访谈中汪老自己说道:“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我想,或许只有这样单纯的初衷,才能写出这种不经雕琢的美吧。 汪曾祺,让我重新认识了美。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读《汪曾祺精选》有感《汪曾祺精选》读后感大全》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20148.html
- 上一篇:传奇道长李天强心得体会观后感
- 下一篇:太难相处心得体会 太难相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