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虔诚的回忆读后感书评

时间:2019-05-15 10:09:03 网站:公文素材库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回忆,对爱情、友情或者是亲情。小编这里整理了一篇网友对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著作的小说《虔诚的回忆》的读后感,一起来欣赏吧!

《虔诚的回忆》,是我读的第七本瑟瑟的书,说实话,还是不习惯看她晚年的文章,就像我不爱看纯粹的历史著作,榨不出阅读快感就放弃。这是不智的,会影响到知识解构,但是没办法,我勉强不了自己。 

瑟瑟的生平,我总是搞不清。印象里总是急管繁弦的日子,配上蒙太奇。写《虔》时,她老了,已经实现了巨大的文字野心,是该淡出的时候。年轻时那种盛气凌人的倾诉欲已经大大减灭了,文字智圆行方骨骼嶙峋。她查核了很多资料,找来家谱,各处寻访故旧,融进叙事文本里。她用的都是很中性的字眼,力度和节奏的控制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无论怎么以理性自重,瑟瑟都不担心会缺乏诗意。时光本身的凝固与循环性就是不竭的滋养啊。她已经老了,不屑再煽情,也不刻意摆出一副冷峻姿态,但是自由意志的强势还是把叙事的温度减灭了,大量史实信息把贵族没落的苍凉感都冲淡。她是故意的。

我始终不明白宗教在她身上处于什么位置,应该不只是提供故事文本和意象、象征的素材,或仅仅是寄情的载体。依我浅陋的见识,时间观上执循环论的必然也有宗教信仰。但是对瑟瑟来说,爱是高于意向的东西,而理念又高于爱。她以为客观求实就是最大的虔诚,俯身看那个年轻的清教徒费尔南德,宗教信仰似乎是个很大的隔膜。她克制不住对母亲的嘲讽,她爱她么?当然我不关心这点,我只想知道,信仰真是用期望的形式表达的爱么?

据说一个人智力的某个衡量系数,就是看他的童年溯源能力,记忆的起点越早,细节对焦越清晰,这个人的智力就越高。瑟瑟是多么聪明的人儿,你看她写的《何谓永恒》里的童年拾零,种种细节纤毫必现。她怎么可能记不清那些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只是不愿写罢了。瑟瑟是没有血缘归属感的人,记忆里那些脉脉的温情片段也无关乎人事,只能从大历史里吮出深情,费力完成自我人生的回望。她要写母亲,可根本就没有见过那个早逝的女人,什么都无从追究。她手里只有一把零星的遗物,挂靠在别人回忆的残丝碎片上,弹压不住她高昂的灵魂。于是她选择亲手拼接创造自己的生命,把回忆录当作历史小说来写,用庞大的家族史和欧洲史里的各个坐标来支撑,来证实存在的真实。 

暮年了,瑟瑟的额头和眼睛明亮如昔,倨傲如昔。曹丕说,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我忽然想起这句话来,脑子狠狠乱了一阵,似乎有些明白,但很快又迷糊起来。要写她,现在这个岁数肯定还是太早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虔诚的回忆读后感书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2230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