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东营企业文化

时间:2019-05-18 05:03:16 网站:公文素材库
第一篇:东营erp--浅谈erp与企业文化变迁的关系

东营erp——浅谈erp与企业文化变迁的关系

【前言】苏州普实软件专注制造业软件 15 载,提供“拥抱世界级管理,成就幸福企业”的世界级产品和解决方案。

随着金融海啸的发展逐渐清晰,我国企业已经度过了开始的恐慌期,进入理智期,而此时正是企业抓住时机,调整企业结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大好时机,也是erp实施的好时机。而erp的应用需要管理变革,也推动管理变革,其中企业文化变革却很少被考虑到。在erp的实施过程中,人们经常考虑的战略、技术和流程变革等,却很少考虑文化的因素,因文化表现为那些不可琢磨的的事情之一,就会经常被忽略、不被考虑、不被注意。但是由于文化提供了最基本的假设、预期、价值以及人们在企业中遵循的规范,所以它是一个重要的参量。它还提供了一个思维模式帮助您理解如何活动、如何作为,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被期待的,做什么工作、不做什么工作,以及在所处环境中取得进步,因此文化就是思维模式,它提供了人们在企业中活动最基本的假定,并且帮助他们做有助于技术的活动,帮助他们思考和解释技术。只有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才能改变人们的工作行为。

1.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一定的价值体系指导下所选择的那些普遍的、稳定的、一贯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既体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制度方面,又表现为企业的日常行为。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产生独特的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可分为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以此递进和相互影响的。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如企业面貌、产品等,制度层是把精神层转换为一些规则,如规章制度、责任制度等,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企业文化的本质,如共同的价值观、经营哲学等。

2. erp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erp的实施是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我国企业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与erp理念有一定的距离。erp理念中所蕴含的流程服务、以顾客为中心、创新思维是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erp系统明显地打破了传统的金字塔的组织结构,企业员工之间是一种服务和支持的关系,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和网络化,更加强调员工的团队精神和部门之间的协作意识。从erp实施的情况看,外资和合资企业成功率高,而国企和私企成功率低,可看出企业文化的一定影响。

erp的实施与应用也会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通过导入 erp系统,引进新的管理理念,规范企业管理, 优化业务流程,必将要求员工改变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所以,erp虽然本身不是一种企业文化、但蕴涵的现代管理思想却处处渗透着一种文化。只有当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与erp所蕴涵的文化一致时,erp在这个企业中的实施就具备了天然的基础条件。一致的文化能够推动frp的实施,反之就会阻碍其运行。

erp的成功实施和应用都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持。erp的实施必然会涉及到企业部门职能的重新划分、岗位职责的重新调整、权力利益的重新分配等方面的问题,而且新的管理方式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引起一部分人的岗位危机,进而对项目实施产生抵触情绪。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将会给erp的实施和应用带来负面影响。

通过企业文化的变革,提高erp实施与应用的推动力,减少erp实施与应用的阻力。erp的实施需要人的行为方式的改变,而人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在保守的企业文化笼罩下,中层干部和基层人员缺乏创新能力,对从事的工作从来没有怀疑过它的合理性,更不打算优化现有的流程,遇到这种情况,erp要落地生根,阻力就会较大,失败的风险就会大一些。很多的企业把erp系统的上线当成了信息化的终点,随后不断质问上系统的效益

何在,却不去调查系统是否真正运用起来,没有人去关心后续的问题解决。一个外资企业,在r/3 上线之后随即启动了一个项目叫leveraging sap(即如何提升sap 的效益),这值得国内众多企业学习和借鉴。企业应建立持续变革的态度,企业的员工也必须有相应的态度来面对变革,看到挑战,同时也看到机遇,让全新的企业文化成为erp应用的推动力。

3.构建与erp系统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为了保证erp的顺利实施和应用,企业必须构建与erp和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新的经营理念

经营理念就是企业关于生产、经营、管理和营销等各个方面的思路、观念。企业的经营理念决(请您支持:WWwww.bsmz.net)定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经营业绩。erp蕴涵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理念,所以企业导入erp系统,必须建立与其一致的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

(2)建立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erp的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erp系统实现了对企业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合作共赢的理念要融入企业文化之中。要想顺利开展供应链管理,就要在业务接口环节上实现双方的文化融合,彼此间相互信任,并相互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能力与特长,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3)通过教育,使现代管理意识扎根于企业中

首先是企业高层领导接受教育,理解erp的管理理念,他才能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倡导者和推动者,然后是其它管理层和员工的教育,通过规范企业管理使其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进而使erp系统所蕴含的管理模式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4)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erp的实施与应用,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可以制定部门间的协调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奖惩制度、人才培养制度、部门责任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等。

(5)建设团队精神

市场的变化使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为增强自身的适应性和敏捷性,企业要实行弹性管理,在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基础上,根据任务需要随时组建功能团队。另外,erp跨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设计,讲究系统供应链内各单位、各部门间的服务与支持关系,员工彼此的协调和沟通非常必要,所以团队的协作精神是相当重要的。计划、控制和决策功能都在erp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这不仅要求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潜能,而且要求流程与流程之间发扬团队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erp得以有效地应用。

(6)加强员工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

erp是一种融入了先进管理思想的管理模式,要求企业员工提高素质以适应新的管理要求,erp系统的信息共享程度高,企业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加强员工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如果不这样是建不成有效的

企业文化的。

4. 结束语

erp的实施,必然引起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业务流程的变革和企业文化的变革,但企业文化往往是不被重视的因素,与erp系统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在erp系统开始实施时就应该受到重视,并建立与之适应的企业文化环境,重视企业文化的影响有利于erp的实施与应用。

第二篇:东营市风景名胜及文化

东营市风景名胜:

黄河水体纪念碑、天鹅湖风景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孤东海堤、黄河入海口生态农业观光园、清风湖公园、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东营市历史博物馆、胜利黄河大桥、广饶孙武祠、中共刘集支部旧址 东营特色文化:孙子文化、吕剧文化、红色文化三大品牌 山东非物质文化 :

柳子戏、柳琴戏、五音戏、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山东琴书、山东快书、祭孔大典、风筝、吕剧

第三篇:东营市重点企业名单

201*年度享受东营市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企业名单

根据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重点企业直通车制度的通知》(东政办字〔201*〕62号)精神,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科技局、统计局、国税局、地税局商讨,经市政府同意,确定201*年度享受东营市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的企业73家,现将名单公布如下:

华泰集团有限公司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西水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海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垦利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万通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神驰化工有限公司富海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金岭集团有限公司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科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东方华龙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东营石化有限公司东营市天信纺织有限公司山东金宇轮胎有限公司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昊龙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澳亚纺织有限公司东营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信义集团公司山东恒丰橡塑有限公司山东永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半球面粉有限公司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东营分公司山东山泰集团有限公司东营市顺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胜利油田供应方圆石油装备有限公司山东大王金泰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新发药业有限公司山东盛泰车轮有限公司山东恒宇橡胶有限公司东营中一橡胶有限公司山东中凯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山东奥戈瑞轮胎有限公司山东万得福实业集团山东宝莫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宝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宏盛橡胶有限公司山东国风橡塑有限公司华锐石油钢管有限公司胜利油田营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科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东营远大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宏宇橡胶有限公司东营科岭动力有限公司东营隆德宝橡胶有限公司山东华辰重型机床有限公司山东天信光伏新能源有限公司东营俊通汽车有限公司山东大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华懋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合力车轮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恒瑞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诚航新能源电动车有限公司山东红海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戴瑞克新材料有限公司东营国源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斯伦贝谢金地伟业石油技术(山东)有限公司胜利油田胜利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广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篇:东营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东营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措施,我们组成专门调研组,通过座谈、专访、实地考察、数据统计分析等形式,围绕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以来,我市立足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牢固树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以文化旅游业等特色产业为载体,统筹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共有文化馆(艺术馆)6个、图书馆6个、博物馆5个,建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72个,43个乡镇(街道)都建有文化站,1460个行政村建设了文化大院。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中心1处、县区支中心4处、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42处、村(社区)基层服务点1776处,建设农家书屋715个。现有电台6座、电视台8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文物藏品10245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件、二级文物20件。吕剧和陈官短穗花鼓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重视程度有新提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重视文化、关注文化、谋划文化,真正当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合格领导者和坚定实践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等文件,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启动了新一轮文化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成立了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了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市县各级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扶持,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201*万元,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了《东营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为今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2、重点项目建设有新进展。坚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以重点建设项目辐射带动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建成项目3个:①黄河国际会展中心,总投资8亿元,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自201*年9月建成运营以来,已先后举办了201*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第二届黄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大型会展节庆活动,带动我市会展产业迅速升温。②黄河口文化市场,总投资3500万元,建设面积3万平方米,201*年5月已正式投入运营,30余家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经营企业和画廊入住文化市场。③东营图书大厦,总投资3450万元,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在建项目2个:①孙子文化旅游区,计划总投资27603万美元,占地面积为107.8公顷,总建筑面积达到14万平方米,目前旅游区各项基础设施初步成形,旅游接待设施也在逐步完善。②“水城雪莲”大剧院,总投资7.1亿元,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已正式开工建设。年内计划开工项目3个:①中国(东营)现代影视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约190万平方米,正在顺利推进。②电视连续剧《宣言》,以反映党的基层组织为新中国的诞生浴血奋战的历史为主题,投资2500万元,正在积极推进。③大型歌舞剧《大河长歌》,以“中华母亲河、生态三角洲、激情黄河口、梦幻石油城”为主题,计划投资4500万元,正在积极创作排演。

3、品牌打造有新亮点。重点围绕打造黄河口文化品牌,组织举办了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在世界级平台上展示了丰富的黄河口文化资源。黄委将东营确定为黄河国际论坛的永久会址,为发展文化产业搭建了重要平台。先后举办了两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两届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两届黄河口文化旅游博览会、五届孙子国际文化节、三届黄河口文化旅游节。其中,孙子国际文化节多次被评为“中国节庆50强”、“中国十大人物类节庆”、“中国十大最具潜力节庆”,品牌价值得到良好体现。截止到今年9月底,已经举办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投资贸易洽谈会、黄河口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重点培育齐笔、黑陶、民间纺织、草编等具有黄河口特色的文化产品品牌,先后多次组织相关企业参加文化博览会、经贸洽谈会和旅游产品展销会,进一步打开了销路,扩大了市场。其中,东营中齐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山东省第二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黄河口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4、产业实力初具规模。全市共有文化产业活动单位3613家,资产总计148.09亿元,从业人员2.37万人,基本形成文娱演出、现代传媒、印刷发行、创意设计、艺术培训、文化旅游等产业门类。现有文化休闲娱乐场所124家,音像制品零售出租企业148家,网吧393家;专业艺术团体5家,业余艺术团体58家,演出经纪机构4家;出版社1家,报纸4家,期刊2种;图书报刊零售网点153个,图书报刊批发单位3家;印刷企业115家,打字复印企业190家;各类广告创意设计经营单位439家;各类艺术培训机构63家;旅游企业120余家,其中旅行社74家,星级饭店27家,2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20处,游船公司1家,旅游汽车公司2家。201*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3.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6%,同比增长16.5%,高出gdp增速4.1个百分点。其中,核心层产业实现增加值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5%;外围层产业实现增加值10.6亿元,比上年增长8.9%,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9.9%;相关层产业实现增加值4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7%,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5.6%。

二、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一)有利条件

1、重要的历史机遇。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要求,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对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作出安排部署,并把东营作为东部文化产业聚集区、齐文化产业园、黄河文化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规划,出台一系列促进文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推进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在政策、资金、机构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文化建设的大环境越来越好,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坚实的经济基础。全市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201*年全市实现社会生产总值201*.6亿元,人均gdp为103246元,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313元,富而思乐、富而思文的观念日趋明显,居民用于教育、科技、旅游及文化产品消费的支出逐年增加,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潜在拉动力。

3、优良的品牌价值。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黄河文化、海洋文化、石油文化、古齐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在黄河口汇聚,构成了具有

鲜明特色的黄河口文化。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一无二的地域特色使黄河口文化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有优良的品牌价值。近年来,全市先后承办举办了一系列高端文化旅游节会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黄河口文化的辐射力和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潜在优势。

4、强劲的后发优势。东营建市晚,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没有历史包袱,有利于轻装上阵,迅速占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东营是石油城市,市民来自五湖四海,思想开放活跃,有利于推进文化创新;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随着东营机场增加航线和班次、环渤海高速公路贯通、黄大铁路建成通车、东营海港开通海上航线等相继实施,东营市交通条件将明显改善,可进入性大大提高;黄河入海口独特的旅游资源,市委、市政府对文化旅游业的高度重视,为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整体实力弱,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201*年,我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3.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2.6%,虽然比201*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全省较低水平。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三者增加值之间的比例为4.5∶19.9∶75.6,呈现核心小、外围大的严重不合理状态。我市大部分文化企业实力弱、人才缺乏,许多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企业还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像动漫、旅游演艺等一些高附加值的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在我市尚属空白。

2、规模化程度低,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较多地处在自发性状态,市场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为全市3613家文化产业单位中有3605家为中小企业和文化个体户,规模小、布局分散,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现象还不明显,产业基地或园区的发育、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在鼓励文化产业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协作方面措施不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保障。

三、对策建议

1、破除思想障碍,切实增强各级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适应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尽快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路径。目前,我市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难度较大,但大有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破除畏难情绪和“唯条件论”思想,树立攻坚克难的勇气,强化文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市场意识、产品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善于从经济的视野研究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思考经济,进一步增强各级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实施行业重点突破,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产业涉及行业门类众多,关键在于选准重点和突破口。东营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城市发展方向来讲,文娱演艺业将成为重要增长极;从发展趋势来讲,高科技将成为重点;从产业链角度来讲,首先应发展文化旅游业。一是根据我市旅游资源分布和发展基础,应重点抓好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黄河水城河海风情文化旅游区和孙子文化旅游度假区三大景区开发,力争打造成为国家5a级景区,形成拳头旅游产品。二是要深入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引导各类文化资源进入旅游市场,加大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的系列开发和文化包装力度,增强旅游项目和产品的文化象征意义,提

高旅游的文化含量。加强演艺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整合,在重点旅游景区打造高品质、有特色的旅游演艺精品。三是大力发展城市近郊农业观光旅游,利用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整合文化、旅游、休闲、商务等要素,统一策划营销,满足市民短途休闲度假需要。四是成立文化旅游投资控股公司,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开发、策划、经营,建立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融资平台和运营平台,实现文化旅游的管理和经营分开。

3、实施企业重点突破,加快培育文化产业主体。文化产业的主体是文化企业,如果没有企业,发展文化产业就是一句空话。关键是要组织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即:加大扶持力度,支持现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一批文化企业;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转制一批文化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文化企业;支持现有企业新上文化产业项目或转型为文化企业,转型一批文化企业;放宽准入条件,鼓励自然人创办文化企业,催生一批文化企业。重点要加快组建旅游集团、演艺集团、广播影视集团、报业集团和出版发行集团,打造一批实力雄厚、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核心文化企业集团,以大集团带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扶持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拓宽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和要素进入企业的通道,增强企业发展动力。深化文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强化竞争和激励机制,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活力。积极引进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提高文化企业的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4、完善推进机制,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强劲动力。一是强化行政推动机制。当前我市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力来“助推”。要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各项推进措施。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党务政务督查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班子述职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宣传、调度和督查力度,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市场拉动机制。市场是文化产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产业运行发展的根本动力。要积极培育构建各种有形的、无形的文化市场,创造、引导、扩大文化消费,积极探索文化企业良性发展的机制和路子;坚持以市场为基础配置文化产业资源,使文化产业项目和企业摆脱对政府的依赖,真正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良性循环、持续发展;抓好文化市场综合管理,为文化产业健康运行提供有力保证。三是强化大项目、大活动带动机制。加快“水城雪莲”大剧院、广电大厦、中国现代影视基地等大项目建设,办好黄河国际论坛、黄河口文化旅游博览会、孙子国际文化节等大型文化节庆活动,使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我发展、良性运行,进一步提升我市文化产业的层次和水平。

5、优化发展环境,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切实保障。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需要优良的发展环境来保障,当前应着重优化以下三个方面的环境: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当前,我市文化产业还是弱势产业,需要政府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要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等,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的具体政策,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同时科学规划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规划。二是优化融资环境。资金不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拓展融资渠道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用活用好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促进文化企业的银企

合作,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支持。通过支持民营企业兴办文化产业项目、吸引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等形式,形成文化产业的多元化融资格局。三是优化人才环境。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知识经济,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抓好文化产业创作、企划、市场开发和文化企业经营管理等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努力造就一批善经营、业务精、有实际操作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完善激励机制,落实优秀文化产业人才奖励办法,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产业人才实行重奖,对拔尖人才予以优厚待遇,鼓励和支持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第五篇:东营19家企业跻身201*年全省百强

东营19家企业跻身201*年全省百强 占全省近1/5

近日,山东省企业联合会公布了201*年山东省百强名单,东营有19家企业跻身其中,比去年增加了3家,占全省近1/5,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山东省企业联合会、山东省企业家协会、山东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开展了此次评选活动,凡是在山东省境内注册的各行各业、各种类型企业都有资格申报,意在展示山东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推动经济加快发展。

入围201*年山东企业100强的东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化工、有色金属、纺织等行业。其中,山东大王集团有限公司以7596998万元营业收入排名第九位,与去年排名相同;华泰集团有限公司以3017857万元营业收入排名第32,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2665007万元营业收入排名第39。

据东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工作人员介绍,东营市入围201*年山东百强的企业能依法诚信经营,勇于创新。下一步将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围绕国内外先进技术投资技改或新项目,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不断做大做强。

adiwan小编推荐其他精彩范文:

东营地方招标代理企业备案资料

东营市飞天培训学校政府补贴企业员工培训内容

东营市保健食品经营企业需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

赴山东东营石油石化企业调研学习

石大科技获东营市企业管理创新奖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东营企业文化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0063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