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今年(本文来自公文素材库:www.bsmz.net)以来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充分发挥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作用,加强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为促进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今年我们的任务还很重,当前我局将继续抓好以下工作:
一、当前工作
一是抓好“十二五规划”的落实。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农业产业方面我局将按照工作思路,做好综合协调,规划指导,推进我县十二五农业产业规划落实项目建设方面,按照十二五农业类项目规划,重点推进项目,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多方面筹措项目资金,为项目的开工建设创造条件。为实现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实施好以工代赈项目。我局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主要有排灌沟渠5条,硬化三面光水利渠道11.6公里;通屯道路16条32公里;新建独立桥5座,总长210延米;人畜饮水工程4处,铺设水管8公里,建蓄水池280立方米;道路水毁修复工程6条。项目总投资857万元。目前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60%左右,我们将督促施工队加快工程进度,使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三是实施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我局正在实施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有排灌沟渠工程4处,共硬化三面光水利渠道4.375公里;提灌泵站9座,配套建设水利渠道16.4公里;山塘整修4座。项目总投资487.54万元。目前项目已完成总工 1
程量的90%。
准备开工建设的有排灌沟渠4公里、堤灌泵站5处、水库和山塘整修2座、改良土壤3450亩、退耕补植补造8791亩,项目概算总投资481.97万元。其中申请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428.54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3.43万元。目前,项目实施方案于201*年5月27日由市发改委组织评审,待市发改委批复后我局将忙组织实施建设。
四是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今年我县被列为自治区石漠综合治理重点县,计划在果乐乡、南坡乡、安德镇三个乡镇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做好果乐乡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扶贫开发试验区,项目分3年实施,每年总投资1000万元。目前,已聘请设计单位正在进行勘察设计,并出具实施方案,待上级下达建设任务和实施方案通过市发改委组织的评审后,我们将按照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紧张,影响项目的争取。现在上级发改部门对项目的争取越来越规范,必须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实施方案评审报才能安排资金,但这些材料的编制和评审都需要花一笔不小的费用,我局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的紧缺影响到了项目的争取;
二是道路建设占用当地农民田地解决难度大。由于部分道路修建需要占用当地群众部分田地,因当地群众耕地面积较少,极不愿意自己的田地被占用,有些道路经当地乡镇政府多次出面协调都无法落实,从而也影响了工程施工进度;
三是随着雨季的来临,出现强降雨天气,造成积水和山洪提前到来,影响项目工程的实施进度;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把争项目争资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加大与上级发改委的沟通汇报工作,及时掌握项目和资金安排的信息动态,有的放矢地提出我县的项目申报方案,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
二是深入村屯调查研究,掌握民情,把群众最希望解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报上级发改委统筹安排。
三是加强对项目建设管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程施工安全,确保工程进度。
第二篇:县农村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全县农村工作会议
典型发言材料
乘势而上,发展现代农业
中共孙桥镇委孙桥镇人民政府
(201*年3月1日)
201*年,孙桥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县各级的大力支持下,全镇人民结合全省新农村建设整镇推进示范镇建设,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生态孙桥”主题,抢抓机遇,共谋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取得较好成绩。全镇六种模式扩挖塘堰的做法受到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同志的肯定和批示,省、县塘堰扩挖现场会相继在孙桥召开;全镇发挥专业合作社作用,建花卉苗木基地的作法受到市、县肯定,全县林业现场会在孙桥召开;黄台村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沙岭湾和余家沙坡村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村”。
201*年,我们将一如继往地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的大力支持下,以建设生态孙桥为总目标,以创建现代农业强镇为总动力,坚持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相统一,以“做精一个品牌产业,做大两个养殖项目,推进三大林业工程,完善四大管护机制,扩展五大增收途径”为思路,勇当排头兵,再创新业绩。具体目标为:新建有机稻板块基地1万亩;新增鱼鸭养殖基地1000亩;新增生猪出栏3万头;新增绿色银行3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一、 做精一个品牌产业
桥米产业是孙桥的一张名片,我们必须全力做大做精。一是扩大种植面积5000亩。达到8万亩;二是实行“全优化、无害化”种植,在黄台、五泉庙等五个村新建有机稻板块基地1万亩;三是以禾之果、朝廷米业、恒盛油脂等公司为龙头企业,拉动桥米产业产加销一条龙持续发展。
二、 做大两个养殖项目
一是做大全镇鱼鸭配套养殖项目。巩固和扩大塘堰扩挖成果,利用养殖和灌溉水面增加的资源优势,扩大鱼鸭配套养殖基地1000亩,达到5000亩;二是做大生猪养殖项目。实施现有10个生猪养殖小区改造升级工程,新发展4个养殖小区,推广“150”和“零排放”模式100户,面积1万平方米,新增生猪出栏3万头,达到15万头。
三、 推进三大林业工程
一是花卉苗木绿色银行工程。在皂当线以南新建连片花卉苗木基地1万亩。推广种植桂花、红花紫薇、红叶石楠、楠树等优质品种;二是生态家园工程。统筹新农村建设和村庄绿化,大力开展身边增绿活动,抓村庄四旁绿化美化、农田林网建设、湾子林改造和宜林地造林绿化全覆盖,着力打造全镇29个村生态环境美、林业效益显著的“绿色小康示范村”,新增绿化面积1.5万亩;三是景观通道工程。按照“生态、田园、显山露水、宽林带、多色彩”的要求,沿省道和通村通组公路建绿色长廊5000亩,构建进出孙桥绿色环绕的亮丽景观。
四、 完善四大管护机制
实施四大管护机制,确保塘堰扩挖成果长效发挥。一是自建自管自用型,实行责任制。农民自己投资投劳开发的塘堰,自己管理,自己受益。采取由村委会与受益农户签订责任书,明确受益农户承担工程岁修、水源保护、建筑物管护、防洪排涝等责任。每年由村委会组织进行一次综合评议。二是自建自管共用型,实行合同制。个人投资投劳开发的塘堰,在村委会的主持协调下,由投资方和受益方共同协商制定管护制度,签订合同,明确投资方承担工程岁修、水源保护、建筑物管护、防洪排涝等责任。三是共建共管共用型,实行协会制。多个受益农户共同投资投劳开发的塘堰。采取在村委会的指导下,由受益农户成立管护协会,并制定相应的建管章程,由协会统一管护,资源共享。四是公建共管共用型,实行议事制。各级财政、企业、驻村工作队、外界捐助等共同投资开发的塘堰,由村委会组织受益农户,按“一事一议”程序,经民主协商后,共同筹资筹劳,指定专人管护,共同受益。
五、 扩展五大增收途径。
以五种增收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总额4000万元,确保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一是粮食增产增收500万元。通过扩大桥米面积和有机稻面积,增收500万元。二是现有花卉苗木产业提档升级扩规增收500万元。三是养殖增收1500万元。通
过鱼鸭配套增收500万元;通过生猪出栏增加3万头,增收1000万元。四是大力推广农机化生产,农机化普及率由65%提升至75%,实行机耕、机播、机插、机收、机灌,减少劳动强度,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000人外出打工,打工经济增收1000万元。五是新增各类专业合作社5家,吸纳社员500人,增收500万元。
各位领导,今年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凝心聚力,全力发展现代农业,力求抓出新特色、新效益、新水平,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第三篇: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文章标题: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有幸参加全市农村工作经验交流会议。这为我提供了一次向各位领导、同志们学习提高的大好机会,我非常珍惜,在此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各位领导、同志们把在农村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倾囊相授。
农村稳定则全局稳定,农民富裕则全民富裕。党中
央和国家连续三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加强农村、农民、农业工作,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更充分说明了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就以农为主的鱼化而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农村管理,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执政能力,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我是1999年从部队转业到雁塔区委组织部,201*年2月到鱼化寨街道办事处先后任主任、书记,一直从事农村工作。在工作中遇到了许多新变化、新问题,也一直在努力思索,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效。今天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批评指正。
鱼化寨街道办事处地处雁塔西部,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总面积23平方公里,全办20个行政村,7个社区,城乡人口10万余人,常住人口4.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3万人,驻地大中型企事业单位29家,大专院校5所,先后兴办企业200余家,各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递增。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深入实施,由于部分干部认识和工作不到位,工作随意性大,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工作的顺利进展。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这些问题根子都在过去和现任的干部身上,就是乡街缺乏对村组的有效监督,没有形成务实管用的农村工作套路。如果继续沿用老思路、老经验、老办法,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特别是对农村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比较普遍、比较深刻的问题,就会捉襟见肘,只能是应付捻弄。为了从根子上切实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按照雁塔区委提出的“指导员、工作队、办实事、多开会”的十二字工作方法,深化指导员工作制度,建章立制,制度创新,构建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深入实施,农民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街、村两级关系由过去的上下级行政从属关系变成了独立法人间的平等关系,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进入转轨时期。过去,农村工作主要是上级安排,下级贯彻落实,主要是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处理解决农村事务。农村的各项工作,如春耕、夏收、秋收等日常生产都要抓。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基本上是群众自己解决,乡街政府管理职能弱化,职能逐步由“大政府,小服务”向“小政府,大服务”转变,从原来的行政职能转变到服务群众。乡街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监督指导形成真空,中间缺乏有效载体。甚至对有些村干部的错误做法,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行为,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特别是一些素质不高的村民进入村干部队伍,以权谋私,强包强揽工程,借机向政府发难,乡街缺乏明确的管理监督体制,致使个别村村务混乱,群众意见大,工作无法正常进展。
近几年来,雁塔区委按照“指导员、工作队、办实事、多开会”的十二字工作方法,为全区120多个村派驻指导员、工作队,在农村基层组建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实践中看到,指导员在农村工作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由于村民委员会是一级自治组织,乡街政府对村民委员会只能给予指导、支持和协调,有部分村干部,受观念的影响,往往对指导员有排斥情绪,造成监督流于形式。
通过大量调研,认识到只有使指导员工作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序列化,使指导员由机关干部真正转变为村组干部,真正融入农村,才能规范工作,更好的发挥监督作用。我们任命29名机关干部担任20个村的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赋予指导员“参与党务,指导村务”的新内涵。指导员每周至少在村工作两个半天,必须参加村两委会会议。村两委会召开会议前,先做好会议内容的调研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在会议期间保证会议按照原定决议和议题顺利进行,指导会议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区委、区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各项规章制度。在会后监督和督促两委会按照会议的决议依法行政。对两委会的重大决议,指导员不参与表决。这样指导员工作起来就比较明正言顺,能真正及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更全面的将党的政策原汁原味的传达到群众,能及时将街道党工委的重要决策传达到各村,也便于及时掌握村组潜在的不稳定因素,第一时间上报街道党工委,及时处理,化解矛盾。特别是在处理地区8023部队串联进京上访问题方面,指导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掌握动态,果断采取措施,防止了事态扩大。对农村
容易出现的家庭势力、个人恩怨、习惯做法、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有些村干部在执行上级有关政策及两委会决议时有些走样的问题,代表街道客观、公正的发表意见,不带任何偏见处理问题,纠正错误,及时督促、引导村干部在执行相关政策、两委会决议中,充分听取群众呼声,按照村民的意愿和要求,依规依法办事,减少矛盾,及时化解不必要的误会,起到了很好的监
督。指导员在村工作,入户率达到100,深入走访,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同群众接触的机会增多了,使机关干部转变了作风,加强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街村两级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以街道党校为阵地,采取公开选拔方式,培养农村党的后备力量,提高共产党在农村民主政治中的竞争力
村民自治法颁布实行以后,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主要是农村基层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弱化,党员发展缓慢,党员老化现象严重,农村后备力量薄弱。
由于受农村家族、宗族等势力的影响,有些村家党不分,党员发展“出必吾家”,以人论事,以人划界。有的村无苗子,书记选配难,党员发展难,干部管理难,素质提高难的问题。特别是在支部换届工作中,有的村选不出一个好书记。甚至有些群众抱怨地讲,“我们村难选一个好书记,最好从上级给我们派人担任书记”。全办20个村党支部委员大多是我党在六七十年代发展的老党员,好多村在吃政治老本,党员形成断层,党员老龄化严重。全办农村党员总数706人,占全办农村总人口的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究其根源,主要是村党支部书记对农村政治资源形成垄断,一些村支部书记、老党员思想保守,心存顾虑,怕发展新党员抢了自己的位子,对组织发展缺乏积极性。造成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匮乏。农村青年存在着很高的政治热情,很多青年入党愿望非常强烈,传统政治体制又不能很好为他们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或机会。客观上形成的政治资源垄断剥夺了他们“公平进步”的机会。
农村党员流动性增强,管理难度加大。党员管理出现该管的不管,想管的管不了的状况,党员游离在组织之外,有权利不尽义务,农村党员发展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教育培养通常是文件对文件、会议对会议,没有横向的展开和纵向的深入,盲目性和无效性显而易见。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没有显著提高,甚至有些还在退化,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由于两委会产生的民意基础,权力来源不同,出现了关系不协调,党组织核心地位削弱的问题。大部分村主任认为:“书记就是那几个党员选出来的,而村委会主任是全体村民选出来的,村主任才能真正主宰村组一切”。部分人甚至认为,党支部是管党员的,村委会才管村务,缺少对党执政地位的认识,两委会工作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工作两张皮。矛盾在某些村表现的异常尖锐,已经严重妨碍了村务工作的有效开展,群众利益也受到了极大损害。
我们深深认识到,要解决以上三方面问题,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关键是要发掘人才资源,利用资源,优化干部队伍,建设一支梯次性农村后备干部梯队。围绕此,我们进行了反复实践。起初,通过下达任务的方式,加大党员发展力度,但201*年计划发展党员80名,实际只发展党员31名,不到计划的一半。通过进一步思考,试行几个村成立一个党总支,进行党员发展试点,但仍脱离不了家族势力的影响,实际效果不明显,初衷没有实现。在我们苦苦思索的过程中,适逢区委安排自己在市委党校参加街道党工委书记学习班,在大家推选自己担任党校临时党支部负责人的过程中,受到很大启发。当时,街道党校只有一块牌子,没有实质性内容,通常搞一些短期党员培训教育,没有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当时立即就设想能否在街道党校成立党支部,选拔农村青年进行中长期培训。在调研摸索中,区委组织部、宣传部、政策研究室及区委党校和区级各部门的同志以及领导及时给我们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指导,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王军同志进一步提出“以街道党校为阵地,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培养农村后备干部”的思路。我们深感能以此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也是继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配套的探索、实践与尝试。
我们就此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反复、深入的研究和论证,按照这一思路组织实施。街道党校从筹划准备到正式开学经历了半年时间。我们对招生、组织教学、学员管理、课程设置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考虑到干部成长规律,党员发展时限等要求,最终确定街道党校学制两年,分四个学期。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全办公开招考,统一考试,通过自愿报名,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综合评定等环节,严格筛选,真正把地区优秀青年吸收到党校中来。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培养200名至300名懂政策、能工作、敢工作、会工作,综合素质高,年龄结构优化,梯次配备合理,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的年轻后备干部。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
首先,抓好论证组织实施工作。在全办范围内面向各村公开招录年龄在18至35岁的初、高中、大中专毕业生及退伍复转军人,严格程序,择优录取。第一期从280名选拔出79名优秀青年进入党校学习。针对农村青年的特点和农村发展的需要,街道党校教学以理论、科室实习和农村实践、挂职锻炼相结合。开设法律、行政管理、历史、党建、科技等课程,还专门开设了村委会选举有关的法律和竞选知识、方法课程,聘请省、市、区、街道党政机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政策水平的领导干部来讲课。定期安排学员到科室实习,了解办事处工作,理解办事处工作,加强农村青年同政府的感情,增进政府与群众的沟通。要求学员列席村两委会会议,全面了解农村事务,学习老干部的工作方法、工作经验,提高素质。考虑到学员生产生活问题,每周安排两次课程,实行半脱产学习,给予适当补助,确保此项工作落在实处。
其次抓好组织发展工作。由街道党校党支部全面负责学员组织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开通党员发展第二通道。学员学习期间,将接受了一年系统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并符合条件的学员发展为预备党员,再经过一年预备期考验,合格的转为正式党员,毕业后组织关系转回所在村党支部。
再次抓好培养农村后备干部工作。成绩合格并表现突出的学员,毕业后,通过街道党工委,作为村两委会后备干部,到本村挂职锻炼,协助两委会工作。对其中表现突出的青年,街道党工委将给压担子,加强指导,大力宣传,树立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在两委会换届时,促使他们参加竞选村职,与其他候选人平等竞争,接受村民的选择,通过竞选成为进入权力层的农村骨干。
街道党校首届农村后备干部培训班79名学员,平均年龄28.6岁,其中党员12名,大专文化程度4人,高中文化程度45人。两年来,发展党员50名,特别是在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5名学员进入村委会,其中1名主任,1名副主任,3名委员,另又6名进入村级妇联、共青团和村民小组等各种组织,首届学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三、以换届选举为契机,严格程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源动力,关系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体现了广大群众的民主意愿。搞的好,一些能干事、想干事,有公信力的人才就能脱颖而出,走上农村政治舞台。否则,就会阻碍农村经济发展,损害群众利益和集体利益,影响农村稳定。
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长期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财务管理、干部作风等热点问题,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都在换届选举前夕集中爆发。这一显性特征和一些借事闹人的隐性特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既不能回避,也不能急于求成,走向极端,从而催生了我们的所有工作都必须具备前瞻性、预见性,必须把“活血化瘀”、制度建设、综合教育等基础工作作为先导性工作来抓。早在201*年,我们就将解决各村历史遗留问题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提出政府主导,群策群力,解决带有普遍性遗留问题的理念,集中7个月时间,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筹资300余万元,解决了全办20个村涉及宅基地、土地承包、村组帐务等三大类30多个长期遗留,甚至遗留十几年的问题,并通过依法按时换届,发挥村委会新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解决遗留问题,政府的公信力、亲和力进一步增强。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既确保了换届选举工作如期进行,又打破了部分群众要求先解决好问题再进行换届的传统观念,同时,树立了新任村干部的形象,群众的支持率、满意率明显提高。
在往届选举中,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素质参差不齐,组织不力和因选举程序不统一、不规范、不严密,影响换届顺利进行。我们将强化组织领导作为突破口,从根本上理顺关系,强化党对村委会换届工作的领导,规范程序。一方面,发挥村级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成立以各村支部书记为组长,委员为成员的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选举知识培训,组织领导村民选举委员会依法实施换届工作,全程监督,及时妥善处理选举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另一方面,从规范选举程序入手,抓住每个环节,抓好每个细节,出台《关于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办法(模拟稿)》、《换届选举指导程序》,对选举程序中的选民登记、选票印制、票箱设定、公告格式、选举结果报告单填写以及投票、唱票、记票等细节都作了明确进行了规定,统一口径。办事处统一刻制三枚换届选举专用随形章,选用7种不同颜色的选票专用纸,由办事处在各村投票选举前随机选用纸张和印章,做到选票在发票前严格保密,从而确保了没有因程序问题影响换届,效果明显。
由于农村规范化、民主化管理正处于渐进时期,村民素质还良莠不齐,表现在换届选举时一些突发事件还时有发生,往往以偏差理解政策等种种理由进行干扰,从而激化矛盾,影响选举正常进行。我们从内强素质入手,对机关干部和农村干部进行了长期的“双重”培训,使机关干部成为人人讲话有威信,群众能信服的选举指导员、政策宣传员,使农村干部成为矛盾调解员,构建一个良性互动的局面。坚持周一例会讲评,总结、分析、研究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广在解决换届选举突发事件过程中的一些成功做法。坚持每月一次法律知识讲座,重点对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有关法律法规,先让干部在科室讲,再在机关干部大会上讲,模拟选举过程,使机关干部身临其境,提高干部特别是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依法组织选举,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对全体机关干部进行换届选举知识考试,统一命题,严格考评,明确85分以下的不能参与换届选举,并取消相关福利待遇,确保参与换届选举工作的人员成为素质合格,能力过硬,敢干事,也能干成事的人。在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方面,利用农村两委会干部例会,集中组织对农村干部进行了多次相关知识培训,反复组织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省、市、区关于换届选举的一系列法规政策,编写《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知识问答》、购买《西安市农村两委会换届选举政策问答》下发到全体干部手中,加强学习,加深理解,确保了农村干部在宣传指导换届选举中不出偏差。
针对换届前各村不同程度出现上访闹人闹事现象,我们早动手,早安排,从消除“闹”字派闹事群众基础和闹事理由入手,及时出台《从现在起到换届期间停止或延期办理村组重大事项的通知》和《关于严肃纪律确保村委会换届顺利进行的通知》,规范换届期间农村工作,遏制出现不稳定苗头,保障换届选举工作环境。并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利用各村每天2个小时以上的广播宣传,张贴1000多条标语、举办30多期板报,营造浓郁的工作氛围,从舆论导向上确保了这次换届选举工作的高质量。同时,注重发挥派出所等驻地单位的积极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参与换届选举工作。要求公安干警全程跟踪,随时出警,为换届选举保驾护航,对干扰和破坏选举的人和事,依法采取强硬手段,真正起到了威慑作用,打消了个别人闹事、闹人的念头,保证了换届选举的治安环境。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后,农村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干部在换届选举中相继退出农村政治舞台,也是历史必然。但长期以来,农村干部退任后,缺乏各方面的关心和理解,部分退任干部思想认识不明确,对农村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对现任干部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因素,有的成为我们在农村工作中的阻力,甚至少数成为“钉子户”。对此,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通过召开落选村主要干部座谈会、慰问、等形式,增加政府与退任干部的感情,使其愉快退下来,积极支持新班子工作。并积极研究,出台《农村退任干部补助发放办法》,对地区60岁以上,过去长期担任村主要干部的,给予一定补贴,共享发展成果。通过以上举措,提升了退任干部的认识水平,使他们站在了政府一边,对现任村两委会干部更是一种鼓励。
四、加强制度创新,建章立制,规范农村各项工作
农村财务往往是群众关心的热点,也最容易引发群众上访。由于目前农村干部素质普遍较低,管理体制等问题,各村财务公开不及时,财务管理存在漏洞,缺乏监管,往往是由一人说了算,收入不进帐,乱销乱支,村委会主任一人既是出纳,又是会计,存在白条进帐、包包帐、节节帐的现象。换届接交时上届干部不交帐,新人不管陈事,工作缺乏连续性,造成有些问题堆积难以解决。加之农村的一些恶人、强人在村里为所欲为,有的成为农村黑恶势力,有的打着为民请命、谋利的旗号,与政府对抗,强揽所在地工程,以谋取私利,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此,我们着眼于建立农村管理新机制,规范农村各项工作。按照雁塔区委的相关精神,落实相关制度。一方面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档案管理。针对群众比较敏感的财务问题,全面推行村财街管制度,全办20个村财务由办事处农财中心统一管理,实行村长、书记双签制,出台十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和《农村财物分配指导意见》,特别是针对近郊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款的分配管理使用,由办事处对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全面监管,存入指定金融机构,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分配中,干部不粘现金,群众直接到金融部门领取,严格财经纪律,规范审批程序,明确责任追究,使个别干部不能、不敢、不愿违法乱纪,确保群众利益。坚持每年四月份办事处组织对各村的文书档案,特别是合同、会议记录等进行集中整理归档,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延续性。另一方面推行信访听证会和乡规民约评理会制度。对一些重大的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召开由街道司法所、村信访调解员、地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邀请法律顾问参加的听证会,有效防止群众“访人不访法”的问题,把基层政府从信访被告席上解放出来,真正成为仲裁者。对农村一些属于道德范畴,法律未明确规定的问题,组织召开由村组德高望重、群众信任的长者和部分退休职工、教师参加的评理会,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处理问题,化解矛盾,效果明显,促进了农村民主化管理进程。再一方面坚持多开会,规范村组各项工作。针对村组一级出现会荒,很多农村一年半载不开会,群众对村务不了解,干部也不知道群众心里想什么、盼什么,矛盾积累、激化的现状。积极落实《农村两委会主要干部例会制度》、《农村两委会干部例会制度》、《村民代表议事会主席制度》和《一事一议一公开制度》,加强沟通交流,化解矛盾,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给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
近两年来,我们按照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的工作思路,针对农村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致力从根子上解决,落实相应措施,进行了有益探索,虽然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在摸索实践中不断调整思路,与时俱进,总结提高。谢谢大家!
《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发言材料》来源于公文素材库,欢迎阅读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第四篇: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文章标题: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有幸参加全市农村工作经验交流会议。这为我提供了一次向各位领导、同志们学习提高的大好机会,我非常珍惜,在此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各位领导、同志们把在农村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倾囊相授。
农村稳定则全局稳定,农民富裕则全民富裕。党中央和国家连续三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加强农村、农民、农业工作,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更充分说明了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就以农为主的鱼化而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农村管理,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执政能力,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我是1999年从部队转业到雁塔区委组织部,201*年2月到鱼化寨街道办事处先后任主任、书记,一直从事农村工作。在工作中遇到了许多新变化、新问题,也一直在努力思索,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效。今天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批评指正。
鱼化寨街道办事处地处雁塔西部,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总面积23平方公里,全办20个行政村,7个社区,城乡人口10万余人,常住人口4.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3万人,驻地大中型企事业单位29家,大专院校5所,先后兴办企业200余家,各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递增。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深入实施,由于部分干部认识和工作不到位,工作随意性大,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工作的顺利进展。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这些问题根子都在过去和现任的干部身上,就是乡街缺乏对村组的有效监督,没有形成务实管用的农村工作套路。如果继续沿用老思路、老经验、老办法,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特别是对农村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比较普遍、比较深刻的问题,就会捉襟见肘,只能是应付捻弄。为了从根子上切实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按照雁塔区委提出的“指导员、工作队、办实事、多开会”的十二字工作方法,深化指导员工作制度,建章立制,制度创新,构建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深入实施,农民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街、村两级关系由过去的上下级行政从属关系变成了独立法人间的平等关系,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进入转轨时期。过去,农村工作主要是上级安排,下级贯彻落实,主要是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处理解决农村事务。农村的各项工作,如春耕、夏收、秋收等日常生产都要抓。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基本上是群众自己解决,乡街政府管理职能弱化,职能逐步由“大政府,小服务”向“小政府,大服务”转变,从原来的行政职能转变到服务群众。乡街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监督指导形成真空,中间缺乏有效载体。甚至对有些村干部的错误做法,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行为,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特别是一些素质不高的村民进入村干部队伍,以权谋私,强包强揽工程,借机向政府发难,乡街缺乏明确的管理监督体制,致使个别村村务混乱,群众意见大,工作无法正常进展。
近几年来,雁塔区委按照“指导员、工作队、办实事、多开会”的十二字工作方法,为全区120多个村派驻指导员、工作队,在农村基层组建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实践中看到,指导员在农村工作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由于村民委员会是一级自治组织,乡街政府对村民委员会只能给予指导、支持和协调,有部分村干部,受观念的影响,往往对指导员有排斥情绪,造成监督流于形式。
通过大量调研,认识到只有使指导员工作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序列化,使指导员由机关干部真正转变为村组干部,真正融入农村,才能规范工作,更好的发挥监督作用。我们任命29名机关干部担任20个村的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赋予指导员“参与党务,指导村务”的新内涵。指导员每周至少在村工作两个半天,必须参加村两委会会议。村两委会召开会议前,先做好会议内容的调研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在会议期间保证会议按照原定决议和议题顺利进行,指导会议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区委、区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各项规章制度。在会后监督和督促两委会按照会议的决议依法行政。对两委会的重大决议,指导员不参与表决。这样指导员工作起来就比较明正言顺,能真正及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更全面的将党的政策原汁原味的传达到群众,能及时将街道党工委的重要决策传达到各村,也便于及时掌握村组潜在的不稳定因素,第一时间上报街道党工委,及时处理,化解矛盾。特别是在处理地区8023部队串联进京上访问题方面,指导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掌握动态,果断采取措施,防止了事态扩大。对农
村容易出现的家庭势力、个人恩怨、习惯做法、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有些村干部在执行上级有关政策及两委会决议时有些走样的问题,代表街道客观、公正的发表意见,不带任何偏见处理问题,纠正错误,及时督促、引导村干部在执行相关政策、两委会决议中,充分听取群众呼声,按照村民的意愿和要求,依规依法办事,减少矛盾,及时化解不必要的误会,起到了很好的监督。指导员在村工作,入户率达到100,深入走访,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同群众接触的机会增多了,使机关干部转变了作风,加强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街村两级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以街道党校为阵地,采取公开选拔方式,培养农村党的后备力量,提高共产党在农村民主政治中的竞争力
村民自治法颁布实行以后,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主要是农村基层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弱化,党员发展缓慢,党员老化现象严重,农村后备力量薄弱。
由于受农村家族、宗族等势力的影响,有些村家党不分,党员发展“出必吾家”,以人论事,以人划界。有的村无苗子,书记选配难,党员发展难,干部管理难,素质提高难的问题。特别是在支部换届工作中,有的村选不出一个好书记。甚至有些群众抱怨地讲,“我们村难选一个好书记,最好从上级给我们派人担任书记”。全办20个村党支部委员大多是我党在六七十年代发展的老党员,好多村在吃政治老本,党员形成断层,党员老龄化严重。全办农村党员总数706人,占全办农村总人口的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究其根源,主要是村党支部书记对农村政治资源形成垄断,一些村支部书记、老党员思想保守,心存顾虑,怕发展新党员抢了自己的位子,对组织发展缺乏积极性。造成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匮乏。农村青年存在着很高的政治热情,很多青年入党愿望非常强烈,传统政治体制又不能很好为他们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或机会。客观上形成的政治资源垄断剥夺了他们“公平进步”的机会。
农村党员流动性增强,管理难度加大。党员管理出现该管的不管,想管的管不了的状况,党员游离在组织之外,有权利不尽义务,农村党员发展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教育培养通常是文件对文件、会议对会议,没有横向的展开和纵向的深入,盲目性和无效性显而易见。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没有显著提高,甚至有些还在退化,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由于两委会产生的民意基础,权力来源不同,出现了关系不协调,党组织核心地位削弱的问题。大部分村主任认为:“书记就是那几个党员选出来的,而村委会主任是全体村民选出来的,村主任才能真正主宰村组一切”。部分人甚至认为,党支部是管党员的,村委会才管村务,缺少对党执政地位的认识,两委会工作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工作两张皮。矛盾在某些村表现的异常尖锐,已经严重妨碍了村务工作的有效开展,群众利益也受到了极大损害。
我们深深认识到,要解决以上三方面问题,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关键是要发掘人才资源,利用资源,优化干部队伍,建设一支梯次性农村后备干部梯队。围绕此,我们进行了反复实践。起初,通过下达任务的方式,加大党员发展力度,但201*年计划发展党员80名,实际只发展党员31名,不到计划的一半。通过进一步思考,试行几个村成立一个党总支,进行党员发展试点,但仍脱离不了家族势力的影响,实际效果不明显,初衷没有实现。在我们苦苦思索的过程中,适逢区委安排自己在市委党校参加街道党工委书记学习班,在大家推选自己担任党校临时党支部负责人的过程中,受到很大启发。当时,街道党校只有一块牌子,没有实质性内容,通常搞一些短期党员培训教育,没有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当时立即就设想能否在街道党校成立党支部,选拔农村青年进行中长期培训。在调研摸索中,区委组织部、宣传部、政策研究室及区委党校和区级各部门的同志以及领导及时给我们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指导,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王军同志进一步提出“以街道党校为阵地,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培养农村后备干部”的思路。我们深感能以此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也是继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配套的探索、实践与尝试。
我们就此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反复、深入的研究和论证,按照这一思路组织实施。街道党校从筹划准备到正式开学经历了半年时间。我们对招生、组织教学、学员管理、课程设置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考虑到干部成长规律,党员发展时限等要求,最终确定街道党校学制两年,分四个学期。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全办公开招考,统一考试,通过自愿报名,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综合评定等环节,严格筛选,真正把地区优秀青年吸收到党校中来。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培养200名至300名懂政策、能工作、敢工作、会工作,综合素质高,年龄结构优化,梯次配备合理,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的年轻后备干部。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
首先,抓好论证组织实施工作。在全办范围内面向各村公开招录年龄在18至35岁的初、高中、大中专毕业生及退伍复转军人,严格程序,择优录取。第一期从280名选拔出79名优秀青年进入党校学习。针对农村青年的特点和农村发展的需要,街道党校教学以理论、科室实习和农村实践、挂职锻炼相结合。开设法律、行政管理、历史、党建、科技等课程,还专门开设了村委会选举有关的法律和竞选知识、方法课程,聘请省、市、区、街道党政机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政策水平的领导干部来讲课。定期安排学员到科室实习,了解办事处工作,理解办事处工作,加强农村青年同政府的感情,增进政府与群众的沟通。要求学员列席村两委会会议,全面了解农村事务,学习老干部的工作方法、工作经验,提高素质。考虑到学员生产生活问题,每周安排两次课程,实行半脱产学习,给予适当补助,确保此项工作落在实处。
其次抓好组织发展工作。由街道党校党支部全面负责学员组织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开通党员发展第二通道。学员学习期间,将接受了一年系统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并符合条件的学员发展为预备党员,再经过一年预备期考验,合格的转为正式党员,毕业后组织关系转回所在村党支部。
再次抓好培养农村后备干部工作。成绩合格并表现突出的学员,毕业后,通过街道党工委,作为村两委会后备干部,到本村挂职锻炼,协助两委会工作。对其中表现突出的青年,街道党工委将给压担子,加强指导,大力宣传,树立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在两委会换届时,促使他们参加竞选村职,与其他候选人平等竞争,接受村民的选择,通过竞选成为进入权力层的农村骨干。
街道党校首届农村后备干部培训班79名学员,平均年龄28.6岁,其中党员12名,大专文化程度4人,高中文化程度45人。两年来,发展党员50名,特别是在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5名学员进入村委会,其中1名主任,1名副主任,3名委员,另又6名进入村级妇联、共青团和村民小组等各种组织,首届学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三、以换届选举为契机,严格程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源动力,关系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体现了广大群众的民主意愿。搞的好,一些能干事、想干事,有公信力的人才就能脱颖而出,走上农村政治舞台。否则,就会阻碍农村经济发展,损害群众利益和集体利益,影响农村稳定。
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长期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财务管理、干部作风等热点问题,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都在换届选举前夕集中爆发。这一显性特征和一些借事闹人的隐性特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既不能回避,也不能急于求成,走向极端,从而催生了我们的所有工作都必须具备前瞻性、预见性,必须把“活血化瘀”、制度建设、综合教育等基础工作作为先导性工作来抓。早在201*年,我们就将解决各村历史遗留问题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提出政府主导,群策群力,解决带有普遍性遗留问题的理念,集中7个月时间,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筹资300余万元,解决了全办20个村涉及宅基地、土地承包、村组帐务等三大类30多个长期遗留,甚至遗留十几年的问题,并通过依法按时换届,发挥村委会新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解决遗留问题,政府的公信力、亲和力进一步增强。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既确保了换届选举工作如期进行,又打破了部分群众要求先解决好问题再进行换届的传统观念,同时,树立了新任村干部的形象,群众的支持率、满意率明显提高。
在往届选举中,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素质参差不齐,组织不力和因选举程序不统一、不规范、不严密,影响换届顺利进行。我们将强化组织领导作为突破口,从根本上理顺关系,强化党对村委会换届工作的领导,规范程序。一方面,发挥村级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成立以各村支部书记为组长,委员为成员的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选举知识培训,组织领导村民选举委员会依法实施换届工作,全程监督,及时妥善处理选举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另一方面,从规范选举程序入手,抓住每个环节,抓好
第五篇: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发言材料1
全县农村工作
会议材料之***
着力建设美丽乡村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201*年2月 日)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全县20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作一简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1*年,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省地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政府全体会议精神,抢抓东部城市群建设、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工程机遇,以村镇(乡)规划编制为基础,以示范村、小集镇建设为重点,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大力整合涉农项目和其它资金,着力建设美丽乡村,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为建设绿色、开放、和谐新互助增添业绩。
围绕以上工作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村镇规划步伐,打好新农村建设基础。今年,要抢抓东部城市群建设历史机遇,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编制新一轮新农村建设村级规划100个以上,首先考虑乡镇政府所在地、主要公路沿线、旅游景点的村庄。全面完成五十、东和、台子、林川、巴扎、 1
塘川、哈拉直沟、红崖子沟、松多、东山、西山、蔡家堡等12个集镇的总体规划定稿工作。村镇规划要服体现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彰显村镇特色。
(二)提升村庄建设档次,着力推进示范村建设。根据省地围绕“三线”建设示范村的安排,计划把塘川镇高羌等西宁至北山旅游公路沿线的18个村建成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使5953户,23880人受益的同时,集中展示互助农村新面貌、新气象。一抓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整合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资金,全面改造示范村危房,改善农户居住条件,使村庄房屋新颖整齐,院落美观大方,呈现新村新貌。年内,示范村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改造率达100%。二抓村庄净化。大力开展“三清”、“三改”活动,着力整治农村“六乱”现象,切实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三抓重要节点建设。实施示范村“一村一广场”工程,建设一处不少于3000平方米、集村民集会交流、学习技能、健身休闲、文化娱乐、传播信息为一体的村级文体广场,为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场所,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对村庄主要巷道、村口及周边农户等重要节点进行重点整治,把示范村的中心区域打造成全村的精品区、亮点区。四抓村庄美化。以绿化和粉饰增强村庄的美化效果。绿化要做到乔、灌、花等树种相结合,实现“花树环绕、绿色养眼”的目标。墙面粉饰要村域有别、融入民族元素、彰显浓郁的民族特色。五抓工作进度。4-10月集中力量全力建设示范村,10月底全面完成
建设任务,迎接省地验收检查。六抓主导产业培育。紧密结合村域实际,依托优势资源,按照“一村一品”的建设模式,引导、扶持、发展特色优势种养殖产业、农村小企业、农家乐、特色旅游、劳务经济为主的主导产业,增强发展后劲,为农民提供一个稳定的增收渠道,实现示范村农民纯收入稳定增长18%的目标。
(三)立足集镇提档,全面推进小集镇建设。一是加快撤乡建镇步伐。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林川、东沟、东和、台子、巴扎、红崖子沟、哈拉直沟等七个乡的撤乡建镇工作,促进集镇向建制镇发展。二是重点集镇提档升级。丹麻、南门峡镇继续巩固提高,做好集镇所在地村庄整治工作,使集镇、村庄协调一致。加定、五峰、东沟三乡镇完成集镇建设任务,形成鲜明特色,抓出成效。塘川、巴扎二乡镇按照三年建设出成效的要求,加大拆迁、建设力度,力争在今年集镇建设初见成效。三是全面推开其余集镇建设工作。今年,林川、五十、东和、台子、哈拉直沟、松多、东山、西山、蔡家堡、红崖子沟等10个集镇要按照集镇建设总体规划,认真制定集镇建设三年规划,逐年作出建设详规。同时,以拆迁为突破口,全面拆除影响集镇统一建设的建筑,构建集镇路网,拉开集镇建设框架,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四)突出重点村庄,狠抓农村环境整治。配合小集镇建设,对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庄进行环境整治,使集镇建设与集镇所在地村庄整治工作融为一体。整治工作要按照集镇建
设总体规划,对广场、村口、学校、公路沿线、主要村道等重点区域重点打造,建成与集镇协调一致、和谐统一、融入一体的新农村,为集镇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五)有效整合资源,全力建设新农村。整合项目资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措施。整合项目资金的力度,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对小集镇、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要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继续整合捆绑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农村奖励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水电路基础设施、设施农牧业等涉农项目资金。同时,引导群众投资投劳,提高群众建设新农村投入比例,形成建设合力。其中示范村整合资金300万元以上、重点集镇整合资金500万元以上、一般集镇整合资金100万元以上,群众投入资金户均达到1万元以上。
(六)强化组织领导,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建设新农村是考验干部、锻炼干部,提高干部执政能力的平台,也是农民参与社会发展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为此,一要实行新农村建设工作由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负责制。各乡镇要强化组织领导,组织专门班子,抽调精兵强将,充分发挥乡(镇)村镇建设办公室职能作用。要强化宣传引导,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把每一个村建成富裕村、文明村、卫生村、样板村。二要建立县直重点部门、企业帮扶示范村制度,实现示范村建设目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农村工作会议发言(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0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