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节,今天你有没有吃汤圆呢?你知道元宵节的习俗吗?你的家乡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呢?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元宵节的习俗,一起去看看吧。
老人们说,过完元宵节才算过完春节
的确,在这样一个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里
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成为了家家户户的必修功课
元宵节都有哪些习俗,赶紧来扒一扒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
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皆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圆幸福,年年欢聚。
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传统习俗中许多都与“灯”有关。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就出现过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耍龙灯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
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
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猜灯谜又称灯谜打灯谜,
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
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
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
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
所以回应的人众多,
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猜灯谜
舞狮子
舞狮子,又称“太平乐”。
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引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明日元宵节:元宵节习俗,你知道多少?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
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
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迎紫姑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踩高跷的人往往装扮戏曲折子,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踩高跷的角色,
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非常具有观赏性。
这些元宵风俗因地区、民族不同而各有差异,
随着岁月流逝,
传承下来的已日渐稀少。
愿我们能重新拾起这些古老的习俗,
将节日过得像小时候一样,
有声有色有味道。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今日元宵,你知道哪些元宵节习俗呢?》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21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