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集》是一部由龙应台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下面就来一起欣赏吧!
01
80年代的台湾,正处在当局“白色恐怖”时期,人们或因政治异见蒙难,或因一言获罪,高压之下,人人自危。社会也到了最糟糕的时期,极度的环境污染,洗脑教育,言听计从的大学生,腐败的国民党当局。龙应台用她的笔创作专栏,大声疾呼,点燃了蔓延至全社会的这把“野火”。《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幼稚园大学》《不要遮住我的阳光》,如一篇篇的战斗檄文,向民众呼号,向社会宣战。这些文章,不仅锋利如刀,振聋发聩,而且逻辑严密,沛然决然,读之有酣畅淋漓、豁然贯通之感。龙应台对文字的调遣与应用,字里行间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是这把野火熊熊燃烧的根源所在。
我喜欢这本《野火集》,还在于它蕴含的生机和希望。要论骂人,骂中国民众,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将国民的劣根性骂了个遍,甚至提出了“酱缸文化”这种令人绝望到骨子里的形容。只做批判不做建设,从源头上否定了本民族的文化,在我看来不免失之于偏颇,走向了极端。不破不立,大破大立,我们更需要的是手术刀和啄木鸟。所以,我们更需要“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而不是“丑陋的中国人”。
人过中年,龙应台慢慢变成了一个温柔的女性和母亲,《目送》《孩子你慢慢来》,细腻、深情,多年修炼使她能表达出更幽微的情感。似乎更多人了解的是作为母亲的龙应台,我却更喜欢作为斗士的龙应台。这把野火,已经燃烧了三十年;而我们的野火,又将在何时点燃?
02
我花了很久的时间才读完野火集。
我承认我是一个读书很没耐心的人。第一次是在初中的一个寒假,觉得无趣,反复地诉求着同样的问题。第二次是在高考完的那个暑假,逼着自己该读一些书了,折服于作者的逻辑思路,尽管觉得不好看还是坚持看了一半,关于内容,大概也忘得差不多了。今年暑假再次拿起这本书看,才真真切切理解了这把野火为何在当年的台湾引起熊熊之势,为作者的道德勇气感到敬畏。
从五月份起一直在关注公众号你的票圈,票圈兄顶风作案激流勇进,冒着被封号的风险笔耕不辍的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来表达对当局封锁网络言论,限制舆论自由的愤怒。自我了解阿廖沙事件以来,公众号被查封,有关于同性恋题材的影视作品被禁,杭州保姆纵火案件,让我着实对自己所生活的社会产生了怀疑。这一切仿佛温水煮青蛙,如今北影侯亮平已经没了踪影,B站上国外的电影已经寥寥无几,纵火案最大的受害者林先生也渐渐从热搜上离开,愤怒都是暂时的,只要不是触及到了我们切身的利益,我们可以帮着抱怨帮着转发帮着愤怒,但说到底也只不过是凑热闹的吃瓜群众,更像是现如今围观阿Q的人们有了自己的立场,但说到底,又和一百年前有什么区别呢?不还是一样被舆论牵着走吗。因为自己也是这大多数的一份子,仅有的信息都来自于舆论的引导,不敢瞎猜测更不敢妄言。只是看着渣浪一次又一次欲盖弥彰地封号禁言,愈发开始醒悟,开始思考,我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我所信任的政府是一个怎样的政府,没有了党派的竞争,我们所敬爱的党,还在害怕什么?我说不清楚,也不敢乱说,但是有人替我们说了出来。文章都已经被404了,写文章的人还没有妥协,当然一面之词不可信,我也一直在问自己:比起国外恐怖袭击频发,国内至少看起来政局稳定社会安宁,关于禁言,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国情容不得一点动乱,或者是我们对于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太过苛责?
直到我再次翻开野火集,许多问题也才有了答案。之前看琅琊榜,比起梅长苏的谋略,我倒是更欣赏剧中各个角色巧言善变的能力,太子、誉王、靖王、林殊,说起话来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思路转换之快让人来不及细想就会跟着他的目的走。这一点,我认为是龙应台此书的一大特点。也正如靖王在皇帝面前关乎民生政局的侃侃而谈,龙应台在书中关于台湾存在的环境、教育、政治问题的讨论鞭辟入里,直指要害一针见血。从市井小民到政府官员,从民族自信心到红色恐惧,龙将自己生活的台湾称作患了梅毒的母亲,面对着遭到大肆污染的淡水河和大面积砍伐的山林,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于是她以笔为矛,字里行间仿佛都能听到她振聋发聩的呼喊,因为她的愤怒,是来自骨子里的民族情怀。在“与一位告密者的沟通”一文中,她告诉那位“赵”先生,其一,政府与人民之间不可能没有冲突,不经沟通,却以政府权力抑制民意以遮掩镇压冲突的安定,是假的安定,也是暗流潜伏,危险的安定。其二,爱国不等于爱政府,因此批评政府也不等于不爱国。龙之所以称呼那位告密者为赵先生,因为赵是百家姓的第一位。这话,何尝不是说给我们听的,说给那些在政府言论打压下噤若寒蝉的人听的。而2017年,对于网络言论自由的一次又一次限制,这两个观点,也是回答了我心中的困惑。
佩服先生的勇气和始终不灭的愤怒,面对阴暗面有人熟视无睹有人转眼就忘继续麻痹。然而在此书的最后收录了其他作家对于野火集和龙应台先生的评价,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柏杨先生说道,野火里的龙应台像极了年轻时的他。这话说的颇有深意。野火之后,龙的文章多是温情但也不失深刻,再也不见野火中的愤怒。不禁开始去想,成长、时间、老去带给人的痕迹到底是怎样一回事。
如果有一天你知道你会变得不再愤怒,那么此刻你会不会停止呼喊。如果年少的你就知道成人世界的法则,你还会不会拥有梦想。我想大部分年轻人的答案还是肯定的吧,即使能够做到的是少数。毕竟年轻就是资本,给你大把的时间去犯错和出丑,若不是真正的年轻过,你又有什么资格在年老的时候,批判那些依然年轻的人呢。
03
中学时就很吃惊,这样犀利且深击社会痛点的文章竟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后来再读她更多作品,发现文笔与作家的思想、学识、意志、体验相关,与性别无关。说的80年代的台湾,可读来,发现这不是在写走进21世纪的中国大陆吗。
现在中国的大城市正逐渐靠近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规划、经济发展、教育、人文都可能在迈向优秀。可是啊,在角落的小城市正在粗暴地发展,没人在乎环境问题。大多数人关心的都是谁家又在县城买房了、谁家的老房子被占获赔几套房。说真的,故乡被侵蚀的感觉太难受了。
比较喜欢复旦大学版的《中国文学史新著》,以“人性”的发展作为文学演变的脉络。社会的发展可能很快,可人性的发展却是缓慢的,且各个时代的人性都有相同的地方。有时候对“恶”的宽容也是在助恶。适度愤慨是必须的。当然,理智的思辨与判断能力也是必须的。
现在互联网时代,大众传媒发展迅速,人往往很容易就接受他人的思想和观点,不在意事实,因为这样毫不费力。红黄蓝事件,江歌事件让我讨厌死了微博,热度即正义,很少有人关心事实。阻止不了,至少可以拒绝,不愿意被低智化。一众公众号的标题都在制造焦虑,非常狠毒。可笑的是,当你的工作必须接触这些时,还必须忍着恶心接触它们。齐格蒙·鲍曼的《现代性与大屠杀》放在现在读也是合适的。
平日里工作也要保持温柔无害的乖乖女形象,真的好想借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那个傻子的话,说一句“傻逼”。傻逼!谁是真傻,百年之后就知道。
04
三十年前台湾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如今在大陆仍随处可见。我们仍处于威权统治之下,国家可以轻易的封杀任何可能对统治者不利的言论、事件、人物,这也是为何龙应台在《一九八四》年想要烧的《野火》。
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使我们有着龙说的《中国人你为何不生气》的各种表现,面对毒奶粉,我们不生气,面对各种专权,我们不生气。
大多数的中国人习惯性地服从权威——任何一个人坐在柜台或办公桌后面,就是一个权威。为了塑造出“听话”、“规矩”的青年,而牺牲了他自主自决、自治自律的能力——这是我们大学教育的目的吗?学生怯懦畏缩,是他们缺乏勇气,还是我们迷信自己的权威,又缺乏自信,不敢给他们挑战的机会?
专治统治确实可能对国家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助推力,但同样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盛极而衰的王朝历历在目。
虽身为执政党的成员之一,但深处底层的我不知如何才能发挥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渴望有一那么天,我也能像龙那样烧出一片野火。
如果我无力改造社会,那么我至少可以改造我自己,内在宇宙也是一个宇宙?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野火集读后感书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26841.html
- 上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200字作文
- 下一篇:关于伟大的母爱的作文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