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
当前,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是摆在党政各级机关及广大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党委应按照中央部署,针对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提高推进经济发展的本领,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物质财富,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从而消除产生不和谐因素的主要原因。但如何发展经济?这是对地方党委提高科学发展能力最大的考验,也是地方党委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领的关键所在。在具体工作中,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政府和企业的思想、政治领导,正确引导政府与企业在发展经济中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首先,经济发展要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同步。在推进经济发展中,必须首先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形成经济增长快,社会进步也快的良性循环。其次,迅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发挥人的因素及科学技术的作用,真正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深化体制改革的本领,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创造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保持并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就要深化体制改革,广开和谐社会的活力之源。要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体制;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活力,解决如决策缺乏民主和法制、转型期的权力寻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完善等等问题;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活力,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营造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党委要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集中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营造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要最大限度地让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群众民主法制方面的诉求,落实群众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和纠正伤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委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强调这一点,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种责任。它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功能,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提高自身本领,不断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进程。
第二篇: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党建党委
当前,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是摆在党政各级机关及广大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党委应按照中央部署,针对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
提高推进经济发展的本领,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物质财富,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从而消除产生不和谐因素的主要原因。但如何发展经济?这是对地方党委提高科学发展能力最大的考验,也是地方党委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领的关键所在。在具体工作中,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政府和企业的思想、政治领导,正确引导政府与企业在发展经济中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首先,经济发展要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同步。在推进经济发展中,必须首先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形成经济增长快,社会进步也快的良性循环。其次,迅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发挥人的因素及科学技术的作用,真正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提高深化体制改革的本领,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创造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保持并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就要深化体制改革,广开和谐社会的活力之源。要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体制;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活力,解决如决策缺乏民主和法制、转型期的权力寻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完善等等问题;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活力,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
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营造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党委要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集中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营造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要最大限度地让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群众民主法制方面的诉求,落实群众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和纠正伤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委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强调这一点,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种责任。它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功能,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提高自身本领,不断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进程。
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
第三篇: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构建和谐社会
以解决,对稳定群众情绪,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有些问题看起来细小琐碎,但小问题不解决,也可能发展演变成大问题。三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体,为他们排忧解难。能不能热情而有成效地帮助困难群众,是衡量一个地方党组织群众路线贯彻得好不好、群众工作本领强不强、工作实不实的试金石。应该看到,困难群体虽然在人数上不占多数,但他们的困难与多数群众特别是先富群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明显对比,政治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不解决好这部分人的困难,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解决问题需要有一定财力物力,但首先是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真情对待群众,用心贴近群众,把困难群众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把困难群众的呼声当作工作的第一信号,这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觉悟。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人的思想问题,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维护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争取个人利益,在推动社会发展中逐步实现个人利益;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纠纷,这是现阶段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普遍性要求。在不同群体、不同人们中开展工作,要注重解决某些特殊性问题。对先富裕起来的群体,要教育他们坚持勤劳致富、合法致富,致富不忘国家,不忘社会责任;对困难群体,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认清前途,振奋精神,自立自强;对有合理要求而又暂时无法满足的群众,要说明原因,得到他们的理解;对有怨气、可能酿成事端的少数群众,要分析原因,及时做好疏导和化解工作。总之,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人的思想特点,把贯彻普遍性要求和解决特殊性问题结合起来,就会大大提高群众工作的实际效果。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做好说服教育和示范引导工作。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首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解决思想问题要靠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要善于与群众平等交流,在交流中把道理讲清、讲透、讲深、讲实,寓灌输于交流之中。在这样的交流中,可以听到群众的各种意见,对正确意见虚心接受,对不同意见认真考虑,对错误意见进行教育和引导;要努力使自己的感情与群众的感情融洽起来。感情是教育的“疏导管”,有助于群众接受意见。要创造良好的氛围,使有怨气、有情绪的群众心平气和地听取解释。示范引导是解决思想问题的有效方法。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教育、启发群众,会使群众感到亲切、可信,从而产生很大的鼓舞、激励作用。在党风政风存在一些问题,社会上对此议论颇多的情况下,党员干部更要懂得,自己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得到群众信任,具有人格力量。要坚持做到亲民、务实、清廉,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树立榜样,这本身就是无形的、作用无比巨大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要改进和创新群众工作的方法。群众工作的新要求呼唤着新的工作方法。要拓宽群众工作的视野和渠道,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居民、村民自治组织,社团、行业和社会中介组织在社会管理和组织、服务群众方面的作用,使广大群众自己教育和管理自己,形成群众工作的合力。此外,还应利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网络的建设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工作做好、做活。建立健全党群干群沟通机制。健全的党群干群沟通机制,能够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经常、密切地联系群众、开展群众工作提供规范化的要求和制度化的保证,有助于增强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本领。健全的党群干群沟通机制应具有全面、及时、准确、双向、互动的特点。要保证党和政府全面加强同社会各阶层的联系,不仅联系作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力量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而且要联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新的社会阶层;使党政领导机关和党员干部及时了解群众思想情绪的变化,准确了解群众思想情绪的真实情况,把党的政策和主张原原本本地传达给基层群众,把基层群众的呼声、意见不打折扣地反映到领导机关,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在相互沟通中增进理解,从而增强党对群众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建立健全党群干群沟通机制,就要采取多种措施,拓宽党和人民群众联系交流的渠道。一是健全人民信访、领导干部群众来访接待日等制度,保证领导干部亲自处理群众信访中提出的重要问题;二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定点联系群众的制度,特别是到贫困地区蹲点、帮助工作的制度;三是提倡领导干部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结交一些思想敏锐、敢于讲真话的朋友,并逐步使这种做法规范化;四是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优势,优先处理他们反映上来的群众意见要求;五是对通过各种渠道反映上来的社情~,应及时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六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反映群众思想情绪滞后、失真的和瞒报、谎报情况的要严肃处理,增强党组织、党员干部对群众思想情绪变化的敏感性和反映群众思想情绪的主动性、责任心。
第四篇: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构建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要深刻认识做好群众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牢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具体应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这样的社会,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和谐,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全体人民之间的和谐,这样的和谐当然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广大群众是社会和谐的受益者,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离开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谐社会便无从谈起。
做好党的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讲,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建设、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过程。党的群众工作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作用和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一致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需要在全社会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需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需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更充分地发挥群众在参与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所有这些,都需要以强有力的群众工作为基础。
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积累了群众工作的丰富经验,这是新形势下开展群众工作的宝贵财富。但也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不同群体的具体利益呈现出相当明显的差别,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广大群众在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才干,他们的生产经营能力、政治参与能力明显提高,特别是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党和政府及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变革时期社会上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加之信息社会各种繁杂信息的影响、冲击,使群众思想呈现出差异性、多变性、独立性、选择性的特点;随着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以及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由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通过直接分配资源实现群众利益的方式逐步弱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满足群众需求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改革中利益关系的调整,难免会使少数群众的利益暂时受到影响,由此引发他们思想情绪的变化;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改革措施被群众充分理解和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工作中的缺点和改革中某些具体措施的失误,也会使部分群众产生某种不满和失望情绪。
所有这些都表明,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仅要解决的问题更为复杂,而且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了。面对新情况,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存在着种种不适应,不善于做群众工作,甚至出现了群众工作的“本领恐慌”。例如,与群众难以沟通,缺少共同语言;工作无的放矢,方法简单生硬,引起逆反心理;有的甚至对群众的困难疾苦麻木不仁,对一些群体性事件处置失当,激化矛盾,等等。可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涉及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要求、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以及工作机制等问题,需要着重抓好以下环节。
从世界观的高度把握群众路线,打牢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政治基础。群众工作是政治性、思想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群众工作的本领是以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对群众路线的深刻理解为基础的。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是一般的方法问题,而是根本态度和根本宗旨问题。只有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理解和掌握党的群众路线,才能为开展群众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事实表明,对党的群众路线也有一个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真学,就是要认真、系统地学习群众路线,理解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精神实质、历史经验和现实要求。真懂,就是要真正懂得,为什么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怎样才能把对人民负责与对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统一起来;为什么领导就是
服务,而不能靠强迫命令;为什么党不仅要为人民执政,而且要依靠人民执政,等等。真信,就是要把群众路线的道理化为自觉的信念,克服官本位、特权思想、轻视群众、骄傲自满等错误思想意识,使群众路线在自己的思想深处扎下根来,真正成为自己思想、观点、感情的有机组成部分。真用,就是要把群众路线的要求变成自己的行为准则,真心实意地贯彻群众路线,防止
和纠正对群众路线的背离和扭曲,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坚持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相统一。教育群众的基础是服务群众。关心群众、代表群众的利益,绝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十分具体地落实到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党员干部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才能增强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对党组织的信任,这是做好教育群众工作的前提。
坚持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相统一,就要善于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群众中各种思想问题往往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也难以有效解决。解决实际问题,一要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为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往往是影响改革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是工作的薄弱环节。抓住这些问题迎难而上,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对稳定群众情绪,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有些问题看起来细小琐碎,但小问题不解决,也可能发展演变成大问题。三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体,为他们排忧解难。能不能热情而有成效地帮助困难群众,是衡量一个地方党组织群众路线贯彻得好不好、群众工作本领强不强、工作实不实的试金石。应该看到,困难群体虽然在人数上不占多数,但他们的困难与多数群众特别是先富群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明显对比,政治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不解决好这部分人的困难,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解决问题需要有一定财力物力,但首先是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真情对待群众,用心贴近群众,把困难群众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把困难群众的呼声当作工作的第一信号,这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觉悟。
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人的思想问题,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维护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争取个人利益,在推动社会发展中逐步实现个人利益;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纠纷,这是现阶段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普遍性要求。
在不同群体、不同人们中开展工作,要注重解决某些特殊性问题。对先富裕起来的群体,要教育他们坚持勤劳致富、合法致富,致富不忘国家,不忘社会责任;对困难群体,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认清前途,振奋精神,自立自强;对有合理要求而又暂时无法满足的群(更多内容请访问好范 文网www.bsmz.net)众,要说明原因,得到他们的理解;对有怨气、可能酿成事端的少数群众,要分析原因,及时做好疏导和化解工作。总之,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人的思想特点,把贯彻普遍性要求和解决特殊性问题结合起来,就会大大提高群众工作的实际效果。
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做好说服教育和示范引导工作。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首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解决思想问题要靠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要善于与群众平等交流,在交流中把道理讲清、讲透、讲深、讲实,寓灌输于交流之中。在这样的交流中,可以听到群众的各种意见,对正确意见虚心接受,对不同意见认真考虑,对错误意见进行教育和引导;要努力使自己的感情与群众的感情融洽起来。感情是教育的“疏导管”,有助于群众接受意见。要创造良好的氛围,使有怨气、有情绪的群众心平气和地听取解释。示范引导是解决思想问题的有效方法。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教育、启发群众,会使群众感到亲切、可信,从而产生很大的鼓舞、激励作用。在党风政风存在一些问题,社会上对此议论颇多的情况下,党员干部更要懂得,自己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得到群众信任,具有人格力量。要坚持做到亲民、务实、清廉,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树立榜样,这本身就是无形的、作用无比巨大的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要改进和创新群众工作的方法。群众工作的新要求呼唤着新的工作方法。要拓宽群众工作的视野和渠道,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居民、村民自治组织,社团、行业和社会中介组织在社会管理和组织、服务群众方面的作用,使广大群众自己教育和管理自己,形成群众工作的合力。此外,还应利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网络的建设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工作做好、做活。
建立健全党群干群沟通机制。健全的党群干群沟通机制,能够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经常、密切地联系群众、开展群众工作提供规范化的要求和制度化的保证,有助于增强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本领。
健全的党群干群沟通机制应具有全面、及时、准确、双向、互动的特点。要保证党和政府全面加强同社会各阶层的联系,不仅联系作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力量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而且要联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新的社会阶层;使党政领导机关和党员干部及时了解群众思想情绪的变化,准确了解群众思想情绪的真实情况,把党的政策和主张原原本本地传达给基层群众,把基层群众的呼声、意见不打折扣地反映到领导机关,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在相互沟通中增进理解,从而增强党对群众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建立健全党群干群沟通机制,就要采取多种措施,拓宽党和人民群众联系交流的渠道。一是健全人民信访、领导干部群众来访接待日等制度,保证领导干部亲自处理群众信访中提出的重要问题;二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定点联系群众的制度,特别是到贫困地区蹲点、帮助工作的制度;三是提倡领导干部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结交一些思想敏锐、敢于讲真话的朋友,并逐步使这种做法规范化;四是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优势,优先处理他们反映上来的群众意见要求;五是对通过各种渠道反映上来的社情民意,应及时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六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反映群众思想情绪滞后、失真的和瞒报、谎报情况的要严肃处理,增强党组织、党员干部对群众思想情绪变化的敏感性和反映群众思想情绪的主动性、责任心。
《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构建和谐社会》来源于公文素材库,欢迎阅读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构建和谐社会。
第五篇:努力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王三运)
努力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
王三运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努力做到“三个善于”。
一、善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
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关键是要善于运用体现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谋划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强化经济建设中心意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首要职责。要善于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充分利用和发挥本地区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区域位置、服务环境等方面的优势,走特色发展的路子。按照又好又快的要求抓发展,克服单纯追求速度,把gdp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的片面观念,做到“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去,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着眼于为全体人民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环境;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上,使人民群众真正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注意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着力提高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统筹区域发展,形成区域之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通过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做到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有机结合;通过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善于通过正确的决策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
保证构建和谐社会各项任务的实现,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有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实施的具体措施等作出正确的决策。
确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围绕贯彻落实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近年来,福建省委从福建的实际出发,集中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作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决策,以此带动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依据影响我省社会和谐的主要矛盾、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确定了构建和谐福建的具体目标任务。重点围绕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正确的决策,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针对性。
制定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有效措施。从福建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出发,我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按照省委的决策部署,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按照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的要求,制定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深化体制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的有效措施和办法;按照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加紧建立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制定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改善人民生活的有效措施;按照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要求,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措施和办法;按照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的要求,制定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和办法;按照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的要求,制定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的措施和办法,保证我省构建和谐社会各项任务的完成。
建立保障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工作机制。按照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要求,福建省委不断健全决策机制和工作机制,确保我省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当前,全省正按照福建省第八次党代会的要求,抓紧建立保证利益协调机制运行的具体制度,统筹协调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利益;制定落实诉求表达机制的具体办法,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完善各级领导干部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健全矛盾调处机制运行的有效措施,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探索促进应急管理机制高效运转的途径,完善社会公共安全预警体系,增强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福建”创建活动,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善于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所在。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就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认真总结人民群众在和谐社会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并把这些经验做法提炼上升为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就要理解、关心、爱护处在构建和谐社会第一线的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对他们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要设身处地地考虑,满腔热情地关心,扎实有效地解决,特别要敢于为他们承担责任,支持他们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紧紧依靠他们组织和带领广大群众落实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就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带头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通过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广泛调动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依靠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就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与规律,把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各项工作做好,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教育、协商等手段增强群众工作的有效性;就要自觉地把党的群众工作体现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具体工作中去,认认真真访民情,诚心诚意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好事实事,用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同享有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成果,激发广大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热情。近年来,福建省把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关心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作为大事来抓,在全国率先实行低收入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为困难大学生提供助学金等,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以良好作风带领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依靠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进一步赢得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福建省委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身体力行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自觉做到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带领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把心思集中到干事业上,把本事用到促发展促和谐上,把精力用到扎扎实实抓落实上;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短期行为和“形象工程”,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社会建设的真实业绩;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讲操守、重德行,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以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形象促进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局面的形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04680.html
- 上一篇:支部换届领导讲话(精选多篇)
- 下一篇:拔河比赛领导讲话3篇(精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