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在市委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关于十六届四中全会(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8 08:31:55 网站:公文素材库

第一篇:在市委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关于十六届四中全会

在市委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之后,通辽市委组织召开了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读书会。我市也于10月22日至27日在全市各部门、单位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学习。10月30日,市委召开了常委会。特书记专程从北京回来,参加了常委会,并为我们下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安排部署当前和201*年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市委常委会听取了各位常委及人大、政协领导关于学习开展情况的汇报。从汇报情况看,各部门、单位都能够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较好地开展了学习活动。尤其是市人大、政协机关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开展了学习活动,并结合实际,就当前和201*年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部署。相比较,我们党委、政府机关就有很大差距。今天,市委组织召开中心组读书会,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和全面把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推进我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关于四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和《决定》的主要精神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会议,全会做出的《决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这次全会和这个《决定》抓住了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战略性课题,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关于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战略意义。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受到了全党、全国、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广泛高度重视,被舆论界评论为:是中国处在改革攻坚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标志。从全会议程和内容安排角度分析,我理解全会集中体现了以下几方面战略意义。

1、发展党内民主成为党建的基本方向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中央政治局向全会报告工作,表明了党内对重大问题决策向民主讨论、集体决策方面发展的总体趋势。全会议题提前向全党和社会公布,表明了党的高级会议已经逐步走向公开化、社会化,打破了原来党内高级会议的神秘色彩。《决定》制定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方向。《决定》中对重大问题做出的决策,并未事先确定基调和框架,而是首先向各省、地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及专家学者征求意见,由《决定》起草小组对所有征求上来的意见、建议梳理归类,分析研究,起草《决定》,随后又经多次大规模讨论修改。这直接体现了党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向民主讨论、集体决策发展的转变。

2、中央军委人事上的新老交替,实现了党的权力和平交接,体现了领导权力交接走上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4、全会以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对我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进行了全新的探索。执好政、用好权是有史以来所有执政党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国共产党执政期间,使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综合国力已跃升至世界第5位,并有效地解决了世界上1/5人口的温饱问题,创造了中国发展史乃至世界发展史的奇迹。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是合格的。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全新的执政环境和全新的执政内涵,共产党清醒地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当前突出问题来对待,这是我们党对跳出历史周期率进行的全新探索。

(三)对《决定》的认识和理解。学习和领会《决定》精神,关键是要对《决定》中体现的我们党执政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要有深入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

第一,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有了新发展。《决定》系统阐述了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总结了党执政的六条基本经验,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同时提出了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基础等一系列基本概念和重大问题。《决定》中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三个概念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表明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执政”就是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在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真正认识并掌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核心的要求是发扬党内民主,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依法执政”就是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建设任务,把依法治国方略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去,使我们的制度和法律,不因为领导人或领导人注意力改变而改变。这三者之间相互统一、相辅相成,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二,对党的执政思想有了新认识。《决定》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反映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思路、执政方略和执政理念。如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牢记“两个务必”,倡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等等。特别是《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提法,表明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和拓展。《决定》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给我们指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执政中,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三,对政治体制改革和当前工作有了新部署。《决定》从政党的功能、定位及执政规律出发,明确了“领导”与“执政”的区别与联系,并明确规定:“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决定》特别强调了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党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作用。还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这表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配套、整体推进的阶段。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做好当前工作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我们要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成为广大党员自觉增强执政意识的过程,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本领的过程,成为推动工作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过程,用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成效来检验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用执政能力的提高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实践。

第四,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任务有了新概括。《决定》提出“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与十六大强调的“五种能力”是有机统一和相互贯通的。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应该把它们统一起来加以思考,贯通下来加以落实,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提高“五个方面能力”,关键在搞好党的建设,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成效最终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同时,要求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必须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结合起来,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结合起来,同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结合起来,同不断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结合起来,同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关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发展观,今年初,中央根据全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座里程碑,是重大的理论创新点。

(一)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这个问题我就不多讲了。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霍林郭勒市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经被确定为达到小康水平了,但按严格的标准衡量,这还不足以是全面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树立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2、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去年非典疫情的蔓延,集中暴露出这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我们提出霍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奋斗目标,全力打造蒙东地区“四大基地”,同时我们也要加快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步伐,把我市建设成为真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这符合科学发展观。

3、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市近年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全力保护科尔沁北部地区仅有的一块原始草原的完整性,这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4、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是为了人,发展要依靠人。发展能够体现人、塑造人,能够体现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体现人的政治、文化权利,体现人的素质、形象,这说明当前已由物的发展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5、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6、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上述第一、第二两个问题主要是对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一些认识和看法。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就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出了一些新的论断和观点,包括一些理论创新,我们都应该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面把握。前一阶段,我们对学习活动进行了部署,大多数部门、单位都能够按照要求开展活动。但可以肯定地说,这次学习活动普遍开展的不深入、不彻底,甚至有的部门、单位没有组织开展,这些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30日上午,市委常委会部署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深入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和201*年工作。现在要求全市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学深学透,从而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

三、关于通辽市委贯彻四中全会的几点要求

在通辽市委中心组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读书会上,市委书记莫建成做了重要讲话。莫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入抓好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各级党组织要加强领导,做出部署,学精贯通,学以致用,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实际,通过学习四中全会精神,指导工作实践,提高执政水平,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以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紧紧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不放松,加大领导和工作力度,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并谋划好明年的工作。莫书记强调指出:结合实际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必须一心一意走工业化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具体到当前工作,发展的着力点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过去、现在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通辽市经济工作的主线。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已经确定的工业化思路,牢牢把握住项目、集群和素质三个关键。突出项目带动战略。坚持大项目与中小项目并重,突出抓大项目;项目建设与项目前期并重,重点抓投产率;资源型项目与资本型项目并重,着力抓资源转化。在确保今年“百强”重点项目规划目标的同时,抓紧制定明年的项目规划,抓好在建项目和前期项目的各项工作。要抓紧培育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和壮大以能源矿产开发转化为主的煤、电、高耗能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和壮大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绿色有机食品工业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和壮大以蒙药品牌为主的药业优势产业集群。要注重工业增长和项目建设的素质。在项目建设上注意筛选那些产业关联性紧密、产业牵动力强的项目,科学论证,合理布局,把有限的投资空间利用好。要注重项目载体建设,量力而行,理性推进,集中建设一、两处功能完备的项目区,不求大,务求实。进一步强化工业运行监控,确保完成工业增长目标。

(二)全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实施“一主三化”战略,即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大力推进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对于我市而言,工业化是重点,农牧业产业化不是重点,因为我市农牧业产业化规模不是很大。我市农牧业产业化要以城郊型、集约化为原则来运作,在个性把握上突出霍林河特点。城镇化是霍市的重点。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主要取决于产业化水平和财政能力。我们要在做大产业的同时,加快城市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明年城市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拓宽创业路,使其成为市区内的一条主干道;改造泰丰大街,使之与沿山路接通,将市区西部的街路框架拉开。明年将友谊路向南延伸,将哲里木大街向西延长2公里。我们将根据财政能力,适度举债,以使我们的城市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让我们的广大市民切实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全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科学的发展观需要科学的人才观作支持。做好人才工作,开发人才资源,总的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抓住用好现有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养后备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做好人才工作。霍市是一个以开发煤炭资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早在多年前,大家就说霍市干部职工的整体学历水平很高,但实际上真正的大学生却很少。多数人的基础学历都是中专,是在后来进修成为大专或大本学历的。目前我们面临的人才环境不是很好,人才结构也不尽合理。特别是下一步我们搞工业化,急需懂工业的干部,但懂工业的干部却很少。前一阶段,市发改委招聘两个懂工业的大学本科生,按理说像发改委这样的政府行政机关很诱人,但实际情况却出人意料。我们在通辽日报、通辽电视台花了很多广告费,但就是没人报。市医院招聘四个专业人员,也是这种情况,我们将招聘条件一降再降,结果还是一样。这样的情况就足以说明我们的人才环境还不是很好,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来霍市。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强人才工作方面,要不断加大力度,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努力将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霍市加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来。

做好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党委要集中精力研究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要支持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加快职能转变,实现政企、政资和政事分开,重点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党委领导干部要加强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性和创造性。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提高按规律和规矩办事的能力,尊重、顺应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真正做到符合规律的事就大胆去干,不符合规律的事坚决不做;按法律、法规办事,搞法治不搞人治,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着力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四、关于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的几点认识

霍市作为一个县级行政区划,前些年曾有过变为省管县的说法。目前辽宁省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动作。县级政权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权的基础。我们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要认真学习新《决定》精神,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不要在理论研究上求突破、下功夫,而是要紧紧把握住基层政权建设这一点,着力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经济建设上思考问题。我们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着力点在加强各级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落脚点在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自己跟过去纵向比,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横向与发展快的地区比,我们还有差距。从201*年经济主要发展指标看,我市地区生产总值排在全区59位,地方财政收入排在44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排在45位,而排位靠前的主要经济指标仅有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排在第3位,是16400元。经济整体水平处于全区中游或中下游,这使我们实现在201*年争创全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第一的奋斗目标难度很大。从发展的态势上看,各地大上工业项目,上大工业项目的势头非常强劲,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煤制油项目6月8日已经开工,总投资600个亿,一期工程投资245个亿,201*年一期投产,建成后每年可新增税金25个亿。呼市的托克托县工业园区去年还是一片荒芜,锁定0.22元电价后,今年就有华北制药等3个百亿元项目入驻园区。人口只有2.2万人的二连浩特市,今年也有加拿大埃伏隆公司投资百亿元人民币,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厂。今年前三季度,内蒙古自治区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全区财政收入第一个100亿用了50年,第二个100亿仅用了3年,第三个100亿用了1年半,今年可达到350亿,超过吉林省,3至5年内可再超越7—8个省。从全区和部分旗县市区经济发展态势看,各地发展千帆竞发,激流勇进,一日千里。我们各级干部要跳出霍市看霍市,与先进地区比,与发展快的地区比,我们不能有半点的盲目乐观,来不得丝毫的松劲懈怠。市委四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确立了到201*年,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全区第一和率先走进全国前列的奋斗目标。我们在努力超常规的发展,而其他地区也在努力跨越式的发展,在动态中赶超,实现既定的目标,需要我们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只争朝夕,奋力进取,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思想认识,应该有这样一个精神状态。

(二)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把握好“发展”这个主题,而且要把握好“科学”这个内涵。坚持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在发展中更好地解决各种矛盾,实现宏伟的奋斗目标。这里讲了几个问题。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从发展中获得实惠。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最终目的是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要让全市人民在加快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当前,要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改善财源结构,增强地方财力,为增加群众收入创造条件。要引导企业建立职工收入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机制,严格执行企业用工最低工资标准,制定重点企业指导性增资目标。通过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养殖业、劳务输出等多种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农牧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要鼓励支持全民创业,推进再就业工程,增加资产性,经营性收入,让民众通过诚实劳动、艰苦创业得到更多实惠。我们要随着财力增长,持续不断地增加职工工资,逐步缩小与驻市大企业的工资差距。要继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善弱势群体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二,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推进自来水公司、市宾馆、街道环卫等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步伐,增强发展活力。实施教育精品工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产业发展;坚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政策环境,着力增加总量、改善结构、提高素质,多方式用好人才、多渠道引进人才、多途径培养人才,为全市经济超常规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和智力支持;大力弘扬草原文化、煤炭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通过揭示电厂是如何发电的,铝锭是怎样炼成的,露天矿是怎样采煤的,用流水线链接旅游经济,推进工业旅游发展;着力把霍林郭勒市建设成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相对集中,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相对繁荣的区域中心城市。

第三,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工业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经济发展,要未雨绸缪,科学规划,把工业的快速发展放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大盘子内考虑。要走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我市是一座缺水城市。当前,在建的电力装机容量已达240万千瓦,规划装机600万千瓦,水源不足将是未来制约霍林河地区电站群及其他产业规模发展的瓶颈。加速水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合理利用,促进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超前谋划,加快建设水源工程,争取自治区政府支持,将乌拉盖水库列为霍市工业发展的保障水源。我市又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的城市。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生产用地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珍惜每一寸土地。必须在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下,高效配置土地资源,保障城市发展和工业生产用地。要千方百计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必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要按照《决定》的要求和部署,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切实改变在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学而不信、学而不思、学而不行的问题。必须从制度上整治理论学习的形式主义,加强市委中心组学习和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健全领导干部述学、评学、督学等制度,建立有约束力的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积极探索调动党员干部学习自觉性的机制和提高学习实效的办法。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在一个地区,党委、政府是核心,政府负责依法行政,为广大干部群众谋利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作为领导班子成员的书记、市长要率先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每一位书记、市长都要自觉加强自身建设,自觉地执好政、执好权。各级领导班子是党执政政策的制定者、执政活动的组织者、执政使命的践行者。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点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着力增强执政意识。教育各级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增强执政强市、执政为民和执政求进的意识,切实解决一些干部发展思路不活、办法不多的问题。二是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着力优化执政效能。要重点考虑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意用好选配、激励、备用三种手段,优化整体效能。要在激励中发挥效能,建立用实绩说话、凭能力上岗的用人导向,让有能力的干部在平等竞争中得到检验,并要动态建立多层次的后备干部队伍。三是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执政素质。要强化培训、锻炼、交流三项措施,加快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素质。在教育培训上坚持急需、实用原则,探索开展分层、分类教育培训新路子。在实践锻炼上按照立体、复合要求,把优秀年轻干部送到一线基层,推向商海战场,外派发达地区,参与中心工作,使他们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开拓视野、增强本领。在轮岗交流上有计划地推进跨部门竞岗交流、机关与基层双向交流、重要岗位定期交流,使干部丰富阅历、积累经验。

3、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重视抓基层、打基础,抓薄弱环节,真正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根本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党建工作,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学习“双培双带”、“支部加协会”等经验,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牧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要适应社会管理和党员分布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开展好“综合示范区”工程。探索推行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员制度,抓好党政机关等党建工作。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重点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对下岗职工党员、失业党员、流动党员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切实把党员队伍教育好、发展好、管理好。

4、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要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要求,健全民主制度,推进和扩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党委必须总揽全局,通过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集中精力抓好把方向、议大事、管全局的工作。坚持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等制度,主要领导干部任前要征求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重大决策、重大项目、资金安排、重要人事变动要实行集体决策,广泛推行“党员议事会”、重大事项公示、社会听证等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政协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作用,健全重大问题决策前的协商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支持法、检两院依法独立行使司法职能。按照10月30日常委会的要求,公安等政法部门要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特别是涉黑案件,要倾尽全力,严厉打击,保持社会稳定。市公安局等政法部门要按照常委会要求,在打击违法犯罪方面进行深入地贯彻部署。

5、加强廉政建设,树立清廉形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突出抓查处,严查各种违法违纪案件,严惩腐败分子。重点抓源头,加大制度反腐力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有效机制。坚持抓教育,督促各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严格抓监督,特别是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把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考察监督机制,完善监督网络,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谨言慎行。同时,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自律,不得收受礼品礼金,要学习身边的先进人物,用正面典型激励自己,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常扫灰尘,明辩是非,塑造高尚的人格魅力。

结合廉政建设问题,我再讲五点要求。一是从现在起,凡是国家公务员,必须按照《国家公务员条例》和中纪委有关规定,严禁做买卖,搞经商。我们鼓励个人创业,但有些干部是吃皇粮,干私事,参与一些社会活动,为了个人利益,伤害了集体利益。二是要严格执行人事管理制度,不得随意安排人员,或变相安排人员。要认真执行干部人事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按正常程序安排符合条件的人员。三是严禁公车私用。要加强对公车的使用和管理,严禁领导干部私自驾车,严禁公车私用。四是在工作日除正常接待外,要按照自治区党委的要求,中午时间不能喝酒,晚上时间也要适当限制,更不允许酗酒。五是从现在起到12月末,要杜绝以旅游为主的到外地学习、培训或考察活动。要集中精力做好后两个月的工作,特别是要安排好年底的各项考核迎检工作,以扎实的工作和优异的成绩,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二篇:在市委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关于十六届四中全会

在市委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

(201*年11月2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之后,通辽市委组织召开了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读书会。我市也于10月22日至27日在全市各部门、单位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学习。10月30日,市委召开了常委会。特书记专程从北京回来,参加了常委会,并为我们下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安排部署当前和201*年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市委常委会听取了各位常委及人大、政协领导关于学习开展情况的汇报。从汇报情况看,各部门、单位都能够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较好地开展了学习活动。尤其是市人大、政协机关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开展了学习活动,并结合实际,就当前和201*年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部署。相比较,我们党委、政府机关就有很大差距。今天,市委组织召开中心组读书会,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和全面把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推进我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下面,我讲四个问题。一、关于四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和《决定》的主要精神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会议,全会做出的《决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这次全会和这个《决定》抓住了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战略性课题,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关于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战略意义。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受到了全党、全国、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广泛高度重视,被舆论界评论为:是中国处在改革攻坚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标志。从全会议程和内容安排角度分析,我理解全会集中体现了以下几方面战略意义。

1、发展党内民主成为党建的基本方向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中央政治局向全会报告工作,表明了党内对重大问题决策向民主讨论、集体决策方面发展的总体趋势。全会议题提前向全党和社会公布,表明了党的高级会议已经逐步走向公开化、社会化,打破了原来党内高级会议的神秘色彩。《决定》制定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方向。《决定》中对重大问题做出的决策,并未事先确定基调和框架,而是首先向各省、地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及专家学者征求意见,由《决定》起草小组对所有征求上来的意见、建议梳理归类,分析研究,起草《决定》,随后又经多次大规模讨论修改。这直接体现了党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向民主讨论、集体决策发展的转变。

2、中央军委人事上的新老交替,实现了党的权力和平交接,体现了领导权力交接走上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3、对田凤山的处理决定,集中体现了党中央治理腐败的决心和力度。近两年,中央查处的腐败案件,呈现出案件多、处理力度大、曝光程度高的特点。201*年,全国共查处省部级高官13名,其中2名被判处死刑,1名无期,3名10年以上徒刑。今年以来,共查处处级以上干部29913人,副厅级以上干部109人。从舆论监督来看,以往很多党内腐败案件都是通过党内通报形式反映,去年以来,查处的案件全部如实曝光,加大了腐败案件公开和舆论监督力度。在中央全会这样党的高级会议上,审议通过并公布对田凤山的处理决定,集中体现了中央反腐败工作的决心和力度。另外,我们国家通过加入联合国反腐公约,进一步加大了追逃力度。据公安部统计,目前已成功追逃贪官20余位。

4、全会以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对我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进行了全新的探索。执好政、用好权是有史以来所有执政党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国共产党执政期间,使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综合国力已跃升至世界第5位,并有效地解决了世界上1/5人口的温饱问题,创造了中国发展史乃至世界发展史的奇迹。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是合格的。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全新的执政环境和全新的执政内涵,共产党清醒地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当前突出问题来对待,这是我们党对跳出历史周期率进行的全新探索。

(二)《决定》提出的历史背景。概括地讲,中国共产党进入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党执政面临着五个方面的历史性考验:一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经过五十多年执政实践,对中国历史条件下的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对这些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探索在一般规律前提下,符合共产党执政的特殊规律,并找准两者结合点是党执政理论和实践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二是我国正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对党的执政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美国作为超级强国和西欧多强林立“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将长时间不会改变。同时,我国又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危机、人才短缺和台湾问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性问题。如何正确判断和处理国际事务、驾驭市场经济

、科学决策发展道路,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三是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面临三条“警戒线”,分别是居民收入基尼系数0.4(这是意大利一位经济学家提出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富差距的标准,基尼系数达0.2—0.3为平均,0.3—0.4为相对合理,0.4—0.5为差距较大,0.6以上为差距悬殊),居民失业率7,人均

地区产值达到800—1000美元。201*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0.459,超过国际上普遍认可0.4的警戒线。全国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达到4.7,虽然低于国际通行的安全标准7,但若按国际标准方法计算,实际居民失业率远远超过7。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和较高的失业率将成为诱发社会危机和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人均gdp800—1000美元这一发展阶段,既是一个社会内部需求充足,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社会利益格局发生较大调整,社会矛盾凸显时期。对这一时期的把握,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如果把握得不好,就会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失业激增、社会剧烈动荡。四是思想文化领域面临严峻挑战。五是面临解决台湾问题的严峻考验。

(三)对《决定》的认识和理解。学习和领会《决定》精神,关键是要对《决定》中体现的我们党执政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要有深入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

第一,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有了新发展。《决定》系统阐述了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总结了党执政的六条基本经验,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同时提出了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基础等一系列基本概念和重大问题。《决定》中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三个概念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表明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执政”就是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在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真正认识并掌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核心的要求是发扬党内民主,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依法执政”就是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建设任务,把依法治国方略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去,使我们的制度和法律,不因为领导人或领导人注意力改变而改变。这三者之间相互统一、相辅相成,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二,对党的执政思想有了新认识。《决定》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反映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思路、执政方略和执政理念。如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牢记“两个务必”,倡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等等。特别是《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提法,表明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和拓展。《决定》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给我们指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执政中,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三,对政治体制改革和当前工作有了新部署。《决定》从政党的功能、定位及执政规律出发,明确了“领导”与“执政”的区别与联系,并明确规定:“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决定》特别强调了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党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作用。还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这表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配套、整体推进的阶段。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做好当前工作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我们要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成为广大党员自觉增强执政意识的过程,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本领的过程,成为推动工作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过程,用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成效来检验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用执政能力的提高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实践。

第四,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任务有了新概括。《决定》提出“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与十六大强调的“五种能力”是有机统一和相互贯通的。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应该把它们统一起来加以思考,贯通下来加以落实,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提高“五个方面能力”,关键在搞好党的建设,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成效最终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同时,要求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必须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结合起来,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结合起来,同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结合起来,同不断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结合起来,同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关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发展观,今年初,中央根据全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座里程碑,是重大的理论创新点。

(一)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这个问题我就不多讲了。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霍林郭勒市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经被确定为达到小康水平了,但按严格的标准衡量,这还不足以是全面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树立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2、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去年非典疫情的蔓延,集中暴露出这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我们提出霍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奋斗目标,全力打造蒙东地区“四大基地”,同时我们也要加快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步伐,把我市建设成为真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这符合科学发展观。

3、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市近年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全力保护科尔沁北部地区仅有的一块原始草原的完整性,这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4、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是为了人,发展要依靠人。发展能够体现人、塑造人,能够体现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体现人的政治、文化权利,体现人的素质、形象,这说明当前已由物的发展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5、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6、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上述第一、第二两个问题主要是对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一些认识和看法。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就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出了一些新的论断和观点,包括一些理论创新,我们都应该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面把握。前一阶段,我们对学习活动进行了部署,大多数部门、单位都能够按照要求开展活动。但可以肯定地说,这次学习活动普遍开展的不深入、不彻底,甚至有的部门、单位没有组织开展,这些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30日上午,市委常委会部署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深入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和201*年工作。现在要求全市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学深学透,从而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

三、关于通辽市委贯彻四中全会的几点要求

在通辽市委中心组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读书会上,市委书记莫建成做了重要讲话。莫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入抓好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各级党组织要加强领导,做出部署,学精贯通,学以致用,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实际,通过学习四中全会精神,指导工作实践,提高执政水平,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以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紧紧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不放松,加大领导和工作力度,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并谋划好明年的工作。莫书记强调指出:结合实际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必须一心一意走工业化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具体到当前工作,发展的着力点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过去、现在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通辽市经济工作的主线。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已经确定的工业化思路,牢牢把握住项目、集群和素质三个关键。突出项目带动战略。坚持大项目与中小项目并重,突出抓大项目;项目建设与项目前期并重,重点抓投产率;资源型项目与资本型项目并重,着力抓资源转化。在确保今年“百强”重点项目规划目标的同时,抓紧制定明年的项目规划,抓好在建项目和前期项目的各项工作。要抓紧培育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和壮大以能源矿产开发转化为主的煤、电、高耗能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和壮大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绿色有机食品工业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和壮大以蒙药品牌为主的药业优势产业集群。要注重工业增长和项目建设的素质。在项目建设上注意筛选那些产业关联性紧密、产业牵动力强的项目,科学论证,合理布局,把有限的投资空间利用好。要注重项目载体建设,量力而行,理性推进,集中建设一、两处功能完备的项目区,不求大,务求实。进一步强化工业运行监控,确保完成工业增长目标。

(二)全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实施“一主(来源 公文素材库www.bsmz.net,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让读书伴随我们成长──读

让读书伴随我们成长──读《窃读记》有感童年时代的窃读使她长大后变成了一名作家,窃读的时候很惧怕,可是得到知识时很快乐,她就是女作家林海音。她小时侯,家境贫寒,没有多少钱买书,可是她觉得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不多因此她在放学后就到书店去窃读。

林海音在文中写到:“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以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这些话体现出了作者当时的快乐以及惧怕,因为她觉得得到了知识就是快乐,可是她常常光顾而不购买图书,或许没有这样的人,所以她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便赶走她。

《窃读记》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求知欲很强,童年时代她窃读让她作文写得很好,才会出此成绩,长大以后当了作家,这点就是窃读的好处,而有些人窃读却是为了拖延时间,而且趁机偷看漫画书,这点就是坏处。

现在的孩子们根本不需要窃读,因为现在不管在哪个书店都可以免费看书,买不买都没关系,给大家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这是现代社会与林海音童年时代的不同之处,现在比原来先进多了,有好的环境读书,所以,我们应该认真读书,像林海音这位伟大的作家学习,学习她那强大的求知欲,学好习,长大后当个国家栋梁,不让父母失望,也不让老师失望。

第五篇: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利用两天的时间,采取视频会议的形式,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了专题集中学习培训,主要目的就是深入学习领会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各级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个目的能否达到,要通过大家今后的实际工作来检验。目前我局治黄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任务

非常艰巨,顺利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以说取决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加强学习,指导实践,推动我局各项事业快速、健康、科学地发展,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对执政能力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做的工作报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有规律性的新认识,对今后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制度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决定》专门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执政党,最根本的就在于运用手中的权力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决定》围绕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执好政、如何长期执政这个重大战略课题,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深刻和重要的新思想、新论断。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上来,统一到部、委党组治水、治河新思路、新理念上来。

近年来,省局党组把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保证治黄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性工作,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了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拓宽了干部培训渠道,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决策水平;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着力点,重点解决领导班子作风问题;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根本,坚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干部监督管理,增强班子整体合力。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干事创业,共谋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三条黄河”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当前繁重而艰巨的工作任务面前,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工作,要更加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思想解放的力度还不够,整体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尽管我局最近获得了黄委科技工作先进单位,但是重大创新成果较少,干部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和才智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有的干部,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学习、钻研的劲头不足,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强。个别干部不注重学习,不注重世界观的改造,有的甚至导致违法犯罪。三是抓管理不到位。不敢管,不善管,不会管,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到位。个别干部奉行好人主义,怕得罪人,缺乏大胆负责、勇于负责的精神,导致一些问题反复出现;四是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观念淡薄。对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不能自觉地按规章制度办事。有的弄虚作假现象屡禁不止,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违规违纪。这一点在今年的审计整改中体现尤为明显,目前仍有一些单位认识不到位,不把弄虚作假当成问题,还不接受教训,边整边犯,这是非常危险的;五是工作责任心不强,精神状态不佳,作风漂浮,工作不实。缺乏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回避矛盾,回避问题,工作上推下诿,追求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六是缺乏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工作效率不高。对上级政策和安排部署的任务落实不到位,说了不办,定了不干。或是一些事情久拖不决。七是个别班子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较差,成员之间不团结,争功诿过,互不服气,互相拆台,影响了单位风气和发展。

推进山东黄河可持续发展,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各级班子的执政能力,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水平。特别是处级领导干部,市县局、局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在我局各项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是加强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大家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要有紧迫感,要认真思考自己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究竟应当怎样去做,要切切实实的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只有我们各级领导班子、全体领导干部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影响带动全局职工干事创业,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只有我们建设好领导班子,才能带好职工队伍。

(一)打牢执政的思想基础,关键在于加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当前,个别领导干部往往只在口头上讲学习的重要性,行动上却不够自觉,借口工作忙,总是坐不下来学习;或是心浮气躁,浅尝辄止,深入不进去,或是方法单调,学习效果不好;不能够用新知识、新理论充实工作思路,也不能很好地领会贯彻上级精神。我感觉几年来一直存在这种情况

,往往在年底考核时,检讨个人学习不够,需要加强,但年年状态依旧。

首先,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要再提高、再加强。我们常说,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政治上是否合格是评价一名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我的理解,政治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同样,理论上的贫乏,则会带来政治上的不清醒。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加强学习不仅是简单的知识增长的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只有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始终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才能增强政治上的敏锐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才能在变化的环境和复杂的形势下,始终坚定信念,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正如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的:“只有把学习搞好了,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多了,政治认识和精神境界提高了,讲政治才讲得起来,正气才能树立和发扬起来。”要始终把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切实把政治理论学习当作一种职责、一种政治责任。同时把理论学习与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其次,对学习的内容要再明确、再深化。加强政治学习能够坚定我们的信念和方向,加强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则是我们干好工作的基本要求。

要突出学习治黄业务知识,这是我们干好工作的必然基础和前提。黄河的治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难题,水利部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新思路,黄委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黄河治理开发的终极目标。“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三条黄河”建设归纳为“1493”工程,涉及到水利、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这些新理论、新知识、新框架,必须学懂弄通。我局目前已形成了以“数字防汛”、“数字水调”、电子政务等应用系统为基础的“数字黄河”建设基本框架,“河口模型”已在东营奠基开工建设,黄河口研究院也已成立。这里面都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内容,也迫切需要我们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驾驭工作的本领。山东黄河近期有8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重点研究,即河口治理、东平湖运用、滩区安全建设、挖河固堤以及南北展宽区、生产堤、长平滩区、北金堤等,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基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黄新理念,都是现代治黄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所以,大家尤其要加强治黄新理念、新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要重点学习法律、经济、管理知识,这是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水法》已明确了流域机构行使水行政职能的法律地位,我们今年将“加强配套政策法规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河进程”列入全局十件大事之一,提出以立法、普法为基础,以执法为目标,以强化队伍建设为保障,努力做到依法治河、依法行政。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宪法》、《行政许可法》、《水法》、《公务员暂行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同时,要重视财务、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学习。随着国家财政体制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国库集中支付全面推向各市局,对部门预算的管理和执行将更加严格、规范。要自觉地按制度程序办事,加强规范管理,才能保证不犯错误。

再次,对学以致用的能力要再强化、再提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既是学风问题,也是党性问题。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既用于改造客观世界,解决治黄改革、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又用于改造主观世界,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我们干事创业的本领,提高开创治黄事业新局面的本领。所以,加强学习要联系事业发展的要求,联系治黄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联系自身工作和思想实际,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要通过学习,不断地联系实际,有感悟,有总结,有上升,有创新。要不断地审时度势,不断地找准问题,抓住机会,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果;要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提供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要实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个方面取得新的成效。

我这次参加黄委组织的领导干部管理与创新培训班,体会最深的就是要加强职工的学习培训。只有不断地对职工学习培训,才能提高整体素质,才能不断的出现创新成果和提高管理水平。希望同志们切实把学习当成战略任务来抓,在提高执政能力的同时,首先要提高学习能力,把学习能力看作是基础能力。我看到这样一句话:评价一个领导干部精神状态好不好,事业心强不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其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行为。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精神追求,作为自觉的、经常性的、不间断的任务。

(二)树立良好的执政作风,关键在于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要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思想作风的核心,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决不弄虚作假。我们的一切工作,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来对待,只有实事求是,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要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要带头坚持求真务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杜绝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不良习气,不搞形象工程,不做表面文章。要注意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持和完善调查研究制度,发扬民主,倾听同志的意见,倾听职工的意见,一定要养成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习惯,通过调查研究全面准确地掌握情况。要在查找发现问题、深入分析论证上下功夫,着眼于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要在发现典型、总结经验上下功夫,抓好典型培养和典型带动工作,以典型促进步、促发展;要在发挥调研成果的作用、解决深层次问题上下功夫,根据调研情况科学制定有关政策,规范、引导各项工作健康协调发展。求基层单位状况之真,务加快发展之实。

在生活作风上要做到清廉自守,勤俭干事。要想让职工们信服,要想在单位在职工中有凝聚力,有号召力,就必须做到廉政勤政,干净干事,真正做到拒腐防变。古人讲,“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做到廉洁、公正,才能有名望、有权威。廉政还要勤政,廉政勤政要相辅相成,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就要干事。同时,在当前全局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树立忧患意识,与职工群众同甘共苦,将来之不易的、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上,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要提倡勤俭办事业,量力而行,精打细算,讲求实效。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等不良行为。要大兴勤俭之风,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要压缩会议,转变会风,减少不合实际的会议和活动,减少没有实际意义的考察和参观。领导干部要从自身一点一滴做起,推动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各单位得到弘扬。

要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重点强调一下加强团结协作,发挥班子整体合力的问题,这是提高班子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对领导干部执政作风的基本要求。对一个单位来讲,班子内部的团结是最重要的团结,其他方方面面的团结,力量均来源于此。如果班子不团结,搞内耗,同样会衍生出许多问题和矛盾。班子成员之间要一视同仁,不搞亲亲疏疏、拉拉扯扯,不能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下乱说,在职工群众中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造成不好的影响;要以诚相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多沟通、多交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配合;工作上拾遗补缺,生活上相互关心照顾,做到多记人之功,少记人之过,多议事,少议人。各级班子、各级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创造和谐单位、和谐部门的能力;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荣辱与共的意识,齐心协力抓大事、议大事,增强班子的向心力和整体合力,充分发挥整体效能,树立良好的整体形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做到:

奋发有为干大事,勇于开拓干新事;

一心为民办实事,提高水平会干事;

抓好落实干成事,敢于碰硬不怕事;

胸怀宽广善共事,严以律己不出事。

(三)建立科学的执政观念,关键在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古人曾将官员分为两类,一是“谋国”,二是“谋身”。“谋国”者事事处处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谋身”者处处以个人荣辱升迁为重。我们现在的干部,也要经常反思自己,究竟是为了“谋国”,还是为了“谋身”,实际就是如何运用权力,如何看待政绩的问题。中央提出正确的政绩观,概括为9个字: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那么我们干事情、做决策的效果、成绩评价,就要用这9个字来检验、来衡量。领导干部要首先摆正两个关系:一是领导满意与群众满意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本是统一的,但实际工作中,两者有时会出现冲突和矛盾。因此,必须坚持把政绩观建立在对群众负责的基础上,最终以是否符合群众利益为尺度,绝不能“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领导不注意”;二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当官是为了做事,即当官是手段,为人民服务是目的。而不能为了当官而做事,把做事当作手段。因此,要尊重客观实际,求实务实,不能搞哪些忙而无效、劳而无功的所谓“政绩”。要算综合效益帐,要算成本帐,防止急功近利、寅吃卯粮。要引导各级干部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治黄工作和事关职工利益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上。我们用干部,考察干部的政绩,也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而要全面系统地看,多听群众意见,进行综合评价。要科学衡量政绩,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客观地评价干部,肯定和鼓励支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创造了实实在在政绩的干部,对那些盲目攀比、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要予以惩戒。积极营造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甘于奉献的良好氛围。

要切实关心基层,执政为民。把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好、利用好、保护好。要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坚持把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要重视基层工作,调动基层积极性,基层稳才能全局安。工作中要做到五个倾斜,一是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二是优惠政策向基层倾斜,三是服务措施向基层倾斜,四是用人导向向基层倾斜。五是荣誉利益向基层倾斜。要不断改善基层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尽力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保持职工队伍稳定。最近对职工作了生活状况调查,归纳起来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一是基层经济状况和职工工资发放问题;二是职工住房问题;三是职工养老保障问题;四是职工医疗保障问题;五是职工子女就业问题。要多渠道倾听群众呼声,了解职工群众的意愿,重视群众来信来访,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发现苗头性问题,要做好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处理,努力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有的单位职工连续写信、上访,甚至反复集体上访,言辞激烈。这其中既有政策变化的实际问题,也有单位做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作为单位领导对这些问题要关心,要研究,要帮助解决。一是要向职工耐心的反复的宣传政策和形势,做好解释和思想工作;二是要想法设法创造条件积极帮助解决困难,如发展内部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职工子女,还可以利用各方面的关系,帮助职工子女在地方就业等等,以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要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真正实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

三、切实增强六种意识,提高六种能力,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在实践中提高执政本领。

我们讲执政能力,与领导能力既有关联又有区别。领导能力主要就是统率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和凝聚能力;而执政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对事务的管理能力、统筹能力和服务能力。执政能力更贴近工作实际,执政水平能够更加直接地体现在工作成效当中。我们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要牢牢把握住实际工作的开展,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付诸实践,见诸行动。

(一)切实增强规范意识,提高执政管理能力。要做到强化管理,提高执政管理水平。管理是永恒的主题,严格的管理是加强单位建设的有效手段,离开了严格规范的管理,就会造成秩序混乱、人心涣散,影响单位风气和单位形象,阻碍事业发展。要深刻认识到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管理出生产力。要叫响管理的口号,落实好管理的措施,紧紧抓住薄弱环节和问题,创新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要加强人本管理。现在经常讲优化资源配置,人才资源就是各单位最宝贵的资源,要树立“人人是人才”的观念,做好职工的教育、引导,加大对职工新知识、新能力的培训力度,建设好四支队伍,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不同类型人才的优势。既要发挥好各类高级人才的优势,也要关注占职工总数65的工人队伍,让基层工人了解治黄方针,了解全局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发挥好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形成鼓励干事、鼓励创新、鼓励奉献的良好环境,把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提高素质,凝聚力量。同时,要切实加强干部的管理与监督,全面、真实地了解掌握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状况,既要重视工作时间的表现,也要了解工作时间之外的情况,防止失于管理。在选人用人上要建立科学、灵活的机制,既要重视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也要创新干部使用方式,做到择优选人、灵活用人,采取竞争、聘用等形式,搞活用人机制。二是抓好财务管理,确保资金不出问题。一些违纪违规,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是在经济方面出现的。关键是要抓好财务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法和财务开支的规章制度,管好财理好财。要强化预算意识,做好预算管理。对本单位每年的经费开支以及经营创收、资产收益等要有明确的概念。在这次审计署检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要引起高度警惕,今后绝对不能出现小金库、帐外帐、敞口花钱、随意花钱的现象,绝不能稀里糊涂犯错误。三是抓好基本建设管理。认真清理在建项目,加快建设的速度,确保工程质量不出问题。四是抓好工程管理,重点解决好日常管理的问题,保持一个良好的管理面貌,防止突击管理、突击花钱。五是抓好经营管理,确保单位经济发展效益的提高。六是抓好环境管理,创建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特别是基层段所,要充分利用自身环境和优势,改善单位面貌。七是抓好规范管理,努力使各项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要落实好管理责任,实行责任管理,把管理的水平和效益挂起钩来,把管理的好坏和岗位挂起钩来。同时,必须实施严格的管理,必须善于管理,必须敢于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促发展,实现规范管理、科学管理。

(二)切实增强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随着国家法制化建设的推进,依法办事已成为共识。作为黄河水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落实水行政管理职能,加强配套政策法规建设,规范行政执法工作,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解决好依法行政,是我们干好工作的根本所在,是我们避免出问题、少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同志们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教育干部职工学法、懂法、依法办事。近年来,由于一些干部不懂法、不按法律程序办事,致使工作上被动,经济上受损,给单位带来了危机。比如,对土地赔偿、基建、资金使用等一些重要而敏感的工作,必须严格程序,依法依规办事,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各级机关实施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后,对大家依法行政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强化三个意识,一是强化法治意识。把依法治河的基本方针贯彻到工作的各个领域,做到学法、懂法。二是强化程序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办事。只有强化了程序意识,依法规范各项职权的行使,才能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三是强化服务意识。以服务促管理,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提高行政效率,确保水行政职能作用的全面发挥。

(三)切实增强开拓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我们目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和“1493”基本治河框架内涵极其丰富,践行治河新理念,必须结合实际大胆地在体制和机制方面创新。比如,如何解决好河口、东平湖治理、下游河道整治等重大课题,如何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调度好、管理好、开发利用好水资源,如何建立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机制,充分调动职工创新积极性等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急切地需要我们提出新思路,创造新经验。所以说,大家的开拓意识一定要强,创新精神一定要足。今年水管体制改革和河口研究体制取得了重大进展;淤背区开发和林权管理体制创出了新的模式;供水、财务、经济、科技等管理体制取得新突破;一些重大课题取得了新成果,初步实现了资源水利、生态水利、景观水利的良性结合,为人水和谐奠定了一定基础。要善于借鉴、总结、提高这些创新的经验,不断创新实践。要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敢于进取,求新求异;要解放思想,不固守经验,不拘泥框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不满足于常规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不跟着别人亦步亦趋,运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新的整合,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如果总是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四平八稳,永远也不会有创新。

(四)切实增强执政责任意识,提高抓落实的能力。我们各个单位为加快发展,都提出了许多好思路、好措施、好办法,但方案、办法再多,得不到真正落实,达不到预期效果,就是一句空话。上级制订的政策、意见和措施,发了文件,上了网,但有的不注意学习,不能够很好的贯彻。局党组今年确定的十项重点工作和八项保障措施,到了出成果的时候了,各单位都要对照目标任务,抓好最后的落实。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责,以大局为重,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位置。要把对事业的奉献转化为内心的追求和动力,讲党性,讲原则,忠于职守,履行好职责。《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大家可能都看过,不同的人看了之后会有不同的收获,但有一点,书中主人公罗文“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讲条件,不讲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千方百计完成使命”的精神,相信是大家共同的感受。因此,我希望大家也要有一抓到底、不抓出成效决不罢手、不达到目标决不停留的韧劲。“敬业的最高境界是痴迷”,我经常讲要把工作当作学问来研究,要殚精竭虑,心无旁骛。对领导决策、会议议定及工作计划安排的事项,要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抓好落实,克服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现象,坚决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现象。要建立完善目标任务落实反馈系统,及时了解掌握落实的情况。抓落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让职工知道发展规划、工作目标和实施计划,同时用利益把职工紧密联系起来,让职工把心思与单位的前途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五)切实增强全局意识,提高应对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就要胸怀全局,能够正确分析判断形势,抓住主要矛盾,定目标,提思路,出主意,带领干部职工围绕总目标奋发工作。增强全局意识,就要善于抓大事,抓重点。基层单位的工作千头万绪,如果不分轻重缓急,芝麻西瓜一起抓,就会顾此失彼、事倍功半。所以,领导者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通俗的说,就是要干自己该干的事情。要留出时间,留出精力,认真研究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问题,把握中心、把握大局,集中精力抓大事。要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理出头绪、理清思路,抓住哪些是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大事,哪些是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只有如此,才能在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面前保持头脑清醒,从容应对,才能胸有成竹地理清对策,坚持正确的方向。同时,领导干部要养成亲自动手的好习惯,对重要的工作要亲历亲为,亲自抓,亲自干,不要当甩手掌柜。

(六)切实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提高促进发展的决策能力。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其要义就是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其根本要求在于搞好五个统筹,做到统筹兼顾。具体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有了经济基础,我们的队伍才能稳定,事业才能发展。目前我们的经济形势比较严峻,需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要进一步落实省局党组《关于加快山东黄河发展的意见》,树立强烈的开拓进取意识和自立自强精神,强化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观念。立足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引进、招商、多渠道融资;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实现水利经营效益最大化。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

当前,基层单位要按照“治理黄河、开发黄河、走出黄河,向黄河要效益”的基本思路,结合实际,确定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做到立足自身,面向社会,搞好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挥区位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简单来讲,一是强化工程施工这一支柱产业,努力开拓外部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开发利用好黄河水资源。黄河水费目前还比较低,但我们通过采取一些措施,如重新界定了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标准,推广实行了家家收费、协议收费,规范了滩区的不规范用水等,都取得了明显的收益。我们要尽快地探索、开发新方法,做好水的文章,建立稳定、可靠、持久的项目。三是搞好土地开发利用。大家要意识到这确实是一笔财富,目前土地效益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要千方百计把土地资源开发好,要让土地“生金”。对山东全河1470公里的堤防,尤其是废弃的堤防,要通过植树等方式充分利用起来,全面提高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四是发挥跨河交通的优势和政策收入的优势,搞好生态旅游开发。省委书记张高丽提出要把山东黄河建成山东境内的第三条风貌带,我们要加快开发的步伐,为开展黄河旅游、开展生态旅游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发展中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解决好政策问题,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激励黄河职工利用黄河上的资产、资源等优势开发经营,加快发展。但要注意不能有短期行为,要实现单位、职工双赢。二是解决好发展的思路问题。思路就是出路,各级都要坐下来认真思考、分析,好的思路就是我们的出路。比如我们一些市局搞的“林权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前天我们召开了工程局长联席会议,研究探讨施工企业如何开拓市场、加强管理、提高竞争力,同志们也有一些很好的观点。下一步,对经济局的管理体制和职能要进一步强化、理顺,要把我们的资源整合好,把我们的优势利用好。要多谋发展之计,多议发展之策,多办发展之事,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同时,要善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正确的决断。当断不断,错过了发展机遇,就会贻误事业。

这次培训班之后,各单位、各级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找出差距,切实提高执政能力。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治黄工作,进一步提高行业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基层和队伍建设,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治黄建设与发展中,努力实现“实力强、职工富、环境美”的奋斗目标,为“三条黄河”建设、“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做出我们不懈的努力!

谢谢大家。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在市委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关于十六届四中全会(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1226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