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读后感书评

时间:2019-05-15 10:09:45 网站:公文素材库

《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是一部由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作的小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小编这里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1967年,《百年孤独》出版,马尔克斯时年四十岁。以此作为人生分割线,之前他默默无闻、穷困潦倒,之后他名满天下、财务自由。

毫无疑问,《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他最知名的著作,但未必是他最好的作品。至于哪一部才是他的最好作品,众说纷纭,无论他自认为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还是《没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恶时辰》或者《族长的秋天》,总而言之,马尔克斯的作品都很好就是了。

更何况他在财务自由之后,还拿出了这样一部短篇集:《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

有人瞧不起短篇,认为它不过是作家为长篇写的练笔。马尔克斯不这样认为。他说:「写一个短篇小说需要付出的心血不亚于为一部长篇小说开头。」长篇小说能在开头之后感受到写作的愉悦,「而短篇小说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局:只有煎熬和不煎熬。」

相当多的作家钟爱短篇小说,甚至视其为小说艺术的精品。写作短篇需要更简洁的语言和更精妙的结构,挑战性更强。

这十二个故事,马尔克斯从1976年写到1992年,中间抽空领了一个诺贝尔奖,断断续续写了将近二十年。他被这些故事深深纠缠,念念不忘地重写和修改,直到付梓印刷。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总统先生,一路走好!》。读的时候,特别担心总统先生是个大反派,就像马尔克斯孜孜不倦描写的那种独裁者,所以读到结尾时感觉出乎意料,却也是情理之中。总统先生晚年归国,继续半途未竟的事业,何尝不是关注政治颠沛一生的马尔克斯的自况。

《睡美人航班》以前在豆瓣小组里看过,被人夸为世界上最美的短篇小说,我心里颇不以为然,也没敢当众说出来。这一次重新再读,也许是因为年近中年的缘故,竟然理解了那种老男人对于美又爱又敬的怯生生。向川端康成的致敬作,但一眼就能看出是马尔克斯的笔法,结构丝毫不乱,细节磅礴万千,故事简洁干脆。

《光恰似水》写得让人心疼,第一次读就爱不释手。据说改编自真实事件。得知这一背景,再读这个小说,结尾显得无比悲悯:「济贫者圣朱利安学校小学四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在卡斯特利亚纳步行街四十七号五楼的公寓里溺亡了。在西班牙马德里,一个夏天烈日炎炎、冬天寒风刺骨、既不靠海也没有河的遥远城市,世代生活在坚实的陆地上的人们从不擅长在光中航行。」这个故事,只能出自马尔克斯之笔。

《我只是来打个电话》让我想起卡夫卡,但后半段又变成了马尔克斯;《福尔贝斯太太的快乐夏日》采用侦探小说的笔法,结尾扳回一城,感觉马尔克斯又重新变成了一个孩子。《占梦人》毫无疑问像博尔赫斯,《山魔》像爱伦·坡,《八月惊魂》像福克纳(阴郁的南方气质)和博尔赫斯(怪谈)的合体。但话说回来,这些小说含有百分百马尔克斯纯度,每个标点符号都有他的签名。

《圣女》和《玛利亚·多斯普拉泽雷斯》只能是南美洲长出来的故事,拥有一种混杂着天主教和鬼怪的气质,正是马尔克斯擅长的,寥寥几笔就特别生动。值得一提的是《雪地上你的血迹》,是作者钟爱的悲剧,有本可回避的意外,有命中注定的爱情,还有巴黎——他很少写进小说的城市。主人公相遇的起点是卡塔赫纳,终点是巴黎,对于熟悉马尔克斯的读者来说,这两座城市至关重要。

马尔克斯的好处,是方便随手拿起来读、读起来就很容易进入,气场强大,自成一体,坏处是不易摆脱他那种纯粹的叙述快感。《欢快的葬礼和十二故事》故事短小精悍,随读随放,特别适合放在手边,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拿起来,总能获益匪浅。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读后感书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2236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