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芳华》的人,无不承认冯小刚的这部“心血之作”极度抒情。但在舆论场中,这种极度抒情引发的却是极度对立:陶醉其中的人用止不住的眼泪表达内心的共鸣;而极度反感的人则咒骂冯小刚用“无耻的跪舔”替那个丑陋的时代粉饰太平。
这几天,我读到不少言辞激烈狂批《芳华》的文章,几乎都是“跪舔”、“下贱”之类的谩骂,甚至把《芳华》比作“披着羊皮的《战狼2》”;而以前热衷于抨击冯小刚的反倒几乎鸦雀无声。这是一个极其吊诡的场面,有点滑稽,有点怪异。《芳华》居然能被人同时误读,也是醉了。
而冯小刚的《芳华》,不过是用极致的抒情呈现了那个时代极致的残酷。
一些怀旧的XX会掉进冯小刚的抒情陷阱,这容易理解。那些平日里激扬文字粪土当今万户侯的批评家也会掉进去,智商向XX看齐,真让人大跌眼镜。如果你对冯小刚的电影创作稍有了解,如果你对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稍有常识,你就不会迷失在《芳华》唯美和抒情的包装中。
《芳华》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男主人公刘峰是个雷锋式的人物,古道热肠,热心助人,年年都是文工团里的标兵。却因为对心仪的林丁丁表白,一时冲动拥抱了她,一夜之间由神变鬼,成了“无耻之徒”。随后被发配到偏远的伐木连,并在1979年参加了对越战争,为抢救战友失去了右手。刘峰虽然贵为战斗英雄和伤残军人,战后却流落海南,靠贩卖图书光碟为生,经常受到城管的盘剥乃至殴打。
女主角何小萍则因父亲被打倒劳改而备受歧视,在文工团也屡遭污辱捉弄。她暗恋刘峰却不敢表白,最后也被发配到野战医院。在战场因为立功而成为英模,但巨大的待遇反差使她突然精神失常。
十多年后两个天涯沦落人再次萍水相逢,何小萍终于大胆表白。从此两人携手相依为命,平实度过余生。
我这么介绍《芳华》的故事梗概,是不是一点也不抒情?
可这恰恰是唯美的电影语言背后,赤裸裸地呈现出来的人物命运和历史真实,既荒诞扭曲,又残酷无情。
我曾在9月下旬《芳华》突然撤档时的评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即使冯小刚只是白描,只是平静地讲故事,人物命运所映射的那个时代的荒谬、人生的无常和个人在特定社会中的渺小无力,依然如惊涛骇浪扑面而来,直击人心。如同张艺谋的《活着》,通过小人物一生的遭际所折射的恢弘历史巨变,控诉着所有的荒唐,粉碎了所有的崇高。”
讲出了这样一个故事,你还觉得冯小刚是在“跪舔”那个时代?
《芳华》的抒情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有人说,《芳华》是冯小刚写给自己的一封情书,向自己的青春一次由衷的致敬。因此,《芳华》唯美而精致,从那些动人的青春造型,到那些已成为时代记忆的经典老歌和历史场景,都在唤醒刻有时代记印的情绪共鸣。
强大的情绪会模糊观众的理智,让观众停留于激情与怀旧的感动,忘记故事背后残酷的人物命运和荒诞的时代背景。而这,正是冯小刚电影语言的成功之处。待你从怀旧的情绪中出来,一回到现实,《芳华》锋利的一面就直刺人心。那种让人感怀的极致抒情,更加反衬出现实的极致残酷,从而强化了现实批判的力度。
有人批评说,冯小刚的《芳华》阉割了严歌苓的原著,如果能像张艺谋的《活着》那样忠实于余华的原著才好。
与小说相比,电影《芳华》确实淡化了直白的现实批判。已经拍好剪好的片样,一些敏感点冯小刚又再度删剪。像刘峰追猪时撞倒伟大领袖像这样充满隐喻的桥段、集体批斗刘峰时举手表决的场面、何小萍战后受表彰成为英雄却突然崩溃的片段、刘峰在海口生活潦倒的情景等等,冯小刚到最后时刻都割舍了,剪掉了。
也许冯小刚确实不够勇敢,但我不是外宾,我理解。
张艺谋的《活着》固然是经典,但你在中国的电影院看到《活着》上映了吗?如果一味要求都像张艺谋的《活着》或姜文的《鬼子来了》那样“壮烈”,你在国内还能看到什么优秀电影?
别这么苛求冯小刚,“烈士情结”是幼稚,是另一种荒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芳华 用极致的抒情呈现极致的残酷》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20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