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宗旨”,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全员育人效益。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以“人人健康、快乐体育”为教学理念,根据上级精神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创编学校集体操,在项目、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上以全新的方式进行活动,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课余时间大课间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创新型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宽广的特点,大课间活动增创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新颖有趣的体育活动项目。
三、组织机构
组长:王世春(校长) 副组长:卫志权(副校长) 吴卫东(副校长)
成员:戴淑霞(教导主任) 张梅(办公室主任) 费文曦(总务主任) 卫平凤 (体育教师) 孙抒(音乐教师) 各班主任
教导处负责对教师管理,德育部负责对各班级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考评,卫平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孙抒负责校园集体舞的编创及每天大课间的广播音响控制。
四、活动形式
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天上午两节课后进行,时间为30分钟。采用先集中活动再分组活动的形式,以阳光童年为主线串联活动全过程。分组活动是体育课程标准以班级为单位,安排进行活泼多样的游戏、身体素质练习、器械练习等内容。
(一)场地划分(具体看场地划分图)
一年级:运动场东边。
二年级:学校A、B楼中间空地。
三年级:田径场南边。
四年级:田径场中间。
五年级:乒乓球场地。
六年级:田径场中间。
(二)大课间活动流程
1、进场:5分钟
2、校园广播操
3、校园集体舞《小白船》
4、全体师生绕操场跑步两圈。
5、四、六年级,其余年级分班级集体活动。(跳绳、乒乓球、跳长绳、 踢键子等活动相对集中安排,每周轮换一次。)
五、管理措施及要求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采用教师集中学习、黑板报和大队部广播站等形式,大力宣传大课间活动对学生教育意义和健体的作用,使师生达到共识:大课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健康和谐的向前发展。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
(三)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各配班教师下到班级参与活动。
2、卫平凤老师负责准备好器材,每次大课间活动要提前到位,
3、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负责值日的老师和少先大队值日干部要认真巡视,并做好当天的活动记录。
4、班主任和配班教师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5、对于开展大课间活动有特色的班级学校将予以奖励。
6、雨天各班自行安排室内活动。
篇二: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4.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低段普及、高段提高”原则,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创新型原则。根据我校场地的特点,大课间活动增创了课间跳绳、每天一日英语等,以及有利于健康的活动内容,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三、实施措施
1、各负责人起统筹安排作用,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
2、值日教师要做好一天的安全工作,特别是学生到外操场去活动,值日教师一定要拦住来往的车辆,确保学生的安全。做到万无一失。
3、一节有课的教师,务必要带好本班的学生,管理好学生的纪律(雨天在教室里也一样)。
4、值日组长要登记好各教师出勤情况。
5、体育教师开发活动、游戏系列
6、英语教师开发每天一句英语
7、大队部、教导处组织进行评比
8、阴雨天气改在室内进行(如:眼保健操、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
四、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A、跳橡皮筋、踢毽子、呼啦圈、跳长短绳、小皮球、
B、广播操、太极拳
C、各种游戏(老鹰抓小鸡、捉迷藏、大渔网等)、趣味性跑
仰卧起坐、俯(立)卧撑、平衡…
D、每天一句英语、古诗文诵读等。
篇三: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为了学生终生幸福,就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解决课间操的单调乏味,弥补体育锻炼的不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体发育,学校按照市教育局要求,在全校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快乐大课间”活动将突破固有的课间操模式,对传统的学校课间操形式进行拓展,丰富学生锻炼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锻炼热情,增强学生体质。
实施“快乐大课间”活动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充分使学生玩起来、动起来,以达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二、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我校决定在上午第二节课下午第四节课后各安排30分钟和35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以眼保健操、跑操、拔河、跳皮筋、体育游戏、学校自编操、武术操、健美操、球操、舞蹈类为主,下午以身体素质活动、球类活动、特色活动、趣味游戏和自主活动为主,全校师生共同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学校自编操要体现我校特色,对传统的课间操形式进行拓展,即时间延长、项目增加、内容丰富,达到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的教育功能。身体素质活动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协调等。自主活动包括: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呼拉圈、武术、等。
“快乐大课间”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各年级的实际以及季节、气候的情况确定。
1、做好眼保健操。近几年学生的近视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学生近视眼的发病年龄正在逐年变小,因此运用正确的手法做好眼保健操对保护学生视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国家颁布的广播操与学校自编操、武术操相结合。除了国家颁布的广播操外,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我校的特点,自编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健身操、武术操或舞蹈等。如:校操、校舞、韵律操、特色操、器械操等。
3、分组活动。在班主任、体育教师和任科教师的组织参与下,以班为单位分成小组,充分发挥班级和学生骨干的作用,进行游戏、体育趣味比赛、身体素质练习等活动。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1)。与快乐体育园地相结合。充分利用体育园地的各种器材设施,创编各种活动组合,提高师生参与的兴趣。(2)。与音乐相结合。音乐是快乐的源泉,它以声传情,以情感人、育人。在音乐的选择上要恰如其分,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锻炼,可收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与游戏相结合。选择适合不同学生年龄和生理特点的游戏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4、自由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与爱好,进行其他活动。如:跳绳、跳皮筋、踢毽子、飞盘等。
5、放松活动。由于活动时间相对较长,做好放松活动对学生上好下一节文化课相当重要。
三、活动性质
(1)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体现学生特长为根本点,活动内容体现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必须参加自主锻炼。
(2)各种活动在合作与竞争中完成。
(3)以班级为单位,也可打破班级界限,体现学生自主活动精神。
四、活动要求
1、运动负荷
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本着由小到大科学运动规律安排运动量。在整个活动中,体育教师和班主任除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外,必须注重学生活动安全,特别是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在老师亲自指导下合理使用,杜绝一切哪怕是微小的体育伤害事故。在活动内容上可穿插一些柔和的、轻快的、适应运动的音乐,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2、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由于是各班自己组织活动,往往忽略了作准备活动,扭伤脚踝,拉伤肌肉的运动损伤时有发生,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要做好教育和指导工作。
3、各班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场地、学校要求做好计划和活动内容。
4、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要活动起来,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学校有体育特色。
班主任、体育教师和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所教班级的活动中,把大课间活动作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良好契机。对活动不积极的班级给予适当处罚。
五、各年级活动场所:
篮球场地、健身广场、西餐厅前空地(高一)、东教学楼前后、篮球场、操场(高二)、西教学楼周围(高三)。
六、组织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体育老师和班主任
职责:1、领导职责:我校的“快乐大课间”活动由王淑成副校长负责,分管干部要亲自参与,及时了解情况,并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年级、政教处职责:负责协调和督导工作。开展检查评比工作,保证“快乐大课间”活动量。
3、班主任职责:(1)认真组织本班学生准时出操,保证出勤率。(2)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亲自参与,正确引导,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快乐大课间”活动,为班集体争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3)检查、了解、监督、管理本班“快乐大课间”活动情况,考勤人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快乐大课间”活动质量。
4、体育老师职责:(1)负责“快乐大课间”内容安排和乐曲选择。(2)内容要考虑到季节的特点,乐曲要适合学生和内容的特点。(3)负责活动地点、场所及退场安排。(4)负责组织“快乐大课间”全过程,负责指挥和示范,协助班主任工作。
七、活动保障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达成共识
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刻反思自己,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
以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日志周评月结”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活动期间学生不准在教室,值日督查、年级、学生会要监督检查,班主任要全部跟班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安全。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对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级、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4、学校将“快乐大课间”活动列入学校工作计划,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要求各级部要结合实际,精心谋划,认真组织,确保安全,体现特色。改变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只依赖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现象。凡有一技之长的学校干部、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者和指导教师,使“快乐大课间”活动真正成为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思想情感交流、身心健康发展的阵地。
5、各班要广泛宣传,认真发动,积极鼓励学生自编、自创活动内容,自己制作活动器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各级部要高度重视“快乐大课间”活动,制定详细活动计划,将所有教师都融入活动中,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要更新管理观念,注重过程指导,建立各年级的评价组织,把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与推动新课程改革、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结合起来,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篇四: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采取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大课堂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贯彻教育部开展“体育艺术2 + 1项目”实验工作的精神,积极实施“快乐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实现“体育与艺术、科技与创新、趣味与竞技”的完美统一。从小养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开展大课间活动,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2、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落在实处。
3、在大课间活动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4、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通过大课间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三、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全员参与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3、安全第一原则。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行政值周、班主任、副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小,在校学生多,人均占地面积不足的特点,采取以年级为单位,室内、室外分组活动的形式。室外以学校快乐体育训练为主,群体竞赛为辅;室内以班级特色创建为主,室内游戏、室内体育活动为辅。
5、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艺术、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
6、创新型原则。我校场地小,学生多,大课间活动适宜开展有利于健康的游戏,跳皮筋,踢毽子,跳绳,摇呼啦圈,拍球,丢沙包之类的活动。
四、健全机制
(一)安全工作:
1.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二)班主任职责: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6.及时做好活动记录,随时接受各级督查。
篇五: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大课间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大课间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我校体育特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大课间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全面性原则。大课间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尽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指导,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操作、自主锻炼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以校内活动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活动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实施方法与目标
1、学校根据教育部以实施“阳光体育活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要求,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满足全体学生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2、学校制定好本校学生大课间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立各年级特色,努力形成品牌,更上一个台阶。每日上午一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指导教师“五落实”。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3、制定班级大课间活动制度,坚持每学期年举办一次全校体育运动会,不定期组织各类单项活动。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要覆盖全体学生,全校学生体育达标抽测合格率达98%以上,优秀率达30%以上。
4、学校大力改善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提高全体教师的活动组织和指导水平,并落实相应的经费,确保学校文体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积极整合和充分挖掘本地校外体育活动资源,定期开展活动,推动我校大课间活动形成规模、提高水平。
5、建立活动考核奖惩制度。学校每天由蹲点行政负责对所辖班级进行考核,一周一汇总,一月一评比,在每天考核中,班主任未能及时到场,每次各扣2分,未能按计划进行活动,每次扣班级管理2分,在活动过程中,由于班主任玩忽职守,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取消期末素质教育先进班评比资格,同时取消该班所在年级组的素质教育先进年级组评比资格。
6、体育老师要按分工做好巡回指导督查工作,在考核中体育老师未及时到场或指导不力发现一次扣两分,由于玩忽职守,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扣除当月校内浮动工资。
四、组织机制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领导和管理。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学生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充分认识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五、学校大课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宁福林 副组长:邱荣飞 祝志妹 杨霞
组 员:全体正副班主任
六、活动要求
1、班主任为班级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是负责班级学生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与安全教育责任者,副班主任教师为班级学生课外活动的协助者。
2、每位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各种活动的规则要求,听从指挥和安排,并按时参加活动。
3、活动场地及器材管理,由总务处统一安排,实行器材由小组管理责任制。
4、每个班级应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安全责任事故为零。活动前组织学生对活动的规则学习了解,要认真进行安排并认真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有生理缺陷的学生不能参加相应的活动,教师应做好劝导工作。
6、活动制定好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活动中师生生命安全。
7、活动时间:周一到周五的每天上午09:30——10:00为大课间活动。
8、附: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18575.html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宗旨”,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全员育人效益。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以“人人健康、快乐体育”为教学理念,根据上级精神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创编学校集体操,在项目、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上以全新的方式进行活动,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课余时间大课间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创新型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宽广的特点,大课间活动增创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新颖有趣的体育活动项目。
三、组织机构
组长:王世春(校长) 副组长:卫志权(副校长) 吴卫东(副校长)
成员:戴淑霞(教导主任) 张梅(办公室主任) 费文曦(总务主任) 卫平凤 (体育教师) 孙抒(音乐教师) 各班主任
教导处负责对教师管理,德育部负责对各班级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考评,卫平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孙抒负责校园集体舞的编创及每天大课间的广播音响控制。
四、活动形式
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天上午两节课后进行,时间为30分钟。采用先集中活动再分组活动的形式,以阳光童年为主线串联活动全过程。分组活动是体育课程标准以班级为单位,安排进行活泼多样的游戏、身体素质练习、器械练习等内容。
(一)场地划分(具体看场地划分图)
一年级:运动场东边。
二年级:学校A、B楼中间空地。
三年级:田径场南边。
四年级:田径场中间。
五年级:乒乓球场地。
六年级:田径场中间。
(二)大课间活动流程
1、进场:5分钟
2、校园广播操
3、校园集体舞《小白船》
4、全体师生绕操场跑步两圈。
5、四、六年级,其余年级分班级集体活动。(跳绳、乒乓球、跳长绳、 踢键子等活动相对集中安排,每周轮换一次。)
五、管理措施及要求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采用教师集中学习、黑板报和大队部广播站等形式,大力宣传大课间活动对学生教育意义和健体的作用,使师生达到共识:大课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健康和谐的向前发展。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
(三)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各配班教师下到班级参与活动。
2、卫平凤老师负责准备好器材,每次大课间活动要提前到位,
3、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负责值日的老师和少先大队值日干部要认真巡视,并做好当天的活动记录。
4、班主任和配班教师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5、对于开展大课间活动有特色的班级学校将予以奖励。
6、雨天各班自行安排室内活动。
篇二: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4.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低段普及、高段提高”原则,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创新型原则。根据我校场地的特点,大课间活动增创了课间跳绳、每天一日英语等,以及有利于健康的活动内容,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三、实施措施
1、各负责人起统筹安排作用,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
2、值日教师要做好一天的安全工作,特别是学生到外操场去活动,值日教师一定要拦住来往的车辆,确保学生的安全。做到万无一失。
3、一节有课的教师,务必要带好本班的学生,管理好学生的纪律(雨天在教室里也一样)。
4、值日组长要登记好各教师出勤情况。
5、体育教师开发活动、游戏系列
6、英语教师开发每天一句英语
7、大队部、教导处组织进行评比
8、阴雨天气改在室内进行(如:眼保健操、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
四、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A、跳橡皮筋、踢毽子、呼啦圈、跳长短绳、小皮球、
B、广播操、太极拳
C、各种游戏(老鹰抓小鸡、捉迷藏、大渔网等)、趣味性跑
仰卧起坐、俯(立)卧撑、平衡…
D、每天一句英语、古诗文诵读等。
篇三: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为了学生终生幸福,就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解决课间操的单调乏味,弥补体育锻炼的不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体发育,学校按照市教育局要求,在全校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快乐大课间”活动将突破固有的课间操模式,对传统的学校课间操形式进行拓展,丰富学生锻炼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锻炼热情,增强学生体质。
实施“快乐大课间”活动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充分使学生玩起来、动起来,以达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二、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我校决定在上午第二节课下午第四节课后各安排30分钟和35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以眼保健操、跑操、拔河、跳皮筋、体育游戏、学校自编操、武术操、健美操、球操、舞蹈类为主,下午以身体素质活动、球类活动、特色活动、趣味游戏和自主活动为主,全校师生共同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学校自编操要体现我校特色,对传统的课间操形式进行拓展,即时间延长、项目增加、内容丰富,达到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的教育功能。身体素质活动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协调等。自主活动包括: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呼拉圈、武术、等。
“快乐大课间”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各年级的实际以及季节、气候的情况确定。
1、做好眼保健操。近几年学生的近视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学生近视眼的发病年龄正在逐年变小,因此运用正确的手法做好眼保健操对保护学生视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国家颁布的广播操与学校自编操、武术操相结合。除了国家颁布的广播操外,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我校的特点,自编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健身操、武术操或舞蹈等。如:校操、校舞、韵律操、特色操、器械操等。
3、分组活动。在班主任、体育教师和任科教师的组织参与下,以班为单位分成小组,充分发挥班级和学生骨干的作用,进行游戏、体育趣味比赛、身体素质练习等活动。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1)。与快乐体育园地相结合。充分利用体育园地的各种器材设施,创编各种活动组合,提高师生参与的兴趣。(2)。与音乐相结合。音乐是快乐的源泉,它以声传情,以情感人、育人。在音乐的选择上要恰如其分,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锻炼,可收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与游戏相结合。选择适合不同学生年龄和生理特点的游戏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4、自由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与爱好,进行其他活动。如:跳绳、跳皮筋、踢毽子、飞盘等。
5、放松活动。由于活动时间相对较长,做好放松活动对学生上好下一节文化课相当重要。
三、活动性质
(1)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体现学生特长为根本点,活动内容体现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必须参加自主锻炼。
(2)各种活动在合作与竞争中完成。
(3)以班级为单位,也可打破班级界限,体现学生自主活动精神。
四、活动要求
1、运动负荷
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本着由小到大科学运动规律安排运动量。在整个活动中,体育教师和班主任除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外,必须注重学生活动安全,特别是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在老师亲自指导下合理使用,杜绝一切哪怕是微小的体育伤害事故。在活动内容上可穿插一些柔和的、轻快的、适应运动的音乐,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2、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由于是各班自己组织活动,往往忽略了作准备活动,扭伤脚踝,拉伤肌肉的运动损伤时有发生,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要做好教育和指导工作。
3、各班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场地、学校要求做好计划和活动内容。
4、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要活动起来,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学校有体育特色。
班主任、体育教师和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所教班级的活动中,把大课间活动作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良好契机。对活动不积极的班级给予适当处罚。
五、各年级活动场所:
篮球场地、健身广场、西餐厅前空地(高一)、东教学楼前后、篮球场、操场(高二)、西教学楼周围(高三)。
六、组织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体育老师和班主任
职责:1、领导职责:我校的“快乐大课间”活动由王淑成副校长负责,分管干部要亲自参与,及时了解情况,并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年级、政教处职责:负责协调和督导工作。开展检查评比工作,保证“快乐大课间”活动量。
3、班主任职责:(1)认真组织本班学生准时出操,保证出勤率。(2)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亲自参与,正确引导,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快乐大课间”活动,为班集体争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3)检查、了解、监督、管理本班“快乐大课间”活动情况,考勤人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快乐大课间”活动质量。
4、体育老师职责:(1)负责“快乐大课间”内容安排和乐曲选择。(2)内容要考虑到季节的特点,乐曲要适合学生和内容的特点。(3)负责活动地点、场所及退场安排。(4)负责组织“快乐大课间”全过程,负责指挥和示范,协助班主任工作。
七、活动保障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达成共识
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刻反思自己,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
以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日志周评月结”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活动期间学生不准在教室,值日督查、年级、学生会要监督检查,班主任要全部跟班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安全。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对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级、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4、学校将“快乐大课间”活动列入学校工作计划,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要求各级部要结合实际,精心谋划,认真组织,确保安全,体现特色。改变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只依赖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现象。凡有一技之长的学校干部、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者和指导教师,使“快乐大课间”活动真正成为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思想情感交流、身心健康发展的阵地。
5、各班要广泛宣传,认真发动,积极鼓励学生自编、自创活动内容,自己制作活动器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各级部要高度重视“快乐大课间”活动,制定详细活动计划,将所有教师都融入活动中,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要更新管理观念,注重过程指导,建立各年级的评价组织,把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与推动新课程改革、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结合起来,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篇四: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采取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大课堂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贯彻教育部开展“体育艺术2 + 1项目”实验工作的精神,积极实施“快乐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实现“体育与艺术、科技与创新、趣味与竞技”的完美统一。从小养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开展大课间活动,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2、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落在实处。
3、在大课间活动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4、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通过大课间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三、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全员参与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3、安全第一原则。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行政值周、班主任、副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小,在校学生多,人均占地面积不足的特点,采取以年级为单位,室内、室外分组活动的形式。室外以学校快乐体育训练为主,群体竞赛为辅;室内以班级特色创建为主,室内游戏、室内体育活动为辅。
5、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艺术、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
6、创新型原则。我校场地小,学生多,大课间活动适宜开展有利于健康的游戏,跳皮筋,踢毽子,跳绳,摇呼啦圈,拍球,丢沙包之类的活动。
四、健全机制
(一)安全工作:
1.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二)班主任职责: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6.及时做好活动记录,随时接受各级督查。
篇五: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大课间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大课间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我校体育特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大课间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全面性原则。大课间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尽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指导,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操作、自主锻炼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以校内活动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活动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实施方法与目标
1、学校根据教育部以实施“阳光体育活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要求,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满足全体学生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2、学校制定好本校学生大课间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立各年级特色,努力形成品牌,更上一个台阶。每日上午一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指导教师“五落实”。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3、制定班级大课间活动制度,坚持每学期年举办一次全校体育运动会,不定期组织各类单项活动。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要覆盖全体学生,全校学生体育达标抽测合格率达98%以上,优秀率达30%以上。
4、学校大力改善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提高全体教师的活动组织和指导水平,并落实相应的经费,确保学校文体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积极整合和充分挖掘本地校外体育活动资源,定期开展活动,推动我校大课间活动形成规模、提高水平。
5、建立活动考核奖惩制度。学校每天由蹲点行政负责对所辖班级进行考核,一周一汇总,一月一评比,在每天考核中,班主任未能及时到场,每次各扣2分,未能按计划进行活动,每次扣班级管理2分,在活动过程中,由于班主任玩忽职守,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取消期末素质教育先进班评比资格,同时取消该班所在年级组的素质教育先进年级组评比资格。
6、体育老师要按分工做好巡回指导督查工作,在考核中体育老师未及时到场或指导不力发现一次扣两分,由于玩忽职守,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扣除当月校内浮动工资。
四、组织机制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领导和管理。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学生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充分认识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五、学校大课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宁福林 副组长:邱荣飞 祝志妹 杨霞
组 员:全体正副班主任
六、活动要求
1、班主任为班级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是负责班级学生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与安全教育责任者,副班主任教师为班级学生课外活动的协助者。
2、每位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各种活动的规则要求,听从指挥和安排,并按时参加活动。
3、活动场地及器材管理,由总务处统一安排,实行器材由小组管理责任制。
4、每个班级应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安全责任事故为零。活动前组织学生对活动的规则学习了解,要认真进行安排并认真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有生理缺陷的学生不能参加相应的活动,教师应做好劝导工作。
6、活动制定好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活动中师生生命安全。
7、活动时间:周一到周五的每天上午09:30——10:00为大课间活动。
8、附: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18575.html
- 上一篇:小学庆六一活动方案
- 下一篇:教师校本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