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开天堂的门观后感
作为一个怕死怕的要死的人,我很喜欢看一些临死体验的电影,喜欢看一些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活的绚烂,活的温情,活的洒脱,活的自由,或者是弥补什么,或者在救赎什么,或者死得其所,或者留有遗憾,都真切的表现出一种“死亡是自然规律”的平和,最近看的德国电影《敲开天堂的门》是一部很棒的电影,它在黑色幽默中表现着温情,在无奈中表现洒脱,在荒诞中还原真实,看后,一种“死何惧哉”的情绪让我颇感温暖,当然,同时,濒死的人们的故事,总是让我感到,我们该多么庆幸自己还活着,又该多么珍视身边的人和事。
故事中,两个病友,马丁和鲁迪都是得知自己将死的人,他们住在一个病房,不同的是,马丁性格更粗糙,甚至粗暴些,鲁迪性格更温顺,甚至跟懦弱些,显然,这是一个欢喜冤家的设置,两人会为些公共场合吸烟问题就互相看不惯,在一个病房,确实难以想象他们如何沟通。但是,我们常说沟通需要共同点,而又有什么比“将要死亡”这样的共同点更能化解他们的不同?常常,因为我们总是考虑接下来的日子还要如何如何,所以不敢,不愿,不耻,不忍去做某些事情,当死亡即将来临,“以后还要……”这样的幻想被打破了,有人会变得丧心病狂,有人变得享乐至上,而这两个汉子想做的事情靠谱的多,比如死前去看海这样浪漫的愿望,也有为母亲买辆猫王买过的款式的凯迪拉克这样温馨的愿望,当然,跟两个女人睡觉这样的愿望此时也显得那么动人。但是,当他们疯狂的逃离医院,误打误撞乘着一辆黑帮的奔驰绝尘而去时,这故事又变得趋向离奇,趋向疯狂。
这部电影的黑色幽默气质让它分外可爱,片中,两个黑帮笨鸟的言语和姿态都很容易让我想起《低俗小说》中的屈伏塔和萨缪尔杰克逊,或许没有他们俩兄弟那种昆汀式的话唠,但是那种神经质却更甚。这两个人的不靠谱,让两个不靠谱的将死的人把装有黑帮钞票的箱子的奔驰开走,接着,黑帮那个更加神经质的不靠谱的老板自然要率众追杀,另一边,在这类电影中永远以被调侃面目出现的警察当然也不会表现的更靠谱,他们以永远慢半拍的速度,追逐着那两个病人进行的不靠谱的犯罪行为。马丁和鲁迪知道自己将死,于是干起了些“抢劫”勾当,但是却极富喜感,因为我们常常被冠以德国人理性无比之类的惯性思维,所以看到德国人玩起这样的幽默,喜感更上一层楼,这部电影分外有趣,让人看着非常轻松。而影片在大玩儿黑色幽默的同时,将人临死的情感也表现的含情脉脉,在将人生表现的那么不靠谱之后,马丁终于给母亲送上了凯迪拉克,看着母亲激动的深情,马丁也真正的成熟。而鲁迪看花了眼的在众多裸体美女中挑选陪伴他实现最后愿望的一幕,那种终于可以放开曾经的羞涩的自由与狂放也真挚动人。在将死之日,曾经粗犷的马丁变得细腻,曾经懦弱的鲁迪变得不羁,他们都在死前做了不同的自己,哪怕被黑帮捕获,面对死亡威胁,他们也回之以大笑,对于两个将死的人,死已经是归宿,而非威胁,所以,当本地黑帮的幕后老板现身,让这两个人赶快去看海时,一种临死情感已经升华到可以感染他人的境界。
我喜欢本片的结尾,一种哀而不伤的境界,他们来到了海边,闻到了大海的味道,时候到了,他们拎着酒瓶,在海风吹拂中来到沙滩,海浪滚滚,马丁再次发病倒在一旁,鲁迪不再像之前那样手忙脚乱的去救人,而是静静的坐在倒下的马丁身边,因为,他们已经实现了最后的愿望,时候到了,不必再强求多活一秒,“天堂里只有一个主题,就是大海”,他们看到了大海,在海边敲开了天堂的门。()这是部奇妙的电影,它让人生显得那么荒诞,既然它本来就是荒诞的,那么我们何必还在乎别人怎么看,大胆的去做自己想做的吧!它让人生显得充满遗憾,既然它本来就是一场带有遗憾的旅程,那么我们又何必纠结,尽可能做自己能做的吧!它让人生显得有无限扩展的可能,又必然走向有限的终结,两个男人像孩童一般胡闹,死亡即使开始,他们回到了人诞生的本初状态,那么纯真,以至于将看到大海作为最后的心愿。
临死前的几天,这两个男人有很多动人的细节,在充满喜感之余,结合他们将死的背景,又让人有种苦涩的感觉。而也正是他们将死的背景,将生的细节显得那样可贵,我知道,这部电影留给我的死何惧哉的坦然不能持续太多时间,过不了太久,我又会带着对有限生命的一丝恐惧,继续生活,但是有那么一个半小时,两个男人的最后的日子,让你感受到一种个体生命的伟大,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细节的享受。既然心有万千不甘最后的结局,还是珍惜活着的点滴,先别去意淫跟两个女人睡觉,还是好好照顾身边的爱人吧;先别想着给母亲买辆凯迪拉克,周末定期打个电话问好吧,化解对死亡的恐惧,常常就是从让自己陷入生活细节的温暖中开始。
辛德勒名单观后感电影归来观后感《人与自然》观后感----和谐的人与自然和谐
《敲开天堂的门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25639.html
作为一个怕死怕的要死的人,我很喜欢看一些临死体验的电影,喜欢看一些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活的绚烂,活的温情,活的洒脱,活的自由,或者是弥补什么,或者在救赎什么,或者死得其所,或者留有遗憾,都真切的表现出一种“死亡是自然规律”的平和,最近看的德国电影《敲开天堂的门》是一部很棒的电影,它在黑色幽默中表现着温情,在无奈中表现洒脱,在荒诞中还原真实,看后,一种“死何惧哉”的情绪让我颇感温暖,当然,同时,濒死的人们的故事,总是让我感到,我们该多么庆幸自己还活着,又该多么珍视身边的人和事。
故事中,两个病友,马丁和鲁迪都是得知自己将死的人,他们住在一个病房,不同的是,马丁性格更粗糙,甚至粗暴些,鲁迪性格更温顺,甚至跟懦弱些,显然,这是一个欢喜冤家的设置,两人会为些公共场合吸烟问题就互相看不惯,在一个病房,确实难以想象他们如何沟通。但是,我们常说沟通需要共同点,而又有什么比“将要死亡”这样的共同点更能化解他们的不同?常常,因为我们总是考虑接下来的日子还要如何如何,所以不敢,不愿,不耻,不忍去做某些事情,当死亡即将来临,“以后还要……”这样的幻想被打破了,有人会变得丧心病狂,有人变得享乐至上,而这两个汉子想做的事情靠谱的多,比如死前去看海这样浪漫的愿望,也有为母亲买辆猫王买过的款式的凯迪拉克这样温馨的愿望,当然,跟两个女人睡觉这样的愿望此时也显得那么动人。但是,当他们疯狂的逃离医院,误打误撞乘着一辆黑帮的奔驰绝尘而去时,这故事又变得趋向离奇,趋向疯狂。
这部电影的黑色幽默气质让它分外可爱,片中,两个黑帮笨鸟的言语和姿态都很容易让我想起《低俗小说》中的屈伏塔和萨缪尔杰克逊,或许没有他们俩兄弟那种昆汀式的话唠,但是那种神经质却更甚。这两个人的不靠谱,让两个不靠谱的将死的人把装有黑帮钞票的箱子的奔驰开走,接着,黑帮那个更加神经质的不靠谱的老板自然要率众追杀,另一边,在这类电影中永远以被调侃面目出现的警察当然也不会表现的更靠谱,他们以永远慢半拍的速度,追逐着那两个病人进行的不靠谱的犯罪行为。马丁和鲁迪知道自己将死,于是干起了些“抢劫”勾当,但是却极富喜感,因为我们常常被冠以德国人理性无比之类的惯性思维,所以看到德国人玩起这样的幽默,喜感更上一层楼,这部电影分外有趣,让人看着非常轻松。而影片在大玩儿黑色幽默的同时,将人临死的情感也表现的含情脉脉,在将人生表现的那么不靠谱之后,马丁终于给母亲送上了凯迪拉克,看着母亲激动的深情,马丁也真正的成熟。而鲁迪看花了眼的在众多裸体美女中挑选陪伴他实现最后愿望的一幕,那种终于可以放开曾经的羞涩的自由与狂放也真挚动人。在将死之日,曾经粗犷的马丁变得细腻,曾经懦弱的鲁迪变得不羁,他们都在死前做了不同的自己,哪怕被黑帮捕获,面对死亡威胁,他们也回之以大笑,对于两个将死的人,死已经是归宿,而非威胁,所以,当本地黑帮的幕后老板现身,让这两个人赶快去看海时,一种临死情感已经升华到可以感染他人的境界。
我喜欢本片的结尾,一种哀而不伤的境界,他们来到了海边,闻到了大海的味道,时候到了,他们拎着酒瓶,在海风吹拂中来到沙滩,海浪滚滚,马丁再次发病倒在一旁,鲁迪不再像之前那样手忙脚乱的去救人,而是静静的坐在倒下的马丁身边,因为,他们已经实现了最后的愿望,时候到了,不必再强求多活一秒,“天堂里只有一个主题,就是大海”,他们看到了大海,在海边敲开了天堂的门。()这是部奇妙的电影,它让人生显得那么荒诞,既然它本来就是荒诞的,那么我们何必还在乎别人怎么看,大胆的去做自己想做的吧!它让人生显得充满遗憾,既然它本来就是一场带有遗憾的旅程,那么我们又何必纠结,尽可能做自己能做的吧!它让人生显得有无限扩展的可能,又必然走向有限的终结,两个男人像孩童一般胡闹,死亡即使开始,他们回到了人诞生的本初状态,那么纯真,以至于将看到大海作为最后的心愿。
临死前的几天,这两个男人有很多动人的细节,在充满喜感之余,结合他们将死的背景,又让人有种苦涩的感觉。而也正是他们将死的背景,将生的细节显得那样可贵,我知道,这部电影留给我的死何惧哉的坦然不能持续太多时间,过不了太久,我又会带着对有限生命的一丝恐惧,继续生活,但是有那么一个半小时,两个男人的最后的日子,让你感受到一种个体生命的伟大,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细节的享受。既然心有万千不甘最后的结局,还是珍惜活着的点滴,先别去意淫跟两个女人睡觉,还是好好照顾身边的爱人吧;先别想着给母亲买辆凯迪拉克,周末定期打个电话问好吧,化解对死亡的恐惧,常常就是从让自己陷入生活细节的温暖中开始。
辛德勒名单观后感电影归来观后感《人与自然》观后感----和谐的人与自然和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敲开天堂的门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25639.html
- 上一篇:企业管理培训心得
- 下一篇:培训心得体会