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生读书感言范文
生命因享受读书而精彩。对我来说,读书就和吃饭一样,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餐不吃感觉饿,一天不读感觉慌。
十岁前所读之书,几乎都是一些革命样板戏的剧本,偶尔看到过几本前苏联作家的小说,如获至宝。第一次拿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兴奋得睡不着觉,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是靠打着手电筒,偷偷躲在被子里连续十几个晚上看完的。其实那是一本繁体版的小说,对于当时我这个才读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读起来自然是十分费力的,靠着连蒙带猜,竟也将那本厚厚的小说“啃”完了。所得多少自然可以不去计较,可至少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刻进了保尔·柯察金这个响亮的名字。
十岁后所读之书,内容自然要丰富了许多,单就当代文学作品,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再到改革文学,最后到如今的各种文学潮流作品;从长篇巨著到微型小说,我逮到一本就读一本。于是,一路闻着书香味,跟着时代的步伐,就这么长大了,变老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因工作繁忙,无暇涉及太多作品,只三样杂志及时收藏于心中,那就是《读者》、《小小说选刊》(或《微型小说选刊》)、《故事会》,看似平俗了些,但社会百态、人间冷暖、奇闻轶事尽收眼底。最主要的是文章简短,不必为故事情节的曲折去费时费力。可惜每月只发行一期,于是每次看过之后,只恨时间过得太慢,好不容易挨过几天,去报亭询问,结果一般只会有两种:要么来了新的,要么以为买了新的,拿回来仔细一读——看过了的。不知从啥时开始,这些杂志一月出两期了,稍有缓解,可重复购买的现象依然还是发生过。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不敢与古人同语,但允许我有同感。每当捧着一本心怡的书本,每当读到得意之处,常会激动不已,有时甚至会兴奋得彻夜未眠。总之,爱读书是好事,不是坏事,也就罢了,无法改了,就随着去呗!
篇二:
赵佳瑞----------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比起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是多么幸福,从小到现在,我都吃饱穿暖,在家里,爸爸妈妈疼爱我;在学校,有老师和同学的关心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郭育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保尔,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热血青年在战乱的时期,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最有利的办法——抗战!在富人面前,他没有卑躬屈膝,他选择挺起胸膛,让别人知道——穷人不是好欺负的贫贱不能移!在暴力面前,他没有低下他的头,他选择直面强暴,让别人知道——穷人也有尊严威武不能屈!
王政杰---------读《木偶奇遇记》有感:暑假里,我读了小说《木偶奇遇记》,书中说,皮诺曹跟坏孩子学会爱说谎话,仙女就向他施了魔法,只要皮诺曹一说谎,他的鼻子就会变长,只有当皮诺曹说真话的时候,啄木鸟才会把他的长鼻子啄掉,皮诺曹才会恢复原状开始我觉得很好玩,可读到后面我懂了,原来仙女是想让皮诺曹改掉爱说谎的坏习惯
师肖育--------读《小桔灯》有感:小姑娘的父亲是一位地下党员,因党组织受到破坏,而离开了家母亲因受到追踪特务的殴打而吐了血然而,这位小姑娘不像一般孩子一样惊慌、失措、哭鼻子,而是能够替大人做事而这对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来说,那是多么不容易啊!
刘佳琪--------读《昆虫记》有感: 虽然菜粉蝶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蝴蝶,但却是生命力最顽强的。 看完这套书,让我收获很多更详细的了解了一些昆虫
篇三:
我非常喜欢读书,每次读书时,书笔记总是要写在书签上,把书里的意思,经过读,变成感想,抄在书签上。
还记的高尔基讲过的一句名言: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可见,高尔基也是一为爱读书的人。
我读过一本叫《想变成人的猴子》的书,作者是杨红樱,这本书里含有两层意义:第一层,这只猴子异想天开,一心想变成人。笑猫再三劝告,可猴子不听劝言,闹出接二连三的笑话。第三层含义就是,杨红樱 作为破解童心的儿童读物编辑和儿童刊物主编。这本书中她把笑猫比喻成家长,把猴子比喻成我们自己,就像无知的猴子一样,我们如果异想天开,不好好学习一心想着怎样长大以后有一番大作为。而家长不断地劝我们走出幻想,可我们不听,反而越陷越深。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犹太人那里,每当孩子过周岁生日时,犹太人家庭就会举行这样的仪式:母亲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知识是甜的,读书是甜的!
书是甜的,当你聚精会神地读书时,你就会感到知识像蜜糖一样流进你的心怀。合上书,你会无比满足地回味刚才流进你心中的那些“蜜糖”――知识。
书是甜的,快翻开你的书,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去尝一尝书的蜜糖吧。
篇四:
我喜欢看很多书,比如故事书,故事书上面写着神奇的传说;还有《十万个为什么》,它上面写着生活的乐趣。还有音乐书、语文书、英语书等。语文书上写着优美的课文,英语书上写一句句美妙的句子,上面还有英文歌和英语故事。读书能让我们学到知识,还可以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小朋友们一定要认真读书哦。
篇五: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的感受、体会、经验
教小学语文已有几个年头了,从课程标准、社会需求、考题方面来看,课外阅读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下面就将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做一归纳:
一、循序激趣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其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教学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知识结构要适应某一学习阶段学生普遍能接受的形式,安排好知识结构的合理序列,深浅程度应适合于认知发展的水平。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要拾级而上,强化学生阅读时学会、会学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介绍读物时,对低年级学生应多介绍童话和通俗的寓言读物,并尽量提供直观感性材料,如声像材料;对中年级学生,应多介绍科普知识、历史故事、人物介绍;对高年级学生,则介绍民间故事、短篇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在课型特点上,低年级多开阅读物介绍课,中年级多开阅读汇报课,高年级多开阅读欣赏课、读书笔记指导课,使学生“读有所用,读有所得”,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钥匙,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
二、环境激趣
环境激趣,就是按照校园的环境规划,精心设计每个空间,使整个校园、整个教室既有优美的环境,又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氛,让学生在和谐、优美的感受中得到启示、移情、冶性,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要结合教学授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使他们带着强烈的阅读兴趣将知识内化。组建班级“图书馆”,将学生的图书资源“共享”。学生手里都有几本甚至十几本的课外图书,但是据调查,由于受电视动画片的冲击,多数学生对读书不感兴趣,有的让家长读给自己听,有的干脆只是一种摆设。于是我就想,何不将学生的图书集中起来,组建一个班级“图书馆”,发挥图书应有的价值,让全体学生都来关心阅读,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一种“群体阅读”的风气。在班内做好了动员,同学们兴致都很高,纷纷把自己的各种图书都“贡献”了出来。为了便于管理,我规定,图书还是由自己保管,只要将图书的名称报上就行。这样,我把学生的姓名、图书名称列了一份清单,用电脑打印一份,贴在了班级的一角,图书角。同学们只要到这里找到自己想读的书,就可到书的主人那里去借。作为老师,我也和同学们一起借书、看书,班内形成了浓厚的“群体阅读”的风气。在这种风气的感染下,每个学生都自觉不自觉地有了进步。
另外,还可在班级中举办能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活动,如举办“读书节”、“读书演讲会”、“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览”;评选“金钥匙———读书积极分子”。组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课外阅读成果和个人才能的机会,在学校或班级中形成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三、扩展激趣
扩展激趣即引导学生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同化与顺应”的扩展活动进一步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和概括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形成一种调节活动的心理结构。学生在扩展活动中,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行课外阅读,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阅读能力。在小学生课外阅读材料,有许多介绍历史人物和回顾历史事件的书籍,这些书籍之间有着诸多的联系。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此为契机,进行认知水平结构范围内的纵横发展,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多方面地掌握历史知识。
四、利用“三分钟演讲”,交流读书所得。
学生读书了,读得质量如何利用课间操以后上课以前这段时间我组织了“三分钟演讲”,按学号每天一名学生登台“演讲”自己的读书所得。为了不给学生增加难度,我规定,围绕你看的书,说什么都可以。可以说你喜欢的书中的一个人物;可以将看的内容作为故事讲给大家听说的内容可多可少。一个学生说了,其他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就此展开争论。为了不致登台时无话可说而“尴尬”,同学们看书时,比以前认真多了,都或多或少的有收获。
五、开展剪贴报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让学生把平时感兴趣的报纸杂志上的图片或者语言收集起来,做成剪贴报展示。这个实践活动提高了阅读质量,加强了对阅读材料的印象,拓宽了知识面,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所以这不但是一个积累材料的好方法,还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手段。
六、及时表彰鼓励,展开读书比赛。
有竞争才有上进心,有上进心才能有进步。对学生的评价能否及时跟上,是决定一项活动能否长久坚持的关键。学生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到我这儿“领赏”做好登记,并根据字数奖励小红花贴到“争章台”上,定期公布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当然,学生读完一本书,我都要考考他,看是不是读有所得,不光看数量,还要看质量。读书好的学生,我还领他到学校图书馆去借更好的书,作为更重的奖励。如今,我班的学生有的阅读量已达到20多万字,作为三年级上学期的小学生,这可是了不起的。他们读过的书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骑鹅旅行记》、《洋葱头历险记》、《木偶奇遇记》、少儿版《聊斋志异》、少儿版《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交谈。”适合儿童阅读的中外名著,科学普及读物,甚至包括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及网络资源,经过教师认真的筛选,都可以作为小学生阅读的重要内容。有关资料表明,小学生语言的积累近一半来自课外,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广阔空间。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督促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小学生读书感言》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20695.html
生命因享受读书而精彩。对我来说,读书就和吃饭一样,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餐不吃感觉饿,一天不读感觉慌。
十岁前所读之书,几乎都是一些革命样板戏的剧本,偶尔看到过几本前苏联作家的小说,如获至宝。第一次拿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兴奋得睡不着觉,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是靠打着手电筒,偷偷躲在被子里连续十几个晚上看完的。其实那是一本繁体版的小说,对于当时我这个才读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读起来自然是十分费力的,靠着连蒙带猜,竟也将那本厚厚的小说“啃”完了。所得多少自然可以不去计较,可至少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刻进了保尔·柯察金这个响亮的名字。
十岁后所读之书,内容自然要丰富了许多,单就当代文学作品,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再到改革文学,最后到如今的各种文学潮流作品;从长篇巨著到微型小说,我逮到一本就读一本。于是,一路闻着书香味,跟着时代的步伐,就这么长大了,变老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因工作繁忙,无暇涉及太多作品,只三样杂志及时收藏于心中,那就是《读者》、《小小说选刊》(或《微型小说选刊》)、《故事会》,看似平俗了些,但社会百态、人间冷暖、奇闻轶事尽收眼底。最主要的是文章简短,不必为故事情节的曲折去费时费力。可惜每月只发行一期,于是每次看过之后,只恨时间过得太慢,好不容易挨过几天,去报亭询问,结果一般只会有两种:要么来了新的,要么以为买了新的,拿回来仔细一读——看过了的。不知从啥时开始,这些杂志一月出两期了,稍有缓解,可重复购买的现象依然还是发生过。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不敢与古人同语,但允许我有同感。每当捧着一本心怡的书本,每当读到得意之处,常会激动不已,有时甚至会兴奋得彻夜未眠。总之,爱读书是好事,不是坏事,也就罢了,无法改了,就随着去呗!
篇二:
赵佳瑞----------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比起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是多么幸福,从小到现在,我都吃饱穿暖,在家里,爸爸妈妈疼爱我;在学校,有老师和同学的关心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郭育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保尔,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热血青年在战乱的时期,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最有利的办法——抗战!在富人面前,他没有卑躬屈膝,他选择挺起胸膛,让别人知道——穷人不是好欺负的贫贱不能移!在暴力面前,他没有低下他的头,他选择直面强暴,让别人知道——穷人也有尊严威武不能屈!
王政杰---------读《木偶奇遇记》有感:暑假里,我读了小说《木偶奇遇记》,书中说,皮诺曹跟坏孩子学会爱说谎话,仙女就向他施了魔法,只要皮诺曹一说谎,他的鼻子就会变长,只有当皮诺曹说真话的时候,啄木鸟才会把他的长鼻子啄掉,皮诺曹才会恢复原状开始我觉得很好玩,可读到后面我懂了,原来仙女是想让皮诺曹改掉爱说谎的坏习惯
师肖育--------读《小桔灯》有感:小姑娘的父亲是一位地下党员,因党组织受到破坏,而离开了家母亲因受到追踪特务的殴打而吐了血然而,这位小姑娘不像一般孩子一样惊慌、失措、哭鼻子,而是能够替大人做事而这对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来说,那是多么不容易啊!
刘佳琪--------读《昆虫记》有感: 虽然菜粉蝶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蝴蝶,但却是生命力最顽强的。 看完这套书,让我收获很多更详细的了解了一些昆虫
篇三:
我非常喜欢读书,每次读书时,书笔记总是要写在书签上,把书里的意思,经过读,变成感想,抄在书签上。
还记的高尔基讲过的一句名言: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可见,高尔基也是一为爱读书的人。
我读过一本叫《想变成人的猴子》的书,作者是杨红樱,这本书里含有两层意义:第一层,这只猴子异想天开,一心想变成人。笑猫再三劝告,可猴子不听劝言,闹出接二连三的笑话。第三层含义就是,杨红樱 作为破解童心的儿童读物编辑和儿童刊物主编。这本书中她把笑猫比喻成家长,把猴子比喻成我们自己,就像无知的猴子一样,我们如果异想天开,不好好学习一心想着怎样长大以后有一番大作为。而家长不断地劝我们走出幻想,可我们不听,反而越陷越深。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犹太人那里,每当孩子过周岁生日时,犹太人家庭就会举行这样的仪式:母亲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知识是甜的,读书是甜的!
书是甜的,当你聚精会神地读书时,你就会感到知识像蜜糖一样流进你的心怀。合上书,你会无比满足地回味刚才流进你心中的那些“蜜糖”――知识。
书是甜的,快翻开你的书,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去尝一尝书的蜜糖吧。
篇四:
我喜欢看很多书,比如故事书,故事书上面写着神奇的传说;还有《十万个为什么》,它上面写着生活的乐趣。还有音乐书、语文书、英语书等。语文书上写着优美的课文,英语书上写一句句美妙的句子,上面还有英文歌和英语故事。读书能让我们学到知识,还可以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小朋友们一定要认真读书哦。
篇五: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的感受、体会、经验
教小学语文已有几个年头了,从课程标准、社会需求、考题方面来看,课外阅读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下面就将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做一归纳:
一、循序激趣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其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教学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知识结构要适应某一学习阶段学生普遍能接受的形式,安排好知识结构的合理序列,深浅程度应适合于认知发展的水平。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要拾级而上,强化学生阅读时学会、会学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介绍读物时,对低年级学生应多介绍童话和通俗的寓言读物,并尽量提供直观感性材料,如声像材料;对中年级学生,应多介绍科普知识、历史故事、人物介绍;对高年级学生,则介绍民间故事、短篇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在课型特点上,低年级多开阅读物介绍课,中年级多开阅读汇报课,高年级多开阅读欣赏课、读书笔记指导课,使学生“读有所用,读有所得”,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钥匙,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
二、环境激趣
环境激趣,就是按照校园的环境规划,精心设计每个空间,使整个校园、整个教室既有优美的环境,又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氛,让学生在和谐、优美的感受中得到启示、移情、冶性,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要结合教学授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使他们带着强烈的阅读兴趣将知识内化。组建班级“图书馆”,将学生的图书资源“共享”。学生手里都有几本甚至十几本的课外图书,但是据调查,由于受电视动画片的冲击,多数学生对读书不感兴趣,有的让家长读给自己听,有的干脆只是一种摆设。于是我就想,何不将学生的图书集中起来,组建一个班级“图书馆”,发挥图书应有的价值,让全体学生都来关心阅读,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一种“群体阅读”的风气。在班内做好了动员,同学们兴致都很高,纷纷把自己的各种图书都“贡献”了出来。为了便于管理,我规定,图书还是由自己保管,只要将图书的名称报上就行。这样,我把学生的姓名、图书名称列了一份清单,用电脑打印一份,贴在了班级的一角,图书角。同学们只要到这里找到自己想读的书,就可到书的主人那里去借。作为老师,我也和同学们一起借书、看书,班内形成了浓厚的“群体阅读”的风气。在这种风气的感染下,每个学生都自觉不自觉地有了进步。
另外,还可在班级中举办能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活动,如举办“读书节”、“读书演讲会”、“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览”;评选“金钥匙———读书积极分子”。组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课外阅读成果和个人才能的机会,在学校或班级中形成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三、扩展激趣
扩展激趣即引导学生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同化与顺应”的扩展活动进一步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和概括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形成一种调节活动的心理结构。学生在扩展活动中,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行课外阅读,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阅读能力。在小学生课外阅读材料,有许多介绍历史人物和回顾历史事件的书籍,这些书籍之间有着诸多的联系。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此为契机,进行认知水平结构范围内的纵横发展,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多方面地掌握历史知识。
四、利用“三分钟演讲”,交流读书所得。
学生读书了,读得质量如何利用课间操以后上课以前这段时间我组织了“三分钟演讲”,按学号每天一名学生登台“演讲”自己的读书所得。为了不给学生增加难度,我规定,围绕你看的书,说什么都可以。可以说你喜欢的书中的一个人物;可以将看的内容作为故事讲给大家听说的内容可多可少。一个学生说了,其他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就此展开争论。为了不致登台时无话可说而“尴尬”,同学们看书时,比以前认真多了,都或多或少的有收获。
五、开展剪贴报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让学生把平时感兴趣的报纸杂志上的图片或者语言收集起来,做成剪贴报展示。这个实践活动提高了阅读质量,加强了对阅读材料的印象,拓宽了知识面,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所以这不但是一个积累材料的好方法,还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手段。
六、及时表彰鼓励,展开读书比赛。
有竞争才有上进心,有上进心才能有进步。对学生的评价能否及时跟上,是决定一项活动能否长久坚持的关键。学生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到我这儿“领赏”做好登记,并根据字数奖励小红花贴到“争章台”上,定期公布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当然,学生读完一本书,我都要考考他,看是不是读有所得,不光看数量,还要看质量。读书好的学生,我还领他到学校图书馆去借更好的书,作为更重的奖励。如今,我班的学生有的阅读量已达到20多万字,作为三年级上学期的小学生,这可是了不起的。他们读过的书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骑鹅旅行记》、《洋葱头历险记》、《木偶奇遇记》、少儿版《聊斋志异》、少儿版《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交谈。”适合儿童阅读的中外名著,科学普及读物,甚至包括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及网络资源,经过教师认真的筛选,都可以作为小学生阅读的重要内容。有关资料表明,小学生语言的积累近一半来自课外,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广阔空间。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督促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学生读书感言》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20695.html
- 上一篇:201*年幼儿园毕业感言
- 下一篇:小学毕业感言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