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康大业 人才为本
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央专门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我们党和新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总结交流人才工作的经验,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全面贯彻会议精神,落实会议部署,对于我们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这次会议上,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和历史发展的高度,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总结了我们党人才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深刻阐述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分析了人才工作所面临的国内国际新形势,明确提出了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指导方针和总体要求,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国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人才,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计。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我们要掌握人才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进一步形成育才、聚才和用才的优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必须把人才工作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人才和各方面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党自身的兴旺发达也具有重大意义。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做好人才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通过长期不懈努力,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努力形成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的社会氛围,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深化和发展。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创新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环境,改善人才服务,切实做好识人和用人工作,放宽视野,广揽人才。要把人才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做到在提出发展目标的同时考虑人才需求,在制定工作规划的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在制定政策措施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需要亿万人才,呼唤亿万人才,造就亿万人才,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大显身手、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国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二篇:创小康村 建新农村
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44万人口中38万在农村。201*年以来,平原县实施了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秀美农村”为主要内容的小康村创建工程,并以此为抓手破解“三农”问题,推进了农村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之后,平原县的小康村建设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首要任务。突出抓“三个不放松”:一是紧紧抓住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放松,向绿色农业、标准农业要效益。先后培育了恒丰面粉、奥西姆奶牛、友谊养猪厂等15家龙头企业,扶持组建了蔬菜、作物制种、畜牧等各类合作社、协会670多个,带动发展了林果、生猪、养牛等七大生产基地。二是紧紧抓住发展民营经济不放松,以扩张二、三产业增收入。突出抓了绢花、木炭、木器加工、豆制品加工、塑料加工、饮品(本站向你推荐:www.bsmz.net)等十几个传统产业,重点培植了15家骨干企业。三是紧紧抓住城乡配套联动不放松,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谋致富。三年来,投资7亿多元,狠抓了县城和以王凤楼、恩城两个中心镇为主的小城镇建设,大大提升了县城的承载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同时,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已达到3.6万人,人均年收入9000多元。
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基础工程。突出抓三大培训:一是观念培训。从转变干部观念、提高干部素质入手,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作用,采取集中办班、以会代训等形式,一年轮训一次,分期分批对农村干部、党员进行系统性培训。三年来,已培训农村干部1.8万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各级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水平。二是文明培训。以开展送文明新风进千家万户活动为切入点,开展“六下乡”、“评选十星级文明户”、“遵守文明公约、学讲文明用语”等活动。201*年以来,县直部门共组织“六下乡”活动100多场次,评选八星级以上文明户5.4万户。三是技能培训。以实施“农民培训工程”为抓手,由县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蔬菜局、民营局等五个职能部门负责,利用举办培训班、田间讲座等多种形式,每年培训5万名农民,用3年的时间将全县所有农村劳动力培训一遍,实现每个农户基本掌握1—2项致富技能。目前已培训农民10万多人次。
把建设秀美农村作为工作重点。一是启动村庄规划工程,推进农村新居建设,改变了过去房屋建设杂乱无章、标准不一,“有新房没新村”的现象。二是改善村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位。以四化(街院净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道亮化)、两改(改厕、改圈)为着力点,全面改善村容村貌,不断引导农民群众向文明的现代生活迈进。目前,40个小康创建示范村改厕率达到了100%,沼气普及率达到了30%以上。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广开渠道、多元投入的原则,重点实施了村村通油路、户户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四通”工程,筑牢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物质基础。三年来,全县新修农村公路1440多公里,876个村全部通上了油路,64%的村庄硬化了街道,85%的村庄实现了街道亮化,36%的村庄用上了自来水,40%的农户接入了有线电视,78%的农户安上了电话。
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要保障。一是创新管理机制,推行农村干部、党员星级化管理。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我们从强化干部职责意识和党员宗旨意识入手,创造性地实行了农村干部、党员星级化管理新机制。通过设岗定责、民主评议、综合考核,以考评结果定星级,以星级等次定奖惩,探索出了一套使农村干部、党员相互能比较,群众评价有标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新机制。二是推进民主公开,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健全完善了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实现了村级事务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三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增强依法办事意识。三年来,全县信访总量大幅下降,先后获得了省市先进信访单位称号。
把发展社会事业作为关键环节。县里先后投资1.4亿元,按万人规模扩建了县一中,新建了外国语学校,并改造了县实验中学等其他城区中学。目前,县城高中学生已达到1万多人,城区初中学生已达到1.2万人,实现了52%的初中学生进城就读。同时,每个乡镇建设了一处高标准、规范化的寄宿制小学。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先后投资9000多万元,建设了县医院新门诊楼、县疾病控制中心,更新了县医院的医疗设备,使其达到了全国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同时,按照省标准扩建了3处中心卫生院,对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进行了规范完善,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全县人民群众的就医和疾病预防条件。积极推行农村初级卫生保障和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使广大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农村文化设施、文化场所也得到较快发展,各乡镇以及有条件的村都建立了文化场馆,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
第三篇: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背景材料]
201*年11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伊斯兰 堡会议中心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已经明确了本世纪头 20年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 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 201*年翻两番,达到40000亿美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达到3000美元左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 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 生活更加殷实。我们将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深化改革开放,继续艰苦奋斗,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实现我们的 发展目标。
[考点链接]
1.中国已经明确了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这 就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 会。我们可从以下角度理解:
(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的 衣食住行等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 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 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 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 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 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现阶段各族人 民的共同理想是一致的。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 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 本,就是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 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 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可从以下角度理解:
(1)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2)坚持以人为本,是体现我国国家政权的性质的 要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 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坚持以人为本,是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
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使全体人民最终
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3.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着力解决
以下问题: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
和难点在农村。为此,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农
村各项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和条 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必须继续推进
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
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 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3)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为此,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
基本国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可持续发
展战略,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 展。
(4)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与人相和谐。
(5)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试题分析]
江苏盐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的《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
要》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该市现代化进程中的
重大历史任务。该市某校九年级(3)班学生围绕“家乡的
新农村建设”这一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以下数据:201*年盐城市某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关数
据统计
┌───┬────┬────┬────┬────┬───┐ │农村居│农民收│劳动力平│懂技术的│社会养老│患病就│ │民人均│入增长│均受教育│农民占农│保险投保│医率│ │纯收入│幅度│年限│民比重│率││ ├───┼────┼────┼────┼────┼───┤ │4893元│10.8% │8.5元│10%│8% │60%│ └───┴────┴────┴────┴────┴───┘注:201*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80 元,增长13%。“十一五”末,该市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 要达到13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率要达到30%。
(1)请写出收集上述材料可采用的方法。
(2)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为什
么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中央、国务院
提出了“二十字”要求(见下表),请你从表中任选一项并 说明中央提出这一项要求的必要性。
┌─┬─────┐
│1 │生产发展│
├─┼─────┤
│2 │生活富裕│
├─┼─────┤
│3 │乡风文明│
├─┼─────┤
│4 │村容整洁│
├─┼─────┤
│5 │管理民主│
└─┴─────┘
分析:本题是201*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政治试题。 诙题以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
结合该市地方时政,大处着眼,小处人手,融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于一体,较好 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中考的趋势。第一
问侧重考查收集资料的能力,启发学生平时要多动手、
多动脑.注意多途径获取信息、收集资料;解答第二问时 要认真阅读材料,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正确组织答案;解答第三问时要
针对其一项要求,紧扣教材,运用课本知识作答。
参考答案:(1)如:查阅资料、抽样调查、上网搜索、 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
(2)①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 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相对落后,城乡还存在较大差距。②
只有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才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目标。(也可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党的宗旨、理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确保人民共享经济
繁荣成果等角度回答)
(3)如提出“生产发展”这一要求的必要性:生产力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才能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使人民过上幸福富裕的
生活;才能为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打下物质基础,推动
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
度。
[跟踪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自201*年9月1日起,上海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 由原来的690元提高到750元,这是上海第十四次提高
标准。不仅是上海,全国各地都不断完善最低工资标准
的正常调整机制。201*年已有20多个省区市调整了月
最低工资标准。这样做()
①有助于让更多的人分享到经济繁荣成果②有
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③有助于维护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④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b.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据全国5.6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
示,201*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99
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lock:全国31个省
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也表明,前三季度农民现 金收入人均2762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
11.4%。这表明()
①我国人民生活总体已达到小康水平②我国城乡
居民收入差距大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④
我国现在所达到的小康水平虽高,但不平衡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④d.①②③④
3.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
201*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1*
年经济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继续推动东中西良性互
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样做是为了()
①实现共同富裕②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
战略的第二步目标③实现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
想
④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4.江苏昆山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不仅在江苏省,而 且在全国树立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样板,走在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列。昆山的小康是全面发展的
小康,是城乡一体化的小康。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目标()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的目标②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相统一的目
标③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统一的目标④
是目前全国各地都已实现的目标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③④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5.温家宝总理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
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
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
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
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
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 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
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
社会环境。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说出这样做的理由。(不少于
四点)
(2)请列举四个具体事例说明党和政府是如何做到
以人为本的。
6.女新闻播报:201*年11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 胡锦涛在伊斯兰堡会议中心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的发
展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口多、底于薄、发展 很不平衡仍是基本国情。目前,中国发展水平还不高,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仍是世界上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进程中还面临着不少突出矛
盾和问题。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达
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需要经过很长时期的艰苦奋
斗。
你所在的学校组织学生收看这次演讲,并打算举办
系列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策划:(1)你认为该系列活动的主题可设计
为:________________;该系列活动可采用的形式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合资料收集:(2)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如经济方面:_______________;科技方面:
______________;教育方面:_________________;体育 方面:_______________;外交方面:_____________。(请各 举出一例)收集到这些材料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感受主要是:______________。(至少一点)
女问题透视:(3)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
盾和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这一问 题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 各说出两点)
古风采展示:(4)请你以对胡主席上述讲话中最后
一句的理解为主题,拟一份发言提纲,作为活动中你的
发言:
参考答案:1.c2.a3.d4.b
5.(1)坚持以人为本,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体人 民共同富裕的需要;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生活水平、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需
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 民的需要;是坚持依法治国、贯彻落实宪法保障人权规
定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
家作主的需要;等等。
(2)具体事例如: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清欠拖欠 的农民工工资;对农村特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
策;免除农业税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重视解决农村
道路、沼气、饮水、看病、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关心城 镇低收入居民,着力解决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 险和城市拆迁等问题;等等。
第四篇:发展劳动经济 加快小康步伐
发展劳动经济 加快小康步伐
发展劳动经济 加快小康步伐
近年来,xxx闫庙村把发展劳动经济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小康建设建设的突破口,取得明显成效。201*年,全村劳务输出400多人,劳务总收入325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闫庙村劳务输出量大幅增加,质量明显提升。呈现出常年型、技工型、簇群型
和组织型的特点。据统计,全村常年外出人员占外出劳务人员的70以上。其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有48人,占12左右,其它劳务人员也大多具有一技之长。劳务输出的组织文化程度不断提高。近几年来,与“打工潮”交相辉映的是“创业潮”的兴起。闫庙村返乡创业人员已达20余人,如闫庙村在山东省海阳市务工人员180人,该村支部书记比xxx引资1000万元创办羊毛衫厂,安装了60台先进成套机器,创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此外,该村还有在北京、浙江、广东等地务工人员200多人。劳务经济被该村农民称为脱贫致富的“铁杆庄稼”,正所谓“输出一人,致富一家,致富一家,带动一方”。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xxx闫庙村发展劳务经济的经验主要有:一是摆正了位子,村两委始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解决该村“三农”问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的两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二是疏通了路子,经过数年努力,该村形成了“老入”引导输出、中介服务输出、教育培训输出的大格局。三是搭建台子。主要做法是:积极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四是提高认识,加强引导。村委真正把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新的富民工程和新的支柱产业来抓,使之成为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他们广泛宣传开发劳务产业、发展劳务经济的典型和先进经验,在全村形成加快发展的大气候。五是健全网络体系,提高输出水平。健全信息网络,加强劳务协作,形成了上下联通,覆盖面广的劳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在把各种劳务信息传输到基层和农户。六是改进服务模式,健全保障网络,对劳务人员,实行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帮助家中缺少劳动力的外出劳务人员家庭解除后顾之忧,避免了外出劳务人员盲目返乡,真正让外出务工人员“放心走、舒心留、安心干”。同时为打工人员搞好跟踪服务,维护合法权益,解决老务纠纷。七是构筑创业平台,形成创业高潮。他们建立建全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推动创业潮,逐步实现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思想转变。他们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返乡人员兴办有市场、有效益的二三产业,鼓励有条件的民工到城镇创业,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与发展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广开门路,扩大就业总量,为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外出务工农民的绝大多数是青壮年。他们在外出打工中学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在劳务人员中选拔组干部,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
第五篇:以人为本 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文章标题:以人为本 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建设和谐企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工会应以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为切入点,致力推进和谐企业建设。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
立和完善,企业用工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推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等制度正是适应这一变化,为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需要。
当前,首先是做好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同时积极发展农民工入会,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并督促企业为农民工办理工伤、养老、医疗等保险。
其次是集体合同的签订和落实。积极稳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第三是劳动纠纷的处理。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对可能发生侵犯职工权益的问题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充分发挥各级劳动调解组织的作用。
第四是提高职工的生存竞争力。围绕生产实际,立足职工需要,制订培训计划,为职工学习搭建平台,以职工素质的提高推动企业和谐。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干群关系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融洽干群关系是企业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志。
完善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工作制度,强化民主管理工作机制。靠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促进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入和职代会职权的落实。
由群众对干部进行考评。每年组织对领导干部的评议工作。通过民主评议干部,使领导干部树立良好形象。
全面推进厂务公开,广泛开展民主监督。在公开过程中,要抓住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让干部和职工沟通交流,让职工群众广泛监督,使干群关系得以协调融洽。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关系
企业要注重建设和谐社会关系,为自身发展营造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是主动履行企业的社会职责,使企业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在工作中,企业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己任,靠服务树形象,靠服务促发展,组织开展走访用户、便民服务、咨询服务等活动。
和谐也是生产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在建设和谐企业的实践中,工会将更加大有作为。
《以人为本 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来源于公文素材库,欢迎阅读以人为本 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康大业 人才为本(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04725.html
- 上一篇: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精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