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一.领导的高度重视,工作方法得当,措施有力,是形成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制度的基本。对于企业文化工作制度的切入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加强领导组织,形成工作整体的格局;第二,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能够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持续的发展;第三,坚持使用科学、先进的工作方法,保障企业文化建设顺利进行。
二.以企业发展为动力,建立符合自身特色,而且具有实际意义的企业文化。 企业宗旨;繁荣市场经济,引领和谐共生
企业目标;创造优质环境,改善生活空间,享受自然和谐 企业口号;让您满意是盛态源永远的追求。
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企业特色文化建设。重点加强企业文化的陪训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以及吸收,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意义。
四.不断创建新的载体和项目,使企业品牌建设更具多元化。
1).以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为载体,建设具有品牌特色的企业文化。
2).以企业管理为载体,将企业文化建设实施于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之中。
3).以社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体活动为载体。
五、以素质管理为基础,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切实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1).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素质提升,努力创建团结协作、务实创新的领导班子。
2).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拓宽员工职业发展生涯。
3).狠抓团队建设,营造和谐氛围。
六、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方向,追求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
1).企业领导的价值观。
2).员工主体的价值观。
3).团队的价值观。
第二篇:我国企业文化发展方向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传统价值观
论文摘要:早期有关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主要基于文化维度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价值观.而最近基于组织结构理论视角的研究则更详细地讨论中国企业文化类型,并比较不同所有权结构企业的文化差异以及中西方企业文化实践的异同,这是企业文化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在阐述组织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两篇经典的研究文献,并指出该视角研究的启示意义。
一、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有关企业文化的研究不断增加,,一般认为,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企业迅速崛起推动了企业文化研究的发展。基于质量、可靠性、价值观和服务的企业文化,为日本企业的成功构建了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具有内部整合和外部适应两大职能,同时强调内部整合和外部适应价值观的企业将获得最佳的企业绩效和员工态度(schein,1992)。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在经济转型阶段,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日趋激烈,如何通过企业文化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企业内部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如何理解、有效运用源于西方的企业文化方法对中国企业也存在极大挑战,,近年来,与中国企业文化有关的西方研究文献不断增加,早期对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主要基于文化维度的视角,分析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例如,关系、面子和社会和谐。最近的研究则基于组织结构理论的视角更详细地讨论了中国企业文化结构类型,不同所有权结构企业文化差异,并比较了西方和中国企业文化实践之间的异同。基于组织结构理论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认为,企业文化的各个维度不是孤立存在的,企业文化是不同价值观的组合,不同价值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最终导致了企业结果。基于企业结构理论视角的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代表了中国企业文化研究的新方向,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以为国内学者研究和企业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二、企业文化涵义和组织结构理论
基于文化维度的企业文化文献试图将企业文化归纳为不同的维度,并假定每一个维度是独立、附加地影响企业结果。hofstede、child以及biggart&hamilton等人的研究都讨论了中国企业文化的维度.例如关系、面子和社会和谐。但是这种研究范式对于文化维度、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结果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足够的解释。具体来说,对于文化维度将以何种形式组合构成企业文化、文化维度将如何影响企业结果等问题缺乏进一步讨论.进而无法将文化维度与企业结果直接联系。实际上,企业是一个整体,对于任何企业要素的理解都应该在企业整体框架下进行。企业文化的不同维度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企业文化维度组合形式的不同将使得企业呈现出不同的整体文化特征。虽然基于文化维度的企业文化研究分析并归纳出诸多企业文化维度,但是由于此类研究范式缺乏对企业的整体性认识,因此,在对于企业问题的深入分析上尚缺乏足够的解释能力。
基于组织结构理论的研究范式则采取了一种整体的观点,强调造成企业结果的多个原因之间的同时性和交互作用⑧。为了进一步理解基于组织结构理论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有必要对企业文化的涵义和组织结构理论进行简要阐述。
1企业文化涵义
schein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某一特定的人群,在学会如何应对外部适应和内部整合中遇到问题时,所发明、发现或发展出的一套基本假设的模式,这套模式一直运作良好而被视为有效,因而它被当作感知、思考和感觉那些问题的正确途径而传授给该人群的新成员。外部适应关注对外部支持者和环境关系的积极反应,内部整合关注建立一个共同的愿景、在员工和业务单元之间分享价值观,以及发展企业的特征,这些条件将促使员工对企业做出更高的承
诺.做出承诺的员工进而将通过特殊表现对企业绩效作贡献。因此企业文化的日的在于创造和维持一个支持企业战略方向的“强”的企业文化,为“其成员提供可能方向”3v以获得“创造竞争优势的能力”。
2.组织结构理论
组织结构理论认为,社会进程和产出受到多维度、多样性的复合集合的影响,而非单个维度的孤立影响,因此,应该采取系统和整体的研究方法开展组织研究。结构化研究视角的基本假设是,不同的组织特征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特征模式进而导致不同的组织结果,对于组织现象的理解应该强调识别组织差异以及组织内部的一致性集合而不是寻找组织间的联系∞。结构化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基于类型法( lypology)和分类法(tax"nomy)对组织进行分类研究,关注包括多个自变量的结构模式将如何影响因变量,而非单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www.bsmz.net)外,外部制度环境约束也对国有企业文化管理存在显著影响。在跨国公司、合资公司和高技术企业中,企业的经理人接受了更多的西方教育,而且他们没有国有企业的包袱和国有企业发展路径的约束,因此,企业的经理人更倾向于使用西方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在此类企业中,更关注生产率促进和公司程序等企业文化活动。cooke将民营企业分为乡镇企业和私有化的国有企业,在此类企业中,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活动接近于国有企业,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接近于合资企业,例如,私有化的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明显带有国有企业的痕迹。此外.cooke的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儒家思想和家长制)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中国企业文化活动存在显著影响 中国企业更大程度上将企业文化视为关系管理,企业文化活动是关系驱动的,既强调内部与与员工的关系,也强调外部与社会的关系。相反,外国企业更关注绩效促进活动,例如生产率提高、企业程序与规则。同时,西方管理方法、技术对中周企业的影响日益增强.
3.两种不同研究视角的比较
tsui al.和cooke分别基于“局外人”和“局内人”视角对于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是现有中国企业文化研究的经典文献,对这两篇文献的深入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认识中国企业文化的现状。而且由于研究方法的差异,这两项研究的结论也略有不同。
一是研究方法。按照sackmann对于企业文化研究方法的分类,tsui et al.对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采取了基于“局外人”立场对中国企业经理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取得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两方理论的假设和逻辑对中国问题进行研究,是一种“由外到内”的研究方法。例如.tsui et al.对企业文化的分类就参照了schein有关企业文化的定义;而cooke对于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则是基于对现有在中国出版的期刊上有关企业文化的案例进行内容分析。通过内容分析,cooke提出了中国企业文化的六个维度,以及企业文化在不同所有权结构企业里的差异。这种基于“局内人”立场进行分析的方法更接近于一种“由内到外”的研究方法。“由内到外”的方法强调了中国的具体情景。研究方法的不同必然会影响研究结果,但是,正是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才能得到有关中国企业文化的真实情景。二足研究内容。tsui et al.和cooke都分析了中国企业文化的维度以及企业文化在不同所有权结构企业中的差异,在企业文化维度的分析方面.tsui et a1认为,中国企业文化包括和谐和员工导向、顾客导向、系统管理控制、创新和结果导向(社会责任)五个维度:cooke认为中国企业文化包括员工福利、员工娱乐、生产率促进、企业外部关系/形象促进、
企业程序和规则、员工发展六个维度。尽管两项研究对中国企业文化维度的分类略有不同,但是这两种分类实际上存在对应关系。例如,和谐和员工导向与员工福利、员工娱乐以及员工发展(员工意见/建议计划)维度存在对应,顾客关注、创新维度与生产率促进维度存在对应,系统管理和控制维度与企业程序和规则维度存在对应,社会责任维度与企业外部关系/形象提高维度存在对应。
在不同所有权结构企业的企业文化分析方面,两项研究都认为,不同所有权结构企业的企业文化存在差异。但是,tsui et a1.认为,外商投资企业和私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时强调内部整合和外部适应的价值观,具有整合文化的企业伴随着更高水平的感知企业绩效和员工态度,是企业文化类型而不是所有权结构类型决定了企业绩效和员工态度。这暗示,相对于社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影响更大。而cooke认为,中国企业文化主要关注内部整合,虽然企业文化中存在一些外部导向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很大程度上是表面性的(例如,形象建设),企业文化更接近于一种发展与员工和外部社区关系的关系管理活动,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有限。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中国企业文化存在重要影响。总体来看,两项研究并没有对有效的中国企业文化模式达成一致。
同时.tsui et a1.和cooke还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各自未来的研究内容。tsui et al.指出其研究使用的经理人对企业文化的主观描述以及相应的共同方法偏差和归因偏差,可能会降低对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感知的企业绩效与员工态度三者关系理解的准确性,而且现有研究难以排除企业绩效、员工态度与企业文化类型之间的逆向因果关系,冈此,纵向研究以及基于客观资料的研究(例如分析企业中的故事、惯例、口号等)将是今后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方向。cooke认为其研究所分析的企业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分析的企业也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或者私有化的国有企业,缺少对外资企业和真正私有化企业的分析,而后者与前者存在显著不同,其对中国管理活动的影响也日益深远,值得进一步研究。此外.cooke的研究主要使用了二手数据.缺乏对企业员工的直接调查,这样难以获知员工对企业所实施的企业文化活动的真实感受和反应,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直接调查企业文化活动对员工的影响,以及员工的感知和反应。
虽然tsui et al.和cooke基于各自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未来研究展望,但是两篇文献都暗示需要对中国企业文化进行更细致、更长期的观察和分析,特别是应该从企业员工处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结论与启示
目前,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已经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基于组织结构理论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认为,企业文化是源自不同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价值观的组合,企业内部不同价值观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企业整体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结构对企业绩效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现有对于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表明,虽然不同所有权结构企业存在一些共同的维度,例如关注员工、重视外部关系构建以及逐渐强调创新、控制等,但是,不同所有权结构企业的企业文化类型仍然存在差异,而企业文化类型差异会进一步导致企业绩效和员工承诺的差异。基于组织结构理论的企业文化研究具有如下启示意义。首先,在理论研究方面,未来的中国企业文化研究应进一步识别、提炼中国企业文化的构成维度,并仔细识别其不同的组合形式。企业文化包含多个维度,不同维度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由于文化维度组合形式的不同.企业呈现出不同的整体文化特征。现有中国企业文化研究已经归纳、总结了一些中国企业文化维度和文化类型,但是相对于理解中国企业文化这一复杂现象而言,仍显不足。今后在此领域还需要深入研究,以识别、总结更多的文化构成维度。只有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文化构成维度及其不同的组合形式,才能更清楚地认识中国企业文化。而且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企业员工,基于对企业员工的深入调查,分析
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效果。
其次,在企业实践方面,企业应采取切实措施,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目前,很多企业只是将企业文化视为一项面子工程,关注的是建设工作场所的有形环境(例如,服装、标识、内部的期刊/报纸等).而缺乏对企业价值观的足够关注,企业的企业文化活动没有真正触及员工内心。实际上,研究表明,企业文化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来源,将显著影响企业绩效和员工态度,因此,中国企业应该真正理解并重视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积极构建并不断强化自身的企业文化,这将增进企业绩效并改善员工对企业的态度。此外,学术界和企业界都需要继续努力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模式。现有研究对于建设中国企业文化的有效模式并未取得一致意见。西方理论认为,同时关注内部整合和外部适应的企业文化更有效,但是基于“局内人”视角的中国企业文化研究表明,相对于西方思想对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于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更大。由于西方企业与中国企业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企业内部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大1此,如何理解西方的企业文化思想,同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境努力探索适合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模式,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学术界和企业界面临的共同挑战。西方管理思想的普及程度、中国传统价值观、企业领导者价值观、企业所处的具体情境都将成为影响中国企业文化有效模式建立的因素。
第三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管理哲学专业《企业文化方向》在职硕士研究生 招生简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管理哲学专业
《企业文化方向》在职硕士研究生 招生简章
为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理论素养,培养较高层次的复合型管理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北京市学位办公室登记备案同意,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在北京举办企业文化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一、学校及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尤其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领域具有突出的整体优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学院之一,现职教师中有41名教授(其中博士生导师41人)、24名副教授,拥有包括管理哲学在内的9个硕士点、9个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教学科研领域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二、课程设置
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企业文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课堂教学。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公共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哲学专题研究 西方哲学问题研究 管理哲学专题
专业课: 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 西方管理哲学史专题 中国管理哲学史专题 中国管理哲学原著选读 东方管理哲学专题 领导哲学专题 管理伦理研究 管理哲学专业英语
领导哲学与领导艺术 人力资源与用人艺术 战略管理专题(选修) 中外管理案例哲学分析(选修)企业品牌的策划与塑造(选修) 企业文化概述(选修) 周易:关键点(周易和管理、乾坤大义、周易卦解)选修课美学:关键点(塑造企业家的成功人生)选修课
三、授课师资
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组织师资力量授课,授课教师均具有教授、副教授专业技术职称,或拥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以及国内长期从事企业文化的专家学者等。
四、学制与学习方式
学制二年,采取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集中授课定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或燕山大学进行,一般周末上课或远程教学,专题讲座根据课时合理设计安排。(上课及讲座时间安排可根据学员情况进行调整)
五、招生对象
全国各行业董事长及董事总经理;人力资源或企业文化负责人员;党政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各级管理工作人员;高等院校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其他有志于提高专业素质和理论素养的管理哲学爱好者。
六、报名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原则上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七、硕士学位申请
学员毕业后由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颁发“中国人民大学企业文化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符合学位申请条件者(获学士学位满三年),可以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和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办的有关规定,申请硕士学位。
八、学习费用
学费:24000元/二年。 学员的食宿费、差旅费等由学员本人自理。
学员若申请硕士学位,申请费及相关考试、论文指导、论文答辩等项费用均按国家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有关规定另行交纳。
九、报名注意事项
1、开课时间:根据教学点安排
2、报名方式:个人报名,亦可系统组织报名。
3、报名手续:持身份证原件或扫描件、最高学历的原件或扫描件、本人学位证书的原件或扫描件件、电子版蓝底证件照,200元报名费;
4、填写报名登记表;
5、有论著者交电子版论著;
6、报名时无需原件,入学报到时必须带上上述证件原件,以供复核。
中国人民大学 教学站
[北京]金主任:010-66234920、13810875968
[秦皇岛]李主任:0335-8063717、13933671911
[衡水]郝主任:0318-23121111、18631851616
第四篇:学习型文化是我国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学习型文化是我国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一、企业文化与学习型文化
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它将文化引入企业管理领域,以尊重人在企业的主体地位为中心原则,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开发员工的动力源泉,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激情与智慧,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企业文化管理的实质在于明确的表达了一种企业管理的“人文”力量,把人文精神融汇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之中,从而创造了企业的活力与合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从而创造最佳效益,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学习型文化是在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它意味着一种价值观念。而观念对于人们的行动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其行动都会受到观念的制约。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人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企业文化观念应是在企业目标、工作目标等方面上都有所创新。例如,企业的目标是股东效益最大化,更应该是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自身发展的结合。又如,工作目标原来是维持生存、发展的手段,现在是在工作和学习的结合中获得发展和享受,既是手段又是目标。同时,学习型文化还意味着一种管理理念。企业应大胆进行基础设施创新,以促进学习。这些创新可能包括组织结构调整、工作流程重组、实施新的奖惩制度、重建信息网络等等。这种管理理念意味着企业应营造一个增强员工对知识的渴求、确保知识得到持续的应用、扩散和创造的企业环境。
二、电力企业建立学习型文化的意义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竞争,电力企业需要尽快建立起一种适应当前时代变革的新的企业文化,即学习型文化。
1、学习型文化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首先,知识的重要性及其与学习型文化的关系。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是创造财富的三要素。但在20世纪中叶,除了上述要素之外,还应加上可能是更重要的科学、技术、创新、创意与信息,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知识。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但在知识经济时代,战略资源是知识,它不是唯一的资源,但却是最重要的资源。
在当今社会,最成功、最具竞争力的厂商通常是那些善于开发、更新、保护知识,并且迅速、持续不断地将它们转化为进步的产品或劳务的佼佼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具备学习型文化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体,它不断地吸收知识、转化并产出新知识。企业处理知识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实力,知识生产力已经成为企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而,学习型文化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其次,个人的学习天性。学习不仅是人类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源泉。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学习的天性,对学习充满渴望。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天性与渴望将达到相当高的地步。每个人不仅直接从事与知识、信息有关的工作,从工作中学习,而且要终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这也将成为人们的生存方式,进而成为每个企业的生存基础。
再次,学习将是劳动的新形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在改变。变化中的工作性质使工作与学习密不可分。知识工作者将意识到,持续不断地学习不仅是使自己得到工作的先决条件,而且是一种主要的工作方式。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对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的基本看法。高度信息化的组织是一个学习机构,它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拓展知识,不是学术意义上的知识本身,而是组织怎样更有效率的核心。学习不再是在教室里或者上岗前的孤立的活动,人们不必撇开工作专门抽出时间来学习,相反,学习就是工作的核心。学
习与效率是同义词。一句话,学习将是劳动的新形式。
最后,人们的工作观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足,人们的工作观正逐渐改变,正逐渐由“工具性”工作观,(工作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转变为较“精神面”的工作观(寻求工作的“内在价值”)。当人们开始渴望建立比物质需求层次更高的需求时,会促使人们朝向学习型组织迈进,而这种变化也是社会、企业演进的一部分。
目前,我们电力企业在竞争的压力下,员工工作稳定,收入较高,但是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型文化建设的动力也不足。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习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是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企业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几乎企业的每一项进步都是通过学习实现的。开发一种新产品,引进一项新技术、新方法,或者改造企业的组织结构、推行新的管理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忱,培养职工的敬业爱岗精神,都需要企业更新原有知识,吸收或创造出新知识,这都是一个个学习过程。真正有生命力的企业是那些善于学习、拥有学习型文化的企业。因而,我们应把学习型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方向。
2、学习型文化为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良好契机
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挑战。今天的企业不仅要在本土与本国企业竞争、与国外企业竞争,还要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从短期来看,公司竞争依靠的是价格、产品等;而从长期来看,公司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快速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灵活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的核心能力。这些核心能力是组织集体学习的结晶。
随着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协调控制工作的难度空前复杂、不同文化的交叉,企业不能将原来的经营管理方法简单地推广到全球,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方针、政策以及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等,及时根据市场环境和各国实际情况调整组织。这就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柔性和高超的学习能力。
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对经营全球化以及核心能力的强调,公司内部和公司之间进行合作将变得日益普遍。在未来的新环境里,竞争者们将共同开拓和培育市场,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任何忽略组织学习的企业都将丧失探索商业和技术新前沿的良机。
长期以来,企业管理新的理论、方法层出不穷。从竞争优势、战略重组到再造工程、标杆战略??和这些市场导向的企业文化相比,学习型文化更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学习型文化建设为企业“全面增强体质”提供了一剂良药,是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较好的解决之道。因为学习型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它几乎囊括了企业管理中所有重要的因素,如人、组织、决策、沟通、技术等等。它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项目,而是一个持续的修炼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我们正逐渐感受到来自发达大型跨国能源公司的激烈竞争。因此,电力企业挖掘潜力,进行学习型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非常重要。通过周密筹划的学习型文化建设,电力企业不仅可以提高内部资源、知识的利用率,不断创造出新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全面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弥补缺陷与不足,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学习型文化是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企业的生命周期正在迅速变化,各行各业已经不可能长时间让一两家大企业“一枝独秀”了。面临着日益剧烈、飘摇不定变化的环境,一个有机体要想生存下来,其学习的速度必须等于或大于其环境变化的速度。因此,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增强其学习能力。正如圣吉所言:“当世界更息息相关、复杂多变时,学习能力也要更增强,才能适应变局。企业不能再只靠象福特、史隆或华生那样伟大的领导者一夫当关、运筹帷幄和指挥全局。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电力企业作为基础性、支柱性产业,面临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和未来潜在竞争者竞争的压力,进行学习型文化建设富有意义。
第五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向安全文化建设是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升级之路
安徽富凯矿业公司万洪涛
摘 要:本文以一般企业文化理论为指导,对矿山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方向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提出了矿山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目标、具体措施和主要原则,为中小型矿山企业建设安全文化,实现安全发展,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矿山是高危行业,矿山企业以安全为天。党的十六大以来,矿山企业已经把安全文化建设当作安全生产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突出以人为本,举安全工作使命之旗,铸安全理念之魂,强安全行为规范之基,将安全文化植入安全管理之中,营造 “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的良好氛围;全面强化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为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建设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是从属于企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依赖于企业文化这个基础,没有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企业安全文化也就没有了根基。因此,在搞好安全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抓手。通过安全文化,以有形或无形的渠道,正式或非正式的传播方式在企业员工中树立一种全新的“安全生产、以人为本” 的企业文化理念,以此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向深层次发展。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有其内在联系,但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也不是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取代的。它们都是为了人的安全和健康,但各自的目标值和广度及深度大不相同。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是有机的统一,安全文化来源于安全管理,指导于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又提炼了安全文化,丰富了安全文化的内容和理念。
安全理念是企业在安全方面的诸项工作科学发展的综合体现,是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安全管理的深层思考,是灵魂和精髓。安全理念的培养、形成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的进程和生产质量的高低,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企业安全生产的本身去分析,安全理念是一种精神理念,没有安全理念的精神支柱,是很难保证安全生产的。因此,在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理念的确立是第一位的,而安全生产活动则是第二位的。也就是说,先进安全理念的形成,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反之,安全生产就会大打折扣。搞好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首先要组织编写《安全文化手册》,这是最基础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开展宣传贯彻《安全文化手册》活动,要充分利用各基层单位学习型组织的网络优势、政治优势和传播优势,将《安全文化手册》的宣贯内容纳入到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内容中,真正落实“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赋予学习型组织贴近安全生产、贴近企业发展的实际内容和现实意义。以安全文化建设为突
破口,全面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向前发展。以企业文化建设为纽带,促进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
在安全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过去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创造和总结的好经验、好做法,使之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进一步发扬光大,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虚心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做法,在安全文化手册的框架之内,充分吸收其安全文化的先进理念、科学内涵以及丰富的营养,在探索和创新中不断发展安全文化,持续改进安全文化,使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要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离不开经济处罚。要搞好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离不开思想教育。如何把握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就有个度的问题。事故教训告诫我们,既不能任意夸大思想教育的作用,也不能过分依赖经济处罚的作用,要把思想教育与经济处罚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处罚与思想教育同步进行,在经济处罚中深入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思想教育中合理利用经济处罚手段。
安全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安全文化属于管理方法范畴,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范畴。安全文化建设独具个性,只能在本企业的沃土上开花,广泛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哪家企业都能用。安全文化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强制性,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启发自觉,润物无声,一般不带强制性、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思想政治工作相互渗透,缺一不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矿山企业开展的形式多样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全部都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内
容。安全文化和思想教育是两个相交的圆,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搞好安全生产服务的。
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有一种错误认识必须纠正,有些人认为安全文化建设是政工部门的事情,与生产部门关系不大。安全生产涉及到方方面面,安全文化同样如此。搞好安全文化建设,既需要政工部门,也需要生产部门,它们在安全文化建设中都承担着重要职责。尽管政工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安全文化建设的职责是相同的。政工部门和生产部门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搞好安全文化建设。以此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强化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主动、积极、自觉地学习安全文化,宣传安全文化,实施安全文化,把安全行为规范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切实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发挥带头榜样和模范作用。
同时,搞好安全文化建设也离不开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要充分发动员工,充分依靠员工,通过经常的、广泛的、持久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让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安全素质得到不断增强,让安全文化进矿井,进区队,进班组,进社区,进家庭,进公寓,走进千家万户,家喻户晓。只有广大员工在共同参与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不断引向深入,才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安全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更高境界,是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将安全文化植入安全管理之中,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是适应安全工作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内在要求。安全文化作为
一项先进的管理方法,要使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文化建设检查监督考核机制。
矿山企业要设立安全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安全文化建设奖励,做到专款专用。公司和各矿要制定安全文化建设考核办法,把安全文化建设包含的内容全部纳入到考核办法中,由安全文化建设牵头部门,定期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检查考核结果要严格按照安全文化建设奖罚考核办法落实兑现。从制度上保证安全文化建设能够深入持续地开展起来,并且取得明显成效,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目标决定方向,理念指导行动。建设安全文化,必须高屋建瓴,战略把握,确立“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目标,提出企业安全生产核心理念,不断筑牢安全生产精神防线。树立“安全工作零起点”的核心理念,以“争当自主保安型员工、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为安全目标,围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精神层、制度层、行为层三个层次,树理念、建制度、抓落实、创载体的安全文化体系,形成企业“大安全”格局,实现企业长治久安。
公文素材库推荐访问其他精彩内容:厦门育华企管咨询总结企业文化落地方向
看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3大重要方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智慧与企业文化管理方向研究生课程班招生简章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规范化的方向失准
进一步明确文化发展方向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企业文化方向》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00509.html
- 上一篇:企业文化心得体会
- 下一篇:企业文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