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科技工作会上的领导讲话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今天正式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六次全委会、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传达20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年全省科技工作,安排部署201*年全省科技工作。和段琪副省长将到会指导,并作重要讲话。下面,我代表省科技厅做工作报告。
一、开拓创新,圆满完成201*年全省科技工作
201*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xxx”规划实施和全面启动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全省科技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科技部的部署和安排,以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重点,完善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着力实施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创新工程,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巩固提升优势、特色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竞争能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全省科技工作成效
201*年,省级科技计划支持开发新产品222个,其中重大新产品50个,解决产业关键技术331项,其中重大核心技术30项,新产品的产业化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新增产值208亿元、利税30亿元;新增专利授权212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39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两米级光学望远镜和全球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灵长类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基地;培育创新型企业64户,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6家,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引进高端科技人才9名,遴选省创新团队21个,选拔培养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00名。
1.启动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自主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是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创新基地,磷化工、煤化工产业化创新基地,装备制造业产业化创新基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新的进展。201*年组织实施了49个重点项目,带动企业投入21.1亿元,预计实现销售收入74亿元,利税12亿元。“**国家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即将获国家科技部认定。世界最大锡材加工中心、锡化工加工中心以及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bga焊锡球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我省锡精深加工产品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云南煤化集团解化公司碎煤熔渣加压气化技术成功应用于15万吨二甲醚、配套20万吨甲醇工程建设,固定床绝热反应器一步法甲醇转化制汽油工艺技术应用于国内规模最大煤变油装置,成功生产出合格的93#汽油产品,实现了利用低热值褐煤生产新能源化工产品的产业化。高温高压飞灰过滤器的成功开发,为50万吨/年合成氨工程关键设备国产化提供了支撑;云维公司实施的粉煤气化技术体现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煤气化技术,采用该技术建设的5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已建成投产。昆船公司开发的机场行李自动分捡系统属国内首创,得到国家民航局的认可。昆船公司开发的多功能自动配送系统获专利授权6项,在青岛烟草公司、合肥烟草公司等多家配送中心成功应用。
二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重点产业及优势特色产业,开展高新技术及产品研究、关键技术开发、重大共性技术攻关,一批高新技术开发项目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年,我省首批按国家新标准认定了高新技术企业76家,256家纳入统计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上缴税费、净利润、出口创汇分别达到了703.7亿元、709.8亿元、124.8亿元、38.7亿元、38.9亿元、14.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26.5%、16.6%、36.4%、5.7%、66.4%,64家高新技术企业年总收入超亿元,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8.2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占外贸出口总额的16.5%。**高新区、**经开区、玉溪高新区、大理高新区4家高新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647.12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68.52亿元,同比增长27.1%,实现工业增加值155.6亿元,同比增长22.9%,实现税收总额43.2亿元,同比增长34.5%。**云内动力股份公司开发的增压中冷柴油机为国内首家达到欧ii排放标准的自主创新柴油机产品,具备20万台/年轿车柴油发动机生产能力,成为国内最大的多缸小缸径柴油发动机生产企业之一,自主开发的节能、环保型柴油机达到欧ⅳ排放标准,企业开发和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存折打印机生厂商,其国家重点新产品pr系列存折打印机已累计销售近70万台,连续15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2.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环境得到改善
一是加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云南科技创新园选址初步确定,与官渡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科技创新园开发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省科技馆新馆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初步形成了省应用技术研究院组建方案,开展了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云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及服务平台建成。全球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灵长类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基地投入运行。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107家,其中,10家通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二是培养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启动了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支持、资助我省企业、高校、院所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及国内著名院所,引进高端科技人才9名。新遴选省创新团队21个,使全省创新团队达30个。新选拔培养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00名,使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总数达到501名,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总数达到266名。
三是科技创新产出成效显著。全年申请专利4089件,同比增长31.6%,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474件,同比增长45.4%;228个项目(人)获得xx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黄润乾院士获得突出贡献奖。国际天文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将一颗行星命名为“黄润乾行星”。我省7个项目9人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云南省化工研究院的“高效利用反应热副产工业蒸汽的热法磷酸生产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成果已在全国行业内20个企业35套生产装置上实施了技术转让,覆盖了国内生产能力的40%。省农科院番兴明研究员荣获201*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二)做好科技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20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的工作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前提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科技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新一届省政府成立后的第一个专题会议就是召开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科技工作。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启动了“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对科技工作进行了视察和指导。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关键
一是充分利用部省会商工作机制,召开了第一次部省会商工作会议,积极争取科技部对云南科技工作的支持,部省会商机制建立两年来,我省共争取国家科技经费6.8亿元。
二是设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联合基金总额为每年3000万元,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在协议期内每年分别出资1500万元构成,联合基金针对云南的发展需求,解决云南的科技难题,吸引和集聚全国范围的科学家,开展重大基础研究。201*年,联合基金共立项支持重点项目18项,由云南省有关单位牵头承担的12项。
三是加强与省级部门的工作协调,强化对州市科技工作的指导。联合省经委、省国资委、省总工会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与省商务厅共同实施科技兴贸工作;与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科学大讲坛”。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科技工作的意见》,对科技富民强县等计划实施备案制,启动州市党政“一把手”科技工程项目30项,总投资14亿元。
四是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工作。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计划,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上市,云南临沧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变压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龙生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已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签定了合作协议,201*年,省科技计划项目共获银行贷款9.8亿元。
3.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科技工作的动力
一是深化计划管理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制订了《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配置办法》等一批管理办法,推进科技计划管理诚信制度建设,强化项目中后期管理,建立项目监理制。创新科技计划项目检查评估方式,工作过程更加简洁、规范、高效,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开展州市之间备案核准制项目的交叉检查,积极开展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和绩效评价。
二是加强科技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制定了《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申请、执行、决算及监督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实行全额预算、过程控制和成本核算,进一步规范了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管理使用。调整科技经费配置思路,调整优化投入结构,探索多种科技经费配置方式。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加强对政府科技经费监督管理,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xx年以来立项的89个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查处了违规使用经费的少数项目单位。
4.扩大开放,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是做好科技工作的保障
一是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在不断巩固与发达国家开展高水平合作的同时,努力加强和拓展以技术转移和产品输出为主要目标的对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成立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推动粮经作物新品种、关键技术输出和品种资源引进。举办2期国际培训,在沼气、远程医疗等领域达成多项技术转移协议,成功举办了“中药全球化联盟(**)研讨会”和“应对气候变化:中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讨会”。
二是国内科技合作以省院省校科技合作、滇沪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重点,突出企业主体,引进先进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201*年,省院省校科技合作专项立项15项,省科技经费投入3532万元。举办了“沪滇科技成果洽谈会”,签约金额近3亿元,召开了“‘泛珠三角’区域节能减排专题论坛暨重大技术成果和需求项目推介会”;与香港科技大学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上海—云南技术转移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5.转变职能,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基础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成效,精心组织全厅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制定了《云南省科技厅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实施细则》、《云南省科技厅处室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和《云南省科技厅督查督办工作办法》,加强对省科技厅重点工作和承诺事项的督办检查。强化科技管理干部培训,全年共培训各级各类管理干部1700余人次。
全省科技进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行业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全省各条战线上广大科技人员、科技管理部门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科技厅,向各部门、地方、行业的领导和科技管理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全省科技事业付出心血和努力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201*年,全省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新的成效,但是,按照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和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提出的要求,我省科技工作还存在差距。一是贯彻全国和全省科技大会政策措施力度还不够,推进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工作力度还不强,科技政策落实难度大;二是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障碍和管理障碍依然存在;三是部分州市县对科技工作的认识不够、投入不足;四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识不强、投入不足。
二、应对危机,努力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这场危机对我国的经济运行造成明显冲击,也对我省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且,危机影响还在继续加深。积极应对危机,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牢固树立抢机遇、促投资、强产业、扩消费、增动力、重民生、抓生态、保稳定的思想,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对依靠科技、应对危机寄予厚望,全省科技界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用心工作,发挥科技创新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中的重要作用,为战胜危机提供支持和保障。
金融与经济泡沫破裂,引发了这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和大范围的经济衰退。而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摆脱危机、实现增长的根本出路。目前,通过开发核心技术产品、提升创新能力来应对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产业界共同的理念和策略。我们应当利用当前时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产品创新,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认真分析世情、国情、省情,在应对危机中,也为我们科技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
一是跨越发展的机遇。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重大科技成果往往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与繁荣。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技术革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能源危机催生了计算机、互联网、合成材料等新科技的兴起,使得美国在八十年代迅速走向经济繁荣;最近一次的信息技术革命,也有力地帮助美国从1987年的经济危机中复苏过来。有专家预测,新的科技革命极有可能在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产生,这几个技术领域都与我省的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关联度很大,在某些领域我省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在这些领域将孕育一批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新兴产业,我们要敏锐地洞察和把握住机遇,借助新的科技革命实现产业和经济的跨越发展。
二是结构调整的机遇。近年来,我省依靠科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力度持续增强、步伐不断加快,但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自然资源开发的基础上、依靠粗放型的投入和规模扩张拉动、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综合竞争力不强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当前,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正处于攻坚阶段。金融危机对加快我省传统发展方式的转变已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从而加快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将使资本更多的投向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培育一批高附加值、替代能源和降低资源消耗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自主创新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这也对我们科技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遇。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站到最高点。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看到,一些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抵御乏力,而一些科技实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却逆势而上,实现了更大的发展。201*年,在全省出口总额增幅下滑的形势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仍保持了19.1%的强劲增长,也说明了高新技术产业不可动摇的竞争优势。危机中的优胜劣汰,也为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良机。
四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机遇。金融危机爆发后,不少国际知名大公司、大集团纷纷裁员,这些人才具有较强专业能力,掌握高端核心技术,对我省的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吸引核心技术人才及创新团队、进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的大好机会。要创造环境,吸收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滇创新创业,把人才强省战略落到实处,实现大力度、大规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集聚领军人才,建立高新技术人才库,为新一轮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三、真抓实干,全面推进201*年科技工作
201*年,全省科技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xx大、xx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六次全委会和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年度工作部署和科技部工作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依靠科技扩大内需,以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核心,以巩固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优势为重点,着力组织实施一批支撑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当年投入当年就能形成生产能力、能对市场形成有效供给的战略性重大项目,加大民生科技工作力度,深化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与交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201*年,全省科技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围绕关键技术攻关、重点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示范,组织实施30项战略性重大项目,突破50项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5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培育3~5户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遴选20户左右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新建和认定3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认定10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10名以上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培育10个以上省级创新团队,选拔培养100名左右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科技部201*年的工作部署,根据以上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全省科技工作在全面做好全年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重点产业竞争力
在粗放式发展阶段,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旺盛的国内外需求掩盖了很多矛盾,然而一场金融危机,产业结构层次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矛盾充分显现,科技创新已成为克服危机的突破口,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决心,这也促使科技工作要更多更紧密地融入经济,为中心工作服务,越是在危机的时候越能突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越是在危机的时候越能突出科技工作的显示度。支撑发展是科技工作的第一使命,当前,我们要紧紧围绕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主题,落实激励政策、推进产业升级、扶持企业创新、强化金融支持,为克服危机做出切实贡献。
要引导科技资源向主导、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集聚,支持产业升级的科技计划要实现三个转变:从支持单一产品开发向支持产业集成创新转变,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从支持宽泛的技术研发向支持极具靶向的关键技术研发转变,增强核心竞争力;从全面部署转向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培育重要增长点,从而全面提升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优先支持当年立项、当年出产品、当年投放市场、当年拉动内需的项目,简化立项程序,增加经费资助力度。
一是要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创新工程步伐。按照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要求,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强重点产业,围绕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创新基地、磷化工煤化工产业化创新基地、装备制造业产业化创新基地建设,组织实施10~15项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依托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建设和认定5~8个研发试验基地。围绕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高耗能企业,组织实施5~8项节能减排重点示范工程和重点节能新产品开发项目,加快节能减排重大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
二是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效翻番工程,大幅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认定工作,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新遴选20户企业开展省级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
三是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第二期建设。启动实施“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应用基础研究”、“新产品研发”、“现代化生产”、“创新型企业(工业园区)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六大推进工程,认定20个左右“云药之乡”,重点支持一批重要药材品种规范化种植、重大新药研发、关键生产加工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项目,推进我省中药、民族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二)支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围绕建设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创新基地和建设全国最大木本油料基地等目标,积极推进以木本油料、坚果和生物质能源为重点的林产业科技工作。稳步推进畜牧产业科技引领和支撑工作,深入推进20户畜牧企业科技重点项目的实施。加强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及加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创建粮食作物高产示范区50万亩。围绕国家花卉星火产业带建设规划和花卉产业创新基地建设目标,稳步提升花卉产业基地建设,实现花卉产业产值超200亿元。继续推进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确保“六个一”目标的实现。认定10个左右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60~80个省级科技型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探索农村科技信息化等综合服务工作的新机制。
(三)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改善民生是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人口与健康、环境资源、公共安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社会发展领域的民生科技工作。加强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常见多发病和地方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开展滇池、洱海、阳宗海为重点的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和自动监测预警。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工作。强化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治安、城市智能交通、绿色建筑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引导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推进国家及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四)扩大科技合作开放与交流
积极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继续稳步推进与发达国家开展的高水平科技合作,努力加强和拓展与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以引进技术、人才、动植物品种资源为重点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实施一批以开拓国际市场为目的、向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输出科技成果和产品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企业为主体,依托省外大院名校,以其先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到我省为核心,大力开展省院省校合作、滇沪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国内科技合作。推动我省与中科院继续开展新一轮的全面合作。办好“第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中国东盟科技论坛”和“201*年大院名校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
(五)争取国家部委支持
落实部省会商工作制度,围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云南省兴边富民科技工作、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等会商议题,凝练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积极争取科技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支持。继续抓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的组织实施,吸引和集聚全国科技力量,围绕我省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基础研究。
(六)强化科技投融资工作
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投入面临巨大压力,停止投入、放弃研发,无异于“慢性自杀”。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全面推进科技金融结合,研究提出科技金融结合的政策、措施,引导开发性金融贷款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加大贷款贴息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科技项目。加快科技投融资担保平台的建设,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筹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培育3~5户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力度。
(七)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推进云南科技创新园建设,完成项目可研报告审批,加快规划设计、土地收储等各项前期工作,力争项目开工并组织遴选入园的第一批省属科研机构。加快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组建工作。认定3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认定10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引进创新人才,开展产学研结合。公益类科研院所、有财政投入的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础设施要加大开放力度,为企业研发、成果转化提供服务。新建设20个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强5~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功能建设,逐步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八)培养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
加大高端科技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工作力度,引进10名以上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并落实相关引进政策。培育10个以上省级创新团队,选拔培养100名左右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九)加强州市县科技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建立省科技厅与州市科技工作会商机制,共同组织实施重点科技工作和重大科技项目,共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实施州市党政“一把手”工程,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和扩大科技计划项目备案核准制,加强对备案制项目的考核评估。加强对州市科技工作目标考核,完成xx~201*年市、县科技进步考核。
(十)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xxx”以来,我省已制订发布促进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文件27件。今年要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配套政策的制订工作,将新制订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25件。越是在困难的时候,科技创新对激励政策的需求越迫切,“雪中送炭”更显珍贵,要以研发费用150%加计扣除等重点政策的执行为突破口,千方百计把鼓励创新的政策落实到企业、落实到科技创新第一线。
要建立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工作责任制,制定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督查制度和奖惩办法,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加强对州、市党政“一把手”和各部门(单位)及责任人的绩效考核。加强科技项目中后期管理,启动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多种科技经费配置方式,全面实施重大项目监理制和绩效评价制度,提高科技投入效益。启动《云南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大力宣传自主创新,办好“云南科学大讲坛”等活动。
今年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确保201*年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全面推进“阳光政府”四项制度,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二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行重大科技项目签订廉政责任书制度,试行省科技厅特邀监察员全程监督重大项目制度,完善科技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是要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全厅公务员理论学习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厅公务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是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完善网上申报工作,启动网上评审工作,提高科技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同志们,201*年是充满挑战、充满机遇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全局工作来说至关重要,科技工作承担着光荣的使命。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xx大、xx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六次全委会和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的精神上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科技部的总体部署,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支撑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
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稿
这次全县科学技术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以及全市科技大会精神,安排部署我县的科技工作以及创新型宝丰建设的战略任务。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今天受到表彰的优秀科技成果获得者以及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下面,我就如何推进我县的科技进步、加快创新型宝丰建设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推进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宝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创新已成为时代最显著的特征,能否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关键所在。对于我县来讲,能否坚持创新,已经是我们能否增强宝丰的综合实力,能否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能否提高宝丰在全省综合位次的一个关键所在。近年来,我们在科技进步、在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农业方面,我县的畜牧养殖业,特别是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以康龙公司为代表的生猪养殖基地。它们的科技水平已经代表了当前规模化、科技化养殖的先进水平,带动了千家万户科技型、规模型养猪产业的发展,被省畜牧局称为窗口型、示范型的基地。在粮食生产方面,这几年来,我们积极运用先进的技术,推进了粮食的增产;在种植方面,我们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开辟了无公害种植园区,还有烟叶生产,更注重新技术的运用。在加工业方面,冯异醋被评为省优。在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上,我们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工业方面,注重提升墙地砖的生产档次,从过去的一般性被淘汰的产品到现在生产新型的中高档地板砖,实现了科技创新;水泥方面,我们已开始上200万吨的干法水泥。我县还特别注重在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下功夫。利用境内丰富的煤矸石、粉煤灰资源上了一批新型墙体材料,已经建成24家,符合国家标准认定的已达到7家。还有宝丰酒、烤烟等都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企业内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创新,在产品上实现了创新。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渗透了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观念。
但我们应清醒的看到,我县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还不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还不是很强。邓小平同志曾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个别同志在工作中还没有真正地把科学技术放在第一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另外,我们的科技体制、科技队伍的建设、科技硬件的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科学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方面,虽然我县从1998年到xx年由38.2%增长到45.2%,但是份额很有限,在利用科学技术推进宝丰县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还比较缓慢。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还不强,自主创新的能力还不够。有些企业长期以来没有大的改变,科技力量薄弱,自主创新较弱。我县在今后的发展中,尤其在“xxx”进程中,要实现“双高双翻番、努力进位次”的目标,确保进入全省30强,在全市、全省整个县域经济的竞争中走在前面,就必须坚持科技进步、坚持创新、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第一生产力这样的高度去认识、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加快宝丰的发展。因此,希望今天与会的同志和全县各级各部门、广大干群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增强使命感,增加紧迫感,加快推进创新型宝丰建设。
第三,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创新人才队伍。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大社会的投入,增强硬件的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环境。科技创新,人才为本。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要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鼓励和吸引海内外优秀技术人才、高层次专业人才来我县创新创业,谋求发展,努力使我县成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乐园。要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坚决消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及体制,综合运用分配、产权、社会价值激励等方式,激励创新人才施展才干,脱颖而出,在建设创新型宝丰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第四,要培育弘扬创新型的文化,努力优化创新的环境。每一个部门乃至全社会都要有创新意识。在资源经济时代,我们主要靠资源求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主要靠人的智力求发展。作为地下资源来说是有限的,但人的智力资源是无限的,这是知识经济和资源经济的主要区别。知识经济就是靠创新,就是靠发挥人的创造力。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过:“新加坡什么都没有,但我们仍能发展新加坡,只要有阳光就行”。就是靠创新,新加坡发展成为一个旅游型的城市,成为花园式国家。对我县而言,我们不能仅仅依靠煤炭资源,还要运用自己的大脑,要发挥创新潜力,发扬创新精神,来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如果把我们的注意力紧紧盯在煤炭上,那么就会扼杀我们的创造力,扼杀我们的创新。如果没有资源,我们也可能会涌现出更多的民营企业家、更优秀的民营企业家,这是辩证的。现在已接近年底,前几天我们召开了四大班子联席会议,每一个部门、四大班子每一个成员,在近期内要总结好xx年的工作,谋划好xx年的工作。那么如何去谋划?我们都要拿出创新精神来,以此提出明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的重点。近一段时间四大班子领导都要深入一线、深入基层,通过召开各种座谈会等方式方法,广泛听取意见,制定明年的规划。希望今天与会的各乡镇、各部门的领导同志也要做到这一点。要深入下去,要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拿出明年宝丰发展的思路。
三、完善机制,加强领导,为推进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宝丰提供有力保证
要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认真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责任制,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及时研究解决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认真完善和落实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确保科技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抓科技工作要有抓手,为什么科技工作有时候会感到很不好抓,就是因为缺乏抓手。每一个部门,特别是科协、科技局的同志,要不断寻找载体,构筑平台,推动科技的发展。各个乡镇、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也都要构筑平台、寻找载体来推进科技工作。
要认真落实《纲要》和《决定》精神。县委、政府制定了《xx-201*年宝丰县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以及《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宝丰的决定》,这些是指导全县推进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宝丰的纲领性文件。希望各级各单位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打好基础,确保建设创新型宝丰工作扎实推进。
要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制。加大投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要鼓励民营经济、社会资本对科技的投入,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要积极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逐步提高企业研究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真正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格局。
要形成建设创新型宝丰的合力。推进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宝丰,决不仅仅是科技部门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大事。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科技政策法规的学习研究,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的动态和方向,切实履行职能。发改委在编制年度发展规划时,要将科技发展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大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扶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企业的扶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
建立创新型社会,我们要勇于学习,善于思考,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工作,在全社会形成追求创新,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通过推进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宝丰,奋力开创我县科技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发展动力!
第三篇:经贸科技洽谈会领导讲话稿
区委副书记、区长吴继平在第五届南浔经贸科技洽谈会南浔旅游推介活动上的致辞 今天,由中共南浔区委、南浔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南浔经贸科技洽谈会南浔旅游推介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首先,我代表南浔区委、区政府向前来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南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南浔区是201*年新建区,是湖州市东部现代化中心城区。南浔区位优势独特,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位于江浙沪两省一市的交界处;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上千年的蚕丝文化,产生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丝商群体;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文保单位22处,是湖丝和湖笔的发源地;产业特色鲜明,拥有纺织、木业、电磁线三大支柱产业和电机、电梯、不锈钢三大主导产业,实木地板产销量占到全国的6成以上。建区以来,南浔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长三角地区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区)潜力奖”、“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文明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诸多荣誉。特别是,随着湖州市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加快推进,当前南浔正在新的起点上以融入大上海、构筑大平台、营造大环境、狠抓大项目、培育大产业为主抓手,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新一轮创业发展。
南浔是大上海都市圈中传承江南文化神韵的财富之城,被誉为中国江南的封面,是我区对外宣传的亮丽名片。历史文化的厚重,现代文明的激扬,共同烘托了一个独具魅力的古镇,一个更有活力的南浔。第五届南浔经贸科技洽谈会为南浔打造了一个“展示多元文化,彰显名镇风采”的大舞台,我们将诚邀四海嘉宾一起听千古传唱,赏名镇佳景。衷心希望朋友们在本次经贸科技洽谈会期间能够尽情尽兴地领略千年名镇的人文底蕴,尽情尽兴地融入各项商贸、旅游推介及观光活动,尽情尽兴地感受富有南浔特色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相信此次旅游推介活动一定能成为我们友谊的彩带,合作的金桥。
各位嘉宾,朋友们,南浔正面临着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南浔人正敞开博大的胸怀喜迎天下客。走进南浔,您将品味无穷的韵味;体验南浔,您将深刻感受到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第四篇:科技文化艺术节—领导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
以深入学习十八大及“两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人文素养,营造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科技文化艺术氛围,校团委研究决定举办第*****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为筹备本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付出辛勤汗水与努力的老师、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衷心的感谢!自我校创办以来,始终以“创文明新校、文化立校、本质强校”为目标,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文体活动,搭建舞台,让学生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用优秀的文化作品激励人心,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艺术是人生的养分、时代的产物、人类生命的内核。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造就了艺术。艺术的魅力在于给人无限的神往,艺术的内涵在于不断的创新,艺术的价值在于给人无穷的力量,艺术的真谛在于永恒的追求。艺术可以陶冶心灵,鼓舞人心,丰富人生。因此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繁荣校园文化、倡导精神文明、塑造优良品格、陶冶高尚情操,使同学们崇尚科学、崇尚文化、热爱艺术、热爱人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以提升我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和品位,这就是我们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节所追求的目标。
本届科技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既有考验动手能力、展现我校学生独特视野的“diy小制作小发明大赛”和“魅力青大”摄影大赛,也有闪烁着当代大学生智慧光芒的“青海大学计算机科普
知识竞赛、“学子杯”辩论赛、“思想光芒?理论力量——十八大精神在校园”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还有展现我校师生风采的纪念五四“放飞中国梦?唱响青春歌”广场音乐会等系列活动。
科技文化艺术节既是对学校一年来科学艺术教育的一次大检阅,又是一个展示师生魅力与才干的舞台。通过以上系列活动,聪颖的你们,将提升科学素养,把人生化为艺术,将艺术融入人生。这是一个挥洒青春热血,爆发动感活力,超越自我的舞台,在这里你们可以一展歌喉,尽现舞姿,拨弄琴弦,激情朗诵;可以高谈阔论,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可以书写理想,描绘人生,畅想未来,展望明天;可以展现自我,超越自我,放飞理想,演绎无悔的青春之歌。老师、同学们,舞台已经搭建,帷幕即将拉开,我希望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在本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中,勇于挑战自我,抒展少年情怀、展现青春风华、喷发奋斗豪情,闪亮登场献艺!以充分展现自身的科技艺术才华和青春风采,为美好的人生谱写出绚丽篇章,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为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积蓄强大的力量。我坚信通过本次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必将在我校形成一个崇尚科学精神,塑造艺术人生的良好氛围。
最后,预祝本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祝全体老师身体健康、事业有成;祝全体同学学习进步、健康成长!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全市科技工作会议,是继全市第一届科学技术大会之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专门部署科技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作出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前面,曹成章同志就全市的科技工作作了比较全面的工作报告,回顾总结了去年全市科技工作,对今年的科技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我完全赞同。任小林、陈书新、师向东、苏鹤林、王国龙五位同志介绍了科技工作中的一些做法、经验和体会,很实在,也很有借鉴意义。省科技厅史振业厅长就我市的科技工作作了很有指导意义的讲话,希望大家认真俯,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全市科技工作再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当今世界,科技成果日新月异,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无论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还是区域经济实力的竞争,都日益体现为科技水平的竞争。尤其对我们定西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比较艰苦、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来讲,正处在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起步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更应该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科学把握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任务,寻找差距,切实增强搞好科技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总结经验,切实增强搞好科技工作的主动性。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支和金融存贷款余额都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粮食生产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都创历史新高。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势,我市的科技工作也取得了可喜成绩,特别是在农业实用科技推广、科技项目建设、科技合作和科普宣传等方面有了大的突破。在科技工作实践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这就是要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不断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的着眼点放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力度,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运行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构建科技发展的支撑体系;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创造有利于科技进步的良好环境;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外合作与交流力度,巩固和提高院地、院企合作成果;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努力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归结起来,搞好科技工作,关键在领导、本质在服务、基础在群众、突破在创新、根本靠投入。尤其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科技人员要真正把科技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用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和更高的投入,抓好科技工作,使科技意识渗透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是分析形势,切实增强搞好科技工作的创造性。只有认清形势,才能明晰思路,才能把握重点。在形势的把握上,要坚持宏观和微观、上情和下情的有机结合和辩证思维。国家和省上日益重视对科技的投入,重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xx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参加甘肃代表团讨论时,特别强调指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己的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任务和根本途径。从定西的实际来看,要实施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产业富民,工业强市"战略,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良种繁育和深加工这两大"瓶颈"问题,着力解决工业化进程中总量不足和存量不活的问题,科技工作应当大有作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国家和省上的产业政策与定西实际紧密结合,大胆创新,努力实践,切实提高全市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
二是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突出重点,抓主抓重。同样,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推动科技的全面进步,也必须确定攻关的重点,找准工作突破口,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工作上谋求突破,带动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今年科技工作的重点是:一要抓项目。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促发展,抓项目就是抓第一要务的意识,不断增强抓项目的本领,改进抓项目的方式方法,提高抓项目的成功率。二要抓科普。科技普及是基层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解决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脱节、科技人员与广大农民及社区居民联系不密切的有效途径。要切实改变科技人员重成果研究,轻科技普及的现象,除有计划有组织地搞好常年送科技下乡进社区活动外,今年要重点抓好科技活动周的组织和科技展览馆、小康科技图书馆建设,把科技活动周办成
一流的科普盛会,进一步宣传和展示定西。三要抓平台。市科技局提出了六个方面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符合我市实际,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抓出成效。四要抓合作。合作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要按照全省院地院企科技合作(白银)座谈会精神,在"准"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在"快"字上见成效。"准"就是合作选题要准,做到所选课题既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又是合作单位的优势所在;"实"就是合作内容要实,任务要具体,措施要明确,要有可操作性;"快"就是见效要快,要有实实在在的显示度,防止只合作、无效益、无成果的现象。五要抓改革。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行一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改革的成果,也是制度创新的成果。要总结经验,全面推进,扩大成果。同时,要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作用。三是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关系。多年来,全市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上,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上,为全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全社会的好评和肯定。但是,从目前全市科技工作的实际情况看,自主创新能力还很薄弱,产业化开发中的好多实际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成果转化渠道不畅,产业化开发中的好多先进适用技术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等等。因此,在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和加强自主创新,突出解决产业开发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要重视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得力措施,做到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具体工作中,不仅要加大自主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还要通过科技领域的对外开放、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吸收和消化省内外、国内外的可以借鉴的先进成果和适用技术,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是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建设服务体系与强化服务功能的关系。健全的科技服务体系是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的重要保证。但是,如果我们仅在健全服务体系上花精力、花本钱,而不在如何有效地发挥服务功能上做文章,我们的科技创新工程就很难落到实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是科技工作的着眼点,强化服务功能是科技工作的落脚点。从我们市的情况看,通过近几年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不但建立了农、林、水、牧、农机科技服务网络,还建立了省市工程技术中心、各类民间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型企业联合会、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和依托企业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单位、选派了一大批科技特派员。但在一些地方,科技服务体系还没有发挥职能作用,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广大群众对科技服务的需求。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要通过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为群众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切实发挥好各类科技服务体系在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中的传、帮、带作用(请关注www.bsmz.net),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
五是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本土人才与引进人才、合作人才的关系。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关键要靠一大批掌握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的人才来保证。我们既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同时又是一个科技人才比较匮乏的地区。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把工作立足点放在本土人才的培养上,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他们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引进人才上,我们不能放弃引进急缺人才,但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科技合作上,通过科技合作,把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人才引进来,为优势产业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三、加强领导,营造科技工作的
良好环境
在完成今年全市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必须切实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形成全社会共同抓科技、谋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要切实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科技发展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各项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都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都要充分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要把"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县区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都应当亲自抓一两件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科技示范工作,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科技进步的良好环境。
二要下大力气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增强科技意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有科学知识,领导干部如果没有较高的科学知识,就不可能很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就难以承担起领导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xx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自觉地、系统地学好现代科技知识。今年,省上把科技活动周主会场安排在我市,要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大力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努力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中掀起一个"科技富民兴市"的热潮。
三要多渠道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投入。我们基层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为社会提供基本的科技基础设施平台,提供科技信息、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这既是政府最基本的公共职能,也是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市各级财政都十分困难,仅靠财政的投入来发展科技事业显然是不行的。要在逐年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专项投入,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吸引外实业家来我市投资创业,逐步形成多元化科技投资体制。
四要努力形成全社会抓科技工作的格局。科技工作量大面宽,涉及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和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必须树立大科技的思想,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抓科技工作的合力,各级政府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科技工作,用"科技之手"协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在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定期研究科技创新工作,下大力气解决科技管理机构人员少、素质不高、工作条件简陋和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切实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各部门、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围绕科技创新工程的目标任务,认真负责地抓好落实工作。发改委、经贸委等部门要抓好高新技术引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宣传、教育、文化、卫生部门和科协组织要抓好科技宣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职业技术教育、科学技术普及等工作;农口各部门要抓好农技报务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开发、农业技术标准制定、科技特派员、农村适用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工作;组织、人事部门要抓好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科研单位改革及科技特派员优惠政策和相关待遇的落实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抓好科技投入的落实和保障工作。各级科技主管部门是科技工作的直接组织者,要进一步强化综合服务能力,积极做好常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努力抓好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协调和会同有关组织实施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工作,促进科技产业发展,同时要营造促进科技进步的良好政策环境,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广泛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全市科技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同志们,新形势、新任务既对我们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大展宏图的良好机遇。希望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把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第一要务,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努力开创我市科技工作的新局面,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在科技工作会上的领导讲话稿(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04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